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扬天下
作者:绝路V | 分类:历史 | 字数:48.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五十六章:基隆船坊
“哦,怎么说?”赵顼疑惑地问道。
“其实现在所处与山外只是隔了个山口,山口地凹,林密不能行。只能在山坡草木稀松处打转。如果,能伐尽那些密林,通往泰雅族部落根本用不了一个时辰。”**解释道。
“嗯。离泰雅族部落还有多远?”赵顼继续问道。
“待末将一观。”说完,**腾腾几步,踩着树干,翻身站在了一棵巨树的顶梢。遥望了一会儿,凌空而下,轻轻落地道:“不到三里地,但要走过去,估计还得走一个时辰。”
赵顼点了点头,思量着什么。一行人并没有停下,顺着蜿蜒的山路又走了一段时间,眼前的景色便豁然开朗起来,赵顼看到了一大片空旷之地,几乎寸草不生,周边也是草木稀松,满地都可以看到红色的铁矿石。有的还堆在了一起,看来是泰雅族的人做的。泰雅族落后,只知道使用表面散乱的铁矿石。赵顼弯下腰,刨开表层的红泥,再往下刨便看到一层坚硬的暗红色矿物裸露出来。
“好大一片露天赤铁矿!”赵顼心里感叹道。
“赭石,赭石,全都是赭石。”庞安时跑过来兴奋地说道,接着又说道:“这里的铁矿赭石纯度非常高,如果能开采这里的铁矿,流求的开发要更快,朝廷每年至少要增加上百万贯的收入。”
赵顼直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道:“的确是一个露天的铁矿。”他转身,对赵德和赵统说道:“这座矿脉也不知道有多大规模。过些日子,朕会让台州派出官吏在这里筑城开矿,赵德,你的部落会成为一座巨大的城池。”
“圣上的意思,是要在这里筑城?你们汉人来了,我的族人又住到那里去?”赵德焦急道。
“你也不用担心,都是朕的子民,不会让你们吃亏的。你安心带兵就行了。好了,去你的寨子吧。朕要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了。”赵顼高兴地说道。
泰雅族的山寨在离赤铁矿不远的一处山中谷地,山泉汇集成河从谷地中央穿过,人口规模不大,大约一万人的样子。泰雅族十八寨,这是最大的一寨,其它各寨,大的上千人,小的很可能就几十人。
接下来的一个月,赵顼在泰雅族山寨里住了下来,探查周边的地形,规划这座城池应该怎么建设。赵德与赵统带着大宋皇帝的圣旨,前往各族各寨征兵,要求他们前来觐见赵顼。
**带着赵顼的旨意前往台州。台州知州苟宏社接旨之后,立刻从五万修建驰道的工人中抽调了一万人,伐木的伐木,铺路的铺路,按赵顼制定好的路线,修一条驰道直通泰雅族的山寨,直通露天铁矿场。
万人齐动手,材料充足,仅仅一个月,一条二十里长的驰道便修建完成。其惊人的速度,完全把那些土人震慑住了。他们所依托的山河之险,原来是那么不堪一击。为了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赵顼下达的命令,苟宏社大量使用民用霹雳弹,开山劈石头,无往不利。
驰道修建好了以后,便有二十个商人竞标得到了铁矿场的开发权。由于商人涌进了泰雅山寨,很快泰雅族山寨便处处是工地,一座座房子,砖厂,木材场等拔地而起。商人招募而来的工匠就达到了三万人,远远超过了泰雅族本族人口。
一个月后,在各部族长,各寨族老的带领下,流求十五族,三万山地步兵兵员汇集到了泰雅族山寨。泰雅族山寨人口一下子暴涨到近十万人,已经是一座不小的城池了。不过很多设施并没有筹建起来,也没有城墙。
熙宁五年四月,赵顼该泰雅族山寨为赤铁城,设立赤铁县。流求十五族,人口近二十万。肖一远灭亡了十五族联盟国——大度国后,人口锐减到十五万。大宋开发流求,各族失去了猎场,且遭到宋军弹压,饥寒交迫下,人口再次锐减。到赵顼开辟赤铁城时,各族人口总和只有十三万。
因为赵顼要抽调三万兵员,根据兵制,兵员家属全部要迁移到赤铁城。这样一来,流求各族所有人口几乎有一大半迁徙到了赤铁城,在赤铁城外建立村落,除了传统的狩猎外,主要依靠族人兵饷维持生计。
“圣上,我朝变法,本来就不断在裁减兵员,如今圣上怎么反倒养起了异族之兵?土人为兵,日后,流求各族就更不好降服了。”狄咏劝谏道。
“山地兵团,不留在流求,朕打算把他们送到西南去参战。明王,他们都把你看做了神。他们的训练任务就由你来负责吧!”赵顼回应了狄咏,接着又吩咐**说道。
“圣上,末将武艺自认天下第二,没有人敢称天下第一。只是,这统兵练兵,讲究的是兵法,这就不是末将的强项了。还是交给其它人吧!我督促一下还可以,让我亲自训练他们,恐怕我做不到。待会儿练得不好,不等于是把他们送到西南去死吗?”**直言道。
