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战国风云人物之君王篇

作者:傲双 | 分类:历史 | 字数:65万

赵武灵王篇(40)

书名:战国风云人物之君王篇 作者:傲双 字数:3277 更新时间:2025-01-25 01:40:32

尘定北疆

中原是文明礼仪之国,也是冠带之国,衣开右衽。盘踞在中原以北,还有一群善骑射,习俗与中原相反之人,被称之为北胡。北胡和中原时常交战,也是中原诸侯最大的敌人。

周幽王在位时,因为在立太子时,引发动乱。镐京在内忧外患之下,被戎狄攻破。周平王时,戎狄之患猖獗,严重威胁中原诸侯的安全。

北方的戎狄想要将中原富庶之地变成牧场。趁着中原大乱之时,大举南下,入侵中原。

燕、卫、刑等诸侯国在戎狄的入侵下险些亡国。危难之际,必有明主,亦有贤臣、名将,力挽狂澜。齐恒公在管仲等贤臣的辅佐下,齐国国力大增。东方诸侯见无力抵抗戎狄之患,为了图存,纷纷拥护齐恒公为盟主。

齐恒公以‘尊王攘夷’为旗帜,号召诸侯联合起来,一起应对戎狄之患。齐恒公挺身而出,击败戎狄,九匡天下,最终建立盖世功勋,留名后世,成为诸侯之中的霸主。

戎狄在中原诸侯齐心协力之下,被赶出中原之地。戎狄之患,一直威胁着中原诸侯的安全。

燕国、晋国、秦国,以及赵国,因为戎狄之患,而不能与中原诸侯争雄争霸。尤其是燕国,在戎狄的入侵下,险些亡了宗庙社稷。

武王伐纣,封宗室召公于燕。

召公和周武王、周公旦同辈。

燕国是姬姓国,也是最有份量的诸侯国之一。其地位,远胜于齐国。若不是燕国为中原诸侯抵制戎狄南下,诸侯国岂能安心发展国力,争雄争霸。

西周灭亡,东周建立。

春秋时,中原之地有十二诸侯拱卫着周室的安全,还有春秋五霸维持诸侯秩序。进入战国时,大国掀起变法,兼并小国图强。中原诸侯不在是星罗棋布分散,而是形成了战国七雄,及数个小诸侯国而已。

中原之地随着时间消逝,不断变迁。北方戎狄之患也跟着变换。如今,盘踞在中原北方,威胁着中原安全的有三胡:楼烦、林胡和东胡。

楼烦人善骑射、民风彪悍,分布在赵国西北之地;林胡人与楼烦人为邻,善于牧马。故而天下骏马皆在林胡。纵横数千里的大河,也成为林胡放牧的内流河(河套平原)。东胡位于赵、燕之北,分布地域最广,空弦之士最多。

林胡、楼烦、东胡各有属于自己的牧场,三胡为了争夺牧场也时常交战。三胡皆擅长骑射、胡服之风,各有优势。谁也不能消灭对方,占领对方领地。

三胡划分区域,和睦相处,也相安无事。然,三胡平衡的局势,被赵武灵王打破。

赵国推行胡服骑射,西渡大河,击败大河南岸林胡。林胡王被迫向赵国称臣,并向赵国提供骏马。林胡王被赵君击败,虽可以继续在大河南岸放牧,但每年要向赵国进贡骏马。

赵武灵王在林胡地区,招募林胡勇士为己所用。林胡勇士加入赵国铁骑,既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又能得到赵君善待,还有丰厚的赏赐。林胡部众脱离林胡王,为赵国效力。

林胡王不愿部众脱离自己,带领剩下部众渡河北上,在大河北岸放牧。林胡人在北岸放牧,与楼烦矛盾见增。楼烦王取笑林胡王无能,丢失了大片疆土不说,部众尽数离他而去。

林胡王怪罪楼烦王为赵国训练铁骑,他才有今日之患。林胡王和楼烦王刚开始还能克制,不愿用武力解决问题。随着,矛盾日积月累,终于到了非用武力解决的地步。

林胡和楼烦为了争夺牧场和优质水源,战火重开。林胡王不能击败楼烦王,楼烦王也不能击败林胡王。两族战事惨烈,死伤无数。

就在林胡王和楼烦王开战的时候,东胡王也插足进来。林胡、东胡、楼烦,成为了赵国北方最强大的敌人。

公子尚派出使者联络三胡,共同夹击赵国代郡。

在公子尚的努力以及财宝等引诱下,东胡、林胡、楼烦和中山国歃血为盟,先破赵国代郡,在南下邯郸,最后图谋整个中原。他们妄图实现先祖未完成的伟业,南下攻破中原,将富裕之地变成他们的牧场。

话说,赵武灵王六伐中山,兵不血刃攻克扶柳城,还得了一万将士和数万百姓。

赵武灵王在扶柳城别宫举行盛宴,犒赏有功之臣。三日后,赵武灵王安排五千军士守城,便返回邯郸。此时,赵武灵王的双眼注视着眼前的堪舆图。

赵国和中山国打了七年。中山国在赵国的猛烈攻击下,国势衰微,疆土不断缩小。如今,中山国四面被赵国包围,赵国攻破灵寿,荡平中山指日可待。赵武灵王注视着堪舆图良久,脑海深处闪现往日的时光。

