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作者:零点浪漫 | 分类:历史 | 字数:1.2千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099章
在部队出征之前,借着国庆日的各种活动来提振士气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对舟山当局来说,接下来的跨海作战任务固然重要,但作为海汉在大明东部沿海最重要的殖民地,一年一度的节庆活动也还是会照常举办。
不过由于执委会和国防部已经下达了备战的命令,舟山驻军已取消了所有的放假安排,就连正在休假的人员也必须尽快回到基地报到,所以最近两天定海港港区的海汉军人也不像平日那样随处可见了,只有少量维持治安的巡逻队还在值守。
而海上的武装巡逻船却比平日多了许多,在军港区域外的海上维持航道秩序,用信号旗明确要求进出港的船只远离军港码头。
如果是常年出入舟山定海港的外来客商,就不难通过这样的迹象联想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情况——每次舟山驻军有比较大的行动之前,都会采取类似的措施。如果说舟山当局在市面上大量采购军需物资算是某种征兆,那么军港出现的这些迹象在外界看来就已经是非正式的官宣了。
一切都表明海汉军近期会有所行动,如果这种信号放在两三年前,肯定会引发沿海各州府的紧张情绪,甚至会让四百里外的杭州城也陷入风声鹤唳的状态,不过现在倒是不会再那么容易引发混乱了。一些消息灵通人士指出,海汉军此次的行动目标并非大明,而是位于海外某地,大明客商无需担心沿海地区会有战事爆发。当然这些消息是他们自己琢磨出来的,还是海汉官方借助他们的影响力故意施放出来,那就不一定了。
但至少舟山岛上的节庆气氛是不会骗人的,除了港区张灯结彩营造出的喜庆环境之外,海汉贸易部门也如往年一样举办了大规模的促销活动。在活动期间与海汉签订贸易订单并支付定金的商人,都将会获得力度很大的限时折扣。而这种在海汉国庆期间举行的特别活动,已经基本取代了早年间的春季交易会,成为了各国客商争相参与的一项商界盛事。
今年也是毫不例外,尽管在此之前有一些不太好的消息,但商人们还是更在意今年能否从舟山获得更大的贸易份额。虽说在此期间的贸易订单会有很大的优惠,但他们都知道海汉货一向是供不应求,特别是有些限量限时供应的紧俏商品,还得通过竞价才能拿到货源,所以必须要提早赶到这边,了解市场上的流通状况,才好进行后续的操作。
三月中旬的时候,舟山岛上的各种客栈便已经被预定一空。少数有实力的商人在舟山岛置办有房产倒是丝毫不慌,而定不到住处的人,要嘛到时候住在船上或是在指定区域搭建帐篷,要嘛就只能住在宁波,当天往返舟山岛了。不过只要有利可图,这些困难对商人们来说倒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贸易洽谈活动就那么两三天,稍稍克服一下就能去争取几千上万两银子的收益了。
到三月下旬的时候,岛上便已经开始了各种展销活动。这些商业活动倒不一定是由海汉官方举办,绝大多数都是各国商人自行运作,用以向潜在的客户推销自己的产品。这个时节来舟山的商人,多数都是带着货来的,这样不走空趟,买卖都能赚钱,努力将参与这个盛会的收益最大化。
给各国商人提供一个自由交易的平台环境,这也是舟山当局的高明之处。有海汉官方为这些交易提供验货、结算、交割、仓储、运输等服务保障,贸易环境远远胜过了近在咫尺的大明,商人们也自然乐于在舟山岛完成交易,顺带就会使用海汉提供的金融、物流等领先这个时代的服务。当他们体会过海汉这些服务的优越性之后,便会慢慢习惯于海汉制定的贸易制度,然后逐步融入到这个由海汉主导的经济体系当中。
各国商人们从海汉建立的体系中赚到了可观的收益,但他们所在这里所完成的交易,也都成为了这个体系的一部分,助力了海汉在这一地区跨国贸易领域的影响力。而海汉历年来都一直使用这个套路笼络各路商人,所以各个环节的操作也是越发地纯熟。
作为舟山管委会主管商业工作的官员,杨运最近这些天的忙碌程度可一点都不比本地一把手差,他每天所需接待的各路访客络绎不绝,绝大部分都是来舟山岛参加近期活动的商人。有的是来刷个脸熟,有的是来求助想在岛上找个住处,有的来寻求商业合作,也有人是专门来打听口风,想知道海汉最近究竟会不会从舟山出兵有所行动。
要应付这些形形色色,目的各异的人,杨运自然轻松不了。好在他现在也算得上是有身份地位的官员,待遇自然不差,甚至每天还有滋补品,以保证他能有足够的精力完成眼下的繁重工作。
送走一批商人之后,杨运坐下来喝了一口秘书刚沏好的参茶,微微闭目养神,顺便回顾一下刚才与那几名南方商人谈话的内容。这参茶也并非他自己掏钱买的,是前些天一位来自山东的客商送给他的私人礼物。杨运虽然不收钱财,但送土特产之类的东西倒是一般不会拒绝。
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有人赶着上门送礼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一味拒绝反而还显得不近人情。最重要的是,对于收礼这件事,上司石迪文也是默许的,并未禁止收受礼物,毕竟当官都是为了升官发财,谁还不想享受一下这个特殊身份所带来的好处呢。
当然了,这礼也不是白收的。杨运收了礼物,也就顺理成章对送礼人的某些要求松了口,但只要没有对海汉的利益造成明显损害,倒也不会有人去追究这些细节。
杨运喝了参茶,又吃了几口点心,待精神恢复了一些,才将秘书叫进来问道:“今天还有多少访客?”
