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战国风云人物之君王篇

作者:傲双 | 分类:历史 | 字数:65万

秦始皇篇(10)

书名:战国风云人物之君王篇 作者:傲双 字数:3281 更新时间:2025-01-25 01:40:32

姚贾间诸侯

如果说尉缭子的出现,给秦始皇献上了横扫六国,安定天下的策略。那么,姚贾的出现,又会给秦始皇的帝霸伟业带来什么。姚贾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与秦始皇见面,登上历史舞台?

下面,来看一下,姚贾这个小人物,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留下了自己的名声。

姚贾,出生和死亡的时间不清楚,何时入秦,也没有记载。

残存的资料,对这个人留下了四条信息:

1、出生在魏国大梁。

2、世监门子。

3、梁之大盗。

4、赵之逐臣。

这四条信息透露出姚贾出生在魏国大梁,父亲是看门的,还在大梁犯过罪(偷盗),去赵国,还被驱逐。简单说,姚贾没身份、没背景、没后台,还有不好的个人记录:偷盗、驱逐。

这样的一个人,是条咸鱼,很难翻身。姚贾又怎会出现在秦始皇的视线之中,还得以重用。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尉缭子的主张和国际局势说起。

尉缭子献策扫荡诸侯,安定天下,主张武力为主,同时又拿钱财,贿赂六国豪臣,让其自乱。能打的时候,就打。不能打的时候,让诸侯自我消耗国力。

尉缭子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秦国要给诸侯找点事情干,不能让他们结盟,也不能让他们有时间发展国力。

公元前236年,这一年,国际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最近几年,有很多优秀的君王将相相继离开:赵孝成王(公元前245)、魏安僖王和信陵君(公元前243年)、韩恒惠王(公元前239年)、楚考烈王和春申君(公元前238年)、赵悼襄王(公元前236年)。

赵国君王赵悼襄王夢,赵国换主。太子迁继位,被称之赵王迁。这也是赵国邯郸最后的一位君主,也可以称呼他为亡国之君。

简单介绍一下,赵悼襄王的那些事。赵悼襄王在位九年,也干了几件事?有好的,也有坏的。

先来说坏的:

1、换帅之举,损失两大名将:廉颇亡诸侯,乐乘败走。

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赵悼襄王刚继位,就让乐乘取代廉颇?

有的人说,廉颇太傲,佣兵自重,不能驾驭。

也有人说,廉颇叛赵。

还有人说,乐乘在赵国没有根基,好掌控。

也有人说,是郭开的功劳,排挤廉颇。

总之,廉颇的存在,让君王怕,不放心,必须除去。

2、打压兄长春平君。

据史料记载,赵孝成王有四个儿子。

有个儿子,很小就被立为太子。这个被立为太子的人,有可能就是赵孝成王的长子。很不幸的是,这位太子,在公元前256年的时候死了。对于他的死因,有三种结论:

a、病死。

b、吓死。

c、被害。

对于第二种结论支持的观点比较多,邯郸保卫战是举国之战,精神和心里,要遭受巨大的压力,小孩子被吓死也是很正常。这位太子死了,赵孝成王又立了一个人,他就是春平君。可,春平君的运气也不好。

邯郸之战结束五年,公元前250年,燕国来找赵国的麻烦。赵国对燕国展开了自卫反击战。赵国胜,燕国败。

燕国割五城,与赵国讲和。但,燕、赵之间的摩擦不断。秦国趁火打劫,出兵伐赵。

公元前248年,秦庄襄王以蒙骜为将,出兵伐赵晋阳。

蒙骜取得骄傲的战绩,攻取了赵国三十七座城池,晋阳外围的榆次、新城、狼盂全部被秦军占据,晋阳成为一座孤城。

赵孝成王不想北边和燕国打,西边和秦国打。于是,赵国和燕国讲和且换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春平君去了秦国为质。

春平君本是赵孝成王的次子,也是赵国的太子。但,因为赵孝成王合纵诸侯伐秦,得罪了秦国,直到赵孝成王甍逝,滞留秦国不能归。

秦始皇政继位后,召见了春平君,见他是个人才,会成为秦国的对手,扣押他,不允许他归国。

直到公元前243年,赵国内政不稳,为了加剧赵国国政的动荡,春平君才得以归国。谁也没想到,当初赵国的太子,归国后过得很憋屈。

3、找了一个不好的老婆。

都说,男人的后半生很重要,选择老婆更重要。赵悼襄王的老婆,就是历史上留下臭名的赵悼倡后。光听这几个字就足以知道,这个女人,是多么的不招人待见。

4、任用郭开,最终为亡国奠定基础。

郭开历仕赵悼襄王、赵幽缪王两代君主,拜为相国,封为建信君。他有两大杰作:馋陷廉颇、冤杀李牧。

战国四大名将之二,廉颇、李牧(赵国的名将),都遭到此人的毒手。

说完,赵悼襄王不好的一面。接下来说他好的一面:

