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大皇子
作者:二月流火 | 分类:历史 | 字数:41.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三十四章 落魄秀才
县衙外,赵阳一行人骑马走出。
梁槐跟在赵阳身旁一侧,忧心忡忡,神色忿忿地向赵阳低声汇报!
“殿下,这沧云县县衙的小小官员,属实可恨,简直胆大包天,竟敢如此对待殿下!”
当今殿下身边,连个能出谋划策的人都没有,他梁槐只能为殿下多考虑考虑了!
“一个小小县衙的人,当然没有这么大的胆子,自然是有人给了他们底气!”赵阳语气淡淡,神色平静,并没有半点忧虑或不忿。
皇后和庞贵妃将他发配到这沧云县,那这沧云县,必然已经遍布了他们的耳目!
自赵阳的话语中,梁槐也听出了一二,不由心中愈发担忧。
他小心打量四周一眼,低声道:“殿下,这沧云县,我们毕竟初来乍到,他们这些地头蛇,不会……”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赵阳叹息一声,他回头看向县衙方向,转过街道路口,县衙已经消失在了视线中。
只是被动的防守,这可不是他的作风!
随即,赵阳挥挥手将薛清源招到身前,安排道:“老薛,你悄悄去打探一下当今这沧云县的实际情况,我要准确的消息!”
“是!”
薛清源抱拳回应一声,依旧一副人狠话不多的模样。
得到赵阳命令,待众人行至四下无人的区域,薛清源一人骑马悄悄消失。
一行众人很快来到沧云县驿馆,眼前一座驿馆,也修建得尤为精美,三层小楼,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若不是赵阳等人亲眼见过沧云县外的那般贫苦景象,自这沧云县内围这些区域所见,都要以为这小小沧云县,尤为繁华了!
众人下马,赵阳率先走进驿馆中。
驿馆内,打扫得干干净净,尤为整洁,只是其中一片寂静,显得格外冷清。
整个驿馆中,也只有一个身穿布衣长袍的中年人,一手持笔,在抄写着什么。
那中年人见到赵阳等人进来,当即放下纸笔,快步迎上前来,目光环视一周,最后落在赵阳的身上。
“几位大人,是从何处而来?”中年人向着赵阳躬身行礼,轻声询问。
赵阳看了这中年人一眼,一身布衣长袍似是常年清洗,有些掉色,但却很是整洁。
脸上续着胡须,看起来也勤加整理,只是中年人脸色沉郁,整体看起来显得尤为落魄。
赵阳并未答话,而是向中年人询问道:“你是这驿馆中的吏员?”
“下官正是。”
中年人回答一声,虽见眼前赵阳等人衣着不俗,却并没有自报姓名的意思。
他悄悄打量着赵阳身后梁槐等人,似是在猜测众人的身份。
刘训等人身穿兵甲,不发一言,虽仅是几人,却也透露着一股军纪严明的气度。
而赵阳又是一身锦衣,梁槐和香莲跟在赵阳身后,看起来应是侍从,眼前众人,应该有些身份。
“去准备房间吧。”赵阳挥挥手。
这驿馆只有眼前中年人一人,倒也不用担心,黄县令等人会安排什么监视。
一旁,香莲立即跟随中年人身后,前去帮赵阳准备客房的钥匙。
赵阳走到柜台前,目光落在柜台上,其上铺着几页纸张,应该是先前中年人所誊写的文字。
他随手拿起一张,扫了一眼,却是眉头微挑。
“这字,写得倒是不错!”
赵阳饶有兴趣的看了几眼,而这纸张中所誊写的文字,并非诗书,反而是一些经世致用的文章。
这倒是让赵阳有些意外了,一个驿馆中的吏员,竟然有这份心思,誊写这种文章!
这时,中年人手持一串钥匙,走上前来,对赵阳拱拱手道:“这是下官平日所写,让大人见笑了!”
“有趣!”
赵阳拿着纸张,不由再度打量起中年人来。
嗯,还是那般落魄的穷酸模样!
中年人脸上更多的,还是一副郁郁不得志的表情!
不过,仔细看来,还是有些读书人的气度。
“你是读书人?”赵阳起了兴趣。
在这沧云县,他所见多是受难的百姓,再就是黄县令等那一众贪官污吏。
倒是没想到,这驿馆之中,竟然还有眼前中年人这般的人!
“下官不才,前些年,只堪堪考取了秀才功名,自此未再有什么建树。”中年人似是想到什么,摇头轻叹,面容上泛起一抹苦涩。
“嗯?秀才!”
赵阳却是心中一动,眼前这中年人,属实是沧云县的一股清流啊!
生活在这种地方,竟然还能考个秀才功名!
“既是秀才,怎么在这驿馆中做招待这种杂活,这沧云县中,能考取秀才功名的,应该不多吧?”赵阳再度询问。
中年人轻叹一声,似是不愿回答。
但见赵阳依旧盯着他,他只好道:“前些年,下官承蒙皇恩,也担任过县丞一职,只是后来……”
中年人再度长叹,眼神晦暗起来。
“继续说下去。”赵阳挥挥手道。
在他面前,还敢把话只说一半?
“后来,下官担任县丞一职,却未能改善沧云县百姓生计,在职半年,却迟迟没有政绩,德不配位,县令大人便让下官来这驿馆任职。”中年人继续说着,却似乎有说不出的清苦。
赵阳双眼微眯,明白了过来。
这中年人说得很隐晦,但他自然清楚。
那黄县令可不是什么为百姓着想的人,什么没有政绩,这些鬼话,偏偏不知道的人也就罢了!
至于眼前这种中年人,一个秀才,还担任过县丞,最终却混到这种地步,已经足以说明,这中年人与黄县令等人,不是一路人了。
至于眼前这中年人的秀才功名,是真是假,一问便知!
赵阳没有再多说什么,看着手上纸张中的文字,挑了挑眉,向中年人询问。
“你誊写的这治水之策,写了前两策,第三策是什么?”
中年人愣了愣,还是拱拱手,回答道:“古有大禹治水,堵不如疏,我沧云县水患频发,或可自治水之策中,取其精华,用之于民……”
只是,说到这里,中年人再度叹了口气,眼中数不尽的沧桑。
用之于民?
他们沧云县,能有官员为民做事的那一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