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战国风云人物之君王篇

作者:傲双 | 分类:历史 | 字数:65万

秦始皇篇(20)

书名:战国风云人物之君王篇 作者:傲双 字数:2941 更新时间:2025-01-25 01:40:32

伐燕

荆轲刺秦,是战国时代有名的故事。这则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

随着,燕太子丹准备就绪:刺客人选荆轲、辅助人秦舞阳;工具徐夫人匕首;献督亢靠近秦始皇;以秦国叛将的人头表明诚意。

接下来就是将密谋,付出行动的时候。

荆轲没有等到自己最想要的帮手,也不知道他想要的帮手是谁。在燕太子丹的催促下,以及众多人送行,场面十分悲壮,情不自禁唱了一曲悲恸的歌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然,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有句话说得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燕太子丹却没想到关键时刻,那个小时候就杀人的秦舞阳,见到秦始皇的时候,被强大的气场吓住了。不仅瑟瑟发抖,还走不动路。

秦始皇见状,起了疑心。

荆轲倒是很坦然,嘲讽了一句:身居蛮夷,没见过大场面。

本来是荆轲和秦舞阳合力刺杀秦始皇,结果变成了荆轲一个人。

秦舞阳靠不住,刺秦的任务,荆轲独揽,一个人完成。

荆轲表现很优秀,按照剧本,献上樊於期人头,来到秦始皇身边,献上督亢图,为秦始皇亲自打开。秦始皇不战而得燕国千里之地,高兴不已,眼睛注视着督亢图,也没察觉到杀气。

荆轲缓慢展开地图,地图尽时,就是刺杀秦始皇的时候。

荆轲展完了地图,却没有一击而中,刺到秦始皇。

荆轲是有名的剑客,但,秦始皇还是会剑术。秦始皇的剑术,不说可以打十个,自卫能力还是有的。尤其是面对生死,人的潜能将会发挥到极致。

秦始皇躲过了击杀,第一反应就是拔剑与之博弈。结果,剑太长了,或许是太紧张了,拔不出来。

秦始皇反应就是快,绕着柱子跑。荆轲,在后面追。

秦始皇在大臣的提醒下,负剑,拔出了长剑,反击荆轲。

荆轲被秦始皇长剑刺中,最后一击:扔出匕首。

秦始皇完美躲过,荆轲被人剁成肉泥。荆轲没有完成燕太子丹交代的刺杀任务。

春秋战国,有很多刺客。

专诸刺杀吴王;聂政杀韩相侠累;豫让刺杀赵襄子。

为什么荆轲刺秦,被津津乐道,流传千古?

因为荆轲刺杀的是千古一帝,还有他悲剧的命运。也可以说是秦始皇,成就了刺客的名声。

身为刺客,能够流传千古,家喻户晓,也该知足。

秦始皇遭遇被刺杀,恼羞成怒。秦始皇要发泄心中的愤怒,找燕国出气。按照秦始皇亡诸侯的顺序,下一步要灭的是魏国。因为荆轲刺秦,秦始皇改变了政令,发出了伐燕的政令。

此次,秦始皇伐燕,派出三员大将:王翦、辛胜、李信。

这里有个问题,燕太子丹不以荆轲刺秦,秦始皇会不会亡燕?

答案:也会。

秦始皇灭燕,是早晚的事情。只不过,燕太子丹刺秦的行为,让秦始皇提前对燕国动手。

燕太子丹本想以刺秦的方式,结束战祸,却招来亡国的大祸。

那么,燕国如何应对秦始皇雷霆之怒?

答案:积极备战。

荆轲刺秦不成功,也标志着燕太子丹救国的方案失败。

面对秦国之怒,鞠武的方案,又被提了上来。如燕太子丹预料般,楚国、齐国拒绝合纵。匈奴被赵国打怕了,也不敢南下。燕国只有一个盟友:代郡的公子嘉。

于是,燕王喜和代王嘉联合,共同迎战秦军。燕、代两军最高的指挥官:代王嘉、燕太子丹。

公元前228年,秦始皇刚灭了赵,又将亡诸侯之剑指向了燕国。

王翦得到秦始皇的命令,率军北伐,进攻燕军。

燕国多次被孱弱的赵国吊打,秦国灭了赵国,自然看不起燕国。但,王翦身为名将,没有犯轻敌的错误。为了打好这一仗,击溃燕、赵联军,也周密部署。

面对燕赵联军在易水之边,安营扎寨,迎战秦军。

王翦兵分两路:

一路,自己亲自率领,正面与燕赵联军主力交战,吸引燕代联军的注意力;另一路,由辛胜、李信率领,从易水上游,绕道燕军右翼。

秦军和燕、代联军,在易水之西,展开决战。

对于,这场战斗,记载很简单:秦军胜,燕军惨败,代撤军。

易水之战,秦国真的赢得很干脆?

