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革宋

作者:千寒风 | 分类:历史 | 字数:418.6万

第306章 共和(十六)

书名:革宋 作者:千寒风 字数:3133 更新时间:2024-12-19 02:05:14

“寅一郎,你觉得宋国为何要对劳工那么好?”

“不知道。”

“你自己总有想法吧。”

“唔……”寅一郎揉了揉太阳穴,大宋的酒与倭国的酒根本不是一码事。平日里寅一郎可以喝三杯倭国酒才会上头,今天喝了不到一杯大宋的酒就觉得有些醺醺然。

“对我还有什么不能说的?”松冈敬二边说边在寅一郎面前的茶杯里续上红茶。

喝了一口,就觉得满口果蜜香气,这的确是大宋福建红茶。寅一郎答道:“我是觉得大宋需要更多倭国劳工。我听说大宋准备修建几万里的铁路,这么多铁路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他们若是对劳工不好,劳工哪里肯背井离乡前往大宋。”

松冈敬二微微点头,这个解释很有道理。他那两个庄园算是半虚封,地头还是原来的地头,只是把每年的收益交给松冈。松冈倒是亲自去过庄园,感觉那帮平民仅仅是不拒绝前往大宋,并没有格外的热情。这还是平民们见到了上一波回来的劳工带回那么多的财富,若是没有这些好处,平民只怕会想方设法逃避这个新的‘苦役’。

正在想,就听寅一郎问道:“松冈兄,最近有没有听到打仗的准备?”

松冈一愣,问道:“你怎么想起问这个?”

“若是打起大仗,劳工供应必然会变化。我当然得问。”

“呵呵。我最近没听说要打仗,而且局面不同了,让足轻们上阵得给他们发钢甲和斧头,不然的话上去再多也是没用。还有啊,向那么多人供应肉食,也就是宋国才做得到。”

“这些仗打成这样就算了?”寅一郎有点讶异。

“现在北条执权拼命在要害之处修建城墙,为的就是要把足利家从关东挤出去。只是……算了,不说了。”松冈还是没把话说出来。现在的局面非常怪,可以说是以前从未想到过的。水泥城墙有无法攻破的坚固,这让北条执政感觉欣慰的同时又生出恐慌。如此坚固的城池对敌人或者自己人都能起到同样巨大的作用。谁是自己人,谁是敌人,对北条家来说是个非常微妙的问题。现在幕府已经下令,不允许地头领主私造堡垒,并且派人不断巡视。对付自己的监视已经不亚于对足利家的监视。那些关键地点的堡垒派遣的都是北条家能信任的内臣,而不再派遣属于幕府的御家人驻扎。这些事情可以自己想,却不能对外人说,甚至不能对幕府的臣下们讲。

寅一郎也没多问,镰仓幕府没有废话实在是太好了,他轻松的同时又有些担心,寅一郎对松冈再次强调:“松冈兄,大宋对于协议非常执着。幕府千万不要觉得能蒙混过去。”

松冈笑道:“若是幕府或者足利家背弃协议,四国军真的要出动么?”

“到时候上头下令,我们就得出动……下雪了!”寅一郎笑道,同时站起身。松冈也站起来走到廊下,就见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天空中飘落。随着门窗响动,宅子里面其他人也注意到变化,向外看了出来。

松冈看着外面越来越大的雪突然想起一事,“寅一郎,可否多卖些蜂窝煤到镰仓,现在买煤的人那么多,真的是越来越不好买。”

镰仓在后世的东京不远处,镰仓下起大雪的时候,位于倭国九州岛南部几十里的军舰岛码头,一艘艘运煤船满载着煤块,少部分北上向倭国港口航行,大部分西进,向着大宋港口出发。在港口经过装卸,煤炭放到平底内河运输船向内陆运输。

赵谦坐在船上,与运输公司的人员聊起了最近的局面。河务人员只知道这是位大官,有些谨慎的说着自己的了解,“最近坐船的有钱人越来越少,穷人还在坐船。听说有钱的都去坐火车了。”

听到这样接地气的说法,赵谦觉得很有趣。他之前根本没考虑谁去坐火车,谁坐都是个坐,赵谦只关心铁路建设。位于基层工作的这些人看到的变化与赵谦完全不同。

“船票好买,运河里面的船只数量没变化。”工作人员继续说着他的看法。

赵谦忍不住微微点头,这个和之前的说法可不一样。建设铁路是朝廷政策,交通部的反对并没有效果。当时交通部水运司的反对理由就是‘铁路会影响水运人数’。赵谦问工作人员:“坐船的人为何每变少?”