1、扶持名将李牧。

廉颇走了,乐乘逃了。李牧出场主持大局,收拾烂摊子。

2、捍卫北疆。

匈奴不敢南下,燕国不敢犯边。

3、用老将庞暖。

燕王喜就爱找赵国麻烦,趁着赵国损失廉颇、乐乘两大名将,采纳剧辛的建议,起兵伐赵。然,赵国又出来一个老将庞暖。

值得提一点:剧辛和庞暖是老相识了,跨度还特别长。这两位都曾在赵武灵王手下混过,也是那个时代的后期之秀。

4、合众诸侯伐秦。

由于秦国逼得太紧,赵国加入合纵,讨伐秦国。庞暖成为了联军的统帅。

赵悼襄王有功,也有过。也有人说,他在位期间,赵国出现了短暂的复兴。因此,他被称为赵悼襄王。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走完了自己的时代。

那么,赵悼襄王死了,开启了赵国亡国之君,赵王迁的时代。再加上,燕王喜也趁着赵悼襄王甍逝,赵国换主之际,出兵伐赵。燕、赵两国打得不亦乐乎。

面对,如此良机,秦始皇不会选择错过,果断抓住战机,以救燕的名义,出兵伐赵。

秦始皇以杨端和、王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开始崭露头角)为将,两路出击,夹击赵国。

赵王迁赶上了不好的时代,刚继位,国内乱糟糟的事情没处理完,不仅和燕国打,还要应对秦国的进攻。可想而知,等待他是什么。

此战,秦国先后攻取了赵的阏与、轑阳、河间、安阳等邑,漳水流域已为秦所占有。

秦国欺负了赵国,又联合魏国,欺负楚国。

楚国经过楚顷襄王最后十五年光景,以及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发展,国力大增,怎能说欺负就被欺负。此时,楚国的王是楚幽王,于公元前237年继位。

楚国不想和秦国单独打,借助自己在中原诸侯的威望(北救邯郸伐秦、灭鲁)号召诸侯攻秦。

被秦国欺负的诸侯,都参加了合纵,楚、赵、韩、齐参加,这就是四国伐秦。

尉缭子的平定天下的策略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让秦始皇误判形势,伐赵欺楚,最终惹来了四国诸侯伐秦。

秦始皇知道惹事了,问了六十名大臣怎么办。这些大臣,都没办法。

这个时候,站出来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姚贾。

面对困难,姚贾献上一个计策:离间诸侯。

秦国六十名大臣都不能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四国伐秦。

姚贾站出来献上离间诸侯的策略,并说了一句话:他去。

秦始皇见有人能够离间诸侯,还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他会有什么反应?

答案:很高兴。

当然,离间诸侯,这可不是件小事。秦始皇不是糊涂之人,自然要问姚贾,有什么办法?

姚贾对答如流,秦始皇十分满意。虽说,姚贾接受了离间诸侯的任务。但,他也提了一个条件:要钱。

姚贾的策略,与尉缭子的策略,不谋而合:以钱财贿赂豪臣,乱诸侯。

秦始皇想到尉缭子那句话: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

于是,秦始皇将这个离间诸侯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姚贾,还给了很多钱财。

这里有个疑问,秦始皇将大量的钱财,交给了姚贾这个外来人,他不担心这笔钱打水漂。

也许,这体现了秦始皇博大的胸襟、识人的本领。

或许,也彰显了秦始皇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特色。

又或者,秦始皇钱多,没把这点钱当回事。

也有可能,秦始皇对姚贾进行了考察和调查,认为他可靠。

也许,姚贾得到了重臣的推荐,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

总之,就在齐、韩、楚、赵四国(战国策说的楚、燕、赵、越,这个记载应该是有误的。燕王喜的一生都是和赵国作对,不可能联合伐秦。越国被楚怀王时期灭了,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上),正在商议,一块揍秦国,秦国君臣没有办法之时,姚贾站了出来,献上计策。

这个计策,得到了秦始皇的认可。

秦始皇佩服他的勇气和胆量,关键是遇到困难的时候,他站了出来。秦始皇没问对方背景和来历,但看到了对方得能力。这个艰巨的任务,秦始皇交给他了。

为了鼓励下属好好办事,秦始皇也要说些表扬的话:秦惠文王有张仪,他有姚贾。

姚贾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携带钱财,东入诸侯,做一名谍者。

这位谍者,有个特色:很高调。

按理说,做为谍者,是要隐藏自己的身份。然,姚贾的出场是相当高调,深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谍者的身份:资车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带以其剑。

姚贾能否出色的完成秦始皇交代的任务。他能否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