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战国风云人物之君王篇

作者:傲双 | 分类:历史 | 字数:65万

魏惠王篇(1)

书名:战国风云人物之君王篇 作者:傲双 字数:2688 更新时间:2025-01-25 01:40:32

魏文候礼贤下士,不拘一格,任用人才。

他用毕生之力,不但让魏国摆脱了四战之地的困境,还将孱弱的魏氏,引领强盛之邦。魏氏由家臣,建立诸侯国,打遍诸侯无敌手,成为战国时代,首霸的男人。

魏武侯继承先辈余烈,发扬文治和武功,征战诸侯,助田氏取代姜齐,将魏国霸业推向新的高度。

春秋时,有郑氏三公。

战国时,有魏氏三雄。

那么,魏国第三任君主将会引领战国历史,走向何方?

魏国的第三任君主是谁?

这个人就是魏惠王,他也是中原诸侯第一个称王的男人。

有的人说他前期英明,将魏国霸业推向顶峰。

有的人说他后期糊涂,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对于魏惠王这个人物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

那么,魏惠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是明君,还是庸主!

他的出现又将如何推动魏国的霸业。

他又是如何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现在就来看看魏惠王的个人简历。

生卒: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在位时间:公元前369年---公元前319年。

出生地:魏国安邑。

姓氏:姬姓魏氏。

职业:魏国第三代国君、魏国第一个称王的人。

座右铭:我要成为第一个当王的男人。

功绩:屡败秦国,北破邯郸,南围新郑,第一个称王,迁都大梁。

幸运VS不幸

公元前400年的某一月、某一天,魏都安邑诞生了一个婴儿。

这个婴儿就是魏惠王。

他是魏文侯之孙,魏武侯之子。于公元前369年,接替魏武侯的班,成为魏国第三代君主。

那么,魏惠王在接班以前,是一个怎样的人?

虽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可以大致推算一下。

公元前400年,魏惠王出生。

这一年,是魏国建立诸侯国的第三年,也是魏文侯当政时期。

魏惠王出生在这个时期,无疑是最幸运的。

为什么说他幸运?

因为这个时候的魏国很强盛。

爷爷(魏文侯)主政清明,人才济济。父亲(魏武侯)也是武功赫赫,还能打。

魏惠王又是魏文侯的嫡长孙,魏武侯的嫡长子。

如果不出意外,魏国的江山社稷,早晚就会落到他的手上。

所以,魏惠王是幸运的。

此时的魏国,风头正茂。打遍诸侯无敌手,没有人敢惹魏国。

魏文侯时代结束,魏武侯接班,也将‘武’这个字,发挥得淋漓尽致。

那么,魏武侯为什么能发挥一个‘武’字?

这就与魏武侯早年经历有关。

魏氏历经残酷的卿大夫争斗,才脱颖而出,最终建立诸侯国。

魏文侯打江山,很艰辛。创业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

吃过苦的人,才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成功。

因为打江山时的那份苦,更让魏文侯知道守江山的意义。

打下江山,是他的事。

守住江山,那是后代子孙的事。

打,不容易。

守,更不容易。

要想守住江山,选择继承人很重要。

身为君王都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能力继承和发展自己的创业果实。

魏氏,是姬姓,崇尚周礼。

那么,做为崇尚周礼的魏文侯选择接班人,也要遵循一个原则:嫡长子、嫡长孙制。

魏武侯是魏文侯的嫡长子,从小就被寄予厚望,重点培养。

魏文侯是如何培养自己的儿子呢?

无论君王,还是老百姓。培养自己的儿子,都会尽心尽力。尤其是有远见的父母,更懂得如何培养孩子。

那句,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又被提了上来。

就像现在的父母,为了让孩子读上好学校,哪怕是砸锅卖铁,也得上。

用现代语形容: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为什么,要选择好学校?

因为那里有很优秀的老师,还有丰富的教育资源。

有句话说得好,找对一个好老师,人生之路,走对了一半。

因此,父母不仅要读好学校,找好老师,还要参加补习班,更要学习一技之长。

君王和老百姓出发点相同,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但,他们用的方式不同。

君王的孩子,不用挤破头去读好学校。

他们占据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请私教,一对一,来教自己的孩子知识。

当然,要想成为普通人家孩子的老师,是很容易。只要你会识字,有点学问,就可以。

但,想要当君王孩子的老师,你要满足三个条件。

1、博学多才,见多识广(精通诸子百家)。

2、名气大,名望高。

3、仪表俊雅。

简单说,要长得好看,名气高,学识领域强,才能成为君王孩子的老师。

那么,魏文侯选择谁成为魏武侯的老师呢?

这个人就是河东三贤(子夏、段干木、田子方)之一的田子方。

田子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长得好看,又有学识,以道德学问显达诸侯。还懂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简单说:有性格。

最主要的是他和魏文侯的关系也很好。

因此,魏文侯经过再三甄别,最终让田子方教自己的儿子。

于是,魏武侯拜田子方为师,学习治国、平天下之术。

魏文侯也重点培养魏武侯的王霸之术。

魏武侯有个好老师,还有能干的老爸。再加上魏武侯爱学习,天资也不差,自己很刻苦、很争气。更懂得,利用老爸为他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和壮大自己。

魏武侯不到二十岁就开始披甲上阵,成为魏文侯争霸诸侯的得力助手。

不到三十岁,因功,被封为中山君,坐镇中山,独当一面。并派了一个贤能的大臣去辅佐,这个人就是段干木。

因此,魏武侯和他老爸魏文侯一样,是一个年少有为、有梦想、有朝气的少年。

魏文侯有子如此,岂不乐哉。

魏文侯时代结束,魏武侯时代开启。

那么,魏国第二任君主,魏武侯干了什么大事?

1、东、西两面开战(东打郑国,西战秦国)。

2、联合赵、韩,打败楚国(还拒绝楚国求和,就是这么霸道)。

3、阴晋之战,横扫河西(吴起以五万魏武卒,重创数十万秦军)。

4、助田氏取代姜齐(齐康公不长记性,助楚伐魏)。

当然,也干了不好的事:

1、为了压制赵国,丢了中山。

2、赶走了吴起。

3、战略转移:西伐秦,变成东进中原。

魏武侯战功赫赫,打败诸侯。魏惠王在这种氛围之下长大,可以说见证了爷爷魏文侯、父亲魏武侯时代的辉煌。

魏惠王生活在文、武二侯时代,无疑是最幸运的。

但,同时也是最不幸的。

爷爷、父亲是贤君、明君,还很能打。身为子孙的他,如何超越祖父、父亲的功勋?

答案:压力很大,动力很强。

就好像,有能力的人都不想听见这句话:这是谋谋的孩子。

因为这句话代表:他父亲很强。

无论孩子怎么努力,都不能取代老爸的地位。这孩子的一切,都是靠拼爹。

他们想听:这是谋谋的父亲。

因为这句话代表:儿子很能干。

任何有想法的人,都不想一直笼罩在父亲的光辉下,走不出来。这孩子不想拼爹,靠的是自己。

有爹靠,那就靠。

没爹靠,就只能靠自己。

因此,青出于蓝胜于蓝。这就成为了年少有为的人,努力、奋发的方向。

那么,魏武侯时代结束,魏惠王时代开始。

魏惠王能够超越自己的祖父、父亲吗?

他是战国时代的幸运儿,还是不幸运的?

他能够走出祖父、父亲的光环?

他能不能继承和发扬祖父、父亲的文治武功,带领魏国再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