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

作者:傲双 | 分类:历史 | 字数:23.8万

白起篇(4)

书名: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 作者:傲双 字数:3044 更新时间:2024-11-25 22:42:39

欺压魏赵

韩、赵、魏同出晋国,被称为三晋。公元前293年,魏韩两国,还携起手来,对抗秦国。

往近的来说,公元前275年,秦国派穰侯魏冉攻打魏国。韩厘王率军救援魏国,魏冉大败韩军,斩首四万。韩国助魏出兵抗秦,短短三年时间不到,为什么魏国会联合赵国,攻打韩国,导致三晋交恶。这就不得不提一个话题:魏国换主。

公元前277年,魏昭王去世,其子继位,这就是魏安釐王。

魏安釐王继位,对内要制衡权臣孟尝君,封自己同父异母弟公子无忌为信陵君。对外,要交好诸侯。可怜的魏安釐王屁股还没有坐热,秦国加大军事打击力度,年年欺负他。

现在来看一份名单,秦国欺负魏安釐王的那些时日。

魏安釐王元年,秦拔我两城。二年,又拔我二城,军大梁下,韩来救,予秦温以和。三年,秦拔我四城,斩首四万。

魏安釐王被秦国打得怀疑人生,国内还有一个孟尝君,用两个字形容:可怜。

按理说,魏安釐王继位,遭到秦国打击,韩国还出兵帮忙。魏安釐王为啥恩将仇报,转而伐韩?毕竟,韩国对待魏昭王和他,很是友好。

这又要提及另外一个人:赵惠文王。

沙丘宫变之后,赵国伤了元气,默不作声。这几年,赵国发展迅猛,除了输给秦国几次,但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秦交锋不落下风。赵国伐齐,诞生了一位名将:勇冠诸侯的廉颇。

还有率五国伐齐的乐毅奔赵,被封为望诸君。

随后,赵国对战齐国,连连取胜,攻占阳晋、昔阳、麦丘。就在魏安釐王继位,赵国转而攻魏,占领魏国的城邑几。

魏安釐王继位,不是被秦国打,就是被赵国揍。为了改变不利局势,只能向赵国和秦国交好。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树立威信,魏安釐王得到一个消息:韩厘王病危。

魏安釐王浑水摸鱼,把在秦国、赵国的损失,从韩国身上找回来。魏安釐王改变战略,为了抵制秦国,联合赵国攻伐韩国重镇:华阳。

韩魏之间友谊小船,说翻就翻。

赵惠文王加入魏国伐韩,有以下原因:

1、魏国有说。

2、有利可图。

3、伐韩,魏国是主力。

4、赵惠文王伐齐攻魏抗秦,伐韩不仅能证明自己是三晋老大,同时也是争霸中原的信号。

现在来看一下,华阳之战,三晋交战的情况。

时间:公元前275年---公元前273年。

君主:赵国的赵惠文王(公元前299年继位)、魏国的魏安釐王(公元前276年)、韩国的韩厘王(公元前295年继位)。

对战方:魏赵对战韩国。

双方兵力:魏国十五万以上,赵国五万。韩国,倾国之力。

主将:魏国主将芒柳、赵国贾偃、韩国没记载。

从这份简历来看,魏赵强大,兵力又多,韩国国弱将寡。此战的结果,魏赵胜的机会要大点。然,战争,不到最后,永远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韩国孱弱,打不赢魏赵联军。打不赢,就要想办法打赢。韩国君臣的意见,向诸侯求援。

现在来看诸侯的状况。

齐国被五国联军打残,虽得以复国,驱逐外来诸侯。齐国伤了元气,不想参与中原诸侯战事。

楚国被秦国打残,水灌鄢都、火烧夷陵,连历经几代人营建的国都郢都被秦国攻占。

燕国离韩国远,疆域不接壤,又被齐国打回原形,没能力救韩。

魏、赵本是韩国的亲兄弟,最终分道扬镳,成为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死的敌人。

韩国能够求救的诸侯:秦国。

魏赵伐韩,韩求救于秦,秦国会做出如何选择。是加入魏赵,夹击韩国,共谋其土。还是选择袖手旁观,观看三晋相互残杀?