工作人员答道:“原本船票就不好买,有些人改坐火车。现在火车线就那么几条,船票只是稍微好买了一点。”

赵谦继续点头。这才是他看到交通局面的感觉。但是赵谦不敢完全相信,就问道:“从海州)连云港到徐州那一条线的运河客运如何了?很多人不是坐火车了么。”

“客运还不错,以前从别的地方到海州的船票还算好买,现在是特别难买。很多人都是先去海州,从海州乘坐火车到开封。前往徐州的船票也越来越难买。我们倒是想朝廷赶紧修好从徐州南下到长江的铁路。铁路修好之后就好办了。”

“铁路修好之后坐船的人不是少了么?”赵谦问道。

“客船就算是少了,货船会多。走货船的比我们走客船的赚的多。”

听了工作人员如此诚实的话,赵谦忍不住笑出声。大家这么实在,真的是好。

船只一路南下,最终抵达了目的地杭州。看着周围熟悉又陌生的景象,赵谦觉得心里面有点感慨。他小时候经常搬家,在福州、泉州、广州跑来跑去。虽然跟着爹娘一起住的地方就是家,杭州这个前后加起来渡过了十几年时光的地方才给赵谦故乡的感觉。

心有所感,赵谦没直接去办公地,而是坐了马车前往西湖。西湖一边是皇城,另外一边则是后乐园。本以为有机会重温小时候的回忆,到了近前才发现自己想错了。皇城已经变成了博物院,赵谦看过这个消息。到了后乐园附近就见到许多人进进出出,赵谦已经感觉事情不对头。下了车到了后乐园门口,就见到门口竖着一个大牌子,与其他开放给公众的建筑一样写着这座建筑的历史。

民众扶老携幼在后乐园入口门票处购买了门票,欢欢喜喜的走进了后乐园里。赵谦等人也买了票,秘书和警卫员都是第一次来这里,看得出他们比赵谦激动多了。这可是赵官家的故居,在现在的大宋人民心中,赵官家乃是神仙下凡星宿转世。

赵谦没有急着进去,而是仔细看了大牌子上的内容。除了简单介绍之外,牌子上还写了每年游园会的时间。在土地私有的时候,大宋有许多私人园林。这些私人园林在游园会的时候都会向民众开放,包括皇家园林也是如此。这种开放全部是免费,统统不收钱。标出游园会的时间,证明后乐园从居所变成了园林,这里再也不是赵谦的家了。

进去逛了一圈,赵谦更是遗憾。老爹本就不喜欢那么多家具,搬到杭州是老娘人生中第五次大搬家,她终于向现实屈服,再也不购置那么多家具。不少人到过这里之后还说官家未免太不把生活当回事。然而后乐园此时各种生活设施都被拆光,空空荡荡的让赵谦连回忆都很困难。

有点郁闷的出来,赵谦前往学社。他此行目的是为了讨论江南地区的农田调整。作为大宋最早推行土地国有制的地区之一,赵官家还不敢搞的太过激,江南这边以分地为主。真正开全面国营农场先河的乃是两淮路。

学长见到赵谦,立刻欢喜的说道:“太子,江南这边想加入农场的农民很多!”

赵谦稳住心情开始了解情况,其他地区是一部分农场变承包,偏偏江南地方上是农民要加入农场。这才扰动到赵谦跑来江南了解情况。

“多亏了忠王这些年不断推进,农场综合生产到位。农场里面的收入是自己种地的两三倍。农户家根本雇不到人,许多人才要加入农场……”两浙路的学长讲的开心,看得出他对能逆势非常得意。

赵谦听着听着就理出了些头绪,原来这里的局面和报告中所说的很不一样。老爹私下对报告有个辛辣的评价,‘要是现实中帮助某个单身的人成亲,报到朝廷,内容大概是那位已经四世同堂了’。

以赵谦对这些情况的看法,推动江南农场发展的最大动力大概是江南人口持续北迁。农场有个极大的优势,就是资本大,得到最新技术和设备的时间早。新技术和设备的目的就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农场那些人早就习惯了这种新的生产模式,收入当然比普通农户收入高的多。

虽然对报告重点有看法,赵谦并没有小看这个变化。他之前所以能最终说服平原地区学社学长,就是预期未来各地生产的家庭还会重新回归农场制。有了这个前景,那些坚持农场的学长才最终妥协。这次是真的要好好研究一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