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历战争年代
作者:相聚有缘 | 分类:历史 | 字数:101.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零六章 交浅言深
“将军,我只是一个商人,一个处心积虑想抗日的商人而已,而且还是在三个月前不敢说抗日的商人。将军想想日本人会给我什么依据?
我这次只是想把新式武器展示给将军而已。我曾经向一位将军推荐过,只是中国军队对坦克的认识比较薄弱,我即便奉送,估计他们也不会用的。”
“哈哈,如果奉送,我就用!”
“说起来,奉送对我而言不是大事,唯一的问题就是,我将失去再生产能力。如果能够一仗就打败日本人,我可能会和别人一样站在边上看热闹了,也根本不会研制这些东西。”
“看来小李先生,很有钱啊!”
“将军说笑了,我手里的钱说多?大概在国内算不上小巫。算是富裕的吧,估计够我们一家花天酒地100年没问题。”
“已经算是大巫了,李先生是很会赚钱的人奥。”笑着说道。
“倒是说到我心里的痒处了,论赚钱,我三年赚的,够我爷爷赚两辈子的。我现在已经从国外送回中国的设备、物资、枪械弹药等等超过千万美元没有问题。”
“这么多?”将军吃惊得脱口而出,神色也凝重起来。
“为抗战准备的这点东西,杯水车薪啊!日本人每年的军费接近30亿美元,而且全国还在节衣缩食!一旦有事,他们可以每年支持150亿美元军费。”
“消息正确吗?”将军问道。
“将军,都是一些在日本半公开的资料而已,日本人对中国基本是大门打开的,进进出出连海关都没有人搭理我们的!将军,只是我们去日本的那些人,不喜欢关注这些罢了。”
将军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将军,我编了一些书,可能对抗战有些用处;一会告辞的时候,我送将军一套,供将军一笑!”
“噢,那就先拿进来,我看看。”将军吩咐拿书。
将军和翻看自己写的十几本册子,看样子是看过《地雷战》的,后送的估计没有看过。
将军放下书说道:“小李先生的抗日决心,可表日月。值得赞扬宣传。”
“哈哈,将军,宣传的事就千万不要了,日本人对中国渗透得太厉害了!将军今天说了,明天估计日本人的暗杀就会上门的。哈哈,给将军说几个风闻的小故事听听,就知道了。”
“噢,风闻的小故事?”李先生问?
“李先生,有个故事是这样说的,您听听有没有趣。说是日本人,早在几十年前,在中国选择一些老实忠厚的、有七八岁独子的家庭。那些被日本人选中的,独子会意外的死了或是失踪了,在夫妻悲痛欲绝的时候,碰巧遇到一个流浪的六七岁的小乞丐;除了知道自己流浪几年,其他一问三不知,老实忠厚的夫妻往往收养,善心大发也是安慰自己。随后的日子,夫妻供养这个孩子念书、上进,眼看孩子就要成人了,那对夫妻的命真是不好,养子还没有来得及孝敬,就相继病故了。养子志气很高,变卖家产也要读书上进,要光宗耀祖,要让养父母死了也有荣光。有很多真的做到了光宗耀祖,在军队的有的已经是将军了,在政府的有的级别很高了。这个小故事有没有意思?”我控制着语调,把一个毛骨悚然的故事说得平平淡淡的。
“小李先生,可有案例?”将军问道。
“将军,风闻而已,不当真的!”
“风闻,有意思,还有吗?”
“再说一个,日本人对中国的友好,可谓是发自内心的;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中国,号召日本人学习汉语,风闻现在百人里有两三个了。语言没有问题了,能够帮助中国的地方就多了。比如,日本大学教授带着他们的学生,丝毫不顾自己年老体衰,不畏惧大山深林、豺狼虎豹,来中国帮助我们勘探矿藏、绘制地图。多么令人感动啊,感动得中国政府和院校积极支持。日本人做事精细啊,那个地图画的连村庄的水井都不漏;可能是为了山里的采药人方便,把采药人走出来的小路都标注清楚了。日本人帮助我们真是不遗余力,将军您感动吗?”
将军脸色阴沉说道:“还有吗?”
“将军,不能再有了。这些年常有因风闻而被杀的,说不定把我风闻成汉奸再除掉,也不是稀奇之事!”
“小李先生是指蓝衣社滥杀无辜的事情?”
李先生的话要人命啊,怎么接?不接还不行!否则后患无穷的,两害相较取其轻吧。想想,也是无奈,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不一样。
“李先生的话太重了。这种事情,从古至今没有断绝过,在任何组织里都不稀奇。要不要我讲个贵党“夏同志的故事”?风闻此人水平之高,蓝衣社最多望其项背!”
将军打了个哈哈:“都是风闻而已,不当真的!”
“将军,一件、两件的新式武器对抗战大业是没有大用的。现在我们仅有的一点工业基础,包括兵工厂都在沿海和平原地带了,尽早安排搬迁吧。一介商人大言不惭,失礼了,还望将军见谅!我们要告辞了!”
自己站起来稽首做礼,将军也是站起来送行。
开口道:“欢迎伍迪先生,李先生到延安访问!”
自己马上给伍迪翻译,伍迪不明就里地一口就答应了。不要翻译,肢体语言就说清楚了,算了,不计较了,没有伍迪的面子,自己见不到人家的。
美国的消息不错,飞机第一次试飞成功,虽然距离定型还很远,但是个里程碑的进度节点。和伍迪商量一下,决定把库存的飞机发动机全部运到香港;实际的意义不是很大,能够起到大作用的应该是转口贸易方式,聊胜于无吧。
自己拿着旅游级别的上海地图,带着保镖先看昆山,自己第一次来昆山,只有一个土包一样的山;在一片平原地带也是叫对了,就是山了,挖洞安排武器的可能是没有了,看了租用的仓库和场地。从昆山到嘉定、宝山城一直到吴淞口、庙行看了看;也特别看了看着名的刘行、罗店和大场,蕰藻浜;然后沿着黄浦江向南,进入市区,看看公达纱厂、日本驻军司令部、虹桥机场、汇山码头。
过黄浦江,沿海边到王家湾、南汇、奉城、拓林、金山。
花了五天的时间,走马观花地看了看,目的也不是考察地形什么的。主要是帮助自己做一些回忆,虽然当年在军校时期,中国军事研究还是以日本为假想敌,淞沪会战是重要战例。时间久远了,能够记忆起来的真是不多。
在这样一块冲积平原上,易攻难守之地作战,从军事角度看,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军事服从政治,军略服从政略,无可厚非。从后来的战争进程来看,决策淞沪会战是正确的。不仅改变了日本人的主攻方向,而且为上海及江南一带的工厂撤退提供了宝贵时间。军事实力的差别在这次会战中也完全表现出来,基本做到了对日本军队的正确认识。
在日本军舰大口径火炮、完全失去制空权的情况下,以轻武器对抗坦克大炮,把仗打到这个程度和水平。对比山西的阎锡山水平,战役指挥者已经不愧是当世名将了!
想问问自己能不能出些建议?那是太高看自己了,对现在的中国军队情况不了解,对日本现在的军队水平也没有实际了解,出的主意基本属于乱说话了,干扰了主官决心更是罪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