这几年,他数伐中山,降服林胡,插手秦国内政。心中的王图霸业离他越来越近。大凡成就大业的人,总会给自己定几个小目标、分几步走。

赵武灵王也为自己制定了几个小目标、分几步走。

攻灭中山国是第一步;开拓胡疆是第二步;与诸侯争天下,是他最高大的目标。

此刻,齐国换主,韩、魏、燕修养生息,秦、楚之战还在继续。赵武灵王见诸侯无力干涉赵国内政,正是实现第一步关键地时刻:攻破灵寿,荡平中山。

一个不好的消息,送到了他的面前。北胡蠢蠢欲动,大有南下之意。不仅赵国北疆代郡发现了北胡的异动,燕昭王也发现了,并送来友好提醒。

赵武灵王从送来的书信之中,得到了一个消息:北边的胡人开始不安分了。

这个消息对于赵武灵王来说,不是值得称赞的。这几年,中原诸侯处于混战,无暇顾及胡人,对胡人以安抚、稳定为主。如今,北胡聚众,大有南下之意,赵武灵王也要拟定对策。

赵武灵王不是胆小怕事之主,北胡南下,他就要好好教训他们。

可,说是很容易的。做,就是很困难。尤其是北胡之患,困扰了华夏上千年,岂能轻而易举解决。

如何打?怎样打?打不打得赢?这些问题,都是赵武灵王要考虑。

对于迎战北胡,赵国朝臣也分为两派。

一派主张和,推行羁縻之策。

理由:

1、 北胡善骑射(不好打)。

2、 没人能肃清胡患(齐恒、晋文时代都不行,赵国能行)。

3、 如何作战。(北胡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赵国用什么战略击败他们,这很关键。)

另一派主张战,解决胡患。

理由:

1、 北胡犯边,不打脸面何在。

2、 不解决胡患,赵国就不能争天下。(必须打)

3、 肃清北胡,才能捍卫领土完整,护子孙安泰。

面对两派的言论,赵武灵王也是主张战。羁縻之策,虽能得一时苟安,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一战,才能捍卫北疆,护子孙安泰。

那么,齐恒、晋文霸主时代,都不能肃清胡患,赵武灵王能够有实力和资本?

答案:有。

赵武灵王主张战,并非是脑袋发热,做出的决定。而是,他有跟北胡开战的资本和底气。

那么,赵武灵王有什么底气呢?

1、 赵国政治清明、能臣武将颇多、人才济济。

2、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锤炼了一支万人铁骑。

3、 这几年了,赵武灵王对外征战,没有败绩。

4、 击胡开疆,以争天下,这是赵武灵王制定的国策。

这虽然是他的底气,但,要想肃清边患,这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且不说北胡善骑射,民风彪悍。赵国对于胡疆之地,知之甚少。用什么战术,怎样击败北胡,肃清边患,这些问题,困扰了中原诸侯上千年。

深入胡疆,千里奔袭,战局是不利于中原诸侯。但,这些问题,对赵武灵王来说都不是问题。他要的很简单:亡中山、击三胡、争天下。

他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对三胡开战。

赵武灵王与胡开战的举动,吓坏了赵国大臣。赵国推行胡服骑射以来,国力有所增长,数伐中山,也未曾有败迹。赵国铁骑对战三胡骑士,赵国的胜算有多大,实在难以定论。

北胡之患,一直威胁着中原诸侯。齐恒、晋文鼎盛时代,号召天下诸侯伐胡,亦不能彻底根治胡人之患。赵国大臣见君上,竟然以一国之力对战三胡,众人皆惧。这不仅是一场对外的征伐之战,而是中原文明对战草原之风。

这场战役的胜负,定会记载在历史之中,让后世铭记。面对大臣惶恐,赵武灵王为了坚定自己的信念,鼓舞士气说了三句气吞山河的话:

1、前人不能击溃胡人,争霸草原。寡人就做第一个击胡之人。

2、我要开拓胡疆,降服胡人。

3、我的功业,要远超齐恒、晋文。

赵武灵王不畏艰难,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打败胡人,并能降服胡人为己所用。既然要击胡,就一定要取得胜利。赵武灵王心底深处有个声音告诉他,在战略上可以藐视胡人,战术上必须重视胡人。

胡人生长在草原,擅长骑射。赵国铁骑虽击败林胡。赵国铁骑迎战林胡、楼烦和东胡,他也没有必胜把握。几年前,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遭遇重大阻碍,被人说成是祸乱之君,举步维艰。赵武灵王用大无畏的气魄,赌上了自己的未来,推行胡服骑射。

现在,面对林胡、东胡、楼烦南下,朝臣极力反对。赵武灵王又会如何尘定北疆?是击胡,还是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