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汉灵大帝

作者:大石浪 | 分类:历史 | 字数:41.2万

第八十五章 季布后人

书名:汉灵大帝 作者:大石浪 字数:2750 更新时间:2024-10-11 11:08:37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秋收季节,今天帝国的粮食丰收已成定局。初步预测,今天帝国的粮食总产量比大丰收的去年还要增加半成左右。为了防止粮价大起大落,牛弘专门把大司农曹嵩叫来,打预防针,让他继续敞开收粮。

实际上去年的收粮帝国粮库还是略为赚了一点。因为收购价与卖出价差半成,扣除费用,赚三个点是肯定有的。粮食贸易消化了帝国粮库近三成的存粮。

帝国的农业目前还摆脱不了靠天收的现状,天气总不会年年风调雨顺。丰年多存一点,万一碰上灾年,应对起来底气足一些。更重要一点,宁可多花些钱,也不能打击庄稼人种粮的积极性,否则帝国的农业问题永远解决不了。

豫章太守张英送来奏报,他组织试种的三种水稻品种产量到是平平,与原来的品种差不多。只是有一个品种的生长期特短,准备明年大面积试种。如果生长特征不会变的话,豫章一年可以种两季稻。

牛弘大喜。生长期短的水稻长江流域一年可以种两季,岭南可以种三季。这对于解决帝国的粮食问题有决定性的意义。这类水稻品种居然让张英找着了,这可非同小可。

牛弘给张英写了一封手书,告诉他,把这个品种好好培育。要是能保持这种短生长期的特征,大面积推广种植,就给他封侯。同时也警告他,不准弄虚作假,既使不成功,牛弘也不会怪他。

牛弘又下诏给帝国南方开发总指挥使,要他们协助和配合豫章太守张英的良种培育,组织北方豪族试种。

连续两年的粮食大丰收也带来的观念上的变化。长期以来,人们把粮食当作一种财富,帝国的豪族家家有个大粮仓,粮食堆积如山。现在看来,把粮食当财富很容易贬值,去年的粮价暴跌让很多豪族心有余悸。

把粮食当财富还存巨大的管理费用。建粮仓要费用,粮食翻晒管理也要费用。要是霉变就是巨大的损失。

把粮食当财富是长期食物短缺造成的。以往,在青黄不接的季节,粮价都会上涨。大荒之年,粮食甚至是豪族进行土地兼并的最好筹码。那个时侯,中小农户为了度过饥荒,生存下来,不得已用很便宜的价格,卖掉土地,换来粮食充饥。

现在换了个新天子,世道变了。新天子爱天下子民,对外族都进行救助,对帝国百姓的救助更是不遗余力。现在帝国的粮库里,粮食堆积如山,要是没有碰上连续的灾年,想让粮价上涨是不可能的。

由于帝国大力提倡兴办畜牧业,加上粮商与牧区的贸易,肉禽蛋的供应量大大增加,价格大幅下降。既使是底层百姓,也能偶尔享用肉食。尽管总的来说,动物脂肪、动物蛋白在百姓的食物结构里占的比重还有限,但这带来一种变化,那就是每个人食的粮食消耗在减少。

去年粮价大跌时,天子力排众议,稳定粮价。政策五年不变,这话说得也是落地有声。现在只要有钱,就能买到平价粮食。

这一系列变化使得帝国的百姓,尤其是帝国的豪族开始重新审视粮食的地位。粮食是唯一的财富象征吗?如果现在是,那么五年以后呢?天子只保证五年,五年以后如果没有大面积的灾荒,粮价下跌不可避免。

这两年,新发家的豪族都不是屯积粮食带来的。张家和卫家的造纸,宣家的医馆,众多的大型畜牧场,边境粮食贸易,边境附近的建材生产和贸易。这些不仅与屯积粮食无关,反而说明把粮食卖了,变成钱来办其它赚钱的营生似乎更容易发家。

于是,有些豪族就开始琢磨着办一些新兴的产业了。

现在帝国官营的主要是大型的冶铁作坊和晒盐作坊,其它作坊都对民营开放。所以民间资本有很大的运作空间,只是以前帝国的豪族都象守财奴一样,只看重屯积粮食这一招。随着观念的慢慢转变,织布作坊,酿酒作坊,水泥作坊,琉璃作坊等在帝国各地多起来了。有些豪族想得更远些,计划筹建机械作坊。

