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人物之君王篇
作者:傲双 | 分类:历史 | 字数:6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魏惠王篇(10)
北伐邯郸
少梁之战后,魏国有名将庞涓坐镇,局势相对缓和。石门、少梁两战,也让魏国伤了元气。魏惠王一边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另一边让庞涓替他训练魏武卒。
当然,魏惠王不会关起门来发展,不关注时事动态。
此时,战国七雄中最惨的莫过于韩国。
韩懿侯甍逝,韩昭侯继位。
韩国换主,局势不稳,可惨了。
今天被秦国打,明天被魏国揍,就连宋国也欺负他。
落后挨打,这是不变的真理。
遥想韩景侯建国,韩哀侯灭郑,韩懿侯干涉魏国,韩国有辉煌战绩。韩懿侯死后,韩国被诸侯打,每打必败,开始走下坡路。
身为君王,看见国家走下坡路,会如何?
答案:励精图治,变法图强。
那么,新任的韩国国君会如何励精图治,变法图强?
有句话说得好:爱学习的人,总会进步。
你若不知道快速提高成绩的方法,可以借鉴他人学习的方式。
韩昭侯借鉴的对象:魏文侯变法、秦献公改革。
因此,韩昭侯打算学习前辈的改革之路,实行变法图强。
可,变法不是你想,就能成功的。
它要满足两个条件:
1、国家要有改革的基础:稳定。
2、要有改革的人才。
说来也真巧,挨了几年揍的韩昭侯,总算赶上了好时候。
什么好时候呢?
1、有改革的良好环境。
2、具备改革的人才:申不害。
因此,韩昭侯在国内以申不害为相,开始变法图强。
那么,此时的国际环境又如何?
秦国:
秦献公甍,秦孝公继位,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
楚国:
盯上了巴、蜀之地,偶尔打一下魏国。
齐国:
忙于内政,无暇顾及中原战事。
燕国:
不参与中原战事几百年,也被诸侯忘了它的存在。
魏国:
伤了元气,也在忙着复苏。
赵国:
开始折腾。
战国七雄之中,此时的赵国,最是活跃。
赵国的领导人赵成侯,折腾了不少事,搞出的动静还很大。
那么,赵成侯搞了什么事?
简单说两件事:征战、会盟。
今天:打。
不是助韩击秦,就是助魏伐齐,还有瓜分晋国的土地。
明天:会盟。
与魏惠王葛孽会盟,与齐国、宋国平陆会盟,与燕国在阿地会盟。
后天:期许赵国成为诸侯老大。
赵成侯筑建檀台,以朝诸侯。
赵成侯之举,俨然是宣告自己是三晋的老大。这让魏惠王十分不爽,但,新军未成,不敢用兵。魏惠王最终,还是选择了忍。
魏惠王心想,“先让赵成侯蹦跶几天,以后在教训他。”
也许,战争的代价,会让一个人学会成长。尤其是魏惠王,若是以前,早就兵伐赵国,证明自己才是老大。
可,赵成侯活跃的时间,总会画上句号。
谁会给赵成侯画上句话呢?
答案:魏惠王。
魏、赵关系友好,魏惠王为何会攻伐赵国,让赵成侯消停?
答案:利益。
魏、赵两国,最终因为一件小事,走向决裂。
引发魏、赵关系恶化的诸侯国:卫国。
魏赵决裂,关卫国什么事?
