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1627崛起南海

作者:零点浪漫 | 分类:历史 | 字数:1.2千万

第七百七十二章 官方喉舌

书名:1627崛起南海 作者:零点浪漫 字数:4081 更新时间:2024-11-25 22:43:25

不过李奈桌上的餐具倒是没有像某些广东暴发户那样全部换成海汉玻璃制品,而是市面上常见的江西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这多少也是受了海汉人的影响,因为那帮处处讲究生活品质的海汉人最喜欢的餐具便是青花瓷,尤其以永乐、宣德、成化年间出品为最,而且必用官窑所出。

李奈不是很懂这些时常会批判大明种种弊端的海汉人,为什么会特别钟情于使用价值远不及海汉玻璃器的青花瓷。不过他能看得出海汉人对于瓷器倒是有着极大的研究兴趣,因为宁崎和陶东来都不止一次地跟他探讨过关于大明瓷器的造型、纹饰、胎釉、款识等方面的学问,分门别类的细致程度足以用来著书立说,他们对瓷器的认识肯定远远超过绝大部分的明人了。

既然海汉人都坚持认为青花瓷是好东西,一向相信海汉人眼光的李奈也就从善如流,将青花瓷列为了首选。如脂似乳的白色瓷器配上亮闪闪的银制刀叉,在李奈看来似乎的确有海汉人所声称的“逼格”,吃进嘴里的牛肉似乎也因此而变得更加美味了。

吃完晚饭之后李奈回到二楼的书房,仆役已经将近半月的报纸都放在了书桌上供他浏览。虽然李奈现在很少到三亚这边来,不过本地所出报纸刊物,他还是会让仆役每期都买下两份,一份留在三亚的宅子,一份用船送回广州。宁崎曾将报纸称之为“执委会的喉舌”,这话李奈可是一直牢记在心,从这些报纸刊登的内容中往往也能解读出海汉的新动向和未来规划。李奈能够准确推测出海汉准备在台湾岛殖民的计划,一部分信息就是来自于对海汉官方媒体披露新闻内容的解读。

目前海汉公开发行的官方报纸主要有两份,一份是针对海汉管理层、归化民干部、外部合作伙伴等特定对象发行的《海汉参考》,内容主要是官方最近发布的法律法规、开发计划、经济政策等方面的消息,也就是宁崎口中所说的官方喉舌了。《海汉参考》出刊期为半月,每月初一、十五出版,市面上并不公开发售,只投送给预订用户。当然了,普通人肯定是不会每月花五元钱去订阅这种官方报纸来看,他们会感兴趣的是针对一般民众发售的另外一种报纸。

《海汉快报》每十天出刊一期,每期定价只要两角钱,单价比起《海汉参考》要便宜十多倍,只要有收入的民众都能消费得起。而《快报》的内容定位就是各种民间八卦,山野趣事为主,加上诸多的宣传广告——报纸的发行价格如此便宜,一多半的原因还是因为上面刊登的各种广告摊薄了发行成本。即便是不识字的农夫、力工,到了《快报》发行日也会在放工后跑到茶馆,花几分钱买一杯最便宜的乌龙茶,听茶馆里驻场的读报先生宣读报纸上的内容。

这两份报纸都是由海汉宣传部组织编辑出版,但各有针对的发行对象和读者群体,市场竞争并不激烈。不过像李奈这样有闲钱的人,一般都乐于多掏几个钱把两份报纸一起订下来,在研究官方政策之余,也看看海汉民间的各种动向。

李奈按照自己的习惯先拿起了最近一期的《海汉参考》,七天前出版,不过这期报纸送抵广州的时候他大概已经在南下途中了,正好没有看到。头版标题新闻是《澎湖移民踊跃参军,刻苦训练海陆并进》,李奈大致看了下内容,是讲述从北方南下的新移民在抵达澎湖的移民基地后,有许多青壮男子都为了报答海汉的救命之恩而选择了报名加入民团,而当地驻扎的民团海陆两军都有,于是都各自吸纳了一部分新兵进行培训。

文章中既没有写出明确的新兵数量,也没有训练的具体内容,基本都是官方文笔,流于表面而并不会点出重点。一般人看过之后,大概只会接受到一些作用不大的信息,诸如北方移民正在迁入澎湖,当地有民团军驻守等等。

但李奈从中却注意到两个隐藏在文章中的信息,一是从北方迁入的移民规模估计不小,如果只是小打小闹地招募几十个兵,这种消息的份量肯定还不够登上官方媒体的头版头条;二是当地驻军就地训练新兵,而非送回胜利港的民团军训基地培训,这说明当地的驻军权限极大,亦或是有比较大的兵力缺口需要尽快填补,李奈个人认为可能是后一种情况——海汉人要在台湾殖民,自然需要分出一部分兵力驻守新殖民点,如果能够就近调动人马,显然要比从三亚千里迢迢调兵过去更为便捷省事。

在这篇新闻稿下面,还有一篇篇幅不长的评论员文章,署名是“天山奇石”,李奈知道这是宁崎在官媒上的笔名,当下便接着看了下去。文章中主要是讲述海汉移民政策对于拯救大明战争难民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为海汉执委会的仁慈举动欢呼的同时,也对大明目前内外战事不断的状况表示了担忧。

李奈注意到结尾处笔者提到“大明目前所遇之困境,并非只是外敌内患同时作乱之果,实乃现行政体之天然弊病,无药可解。海汉援助虽可缓其一时之痛,却无法治其病根。北方之乱,尚无法展望其终结之日。天下乐土,只在海汉治下之地。”

这段文章的评述简直可以用“大逆不道”来形容了,不过以海汉今时今日在南方的影响力,就算再加十倍的大逆不道,官府也只会当作没有看到。海汉人把海南岛已经经营成了国中之国,难道福广两地的大官们真的看不到吗?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对此视若无睹,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凭大明这块招牌已经无法撼动海汉,冒然招惹海汉反倒会给自己惹一身骚。而且如今的福广两省官场上,有几个穿官服的敢发誓自己与海汉一点利益瓜葛都没有?得罪海汉人就等于是跟自己过不去,跟银子过不去,跟周围的同僚过不去,谁会愿意去出这种头?

