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长平长平

作者:楚秦一鹤 | 分类:历史 | 字数:102.2万

第175章 郑安平之死

书名:长平长平 作者:楚秦一鹤 字数:3295 更新时间:2024-10-11 11:06:42

王翦见吕不韦提出疑问,道:“先生以盖聂有疑乎?”

吕不韦道:“非疑也。盖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似近于愚。惟于王命,不置一词,非真愚也,有大智者也。”

王翦问道:“今当何如?”

吕不韦道:“彼既奉王命,吾等当助之。吾其探郑氏所在,而告之。”

王翦道:“任盖聂居于逆旅乎?”

吕不韦道:“若入府内,彼此不安!彼入于此,吾亦有计。”

第二天,有两名客商分别入住了这家逆旅的两处院落,他们声称,还有后续人员陆续到达。几天后,这两处院落里的人员就达到十余名。现在是冬天,一般逆旅在这时是淡季,没什么客人的都关了店,自行回家。结果吕氏的这家逆旅竟然租出去三处院落,引来许多同行的惊诧。

在吕不韦安排盖聂的事情时,李崇作为赵王的使者也出发了。一般来说,外交活动一般在春季开展,因为那时气候温暖,又由于春耕大忙,不会有什么战事。但这次秦王的邀请不同,他宣布将在冬至日祭天,各国观鼎的使臣应在冬至前到达,参与祭天大典。

这样,秦王观鼎的真实目的已经昭告于天下:他在灭了旧天子后,自己将成为新天子,接过天人之间沟通的任务!哪个诸侯国派使臣前去观鼎,那就意味着承认秦王的天子地位!

接待诸侯观鼎,准备祭天大典,是新年过后秦国的重要任务,由子楚亲自负责。除了典客府外,秦王还特别叮嘱,要吸纳那些周国的大臣参与,毕竟他们通晓祭天的各种细节。王龁的尉府则重点训练新的刑徒,准备有国家反抗时加以打击。目前来看,几乎所有诸侯国都同意参与观鼎,并朝贺秦王。祭天大典,各诸侯国也愿意参祭。这中间当然有许多讨价还价,但已经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加以解决。目前来看,秦国取得了外交的完全胜利!

燕国最远,他是第一个派出使臣的诸侯。燕国由于距离遥远,和秦国没有什么直接的利益冲突,相反,双方在严格意义上算是盟国:秦王的姐姐是燕太子妃、燕王后,现在如果还活着,是现燕王的太祖母辈(燕易后的儿子没有成为太子,所以只能排辈分);当初秦王到燕国为质,就是这种同盟关系的体现。后来燕昭王(算是燕易后的孙辈)发起五国伐齐,秦国最先响应,也是最早攻入齐国境内的诸侯。

秦王灭周后,燕国正处于国丧。大约是这一原因,同为姬姓的燕国没有对秦灭周表示任何反对;而且在秦王邀请诸侯到咸阳观鼎后,刚刚即位的燕王在几经犹豫后,也还是派出大臣前来观礼。由于赵王是最先呼应观礼的诸侯,而燕王相对较晚,为了避免被秦王针对,燕使特地先进入邯郸,与赵使一起出发前往咸阳。所以盖聂到的这几天,邯郸城内特别繁华,各种生意,尤其是奢侈品生意十分火爆。

在当时,玉器被认为是可以沟通天地的神物,凡夫俗子是不能拥有的,所谓“怀玉其罪”就是这个意思,玉的经济价值倒还在其次,匹夫要是有玉,他就能沟通鬼神,这才是最重要的!而要说玉器的精良,自然非周王莫属。琢玉这门手艺不经过言传身教和反复实践无法掌握,而没有玉自然也无法练习;既有玉又有琢玉大师的地方,自然非洛阳莫属。秦灭周后,这批玉人、琢玉用的砣机,以及大量的玉料都进入了咸阳,当然还有不少已经成型的玉器。年初吕不韦回到邯郸时,就从咸阳拿回来一些玉器,通过郭家的商业渠道流入赵国上层。

燕国使臣到达后,立即发现赵国的玉器与寻常大不相同,玉质温润不说,玉工还十分精致,立即就爱上了。赵国公子自然不会说是从秦国运来的,只说是自己家的玉工制作。燕国使者即请赵国为燕王也制作几件这样上等的好玉。赵公子找到郭家,郭家只能来找吕不韦,希望他能再提供几件上好的玉器,时间并不急。吕不韦满口答应,随口问道:“君其知武阳君郑安平乎?”

郭氏家臣有些意外,问道:“先生何问?”

