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战国风云人物之君王篇

作者:傲双 | 分类:历史 | 字数:65万

楚怀王篇(10)

书名:战国风云人物之君王篇 作者:傲双 字数:3201 更新时间:2024-10-11 11:16:50

楚国没朋友

楚国没有朋友,不是说楚国帅的没有朋友,而是这场大战之后,楚国再也没有朋友。楚国从相识满天下,最终落得没有朋友,又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就来看看,楚国是怎样把朋友弄没的。

秦、楚大战,其他诸侯就要选择站队。

韩、魏,恨楚国背信弃义。越国与楚国有领土纠葛,相生相杀没爱数百年。

韩、魏、越三国加入了以秦国为核心的军事联盟。齐国为了自身利益,联合宋国,围攻魏国。齐、楚、宋三国也结成军事联盟。在燕国,赵国和公子职联盟对抗姬平和齐、中山两国联盟。

一时间,中原局势大乱,天下形势骤然紧张起来。

一场史无前例、声势浩大的第三次中原大战,一触即发。其战线绵延达数千里。

楚怀王见韩、魏加入了秦国阵营,以景翠为将,围困韩国雍城。

齐国联合宋国,围困魏国煮枣。

齐、楚两国,为了共同的利益,很默契地站在一起。

当然呢?楚国是为了伐秦雪耻。齐国联宋围魏,不仅是为了减少楚国的军事压力,同时也是为了让楚国牵制中原诸侯的兵力,灭亡燕国。

楚怀王见齐国不计前嫌,联合宋国,伐魏,很给面子。

齐国,这个朋友,楚国交定了。

楚国减轻了来自魏国的威胁,就能更好的东伐越,西攻秦,北围韩。

楚国悉国之兵伐秦,足以见得,这次秦国真的把楚怀王,彻底激怒。

秦国,让你看看楚国最真实的力量。秦、楚之间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

楚将昭阳、昭鼠、唐昧一举攻破商南、商邑、商州,商於之地,尽数归楚。与此同时,在东部,楚将昭滑、柱国熊彪在淮南、淮安与越军展开激战,五战三胜。

越王无疆率领大军撤回广陵伺机再战。

昭滑、熊彪趁机兵发广陵和江都。

秦将司马错率领巴蜀联军,也被楚将昭雎阻截。

战杜陵,克渭南,抵蓝关。战场形势,对楚、齐、宋三国联军,一片大好。

秦惠文王面对战场不利形势,归还汉中、商於之地求和,表示自己错了。

楚国:现在求和,晚了。我不答应。

秦国忍痛割爱,以河东之地,贿赂魏、韩,催促魏、韩联军南下江汉,攻楚南阳,以减缓秦军的军事压力。

韩、魏,同意向楚国开战。但,韩国被楚军围困,魏国被齐、宋联军围困。韩、魏自保不足,哪里还有精力管秦国的死活。

楚怀王也认为韩、魏两国掀不起大浪,精锐尽出,攻伐秦国,抵达蓝田。

蓝田位于商於之北,是防守咸阳的重镇。蓝田距离秦国咸阳不足百里,也是秦国保卫咸阳最重要的一道关隘。

蓝田失守,秦国危矣。

秦军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往后退一步。否则,秦国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面对楚国一路进逼,盟国又靠不住。秦惠文王命令全族和国中男女老少拿起武器齐集蓝关。

咸阳、关中、安邑、河西郡、河东郡、上郡、陇西、陇右秦军一拨一拨地赶赴蓝关。蓝田前线,秦军集中了三十万兵力,连秦王的卫队也到了最前线。

这是秦国,最后的力量。

为了鼓舞士气,秦惠文王带上太子荡、诸公子、张仪、樗里疾、魏章、甘茂等,集体到前线督战。

面对生死存亡,秦国势在必守。

楚王为了报仇雪恨,悉国之兵攻秦,势在必攻。

蓝田之战关系到秦国生死存亡的大决战,也是影响楚、秦两国国运的一战。这也是秦国自从建国以来,面临的第二次亡国危机。

然,秦国得上天厚爱,总有好运。

五国伐秦,有齐国相助,还有张仪那个靠嘴吃饭的男人。秦、楚大战,又有韩、魏帮忙。

就在楚国大获全胜,即将马踏咸阳,攻秦雪耻之时。历史,给楚国开了一个玩笑。

楚怀王看不起韩、魏两国,却没想到,楚国北部重镇召陵被破。

按理说,韩国被楚围困,魏国被齐、宋围困。韩、魏又是如何战斗力爆表,攻破楚国北部重镇?

