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唐朝地主爷

作者:星空没有云 | 分类:历史 | 字数:123.5万

第八十六章 灾民

书名:唐朝地主爷 作者:星空没有云 字数:3157 更新时间:2024-11-25 22:43:14

第八十六章 灾民

谁知道周全前脚刚走,沧县县令秦时后脚便迎了进来道:

“山东急递!”

徐清大惊,难道说来就来?本想睡个觉的,没想到灾情来的这么快,只好强打精神去见秦时。秦时从防6湿的竹筒中掏出公文,双手递给他。

徐清接过来一看,竟是山东道衙门直接寄过来的公函。这种越过总管府直接向州里下令的情形极其罕见,只有在万分紧急、不容耽搁的时候才会出现。徐清赶紧验看关防,拆开信封,掏出信瓤一看,是山东道让沧州四县准备接受三万余名灾民,他的目光登时凝重起来。寻思片刻,徐清问秦时道:“山东遭灾很厉害么?”

秦时亲自来送信,自然做了功课,打听到了了滨州受灾情况。他道:“从没见过那么大的风潮,淫雨烈风、大风一卷、粮苗全部伏倒,无棣、邹平两个县全淹了,几日下去,连稻苗也浸得根烂。后来又接报说滨城、阳信县、博兴也都遭灾严重……”

“博兴?那里也遭了殃……”徐清轻轻叹了口气,那是他初到唐朝时的地方。

秦时顿一下接着道:“这次风灾,大半个山东几乎都是遭了大殃,最少几十万人田庐尽毁,是以山东道命没遭灾的州县接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吧。容不下的,北南西四面州县,都派一些……”

徐清闻言默然,虽然他早就得了提醒,但仍然有所惊讶,良久方道:“你先去吃点东西,我叫府里熬了姜汤,我这就这就写信给各级官吏。”

“是。”秦时恭声应道,跟着长随下去吃饭了。

徐清便将州官都找来,斟酌出几封信,写成正经工整的公文格式,快马派送了出去了。一封信回给了山东道,无非就是说本州也遭了灾,多么多么困难,但同胞有难,多大困难也会克服。如此一来,就免了山东道将灾民一派再派,毕竟沧州也只有那一点点家底。

同时给平级写信,又说沧州不富裕,无法供养那么多人,请大家一起调粮草周济云云。还有写给其余三县的县令的信,让他们赶到“市里”开紧急应对和会。

翌日排衙。

“诸位,有山东道文移。”徐清目光扫过众官吏,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他们定是在巡视乡镇的时候被叫来的。看来这一次风灾,沧州处在边边上也顶了不少压力啊。他心里一叹,沉声道:“山东风灾,数州县被淹,良田屋舍被毁,百姓被迫转移,山东道请我们做好接收工作。”

此言一出,堂下大哗,众官吏哪怕是徐清门生燕苦等人毫不掩饰抵触之情。让他们给安置流民还行,可接收灾民就难了。

流民散,灾民集,比起流民来说,灾民的不安定因素更多一些。再说了,谁愿意给别的县当奶妈?安置了流民,能增加人口,那是政绩。可大灾一过,灾民可还是要被原来州县召回去的,等于白干。一旦干不好,还要被责问,吃力不讨好……

宁养偷鸡犬,不济穷亲戚。

“这是山东道和总管府的命令,不是商量。”徐清知道救灾之时刻不容缓,硬着头皮沉声道:“分巡、分守不日便会来视察,若是准备不利,哪怕是本官,也要就地撤职查办!”

徐清拿出上司和巡守做挡箭牌,意思是老板说的,我也没办法。在场四个县令有三个是徐清的门生,还有一个是徐清的铁杆粉丝,徐清话音一落,四个县令忙闭嘴不说话,思考对策去了。县令这等大佬不开口,其余那些人自然也没了说话的劲头,也全都噤声了。

“救灾如救火啊……”徐清说完,威严的目光扫过众人:“谁若在救灾之中推诿塞责,本官自将严惩不贷!听明白了么?”

“呃,不知这次会有多少灾民前来……”

“信上说三万余人……”徐清再道一声:“都明白了吗?”

“喏……”众官吏只好齐声应下。徐清顿时泄了气,你们不该齐声喊“明白了”,然后我说“没听见,”,你们再大吼“明白了”的吗,怎么不按套路来!