这就要简单说一下,卫国的那些年。
卫国是姬姓诸侯国,前后共计907年,传41君,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也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
卫国九百年,跨度很长,西周、春秋乱世、战国时代、大秦王朝,都可以看见它的踪影。
在战国时代,卫国是弱国。还经常被诸侯欺负。
但,卫国也有辉煌,它建国时间早(西周),身世背景好;春秋时期,也是强国,还培养了很多人才。
卫国留下了很多故事,还有一个美人:庄姜。
现在,简单说说这个历经西周,又熬过春秋乱世,却在战国时代成为弱国,就连秦始皇灭六国,平南越,击匈奴,还躲过一劫,最终被秦二世所灭。
若要发出一声感慨:卫国真不容易。
来看一下卫国的简历:
时间:公元前1115年(康叔建国)---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废),存活了九百多年。
西周时期:武王伐纣,卫国建国。第一任国君是周文王的儿子康叔,定都朝歌。
也就是说,卫国的起点高,背景好。
春秋时期:卫国也是十二诸侯之一,也是大国、强国,与齐、秦、晋、燕、宋等国齐名。
这个时期:能打、人才多,
战国时期:混成了三流诸侯。
此时,卫国历经七百多年,也是老牌的诸侯国。
能够存活下来,的确不容。
但,西周、春秋时期,卫国背景好,地位高,实力不弱。
到了战国初期,也有很多人才:李悝、吴起、商鞅等人。怎么,卫国最终混成了小弟,还成为三流诸侯?甚至还混到自贬为君,侍奉三晋的惨境。最后被逼去掉‘君’的称谓,简直是惨不忍睹。
建立了七百多年的老牌诸侯国,怎么到了卫成侯的时候,反而不求上进,自降为君?
这就不得不说,卫国的倒霉孩子。
公元前372年,卫声公甍逝,其子继位,也就是卫成侯。这就是卫国的倒霉孩子。
为什么说卫成侯是倒霉的孩子?
卫成侯继位的时候,也是称什么公。随着三晋越来越强,卫成侯倒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爵位比三晋高,不合适。
为了自保,自降三级,称之为君,向三晋称臣纳贡。这丢脸,可是出了名。
后来,卫成侯还被魏惠王逼迫去掉君位,的确是可怜无比啊!
那么,卫成侯在这个时期,扮演什么角色?
答案:让魏、赵决裂。
话说,赵国欺负卫国,卫国打不赢,只能向魏国求救。
卫成侯为了表示诚意,亲自去魏都大梁,还哭哭啼啼,甚至悲恸。
卫成侯只是哭,也不说话。
魏惠王没有耐心,被他的哭声弄得不耐烦,问,“你哭啥啊!”
卫成侯说,“赵国欺负我。”
魏惠王就知道是赵成侯搞的事情,但,不知道缘由。
都说,一个巴掌拍不响。魏惠王和赵成侯打过交道。对方不是无理霸道的老人。
魏惠王得出一个结论:赵成侯总不会无缘无故欺负卫成侯。此事,定有隐情。
魏惠王要弄清楚,卫成侯挨揍的原因,又问了一句,“赵国为何要欺负你。”
卫成侯哭得更伤心了,说出了自己的伤疤,“赵君(赵成侯)说,我给三晋的贡品,不一样。给魏多点,给赵少点。赵君就出兵伐我。”
魏惠王见赵成侯利用这个理由伐卫,有些哭笑不得。
当然,这也只能怪卫国弱小,任人宰割。
魏惠王看着眼前这个被欺负的人,问,“你对待三晋,应该一视同仁。”
卫成侯想要把水搅浑,委屈说,“魏国是三晋之首,贡品规格,自然要比赵国高。”
魏惠王见卫成侯把自己当成三晋霸主,笑说,“你有心了。”
卫成侯又说,“我是魏国的小弟,赵国打我,小弟打不赢,你可要帮我。”
魏惠王闻言,心中很舒坦,点头说,“你是我小弟,我当然要保护你。”
卫成侯听了这句话,止住哭声。
魏、赵开战,他就能减少贡奉。
卫成侯搞事情,总算把魏、赵两国推向对立面。
魏惠王帮助卫国,打赵国,并不是因为保护它,是因为魏国想打赵国很久了。
魏惠王继位至今,不是忙于内政,就是忙于攻伐诸侯,还有迁都的事情。
数年和平,训练新军,又有庞涓助阵。魏惠王自然有实力,还有底气。
再加上,这几年,赵国蹦跶太久。诸侯也认为赵成侯是三晋的霸主。魏惠王见新军训练已成,还有不世名将庞涓助阵,也认为该教训一下赵国,让赵成侯知道,魏国才是三晋的霸主。
卫成侯求助,正好给魏惠王出兵的理由。
当然,卫国臣服魏国,魏国保证它的安全是应该的。但,魏国总不能因为卫国,与赵国交恶吧!
