扫码手机阅读

夏商周演义

作者:川人北心 | 分类:历史 | 字数:143.8万

第三章 大禹:疏流治水承帝位(下)2

书名:夏商周演义 作者:川人北心 字数:3883 更新时间:2025-01-25 01:40:21

“我不要见婆婆,我要和外公在一起。”启噜着小嘴说。

“听话!”禹一下子变得很严肃。

“好吧。”启不在闹了,静静地待在禹怀里。

“伯益,把启抱走。”禹喊道。伯益过来,接过启,走了。禹转身对国君说道:“岳父,你的年纪大了,也要多注意些身体。我们走了。”说完又扭头对皋陶说:“我们走。”边说边和皋陶一道出了院门,眼睛里噙满泪花,他们身后想起了国君的声音,“好好干,为我涂山国长脸。”

回到大夏,洗涑了一下,稍微收拾,禹吃了饭就睡下了。这几年来,禹在中国各地,四处考察、治水,太宰累得不行了,现在回来,先恢复一下精力再说。禹一觉睡到次日天都亮了,才起来,赶紧拾掇一下,就去上朝。

大殿里,舜帝正召集群臣商议国事,看见禹进来,急忙热情地对他说道“禹,上前来!”说完对其余大臣说道:“我们的禹是中国的功臣,他治水有方,为普天下的子民治理出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我么应该为禹的归来,鼓掌。”舜帝说着,带头鼓起掌来,殿堂里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随即是一番热情洋溢的赞赏,大臣们都脸带笑意地对禹竖起了大拇指。

商均是个例外,脸露着苦笑,掌鼓得有气无力的,他知道自己的掌握快失控了。

其实,苦笑的还有舜帝自己,他也知道,他对禹的压制快到失控的边缘,可又里不开禹。谁叫他的儿子无能呢,让禹把水治理得天下大好,赢得了天下子民的一片称赞,让他对禹杀不得,心里苦恼他,脸上还得对他笑脸相迎。

“禹啊,我可等到你回来了。”不知衡山国信使从哪里得到消息,冲进殿堂了,走进门边喊道。可是他进来后,却在四处找人,因为他还没有看见禹。“禹,你在吗,禹?”

“你是……”禹犯糊涂了,“我不认得你啊。”

“哈哈哈,”一旁的稷大声笑出来了,“你当然不认得他,他也不认得你,可他晓得你的名声。”

“他是衡山国的信使。”上面的舜帝微笑着说,“在这里等了你快两个月了。”

衡山国信使来到禹身旁,上下打量禹一番,说:“你就是治水能臣禹吧,我可把你等到了。”

“静声。”舜帝轻咳一声,值日官就对衡山国信使喊道。衡山国信使立即安静了。舜帝看着禹,微笑着说道:“治水大臣,辛苦了。天下水患治理得朗格样了?”舜帝嘴里的话说得很轻松,再没有了几年前的那种焦虑,心底却是另一种烦躁:眼看自己的年纪越来越大了,精力越来越不能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急需找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来接替自己;本来自己的儿子商均是最佳后备人选,可是他的德、才似乎都不能驾驭这一帮老家伙,这可朗格办?

“经过五年臣的治理,中国的水患已经十去七八了。”禹迈着他的专属“禹步”站向前,大声说道,“这些年来,经过现场考察、应用,臣总结出了一整套,治水的理论,可以用于全中国,无论何地。因此,臣建议帝君,在天下推广这套治水理论,为天下子民创造一个安居的生存空间。”

听到禹的这些话,商均心里就不乐意了。“妈了逼的,不就挖了几条水沟嘛,用得着这样子自吹自擂?当初,要是老子去当了啥子jib治水大臣,你龟儿子还有吹牛的机会吗?草,啥子玩意儿!”满脸的不屑。

“好,很好。”舜帝说道,只是不知,他是同意了禹的推广治水理论,还是说禹目前取得的治水效果,接着转移了话题。“治水大臣,你就和衡山国等国的信使交流一下,治水的经验吧。顺便把在大夏的其他国信使叫上,一并讨论讨论。散朝。”

“散朝。”值日官一声宣布,众大臣就鱼贯而出了。

衡山国信使出了大殿,紧跟在禹的后面,拉住他问长问短,显得十分亲切。禹本来腿脚不利索,禹步走得很慢,看着别人都走远了,禹心里有点不高兴,说:“帝君不是说了嘛,把在帝都的各国信使都召集起来,给大家系统介绍水患的治理方法和措施……”禹边说边想,“嗯,这样吧,明天下午,在使驿,我给大家介绍,朗格样?”

“要得嘛。”衡山国信使高兴了,终于得到一局实话,放禹走了。“谢谢治水大臣。”

第二天下午,禹进了使驿院子,一看,吓一大跳,满院子都是穿着奇装异服的戎狄夷蛮,全不是中国的装束。“哇,来了这么多的人啊!”禹惊讶道,“我们都还不认识,嗯,大家各自介绍一下自己吧。”

“我是来自雍州的何黎国。”一个戎狄说道。反正这些人的装束禹都是第一次见,分不清谁是谁。

“我是来自雍州的渠搜国。”

“我是来自梁州的和夷国。”

“我是来自荆州的……”

“你就不用说了,我认得你。”禹对衡山国信使说道。

“我是来自扬州的防风国。”

“我是来自青州的莱夷国。”

……

禹看这样子说下去,没完没了的不是办法,就说:“后面的不用介绍了,只说一下,你们各自国水患发生地的地势河道走向情况,包含沿途的土质等等,我再依据你们的具体情况给你们具体的建议。”停了一下,禹对一个人说:“嗯,你先说吧。”

“我们那里,山高壁陡,沟底一条水沟,里面全是比人头大得多的圆圆的、光光的石头……”

禹立即打断了那人,问他:“你们那里,水淹了啥子地方?”