吕不韦道:“彼秦人也,是以问之。”

郭氏家臣回答道:“汝以武阳为燕城乎?非也。郑氏所封,乃一边邑,才三五百家。在夫酉、辟阳间,由漳水入长芦水即至焉。”

吕不韦连连拱手道:“深感兄意。”随即取了一颗拇指粗的丹砂珠送给这位家臣。家臣推辞一番,就接受了。

得到如此准确的信息,吕不韦立即派人以经商的名义前往探访。

漳水下行注入巨鹿泽,旁边分出一条小河,由于芦苇密布,故称长芦水。巨鹿泽不是一片湖泊,而是断断续续、连绵不断的一串湖泊。像这种东分一条水道,西出一条水道的情况很多;夏天涨水期间这里往往是一片汪洋,而到冬天枯水期这里则会露出大片湖底。这片湖底由于盐碱含量高,无法耕种,但却可以挖出一些盐来。消息灵通的商人冬天会来到这里,从附近居民手中购买盐,转手倒卖。这里的盐纯度低,含有大量的杂质,口感很不好,卖不上价,产量还有限,只有一些面向低层的商人才会到这里来贩盐。

《长平长平》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这天,一条小船靠上长芦水。船上下来两人,到邻近的邑里去收购泥盐。他们走家串户,摇着铜钹,口里叫着“受盐”“受盐”。但有人出来,他们除了收下盐,付给钱以外,还要随口问一句“武阳何处”?邑人们给他们指了道路,他们顺着这条道一直走下去,一路收盐,一路打听着武阳君的下落。这些人家中,多数没有听说过武阳君,少数听说过的也没见过。他们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收,来到武阳城下。

武阳城并不大,城门已经残破,被潦草地用几片木版加胶补上。城门开着,城门边没有人守卫。两人进了城,一路无阻地来到城主府前。城主府大门紧闭,而且上面落满了尘土,显然许久没有人打扫和开闭。两人对望一眼,绕着城主府转了一圈,边走边叫“受盐”。终于,旁边有一户人家出来一名老者,道:“尔贾人不晓事,城里焉得盐,当往城外收之!”

那两人满脸堆笑,道:“吾等初至,不知高低,老丈休怪。吾观此城残破如此,敢无城主?”

老者道:“王有封君在此,然亦危矣!”

一人笑道:“何以言之?”

老者道:“彼被创,至今不愈,恐不受谷矣!”

两人心中吃了一惊,不知所以,又不敢多问,只得称谢而去。

出了城,两人又进了几处乡邑,终于打听到,封君刚上任,就赶上秦军来袭,封君当时就被秦军所伤。开始还能勉强维持,不几个月就支撑不住,病倒了,至今卧病不起,死活不知。

两人收了盐,回到小船边,启程而回。

几天后,一队赵吏护卫着一名贵公子来到武阳,探视郑安平的伤势。然后,他们将郑安平抬上车,乘车离开。

到了邯郸后,车乘转入吕氏的一处逆旅。随后赵吏们上了一书,并附上武阳长老们的证词,武阳君郑安平久病不治,已薨。赵王下了一道公文:武阳君薨,国除!武阳仍归原属。

而这时,郑安平正躺在吕氏逆旅中,与盖聂同居一院。吕不韦请来医者诊查,医者留下几贴药,让内服外敷,若五日内向好,则有救,否则不治。

盖聂亲自为其敷药,药由逆旅主人煎好,盖聂亲自喂服。郑安平骨瘦如柴,双目紧闭,喂药、喂粥还能吞咽,但不会咀嚼,所以只能喂极清的粥汤。盖聂衣不解带,就在席旁侍候,困了就在旁边小寐片刻。如此不住手地喂食、喂药、换药,五天后,郑安平依然双目紧闭,但颈上的伤口似乎有愈合的迹象。

吕不韦再请医者来诊治。医者道:“但续命耳,无能为也!”又留下几贴药,走了。

第二天清晨,盖聂还在朦胧睡意中,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叫道:“盖聂!”

盖聂一机灵,立即醒来,四下看时,又听见一声:“盖聂!”

盖聂听清了,正是郑安平在叫他。他急忙俯身过去,叫道:“郑父!汝苏矣?!”

郑安平微睁双目,道:“汝何以至?”

盖聂道:“惟来寻父!”

郑安平道:“汝母安否?”

盖聂道:“母与弟皆安,但迁河东矣。”

郑安平道:“应侯安否?”

盖聂道:“……甚安!”

郑安平道:“善养汝母,善事应侯!”

盖聂道:“吾往呼先生!”

郑安平又闭上眼睛。

盖聂跳起来,往外就跑,找到逆旅主人,道:“先生速请吕公,郑父苏矣!”

逆旅主人赶紧叫了一名僮子去叫吕不韦,自己随着盖聂跑进院中。这时,旁边院中的人也都过来探视。却见郑安平面色潮红,气息粗重,额上汗出。盖聂轻轻擦去郑安平额上的汗珠,小声呼唤道:“郑父,郑父!”郑安平睁眼看了看,复又闭上,呼吸停止……

(全文终)

《长平长平》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