此时,秦国和楚国的战事告一段落。

水灌鄢都、火烧夷陵、攻破郢都,白起打得楚国一蹶不振。楚顷襄王连打的勇气都没有,带着老婆孩子还有财产,往东逃窜,逃到了陈这个地方,才稳定阵脚。按照白起的性格,会追到底,扩大战果,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秦楚议和了。

秦楚议和,有以下原因:

1、楚国还有很强的军事力量,足以支撑其新的大战。(楚顷襄王收集东部地区的士兵,共得十多万人,向西收复秦国攻占楚国长江沿岸十五邑设置郡县,抵拒秦国。)

2、楚国疆域太大,秦国难以独吞。

3、楚顷襄王派了一个重量级别的选手去秦国议和。他就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

4、秦国见好就收,保住胜利的果实。

秦国没有加大对楚国军事打击力度,除了楚国不弱、疆域辽阔的原因,还就是秦国一次性吃不下楚国。楚顷襄王将儿子(楚考烈王)送去秦国为质,秦楚议和,标志着秦楚大战,落下帷幕。

秦国欺负楚国,同时还不忘打压魏国。魏安釐王继位,年年遭到秦国的打击。最严重的的一次,秦军围攻大梁。秦国忌惮诸侯救魏,撤兵大梁。那么,三晋交恶,秦国君臣会如何做抉择?

答案:助韩伐魏赵。

起初,秦国是不想参与三晋之间的争斗。对于韩国求助,是拒绝的。毕竟,为了韩国与魏赵交恶,这是不明智的行为。其次,山长水远,深林野地,路线太远,远水解不了近渴。

这里也有个问题,秦国为什么不联合魏赵,瓜分韩国的疆土。从拒绝救韩,最终选择助韩伐魏赵?

这是因为韩国的思想工作很到位。

韩厘王打不赢魏赵,派了一个重量级别的人物,入秦求援。这个人就是陈筮。虽然史料没有记载关于陈筮的个人的信息,但,他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会说话很重要。

接下来看一下,陈筮是如何的会说话。

a、事态不急。

按理说,韩国被魏赵揍,去秦国求助,应该是低声下气,厉声痛斥魏赵之举,双眼含泪,诉说自己的委屈,同时答应给秦国好处,换取秦国同情并出兵。

陈筮不按常理出牌,没有求人的态度。他不仅会说话,还懂得分析局势,制造间隙。面对秦国咄咄逼人,不愿帮忙。他对魏冉,说的话,汇成四个字:事态不急。

随后,说了事态不急的原因:如果事态真的紧急,韩国早就投降了。因为不着急,所以才有时间出使秦国。

同时,这句话,还有潜藏的意思:秦国不助韩,便宜了魏赵,壮大了他们的实力。韩国打不赢,就会转投其他诸侯。秦救韩,等同于弱魏赵。

陈筮虽没有求人的态度,但,他的一番话,言明利害,成功说服了魏冉,让秦国心服口服地出兵。

b、助韩等同与弱魏赵。(秦国的立场)

c、白起、魏冉等人主张打,并且说了如何打,怎样打。

魏赵伐韩,陈筮入秦,魏冉救韩,诸侯关系演变成魏赵对战秦韩。华阳,成为魏、赵、韩、秦,四国交战的主战场。

秦昭襄王以白起为将,客卿胡阳,率兵救韩。

败韩魏、征齐攻赵、重创楚国,这些都是白起的战功。那么,华阳之战,白起会如何打。

根据敌我双方的军事力量,以及华阳的地势。白起做出预估判断:韩国会败,但,坚守一段时间还是可以。

所以,白起的想法,让韩国牵制魏赵联军,消耗双方的力量,疲惫双方的士气。

白起根据战况,制定了很冒险的战术:千里奔袭战。

白起身为将领,知道一句话:兵贵神速。

因此,白起率军,日行百里,用了八天的时间,赶到战场,并出其不意,出现在魏赵联军的后方,

结局:秦韩大胜,魏赵惨败。魏将芒柳逃亡,被俘三将,被斩首十三万。赵将贾偃战败,两万赵军被赶入黄河。

华阳之战,虽没有记载,秦、韩、赵、魏,投入的兵力是多少。但,从史料记载的信息,战况是极其惨烈。魏赵联军,被斩首十五万。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战,更是白起再建军功之战。此战之后,魏昭王辛辛苦苦积累的国力,荡然无存。魏安釐王再也没有勇气,叫板秦国。

那么,华阳之战,为什么魏赵会输,有以下原因:

1、韩国的盟军很强,还有一个能打的名将:白起。

2、白起的奔袭战,创造了历史记录。再加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了魏赵一个措手不及。

3、魏赵没想到秦国会来得太快。

华阳一战,以秦韩胜,魏赵败结束,也改变了三晋的局势。三晋离心,韩国跟秦国混,魏国被打趴下,只剩下赵国独立抗秦。那么,大争之世,还会给白起提供怎样的舞台,建立不世功勋?

为什么伐楚败魏赵的白起,再次出现在历史舞台,是十年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