只能说明:韩、魏两国并不弱。

这时的韩宣惠王、魏襄王,加入秦国伐楚,但摸不清秦、楚两国的底细,也为了让两国相生相杀,坐收渔利,不肯尽全力。

当秦国提出把河东郡分给韩、魏,表明自己的诚意。韩、魏两国得到好处,才爆发了真正的战斗力。

这份惊人的战斗力,楚国竟然招架不住。

谁说韩、魏,掀不起大浪,小看人,是会吃亏。

韩、魏攻破召陵,又拿下方城。韩、魏见楚国,如此孱弱,继续往南进兵。

韩国占据楚国的军事重镇,宛,并站稳脚跟,还建立了一道防御体系。魏国占据楚国的军事重镇,邓,也站稳了脚跟,建立了防御体系。

宛、邓,相互依托,相互驰援。

东伐越,西攻秦,楚怀王都占据上风,却没想到被不起眼的韩、魏,这两根搅屎棍,突破了楚国北部重镇,还丢了宛、邓。

韩、魏精彩的表现,一下打乱了楚国整盘棋局,战场形势逆转。

韩、魏来了,楚国也束手无策。鄢、郢二都之兵,战力不强,也无法调派。楚国国内精锐要么在伐秦,要么在攻越,实在抽调不出兵力,阻挡韩、魏之势。

韩、魏继续进逼,楚国鄢、郢二都就会有危险。

宛、邓,这两个地方被韩、魏占领,也意味着伐秦的楚军,后路被切断。

齐国又在燕国境内和赵国打得难分难解,无力救援。

国内无兵可调,盟军又靠不住,伐秦、攻越,短时间内,也不能获得成效。楚怀王一边痛骂韩、魏,这两根搅屎棍,也在想办法化解不利局面。

楚怀王见韩、魏来势汹汹,切断后路。楚国伐秦大势已去,被逼无奈,只好让昭阳与秦国议和,挥师救援。

楚将皆不甘心,眼睁睁就能破了蓝田,马踏咸阳,却功亏于溃。然,昭阳是用军功,一步一步,走上高位。

召陵、方城、邓、宛等地失守,代表着什么。

表面上,楚国伐秦,还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可,这优势,随着这些地方失守,转变成劣势。

伐秦,不能速胜。

后路,又被切断。

鄢、郢二都,也在韩、魏攻击的范围内。若不调整战略,及时止损,结束战事,拖下去,对楚国不利。

昭阳与秦国议和,不仅能够用兵力去解韩魏之围,守住胜利的果实。同时,也能将中原诸侯的祸水,向东引,转嫁给齐国。

秦惠文王也不想打下去,让张仪这个靠嘴吃饭的男人,有说昭阳。

昭阳为了体现出自己胜利的优势,开出几个苛刻的条件。秦、楚两国恢复到丹阳之战前的水平。

秦国还要割城、赔款。

秦国抵挡不住楚国的攻势,又是主动求和。张仪也不知,韩、魏深入楚境,却知秦王不想打,只好全部接受。

秦楚两国议和,楚军撤军回国。

韩、魏两国联军见秦国认怂,楚军回援,见好就收,也退出楚国。

秦、楚、韩、魏之间的战事,告一段落。但,中原大战仍在继续。秦国在楚国失去的损失,要在齐国身上找回来。于是,秦国联合韩、魏,以救燕国的名义,讨伐齐国。

齐宣王见楚怀王和诸侯私自议和,将灾祸,转移给齐国。齐国帮楚国,楚国坑齐国,这真是好兄弟啊!

楚怀王,这样做,真的好吗?

楚国,以后,还会有朋友吗?

楚国,你已经失去齐国。以后,你再也没有朋友。

齐宣王怒骂楚怀王,也不能改变中原诸侯干涉齐国伐燕之事。既然不能躲,那就战吧!

齐国一边要在燕国境内,对付赵国、燕(公子职)联军。另一边要对战秦、韩、魏三国。

齐国以一挑战秦、韩、魏、赵四国,打得赢吗?

齐宣王估计了一下,燕地联合中山国、燕太子平,对战赵、燕(公子职)是没有问题。联合宋国,对战秦、韩、魏,问题也不大。

几年前,秦国一国对战韩、赵、魏、燕、楚五国,都打赢了。齐国比秦国强,难道打不赢秦、韩、魏、赵四国。

齐国的国力,对战秦、韩、魏、赵四国,还是绰绰有余。

齐宣王也清醒地知道,他已经没有退路。此战胜负,关系到齐国东方大国的威望,也关系到齐国能否吞并燕国。

齐国取胜,对于齐宣王而言,也是为他建立功勋增添一笔伟业。如果这次会战,齐国败了。中原诸侯便会联合起来,驱逐齐国退出燕国。

齐宣王自信,齐国不能够挑战天下诸侯,面对秦、韩、魏三国是绰绰有余。

秦、韩、魏三国联军在濮水之边和齐、宋联军展开决战。

可,齐国没有秦国的运气好。

齐国败了,齐将声子战死。宋国见势不妙,倒戈诸侯。燕国境内得知齐国败给诸侯的消息,爆发大规模反抗运动。中山国见势不妙,撒腿就跑。

齐国要面对燕、赵,还要面对秦、韩、魏。齐宣王,只好撤回出征燕国的精锐,守住社稷。

秦、韩、魏、赵见好就收,撤军归国。燕质子职复兴燕国,这就是燕昭王。

第三次中原大战,最终落下了帷幕。

楚国,连最后一个朋友齐国都弄了。楚国,再也没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