“淹了沟底,打鱼人住的棚子。”

“这样子啊,叫打鱼人搬到高一点的地方去住就行了。”禹说。“下一个。”

“我们那里也是,山高壁陡,沟底一条水沟,”有一个人说道,“水沟两边地势平坦,泥沙泛滥,我们防风国的人都住在水沟两边。”

“你们那里以拦洪为主,”禹说道,“在水沟两边,沿着水沟,修一条水坝,让洪水过不来,就要得了。人住在拦水坝外面,不就安全了嘛。修拦洪坝要用硬的石头,才能把水拦住。”

“好了,该我说了。”一个戴着狗皮帽子的人说道,“我们那里也是,山高壁陡,沟底一条水沟,水沟里,一段地方高,一段地方低,洪水一来,不管高的地方还是低得地方,都淹了,那里面的人啊,牛羊啊,全冲跑了。”

“你们那里,以疏通为主,”禹对狗皮帽子说,“把高处的水沟挖下来,天道低处,就可以了。”

经过一下午的交流,所有的信使都得到了适合他们那里的治水方案,满意地走了,留给了禹,有关他们那里的山川河流走向、居民的居住范围等重要资料。一幅关于中国的形势地图,在禹的脑海中渐渐形成了。

3

这天,禹正在茅草房里吃午饭,看见伯益进来了,随意看了他一眼,就低下头继续吃饭。禹知道,伯益会告诉他结果的。

“我把启……”

伯益刚要说送启的事,禹就把他拦住了。“饿了吧,先吃饭,”随即冲在一旁吃饭的使者小二说:“去给伯益舀一豆来。”小二站起来,进伙房去了。禹边吃边说道:“有啥子事,吃完饭再说。身体要紧。”

“嗯。”伯益心里一下子升起了一股暖意。老子没有跟错人!这时候,小二端坐饭豆过来了,伯益接过来就喝了起来。等稀饭喝完,吃了两个蒸饼,“嗝——”伯益嘴里喷出一个长长的饱嗝,十几天来的长途奔波疲劳顿时消失,有觉得浑身精神焕发了。“我把启交给了你的母亲修己,她说,她会好好照顾启的,叫你安心治水,不要担心……”

“晓得了。”禹说,“走,跟我一起去渐渐农牧师。”禹丢下豆就走了。伯益赶紧跟上,向稷的院子走去。小二把他们的空饭豆收进去,洗涮去了。

进了稷的院子,四处不见稷的人影,两人就在院子里到处找,结果搞得他们浑身一股家畜、家禽粪尿的怪味。但这时候的人们,对卫生不是特别注重,这些气味染在身上,他们也不在意,只是把脚底的狗屎在地上抻了抻,站在院子里直纳闷:这人去哪里了呢?

“哟,你两这是在爪子,傻不楞顿的?”一个人从外面进来了。

禹抬头一看来人,顿时笑了。“我们到处找你呢,你却从外面进来。害得我俩在你的院子里踩了两脚的狗屎、鸡屎。”说着话禹又在地上抻了抻。

“你们两人来我的院子里想要爪子,偷鸡,还是抓猪?”稷一本正经地说着玩笑话。

“嗨,二哥,看你说的啥子话嘛。”禹笑着说道,“我来,是想和你谈意见事情,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看看要得不要得?”

“我晓得呢要说啥子了,”稷说道,“我正是去给你联系人去了。”

“你晓得?我还没有说呢,你晓得了?”禹张大了嘴合不拢来。

“你是不是有修改州制的想法,想在大殿上提?”鸡看着禹问道。

“是啊,你朗格晓得的?”禹问道,“这事行得通不?”

“今天早晨,我为你这事跑到现在,一进来就看到你们。”稷说,“我看行得通,朝中的大臣基本都同意你的想法。”

“谢谢二哥。”禹不由对稷深深地鞠了一躬,“二哥想事就是周到。”

“你这段时间,天天在看一张图,是天下图吧?”稷问,“我就晓得你有想法,要在大堂上提。我早就在替你联络支持的人员,今天终于搞定。只要有四岳的支持,商均翻不起大浪。”

“啊!四岳也支持我啊!”禹这下子真的兴奋了,原来害怕商均捣乱,现在有四岳站在他这边,舜帝也得同意他的建议了,何况他的这些想法还是为了中国的管理。

第二天一上朝,禹就滔滔不绝地说起了他关于将天下的划分。舜帝坐在上面,好像是睡着了,一言不发。结果,商均立即站出来反对,说:“有必要费这些功夫吗?现在没得你说的那些,帝君还不是吧中国治理井井有条吗?”

“我看,很有必要。”四岳中的大岳站出来说道,“现在,帝君管治着中国,但是对中国以外的地方,我们却知之甚少,甚至一点儿都不晓得。很有必要,将我们的管理范围细分一下。”

二岳、三岳、四岳也跟着说道:“很有必要,很有必要。”

“治水大臣,那你就把你的想法、建议,说一下吧。”帝君说得有气无力的。

“依据我多年治水中收集到的有关天下的资料,我觉得应该将天下做如下的划分,将更加有利于帝君的管理,和增加帝君的税收。”禹说道,“依据山川走势、险峻,以及河流的水流流向、换季、水量,还有人口多少,还有沿途自然资源的分布,等各种资料,将天下划分为九州……”

听到禹说得这些名字,商均平时想都没有想过,他只惊讶地张着大嘴,忘记了合拢。其他大臣有知道其中的一部分资料,也没想到禹能说出来这么多,这么详细。众人在惊愕中,只听禹说道:“我的建议具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