秘书应道:“还有三批人在外面候着。”
杨运叹口气,点点头道:“那你去带人进来吧,早点谈完早点休息。”
接待最后一批人的时候,天色已经变暗了,这个时候其实已经超出了杨运的工作时间,不过杨运看了拜帖,这最后的访客身份有些特殊,他也不便打发对方明天再来。
来者是一名五旬老者,进屋之后便抱拳躬身自我介绍道:“见过杨大人,在下是扬州人氏马正平。”
杨运点点头道:“马老板请坐下说话。”
对方落座之后,杨运便主动问道:“马老板是盐商?”
“小本买卖,让大人见笑了。”马正平很是谦逊地应道。
杨运笑笑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扬州徽籍盐商七大姓,马老板的家族应该就是其中之一吧?或许马老板跟马氏家族的现任族长重名也是巧合?”
杨运每天要花大量时间接见各路来客,那自然是会对来访者的身份设有一定的门槛来进行筛选,否则阿猫阿狗都来排着队求见,那他也没法正常办公了。而这位老兄的拜帖上虽然只写了名字和来处,但他却另备了一份让杨运侧目的丰厚礼单。
杨运对于马正平这个名字有点印象,让秘书一查便有了答案。然后他便想起之前自己在运作象山盐场的时候,曾经托安全部搜集过江浙盐商的相关资料,而当时扬州盐商两大阵营中的主要人物,也都在安全部所提供的名单上,其中便有马正平。
拜帖上虽然没有说明来访者的职业,但杨运相信扬州应该没有第二个马正平会特地带了重礼来舟山与自己见面,所以他大胆地主动点破了对方的身份。
老者也笑了笑,承认了杨运的指认:“草民马正平,正是大人所说之人。不过什么七大姓,那只是民间谬赞,让大人见笑了。”
扬州盐商为什么来舟山岛求见自己,杨运大致还是知道一些原因。去年十一月间,安全部和军方联合行动,由龚十七和姬元青带队去了扬州查办火枪案,后来引蛇出洞成功,在运河上与当地盐商的私人武装激战一夜,让山陕盐商元气大伤。而与其对立的徽籍盐商则是坐收渔人之利,在那一晚之后开始占据了当地盐商争斗的上风。
但徽籍盐商也明白,他们所占到的上风仅仅只是暂时的,对手不缺钱,想要重振旗鼓只是时间问题,而且更要命的是山陕盐商有渠道能弄到成批的制式火枪,有这玩意儿就意味着他们随时都能完成翻盘,这让徽籍盐商更是半点不敢怠慢。
七大姓的各家一起商量之后,认为海汉人出手打击山陕盐商的主要原因并非盐业生意上的竞争,而是山陕盐商手底下的火枪队让海汉感觉到了威胁,所以才会出兵扬州。这样一来,购入火枪武装自己的做法就显得风险过大,因为这同样有可能会引来海汉的军事打击,而他们并没有能力训练出能打败海汉军的私人武装。
最稳妥的办法,便是设法让海汉人继续对山陕盐商实施打击,为此徽籍盐商可以在盐业经营方面对海汉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甚至双方还可以坐下来谈一谈合作经营的事宜。
徽籍盐商通过一些渠道向舟山当局施放了这样的信号,杨运就收到过不止一人替徽籍盐商转达的和谈意愿。不过石迪文认为海汉才在扬州动手完不久,当地局势未明,如果这个时候就坐下来与徽籍盐商展开谈判,或许并不算是一个理想的时机。
而这样的看法也得到了杨运的认同,他认为扬州这两派盐商之间的争斗对海汉所经营的盐业是有客观的好处,斗得越凶,海汉介入的时候就有越多的筹码可令他们顺从,所以徽籍盐商的意愿转达到杨运这里也就没了进展。
眼看事情已经过去了几个月,海汉却似乎没有再对山陕盐商出手的意思,这让徽籍盐商有些急了,这样拖下去对手有了喘息之机,等恢复元气之后恐怕最先要对付的目标不是海汉人,而是自己。几番商议之后,他们决定派出代表来舟山,直接找海汉高官商议此事。
马正平是徽籍盐商中有头有脸的人物,辈分也够高,于是便被推举为代表。他来到宁波之后,没费什么工夫便打听好了舟山当局负责盐业事务的官员正是杨运。
马正平自知没有门路和资格直接去求见石迪文,于是便将杨运作为了首选目标。他这个选择倒也是对的,如今舟山与商务相关的事情全是交到了杨运手上,这事还只能找杨运才能谈。
不过他也没料到杨运已经提前做过功课,一上来便直接道破了自己的身份,这倒是让他准备的一堆自我介绍完全落了空。但他相信杨运应该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而立刻结束谈话,毕竟自己送到这边的礼物,对方可已经照单全收了,怎么也得给自己一个说话的机会才是。
杨运道:“马老板专程从扬州过来,不知有什么指教?”
马正平连忙应道:“岂敢指教,只是有事想与杨大人商议,所以特地来舟山求见。”
杨运道:“既然马老板诚意满满,那就说说是什么事吧。”
马正平见杨运面有疲态,心知此时不可与对方兜圈子磨耐性,便开门见山地说道:“草民此次是代表扬州徽籍盐商而来,想与杨大人商议在盐业经营方面合作之事。”
杨运笑道:“我记得前年的时候,就已经通过一些商人朋友向你们传达过合作的意愿,没想到这一等就等了快两年,才终于等来了马老板的造访。看来你们扬州盐商应该是生意做得太大,瞧不起我们海汉的这点小买卖!”
杨运在1636年组织象山盐场开发的时候,前期便在四处联络销售渠道,大名鼎鼎的扬州盐商自然也是海汉的目标之一。不过那时候扬州盐商担心外来竞争者挤占自己的市场份额,又岂会愿意跟海汉商谈合作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