要知道,魏、赵才是患难与共的兄弟。
魏惠王也不能说:赵君,你太嚣张,我想打你很久了。
这样说,太没有文化。因此,魏惠王不赞成用武力,伐赵保卫。而是用大哥的语气,教训老二,放过老四。
魏国老大,赵国老二,韩国老三,卫国老四。
魏惠王说,老二听,给面子,那就算了。
老二不听,还敢顶撞他,他就有出兵的理由。
魏惠王从中斡旋,主导卫、赵两国和解。
魏国出面调停,赵国是什么想法?
答案:拒绝。
赵成侯见魏惠王插手赵国伐卫,怒骂说,“魏侯也敢管我的事,他算什么东西。”
赵成侯拒绝调和,并放言魏国,有本事你就来管。
那么,赵成侯为啥敢和魏国叫板?
当然是这十几年,赵国在赵成侯的带领下,征战诸侯,助韩、助魏,又积极在诸侯中展现自己的地位。赵成侯有些飘了,他有实力和胆量,与魏国开战。
再说,赵国和魏国开战,已经是家常便饭,但都是小打小闹。
然,赵成侯这次错误估计了形势。
魏惠王不准备小打小闹,他要对赵国发动灭国之战。不仅是为了十几年前继位的耻辱,更重要的是魏惠王觉得一统三晋,争霸中原的时代来了。
赵成侯的拒绝,正好给了,魏惠王打他的理由。
赵成侯不给他面子,那我就打你。
魏惠王问了身边一个很关键的人:“庞上将军,能否攻破邯郸?”
庞涓信心十足地说,“没有问题。”
魏惠王就知道这个人能力强,不会让他失望,又问,“你要多少兵马。”
庞涓说,“十万精兵。”
魏惠王对这个答案,很满意,“你就率兵十万,出战赵国,攻破邯郸,好好教训一下,狂妄的赵侯。”
魏惠王让自己的儿子申率军前去助卫击赵,又让庞涓领兵十万,从邺城而上,北伐赵国,直逼邯郸。
赵成侯没想到魏国真的会为了卫国,与赵国撕破脸面,全面开战。但,魏国打来了,他也不能怂。
因此,魏、赵,正式开打。
由于赵成侯误判形势,准备也不足,很快败下阵来。
赵成侯打输了,也认了,从卫国撤军。但,他怎么也没想到魏国会往死里揍他。
魏国两路出击,攻入赵国腹地。赵成侯这才意识到,魏国不是为了救卫,是为了亡赵。
等到赵成侯反应过来的时候,魏军在庞涓的带领下,以摧枯拉朽之势,攻破了赵国军事重镇中牟。赵成侯见势不妙,连忙调兵遣将前去阻截魏军。
可,赵军战斗力,在魏国新魏武卒的进攻下,丢城失地。
中牟失陷,邯郸的南大门就被打开。中牟离邯郸,不足百里。
按照魏国的行军速度,用不了多少时日,就能抵达邯郸。
赵成侯见魏国动真格,也慌了神色,号召军民,抵挡魏国来犯。
然,赵国的战斗力,也不是脆弱到任人宰割。
赵国凭借地利的优势,层层阻截。庞涓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才抵达赵国邯郸。
庞涓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赵氏建立的诸侯国,莫非就这样亡了不成?
赵成侯又会如何应对,这场国难?
赵氏一族,如何守住先祖留下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