答案:不见得。

如果王翦打得很轻松,就该乘胜追击,攻破蓟城。

然,王翦却干了一件事:等待援军,第二年才围攻燕国国都蓟城。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消息:易水之战,秦军损失也不小。

或许,还有其他原因。

1、王翦在等秦始皇攻伐蓟城的命令。

2、天气转入冬季,不利于作战。

3、王翦对燕国地势不熟悉,他的战术:求稳。

总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王翦在易水之战,打赢了燕、代联军,却没有趁势进攻燕国国都蓟城。

公元前236年,王翦得到军力补充,大举进攻,又与燕国爆发了一场大战:蓟城之战。

此战,燕王喜被吓得,连忙往东逃窜,一口气,逃到辽东郡。

在《燕昭王篇》我讲解了,蓟城,这座数百年的国都。无论是燕王哙禅位,还是燕昭王破强齐,或者是燕武成王北伐东胡,燕王喜找赵国的麻烦,都是在这里发号施令。

齐宣王再燕国大乱之时,攻破过蓟城;赵国也在燕王喜的时候,数围国都。

按道理说,赵国围困蓟城,燕王喜就挺过来了。秦军围困国都,燕王喜怎么逃跑了?

答案:燕王喜见韩、赵相继被灭,害怕了。

燕王喜没有君王死社稷,逃亡辽东。蓟城,军民大乱。王翦用武力,攻破蓟城。

王翦没有罢手,追击燕国残军,又在衍水追上了燕太子丹率领最强悍的军队:卫队。

此战,秦军大胜,彻底消灭了燕军,可战、能战的军力。

王翦伐燕,打了三战:易水之战、蓟城之战、衍水之战。

这三战,彻底把燕军打残了,再也没有能力,组织力量,进行有效反击。

燕王喜也因为这三战,不仅丢了大片国土,还丢了国都蓟城。秦军占领的燕国的疆土,设立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

燕国,就只剩下一郡:辽东郡。

燕王喜被打怕了,只能向秦国求和。求和需要诚意,还要表明态度。

燕王喜为了求和,不惜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燕太子丹,并把燕太子丹的人头,送给王翦,谢罪求和。

燕王喜为什么要杀燕太子丹?

最主要的说法:代王嘉的建议。

但,我认为还有以下原因:

1、燕王喜是想以儿子的性命,换来议和。

2、燕王喜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秦国是亡燕,不是简单的征伐。

3、燕国朝臣一致认为燕太子丹,是罪魁祸首。

燕王喜为了求和,杀了燕太子丹。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秦国答应议和。

秦国大获全胜,占领了燕国大部分疆土。秦始皇为什么不趁势亡了燕国,选择议和?

我想有以下原因:

1、秦国伐燕的名义,是荆轲刺秦。罪魁祸首的燕太子丹死了,失去了名义。

2、秦始皇战略中心在中原。

3、燕国地势复杂,纵横太深,难以寻找到燕国主力,也不能短时间击溃燕军。秦国和燕国打了三战,打了三年,消耗太大。秦国不愿意深陷战争的泥潭。

4、燕国一蹶不振,不会对秦国大战略构成威胁,灭亡是时间问题。

5、是想以燕赵为依托屏障,阻挡匈奴、东胡南下。

于是,秦始皇重新调整战略,与燕国讲和。但,秦国占据的地方,也没还给燕国。燕王喜只能在辽东苟延残喘。

也可以说,秦始皇不是与燕国议和,而是休战。

公元前227年--公元前275年,秦始皇因荆轲刺秦大怒,并以此为借口,攻伐燕国,最终以燕太子丹被杀,秦、燕之战,暂时落下了帷幕。

秦国击垮燕军的主力,占领了拥有数百年历史的燕国国都蓟城,以及燕国广袤的疆土: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

从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5年,秦始皇亡韩并赵伐燕,新增数郡,数千里的疆土。赵国,只剩下代郡。燕国,只剩下辽东郡。

燕、赵不成气候,灭亡是早晚的问题。随着秦、燕议和,秦始皇收回了亡燕国之剑。

秦始皇攻灭诸侯、兼并天下的步伐,并没有停止。那么,秦始皇会把灭亡诸侯的秦剑指向哪国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