三万余人,算他数据作假,实际上有四万的话,各县均分也只有一万灾民,也还勉强撑得住。

“现在大家讨论一下接收灾民的办法!”徐清点点头,心里通畅道。其实,徐清心里早就成竹了,只不过为了让大家更容易接受他的计划,还是在讨论中渗透更好。

除了兵荒马乱之外,就是水旱蝗灾造成的荒年对百姓生活影响最大了。很容易造成社会动荡,灾民盗贼四起,伤国家的元气。故而有一项政绩叫做“荒政”,荒政水平如何,也是检验地方官能力的重要标尺。

荒政的核心是对灾民的救济,有三大要点——得食、有居、得归。其中‘得归’是救灾后期的事情,也不需要接纳灾民的州县考虑,各州县只需要做好前两项,‘得食’和‘有居’就足矣了。

众人开始思考,计算自己县里有多少存粮,能征集多少民夫,能建造多少窝棚。可左右一算,这次接收灾民之后,他们自家县也要掏空喽。还用动乱,瘟疫等等一堆麻烦。环顾一圈,徐清只看见赵璐一人敲着桌面,面色欣喜。这赵璐在徐清的门生里只算得平庸的罢了,不知他有什么好办法,徐清伸头询问。

“大人容禀……”赵璐却自有一套说法道:“学生观往日救灾之法,无非就是将灾民聚集在城里,煮粥供应他们吃而已。这样确实方便官府管理和赈济,但是弊端也不小。”赵璐顿一下继续道:“可灾民聚集的太密集了,就容易流行疫病,及相蹈藉死。有的人嗷嗷待哺了好几天,得不到粥就倒毙在路上。这种办法名义上是救灾民,实际上是不把灾民当人,漠视他们生死的敷衍举动。”

“嗯……”众人皆是点头,就连徐清也不得不承认,他说得有道理:“难道你有更好的办法?”

赵璐道:“下官县里的衙舍、道观、寺庙、库房等处空出地方。又根据户等,可征用本县各乡空闲房屋来安置灾民。”

燕苦拱手问了一句道:“前者能容纳灾民数量有限,后者嘛,百姓们能答应吗?”

“可以下达文书给各里,曰‘流民且至,无以处之,若聚集城内,则疾疫并及汝等矣。故而由官府出面,赁民居以待之。’”赵璐道:“我沧州百姓宅心仁厚,又有钱粮得,定无不应允。”

燕苦等人仍然心存疑虑但都点头不再问了。赵璐便继续说道:“主要还是靠后者。县里人口密集,难得有空闲房屋。故而上等户只需出两间,中等户两间与下等户一间即可。乡镇上房屋稍微宽裕一些,上等户中等户多出一间。如此安置三万灾民绰绰有余,且灾民分散各户,既不会聚集生戾、亦无疫病之忧,要比聚集起来强得多。”

众人道:“你这法子倒是新颖。”

“你说的是租赁。”詹增却当即指出:“但许多灾民家产尽为洪水所没,已是身无分文,哪里有钱付房租?”

“付不起房租的,皆由本县垫付。”赵璐淡淡道:“其实免费征用也可,但让百姓得些好处,自然更加配合,将来和灾民共处,也可以更融洽。”

“垫付了还要还么?”詹增追问道:“不还的话你县里付得起么?”

“当然要还,不然本来出得起的灾民也不出了。”赵璐道:“出不起钱不要紧,可以以工代赈。”

“原来如此。”众人解了,徐清心里也乐了,这是他心里想了的。

詹增又问道:“灾民散处,如何熬粥?”

“既然散处,就不熬粥了。”赵璐答道:“改为按人头发米,两日一给。”

几位县令相互看了看,低头想了想,似乎也无不可,安置灾民的事本就是马马虎虎应付,如今想出来这个办法,想必不能吹毛求疵。

众人都看徐清脸色,徐清道:“此略可行……”,于是众人说:可行可行。

赵璐却忧虑的说到:“学生还有一事无解。”

“何事?”

赵璐两手一摊:“就是以工代赈,这‘工’从何来?我县境内不用修桥,城墙也不用修补,没有用工之处啊……”

徐清笑了一声,接住赵璐的话尾道:“此事易耳,择有技之人从其旧业,打铁的为官家打铁,木匠就为官家做具,不怕没得用处。其余人嘛,我也有地方安排……”

众人问:“何处?”

徐清慷慨道:“想要富,先修路,我打算在南皮、海兴、黄骅到沧州城之间修一条砖石大路!”

“有采石之地的铺石,无采石之地的烧砖,修的路两辆马车要能并行。不仅要能贯通三县与沧州城,还要沿途能勾连各大乡镇。”

“壮士可以烧砖采石,妇女可以,孩童可以拾薪,老人可以帮着做模,人人皆有所用,按工时发放粮食,人人皆可自食其力。”

“灾民驻扎在各大乡镇,县城,可以多点同时开工,向两边延长。这也是灾民分置的优势啊……”

众人听完面面相觑,有人问道:“为,为为啥要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