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
作者:傲双 | 分类:历史 | 字数:23.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廉颇篇(4)
力战长平
渑池之会后,秦国伐楚。赵国西边没有战事,但,也要找点事情干。公元前283年---公元前262年,廉颇做了什么事呢?
先来看廉颇取得军功的一面:
1、伐齐。
公元前278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一军。
公元前276年,再次伐齐,攻陷几。
2、攻魏。
公元前275年,廉颇攻魏,陷防陵,安阳城。
伐齐攻魏,廉颇每战必胜,再次证明了勇冠诸侯的名声。
廉颇错过机会的一面:
1、华阳之战。
公元前273年,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的军事重镇:华阳。
韩国打不赢魏、赵,求救于秦。华阳之战,变成了秦、韩对战魏、赵。
这里有个问题:华阳之战,是武安君白起出战。赵惠文王为什么不以廉颇出战?这样的话,战国四大名将之二的廉颇对战白起,注定是流传千古的巅峰对决。
那么,为什么廉颇没能出战呢?
我想有以下原因:
a、廉颇主要负责伐齐攻魏,震慑齐、魏。
b、华阳之战,以魏国为主,赵国辅之。
c、赵惠文王误判形势,认为魏赵伐韩,是很简单的事情,不需要廉颇出征。
d、赵国君臣没想到秦国会加入,且以奔袭,迅速结束了战争。
白起出战,廉颇未能出战,最终成为了千古遗憾。也没有机会证明,廉颇与白起,那个更能打。
2、阏与之战。
时间:公元前270年---公元前269年。
起因:秦赵换地。
经过:赵惠文王提议换地,事后得到秦国交换的土地,却不把赵国的土地交给秦国。还派了一个使者入秦,数落秦昭襄王。
挑起战祸的人:赵惠文王拒绝换地。
将领:胡阳对战赵奢。
结果:秦败,赵胜。
话说,赵惠文王拒绝换地,令秦昭襄王大怒,以中更胡阳为将,攻伐赵国重镇阏与。
大战前夕,赵惠文王问了两个人的意见:廉颇和乐乘。
廉颇的意见:不赞成救。
理由:道远险狭,难救。
那么,廉颇为什么觉得道远险狭,难救呢?
我想有以下原因:
1、廉颇征战诸侯,深知用兵之道,也了解阏与地势,得出的结论:阏与道远险狭,难救。
2、廉颇对这场战争进行了预判:无法取胜。
3、廉颇根据秦、赵两国综合国力进行对比:秦国很难打。
最近这二十多年,秦国伊阙败韩、魏,重创楚国,连败赵国好多次。尤其是公元前283年---公元前280年,秦赵对战,赵国几乎都没有赢过。就在几年前,华阳之战,秦国战胜魏、赵联军。
简单说,廉颇根据自己作战积累的经验,认为很难打,打不赢,不能救。
赵国很多武将,也认可廉颇的意见:皆不主张救。
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凭借一战封君的人:马服君赵奢。
廉颇说了为什么不能打,也说了不打的意义。
赵奢说能打,并说了打的理由。驰援阏与,对战秦国的任务,落到了赵奢的身上。赵奢表现很优秀,打赢了一场根本不可能取胜的战争。赵惠文王高兴,封赵奢为马服君。至于,赵奢是如何作战,如何取胜。我在《赵奢篇》用了很多文字讲解,这里就不多说了。
阏与之战,廉颇主张不救,不仅错过了与秦对战的机会,更错过了一战封君的机会。阏与之战,也是赵惠文王在位时,有关廉颇作战最后记录。三年后,赵惠文王去世(公元前266年),及至赵孝成王(公元前262年),再无史料证明廉颇用兵之道。
然,战国时代,属于大争之世,总会有兵家的舞台。
长平之战,让廉颇再次出现在视线之中,登上将星的舞台。
这里有个问题:赵惠文王去世,赵孝成王在位,赵太后主政。秦国伐赵,燕国攻赵。为什么廉颇被誉为勇冠诸侯,却没能领兵出征,报效家国?
也许,有赵太后、赵孝成王最深层次的考虑:忌惮先王时期的能臣悍将。
或许,廉颇要震慑魏、齐,脱不开身。
又或许,廉颇要镇守国内,稳定朝局平安过渡。
或者,廉颇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不能出征。
可能,还有其他原因,等待更多的史料来发掘。
总之,在赵惠文王死后,秦燕伐赵。廉颇没有得到重用,马服君赵奢也没得到重用。得到重用的人是赵国拿河间之地,换取齐国的安平君田单。
赵孝成王继位三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62年,廉颇又是如何登上舞台,力战秦国?
