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从李元芳开始

作者:兴霸天 | 分类:历史 | 字数:453.9万

第618章 卢俊义:那一日,哥哥在我的脑袋上

书名:从李元芳开始 作者:兴霸天 字数:3102 更新时间:2024-11-21 07:51:50

第618章 卢俊义:那一日,哥哥在我的脑袋上敲了三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没想到短短时间,这书院就有了生源,还编了这《三字文》,教得不错的样子……别念了!别念了!!”

李固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渍,浑身酸痛,听着讲室内传出的书声琅琅,更是觉得脑袋嗡嗡作响,疼得厉害。

他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开办时悄无声息,京师内甚至都没人知道的书院,能在短短时间内,有着两个讲室的稚子生源,办得不说风风火火,至少也算是有声有色。

他能接受自己过得差,都不愿看到书院好。

倒也不是单纯的妒忌,而是卢俊义不回大名府,什么事情都听林冲的,他这个管家又有什么意义?什么都管不了,真就是纯粹鞍前马后服侍的下人了!

关键是,还是大家共同享用的下人。

之前有个叫朱武的,承包了书院的不少活,然后朱武去当教谕了,岁安医馆的苦活累活脏活,就全部转交到他的手中。

林冲是卢俊义的兄长,指挥起来也毫不客气,卢俊义偏偏十分欣然,还夸他忙里忙外一把手,俨然十分自豪,觉得管家为自己长脸了。

你自豪你亲自上啊!我一个人至少干三个人的活!你这书院又不穷,为什么不多雇些仆佣?

李固气得胸口发闷,唯一安慰的,就是林冲也对自己的勤劳频频点头,想来是在对方心中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且不说这位是书院之主,就看卢俊义对其言听计从的态度,取得他的信任都是大好事。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正好里面又读到了这一段,李固咬了咬牙,体内凭空挤出一股力量,一路打扫着,往后厨而去。

“咚!咚!咚——”

还未进后厨,有节奏的剁肉声,终于彻底掩盖了书声。

李固探头进去一瞧,就见一个大汉虎立在案板前,手中挥舞着两把快刀,一大块豚肉在完美的刀功下迅速分离。

李固定定地看着,都出了神,直到大汉将手中雪亮的刀往板上一掷,转过头来,生得满脸横肉,一张阔口:“李管家,又在忙啊?”

李固被这个又字刺了一下,疲惫感再度涌出,身体往墙上一靠,喘了喘气道:“是啊……”

大汉正是曹正,祖代屠户出身,杀猪剥牛手段极好,见他虚成这副模样,关切地道:“李管家太操劳了,什么事情都抢着干,还是要分些活给其他人啊……”

同为汴京人士,李固是家道中落,心里十分看不起这屠夫,此时被他安慰,顿时激起了虚荣心,昂起头道:“我是管家,这点小事又算什么呢?”

此人是卢俊义的管家,严格意义上都不是书院的人,却能这般热爱工作,曹正倒是挺佩服的:“那伱忙吧!”

李固也不是无聊过来的,现在大家都是下人,正好攀谈一二,以后说不定用得着:“曹兄弟这手艺,在正店帮厨都混得开吧,为何要来书院干活呢?”

曹正自然不会讲他妹妹曾经当女飐被救的事情,也不会主动将自己跟铁薛楼的情况说出,倒是真情实感地说出了第三个原因:“我佩服山长的为人,能在书院做活,实乃是幸事!”

李固的注意力只落在称呼上:“山长?你这叫法……呵!”

他下意识地撇了撇嘴。

李固还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否则也听不出《三字文》的好来,所以他知道山长这个称呼不是谁都当得起的,这书院又不是在深山之中,那林冲更是年纪轻轻,如何当得起山长之称?

事实上倒也确实如此,这个称呼最初出自五代,等到宋朝将建于庐山白鹿洞的白鹿国学,改成白鹿洞书院后,山长称呼开始正式流行,但一般只有八大书院的院长或者名满天下的大儒,才会有此尊称。

后来到了历史上的元朝,又在各路、州、府都设书院,每座书院都有山长,明清沿袭元制,直到后来彻底废除科举,书院改称学校,山长也变成了校长。

整个发展过程,有点像是佛门里的方丈,最初是大德高僧才有资格,后来逐渐普及化。

曹正看了看李固的反应,眼神变了变:“看来是我说错话了,那就院长吧,这个称呼没错吧?”

李固纠正了对方,不禁得意起来:“这还差不多!”