“送死就送死,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再说他们是猎民,是天生的士兵,军事训练不是重点。主要是训练他们的忠心度。朕要你让他们令行禁止,绝对服从指挥。最好把他们都训练成死士。明教总坛光明顶不就有你训练的五色军吗?就按你的练兵方法来练。”赵顼一脸肃穆的说道。
“圣上,末将训练刺客还可以,让末将训练军队,末将实在是没有那个能力。末将的徒弟石宝、方腊、周侗三人倒是颇有将才,不若把他们调过来吧。”**红着脸说道。
“不行,把他们调过来,要等到什么时候。这样吧,狄咏,你给明王做副手。你们两人必须在一个月内把他们训练出一个军人的样来。”赵顼看了看跟在身后那衣衫褴褛的猎民,摇头说道。
“末将领命。”两人拱手说道。
“听闻方腊、石宝在李家马场火骑兵历练得不错。让他们去泉州吧,一个月后,山地兵团运抵泉州,就让他们统领,赵德和赵统做副将。”赵顼思索了片刻,接着说道。
“末将代小徒谢过圣上。”**拱手说道。
四月二十日下午,山地兵团进驻了基隆城联防军驻地。在这里,**和狄咏将对他们进行一个月的整编训练。
赤铁城的事情已经交给了台州知州统辖,赵顼又开始在基隆四处溜达起来。基隆县知县郑通差不多每天都是陪着赵顼的。
“圣上,今天想要去哪里视察?”郑通弓着身子跟在赵顼后面问道。
“嗯,去船坊吧,你这里的船坊不是能和上京的船坊有得一比吗?朕今天去看看。”四处巡视,见到流求的发展生机勃勃,让赵顼心情非常好。
“这里有十八家船坊,二十六家船坞,圣上都要去看看吗?”郑通介绍道。
想到又得陪赵顼逛上一整天,郑通就一脸的无奈。赵顼这几天的提出的问题,要求改进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他身旁的书吏每天都得记上厚厚的一本,不要说就那些问题进行改进,就是要耐着性子看完那些问题,都得花上一整天。况且还得研读一番,如果下次赵顼再来,还是那样,那他这个知县就不要当了。
“就去那家。”赵顼指着不远处处在鸡笼河畔的一家小船坊,一边催动座马快行,一边说道。
“基隆何家船坊。”赵顼下了座马,轻轻地念了一下招牌,便走了进去。
“快,去通知你家东主,圣上来船坊视察。”郑通急忙招呼一个何家船坊的船工说道。
郑通是知县,也就是父母官。何家船坊的船工看到有赵顼带着十几个铁臂卫的马队过来,吓了一跳。但郑通,他们都是认识的。等郑通说完,他们终于明白怎么回事了,急忙去找东主前来接驾。
赵顼觉得有趣,也加快脚步,一路跟着那名船工往船坊里走。
“东家,官家来咱们船坊视察了,快去迎驾吧。”船工跑进一个河边小院,气喘息息地说道
“快,准备红毯摆香案。”东主急忙说道。
“不用了,朕看看就走。”赵顼跟着后面说道。
“叩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东主立刻跪伏在地。小院子里所有人也立刻跪伏在地。
小院子里并不是所有人都跪下了,还有十几个站在那里,觉得莫名其妙。一个穿着黄金甲的人,带着一群穿着黑甲、手臂披着铁皮、身高马大的士兵进来后,所有的人都跪在了地上。
“这个穿黄金甲的人到底是谁?圣上?大宋的官家?怎么可能?”那十几个人心里犹豫着要不要跪下。
“何东主平身,都起来吧!他们是什么人?”赵顼见那十几个人没有跪下,觉得稀奇,便询问道。
“他们是日本国和天孙国的人,是来草民的船坊**海船的。”何东主立马解释道。
“嗯。天孙国?”赵顼思索了片刻,还是不知道天孙国在什么地方,也不再多想,望着一片繁忙的船坊接着对何东主问道:“你们船坊现在都能造什么船?日本国和天孙国的人要**多少?”
何东主也早就知道了官家来到了流求,对这个大宋官家的脾气还是有耳闻的。见赵顼很随和,便站起说道:”要说这个,我的船坊造的船可就多了,客舟、海船、方艄、槽船我的船坊都能造。不过,我的船坊主要还是造海船。海船销量大,订单多。日本国和天孙国的海商这次就**了五十艘三千料的中号海船。”
宋代造船业的发展和航海技术领先于世界,所以中外商人所乘用的海船很多是“宋朝制造”。“中国船”运载量大、稳定性强、安全可靠、航速也很快,阿拉伯人、波斯人等都愿乘坐中国大海舶。而在唐朝时中外商人僧侣还多乘外国“蕃舶”。
三千料指的是海船的体积,中号海船载人两三百,载重三千石,也就是两百吨。大海船的体积一般都要用到五千料以上,载人五六百,载重万石以上。赵顼的龙舟比起大海船还要大,是两万石的大型战船。
大宋的造船业,平均每年造船数目是三千艘的规模,海船只占了一成。赵顼开发流求,鼓励多设船坊后,这两年的造船数量已经过万,而且四成是海船。
“天孙国是什么地方?”赵顼不由得问道。
日本国和大宋海上贸易繁荣,海商**五十艘海船也是正常之事。但这个天孙国在什么地方?赵顼又在脑海的世界地图上搜索了半天,还是没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