对于这一潮流,牛弘全力支持。只要不涉及帝国在冶铁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就全力支持民营来搞。还让洛阳太学编写了相关技术的小册子,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让民间无赏使用。

连张让也动了心。前年开始的大型畜牧场使张让赚了不少,现在肉禽蛋价格下来了,畜牧场尽管也很赚钱,但没有开始那种暴利了。张让想涉足新行业,又不知做什么,就来问牛弘。

“陛下,大汉下一步鼓励做什么?咱们做奴才的要争着拥护,也可以赚点钱。”张让说这话时一脸的笑。张让说话很有水平,本来是想打听做什么可以赚钱,一到他嘴里变成响应牛弘的号召,帮牛弘抬轿子了。

“朕想想”,牛弘对于张让办产业还是支持的,只要他不挖空心思收受贿赂或弄一帮人搞帝国国库的钱就行。

“办水泥作坊吧,下一步帝国兴修水利,修路都要用到水泥。”牛弘对张让说。

“陛下心好,凡事想着奴才,奴才这里谢过。”张让说道,高高兴兴而去。

这两天,鄂儿有了心事。鄂儿的性格是外向型的,精怪调皮,一有心事就写在脸上,牛弘很快发觉了。

“鄂儿,怎么了?”牛弘问道。

“没,鄂儿挺好的。”鄂儿显然想掩饰。

“心事都写在脸上了,还说没。这样会把鄂儿变丑的,朕可饶不了你。”牛弘说。

“鄂儿想家了……,

见牛弘追问,鄂儿就把心事说了出来。原来鄂儿竟是季布的后人,到了鄂儿这一代,家道中落。

季布是秦末的楚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守信重诺,信誉非常高。当时楚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黄金千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因此季布有许多生死之交。

楚汉战争中,季布是项羽一方的带兵大将,曾被高祖刘邦视为眼中钉。高祖取得天下后,记恨季布,悬赏捉拿季布。要是换作别人,早有人捉了去领赏了。在这危难时期,季布优秀的人格魅力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季布的朋友不仅把他藏了起来,还到处找关系进行游说,终于使高祖赦免了季布之罪,还让季布出来做官。

季布是个直性子。孝惠皇帝时期,匈奴单于曾写信侮辱吕后。吕后大怒,召集诸位将领议事。樊哙为了迎合吕后,轻言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季布当着吕后的面大骂樊哙。吕后看季布说的在理,所以没有责怪季布。

后来,季家慢慢淡出了朝廷,因为他们祖传的直率性格不适宜在朝为官。鄂儿八岁时,父母染上疫病双亡,鄂儿跟十二岁的哥哥季高相依为命。季家一个远房叔叔见两孤儿可怜,想把哥妹俩带回家中扶养。倔犟的哥哥不愿寄人篱下,坚决不肯抛弃祖业。其实所谓的祖业也剩下几间瓦房,十几亩薄田。但为了不让妹妹受苦,就让叔叔带走了鄂儿。

到鄂儿十一岁那年,叔叔的身体也不行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鄂儿长得越来越水灵,当地的几个富户对鄂儿垂涎三尺。一个没有家境的美女在民间是很凶险的,常常是红颜命薄。叔叔不愿自己一走就让鄂儿成为富家老头手里的玩物,就托关系把鄂儿送入宫中。

入宫后鄂人就跟家人断了联系,只听说叔叔没多久就去世了。看到张让家红红火火的,鄂儿不禁想起了家人,远在灵壁的哥哥季高,也不知过得怎么样了。

想不到鄂儿身上还有这么多故事,牛弘开始对鄂儿那个倔犟的哥哥感兴趣了。

“给家里去个信,让你哥来帝都,朕想见见他。”牛弘对鄂儿说。

“谢陛下,鄂儿这就给哥去信。”鄂儿说道。

鄂儿有个好叔叔。在叔叔家,鄂儿还跟表姐一起读书认字。所以鄂儿识字,这在平常百姓家的女孩子中是比较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