也只有海汉人敢于这么明目张胆地宣扬这种反大明的论调,换个地方换个角色,早就被治罪打入大牢了。李奈对此倒是已经习以为常,毕竟宁崎可是说过“大明比海汉差了三百多年”这种话的人,在过去出版的《海汉参考》上也不止一次发表过类似论调的文章,要让他写出夸奖大明的文章,估计比登天还难上几分。

李奈继续翻看其他版面的内容,倒是没有什么其他的大新闻,占据版面最多的是最新一期海汉基层干部培训班顺利结业的消息。这篇新闻通稿中不仅列出了参加进修班的学员名单和所属单位,而且还有众多海汉机构、协作单位和合作伙伴的贺词,报纸上的祝贺名单比学员名单要长了好几倍,这景象也是叹为观止。当然了,李奈很快就在下面的名单中找到了自家商行的名字,而且是在合作伙伴名单中排名第一,第二是“琼联发”,第三则是福建商会,足见“福瑞丰”的地位之特殊。

不过李奈更在意的东西倒不是这个名单的排序问题,而是这件事所折射出来的海汉社会变化。外面的人或许并不是很清楚“海汉基层干部”是个什么编制,但李奈却知道这其中的门道。海汉正是靠着自己培养的官僚队伍,逐步架空了治下地区的大明地方官府,而这些海汉基层干部,也一点一点地取代了原本由官府负责的田产、保甲、税赋、治安、卫生等方面的职能,重新组成了海汉式的社会架构。

李奈其实也说不清海汉人操弄的这套官僚体系比起大明到底有哪些优势,但很显然海汉官方机构运作效率要高得多,类似铺路修桥、兴修水利、开荒屯垦这类的事务,海汉人往往只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大明地方官府需要一两年才能做完的工作。海汉所培训出来的这些基层干部,论文化肯定比不了读书人出身的大明官员,但实际操作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却要强出不少。

李奈叹了一口气,草草翻完了其余的版面,然后将《海汉参考》放到一旁,拿起了《海汉快报》。或许是因为价格的愿意,这《快报》的纸质和印刷质量都比《参考》要略差一档,不过排版上要更为紧凑一些,毕竟不少版面要用来放置各类广告,每一寸纸面都是钱。

当然了,由于这份报纸针对的读者群体不同,所以其刊登的文章风格也与《参考》大相径庭。比如这一期的头版头条文章,新闻的标题就很耸人听闻——新移民拉帮结派之风何时能休。

李奈看了下文章内容,大意是讲由于近几年外来人口急剧增加,目前海南岛的人口结构日渐趋于复杂,而大量从外地来的新移民习惯于抱团取暖,甚至有一些人为了小群体的利益,不愿服从民政部门的管理,不肯接受统一的安置分配,其中也不乏试图暴力抗法者。

文中举了一个实例,上个月分配到陵水县的一批来自大明北方的移民,就因为水源问题与当地的黎人村落起了争执,后来还打伤了前去调解的民政干部。其中的经过写得绘声绘色,读起来颇有画面感。当然了,肇事者也因此付出了严重的代价,共有十七户三十六人涉事,全部被判了刑期不等的苦役。带头闹事的人直接被重判十年,以苦役营的条件,估计是没办法再活着出来了。

文章从地域文化差异出发,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多重原因,不过最后文笔一转,认为其根源还是在于新移民的受教育程度不够,要教会这些大人或许稍微晚了一些,但现在至少还来得及教会孩子遵纪守法。孩子们如果不读书上学,学会应该遵守的规矩,那么长大后很可能就会落个犯法判入苦役营的下场。

结合刚才在《参考》上看到执委会决定要加大海汉教育机构普及规模的报到,李奈认为这篇文章应该是要以民间冲突这件事为官方的教育政策变化吹风,让民众能够更好地接受这种变化。

尽管海汉的教育机构对归化民有着种种政策倾斜,但还是有不少新移民笃信“读书无用论”,希望让小孩能早点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赚钱补贴家用。而海汉这两年则是憋着劲地新建学校书院,花钱聘请了许多读书人对学龄儿童进行基本识字教育。为了能够将归化民中的受教育率进一步提高,海汉执委会已经准备要出台半强制式教育制度,即学龄儿童必须要入学就读,如果家长不配合或者是阻挠,那么可能就会采取一些半强制措施了,比如暂时取消家长的监护权,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因此而获刑。

虽然这篇报道的文风相当八卦,但李奈还是认为这也是一种宣传手法,海汉人需要借此来让文化程度不高的归化民们意识到孩子入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时也顺便接着新移民闹出的事情宣传一下遵纪守法、服从安排的重要性,震慑那些心头有某些不切实际想法的新移民。

文章故意没有对这起事例做出对错评判,李奈大致可以想象出这篇文章在民间会引起的讨论热度,毕竟新老移民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其实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而抱团这种现象也不太可能完全禁绝。但不管民众怎么讨论,大概支持读书将会是大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毕竟在海汉治下地区,能念书识字的人获得出人头地的机会非常大,不像大明那样非得考取到一定高度的功名之后才能获得入仕机会。

如果不是身份敏感,李奈其实也早就有过入职海汉做个干部试试的想法。就算做不了地方官,他认为自己协助施耐德管理几家商行应该还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