曹正又问道:“李管家又是怎么追随卢郎君的呢?”

李固根本不将区区一个屠夫放在眼里,随意地答道:“我是家道中落,被阿郎所救,如果没有阿郎,怕是早就冻毙街头了……”

曹正仔细观察,发现对方的语气里虽有感激之意,但眼神毫无波动,就像是复述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手指顿时在刀柄上摩挲了几下,涌动出一个戾气。

但他并未真正做什么,反倒是刻意攀谈起来。

等彼此聊熟悉了,曹正已经完全确定对方是心性凉薄之辈,表情彻底冷淡下来:“李管家累了,今日就说到这里吧……”

李固此时确实累得不行了,感觉倒下就能睡着,打了个长长的哈欠:“那我走了,告辞!告辞!”

他转身离开,没有发现身后曹正那凌厉的眼神:“此人留在书院,必然是个祸害,得找个机会收拾了……”

“李管家,过来!”

且不说曹正在相处了短短两刻钟,就看清了李固是个坏胚,这位任劳任怨的管家刚刚想去休息,就听到李彦的呼唤声。

他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后院,看见一群魁梧的大汉,坐在一个个蒲团上,仰首看着年轻的院长,气氛难以形容。

反正跟讲室里面稚子学习的朝气蓬勃很不一样,有种双方都受折磨的感觉。

李固很快知道,自己的感觉是对的,因为这位林院长的表情很不好看:“你去定十份香饮子,作为课间茶饮,选周家铺子的香薷饮,要热饮。”

看到这位难受,李固就很开心,哪怕累得完全不想跑腿了,但还是强提一口气,宏声道:“是!”

李固去定外送了,李彦转过头来,看着这一群好汉们,还真有点难受。

事实证明了,调教一群没有天赋的人,过程是很痛苦的。

他目前并没有讲什么高深莫测的授课内容,就是从《论语》和《孙子兵法》入手。

这可以说是文武里面最容易入门的两本书籍,谁都能聊上几句,但也是最博大精深,难以彻底吃透的两本书籍。

尤其是《论语》,即便是儒学宗师,都不敢夸下海口吃透,甚至孔子都不行,因为这个时代的儒学早就成了大杂烩,当真是百花齐放,什么学说解释都有,阅读理解做得太厉害后,孔子即便重生过来,保证也得懵掉,然后一个个大逼兜抽过去,你们敢说这是儒家?

李彦原本授课也挺勉强的,直到有了【思维殿堂】,才把后世无数人注释探讨的成果,用一种最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解出来,无形中已经大大降低了门槛。

他的目的也不是培养书呆子或者纸上谈兵的将领,更多的是让这群好汉拥有更全面的思维方式,更大的格局,才能拥抱更广阔的未来。

朱武和蒋敬显然是最能听懂的,也获益匪浅,每次来都听得异彩涟涟,而他们大部分时间还要去教稚子启蒙。

接下来直接断档,到了安道全、花荣和时迁虽然是第二梯队,能理解的部分就比较少了,只能死记硬背,指望着遇到类似时能够灵光一闪。

第三梯队的索超和张顺就比较尴尬了,眼神里大多数时候都是茫然的,估计死记硬背都记不下来。

第四梯队是卢俊义,全程茫然。

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听什么?

在正式教卢俊义之前,李彦很难理解什么叫“一个人练武练得脑袋里全是肌肉”,现在明白了。

说他蠢吧,卢俊义习武很快,之前教他运劲时,理解能力是相当可以的。

说他不蠢吧,认单个字还好说,整句话就有些费劲了,别讲《论语》和《孙子兵法》,《三字文》他都不见得能吃透。

最后的总结,也只能是完美的诠释出一句话,天生不是读书的料。

而除了朱武和蒋敬外的其他人,虽然没到卢俊义这地步,可即便学习下去,恐怕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事倍功半。

李彦想到大唐时期的上官婉儿,再对比眼前这一双双略显呆痴的眼睛,不禁暗暗叹了口气。

要不别造反,让赵宋王朝苟延残喘着得了?

不行!

自己选的路,硬着头皮,也要走下去!

所幸当某位管家拖着行尸走肉般的步伐,回到书院,在门边上倒头就睡时,李彦的天赋栏同样一闪。

一个师者梦寐以求的天赋,终于改变了状态。

【贵为人师(生效)】

李彦起身,走到傻乎乎的卢俊义身前,拿出戒尺,在他的脑袋上敲了三下。

啪!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