事情的起因:韩国上党郡守冯亭献地。
话说,秦昭襄王驱逐四贵,囚禁宣太后,就开始东伐诸侯。孱弱的韩国,注定挨打。不仅如此,秦昭襄王还派出了一个秦国最能打的战将:武安君白起。
白起出场,山崩地裂,血流成河。
白起一战攻占韩国太行以西的疆域,再战攻破太行以东的要塞,三战拿下野王掐断韩国上党和新郑之间的联系。韩国不能敌,只能割地请和。
可,上党军民不干,这就有了冯亭献上党。
至于,冯亭献上党的原因,我在《赵孝成王英烈传》多有提及,这里就不多说了。
冯亭献上党,赵孝成王派平原君率军五万接纳上党。秦韩之战,演变成秦赵之战。
秦昭襄王以王龁为将,征伐上党。王龁打得很优秀,连战连捷,攻入上党腹地。平原君打不赢,只能把上党军民撤回赵国本土。赵孝成王派廉颇出战,驰援上党。
秦赵两国,战事升级,这就是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战国时代诸侯争霸中后期声势浩大、最惨烈的一场战役:长平之战。
那么,赵孝成王为什么派廉颇出征?
我想有以下原因:
1、廉颇能打,享有勇冠诸侯的名誉,且战绩稳定,没打过败仗,也是赵国最能打的战将。
2、马服君赵奢病故,安平君田单不被重用,望诸君乐毅下落不明,其他人威望不足。
3、廉颇主动请战。
沉默多年的廉颇,再次挂帅出征,驰援上党,与秦国对战。那么,廉颇享有勇冠诸侯的美名,且对战诸侯没有败绩,能否再创辉煌,再显名将之姿?
根据史料的记载:廉颇作战很不利,首战失败,被斩首裨将茄;再战,被斩杀两名都尉;三战,被秦国打到丹河边,又阵亡四名都尉。
因为廉颇表现不好,且打不赢王龁(后起之秀,也是秦国三朝老臣)。所以,有一种观点说,廉颇不配位居四大名将之列。
那么,廉颇真的不配位居四大名将之列?
接下来谈一下,长平之战。看一看,廉颇到底有没有能力位居四大名将的行列。
时间: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
交战双方:秦国和赵国。
双方君王:秦昭襄王、赵孝成王。
双方主将:前期,赵廉颇对战秦王龁;后期,赵马服子赵括对战秦武安君白起。
双方主将战绩:廉颇伐齐攻魏,勇冠诸侯,官爵上卿;王龁官爵是左庶长,战功未记载。
廉颇VS王龁
一个享有勇冠诸侯,另一个是后起之秀,谁会更胜一筹。从这份名单上看,廉颇作战经验丰富,名声远高于对手。因此,赵国获胜的机会大一些。可,战果告诉我们,廉颇打得很艰难,没有击垮对手王龁。
现在,来说说廉颇的处境。
廉颇赶到长平时,上党已经沦陷,战场局势,比他想象之中还要糟糕。此时的廉颇,有两件事需要解决:
1、强攻没有胜算,需要改变策略,挫秦国锐气,重塑赵国低迷的士气。
2、做好安排,大批上党军民涌入赵国本土的思想工作。
面对不利局势,廉颇构筑四道防御攻势,阻挡秦军攻势,扭转溃败之势。
第一道防线:老马岭防线。
第二道防线:光狼城和二鄣城防线。
第三道防线:丹河与界石碑防线。
第四道防线:百里石长城。
廉颇能够在战况不利,急中生智,设计四道防线,扭转溃败之势,这心里素质,绝对很强大,不愧拥有名将的要素:实战、抗压能力。
这四道防线的作用和位置,以及王龁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能够出征上党,我在《赵孝成王英烈传》中介绍比较详细,这里就不多说了。廉颇面对不利局势,改变主动出击的战略,采取了层层阻截,拖垮秦军。
王龁攻破一道防线,又有新一道防线,他的心情是多么的绝望。当他攻破第三道防线,好运用完了。秦军士气,正在下滑。赵军的士气,正在回升。
秦赵两国在丹河,陷入僵持,你攻不破我阵地,我攻不破你。
廉颇重新调整战略,与之打持久战、消耗战。毕竟,秦国和韩国,打了三年。最怕的就是战场陷入:持久战。
廉颇固守,消耗、疲惫、损耗秦军的士气,他就能一战而定。
廉颇以局部的牺牲,换取了全局的胜利,用三道防线,延缓了秦军的攻势,重塑赵军颓靡的士气。且,独立抗秦三年。就凭这两点,廉颇足以位列四大名将的行列。
毕竟,战场溃败,是一瞬间的事情。想要扭转士气,需要花很多功夫。这也是为什么二战期间,德国绕过马奇诺防线,一战就击溃了称霸欧洲,号称第一军事强国的法国。
法国没能扭转士气,最终沦陷,且不到一个月。
隆美尔对战英军,不仅扭转了在北非战场上的劣势,也获得了沙漠之狐的称号。英军花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稳定北非的乱局。
廉颇出战,扭转了不利于赵国的战局,最终迎来了秦、赵两国长达三年的持久战。
廉颇独占秦军,抗了三年,实在不容易。
那么,廉颇力战秦军,为什么会被‘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最终导致,赵国被坑杀四十万降卒?长平之战后的邯郸之战,廉颇又扮演什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