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农枭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123.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四百四十一章 夏国的教育
李渊从未想过,自己会和几个老农在一个桌上喝的酩酊大醉。
蔡老七也从未想过,自己家会招待皇帝和他的诸多妃子,皇子皇女吃住。
当然,喝大了的他,早就失去了思维能力,李渊诸多的妃子和儿女,都是他的儿媳们,找好几家邻居腾出了房间才住下来的。
次日一早,李渊是被村里郎朗的读书声吵醒的,蔡桥村有十三个组,每组都有五十户左右,合共六百多户人家,自然是有一所单独的小学的。
李渊的好几个皇子,一大早就跟着孩子们跑到学校去玩耍了,稍微洗漱了一番之后,李渊并没有往日醉酒了之后头痛欲裂的感觉,反而感觉神清气爽。
看来,这夏国的酒水虽然烈,却并不上头,是好东西,回头要让李德全多买一些回长安。
很快,李渊就在屋内看到了正在布置早餐的蔡老七一家,别看是在村里,早餐做的同样丰盛,不仅有大米加了虾蟹熬的粥,还有油炸的饺子,面窝,油条,蒸笼蒸的馒头,肉包子,花卷,甚至还煮了茶叶蛋,新鲜嫩玉米和红薯。
李渊都不需要问这里的村民们为什么会做这么多吃食,因为上个月广播电台在于秋的山庄里请到了裹儿到电台做节目,所以,早上的时候,大家终于可以不用连续听一个时辰的歌,还可以跟着广播里裹儿教的,学习做各种吃食。
此时广播里就真好播放着这个节目,而李渊即便坐在屋里,也能隐约的听到广播传来的声音,哪怕因为怕打扰孩子们学习,广播的声音已经调小了一些。
坐在桌子上开吃的李渊现在算是知道了高音喇叭的威力,有它在,很难有什么人能睡懒觉,也很难有人能拒绝广播里的内容,不过,随着课堂上的孩子们开始早读课了,高音喇叭也被村公所的值班的老汉给关掉了。
不一会,吃完早餐的李渊就在蔡老七的带领下,去村公所专门找了个好位置听收音机,而且很认真的听起了夏国今天的早间新闻。
他想不到,像这样的平常日子,居然会有七八个国家的国王,或者宰相一级的高官,在对夏国进行国事访问,其中,还包括东边强国高句丽的国王高建武,和刚刚完成了吐蕃高原一统的吐蕃赞普朗日论赞。
这两大王国的实力,可都是李唐根本不敢小瞧的,至于一年有近一半的时间都在夏国的突厥三汗,那就更加不用说了,他们现在更关心的,是突厥人在中原的生意做不做的起来,能为他们赚多少钱,武力上的竞争,早已转换为了财力上的竞争。
然之后,他又知道了许多绝对可以称之为大事情的消息,夏国银行平壤分行开始修建了,最多一年时间,高句丽就将是继李唐之后,全面接受夏国银行发行的货币的国家,其背后的意义,是夏国将逐渐控制住高句丽的商业,金融,甚至是财权。
此外,还有几大国与夏国达成了好几单三百万贯以上的经贸合作,其中有好多,甚至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命脉。
比如:高昌国的葡萄酒产业,棉花种植产业,棉制品加工产业,都将由夏国来主导的。
比如;吐蕃所有的药材和矿产资源都被夏国包圆了,今后,他们拉东西下高原,就能得到钱粮,乃至更多钱粮以外的东西,比如在高原上种植植物的技术。比如,如何开发煤炭,来解决高原上的百姓和牲畜过冬的问题。
还有一些更加大的动作,比如夏国今年下半年将派出陆军部队,去西突厥汗国和可萨汗国长期驻扎,帮助他们修建越冬场。
其背后的意义,是夏国已经开始把军事影响力延伸到中东去了。
还有执政联盟维和部队将在七月以前,进驻到所有成员国家,开始正式执行所有公约条例等等的消息。
这条消息背后的意义更大,一旦维和部队入驻,以后哪怕是李渊施行不罪而杀的昏聩举动,都会遭受维和部队的阻拦,执政联盟的谴责,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联盟制裁。
等到维和部队诸部扩大,各项条例的实施力度加强,连皇帝的君权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普通老百姓的人权则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可以说,夏国的军政体系,联合执政联盟体系,每天都在做很多的事情,夏国境内的一举一动,都将牵动整个天下,关键是,夏国每天都有很大的变化。
但是李唐,好吧!关中这两年由于李渊的强行推进,倒是有了些变化,但其它各个州道,除非是与夏国的产业有关的地方,基本都和几年,甚至几十年前没有什么两样。
早间新闻的最后,则是各种比赛的预告,参赛条例,获胜之后的奖励之类的,大多数项目,朝廷都有派人参加,不过,朝廷的队伍虽然抵达的了夏国,但是,好像忘记了李渊这个皇帝的存在,以裴寂为首的文武百官们,早就被李秀宁安排在了新开张的夏国迎宾馆居住,不允许去打扰李渊的微服私访。
让李渊想不到的是,夏国连庖厨之艺都有比赛,而且奖励还和其它大赛一样,相当丰厚。
他当然不知道,于秋举办这些大赛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在各种手工艺上技术上精益求精,将夏国所有的工艺,所有产品的品质全部提升上去。
不过听完这些新闻,李渊总算是知道,夏国的百姓们为什么都那么有见识,啥事都能说上几句,并且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了。
因为他们每天光是听几个小时的广播,就已经能够接触到很多信息,学习到很多知识了。
而人接触到的信息多了,见识广了,心自然也就大了,很多时候,都不需要于秋事事都为他们操心,他们自己都开始发展图强了。
像原本只专注于农业的武安县,今年在商业方面,也逐渐开始起步了,原本只知道劳作的百姓们,也开始想办法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了,开始把目光放长远,考量未来的事情了。
很多中小企业,个体经营者,则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来了。
就比如新闻结束之后的一则广告就说了,‘刚来夏国怎么玩?夏之旅全程为您计划安排,让您吃到最美味的,买到最划算的,看到最美丽,玩到最尽兴的,住到最舒适,享受最实惠的。’
这就是一个原本在长安帮那些胡人做翻译,过路客做带路,找客栈等等事务的一个牙郎开的旅游公司,他是最早一批发现自己在夏国可以赚到比长安更多的钱,得到比在长安更高的社会地位,而选择来夏国打工的人。
现在,他早已经是夏国的国民,而他想要做产业,只需要拿户籍凭证,到商业部登记,申请工商营业执照,按照夏国的标准缴纳营业税,就能在夏国境内招工,开公司,做生意赚钱。
当他发现,劳工署的一则广告,能让数万户夏国的百姓们去劳工署登记聘请雇工的事情之后,顿时就想到了去广播电台给自己的公司打广告,发展壮大自己的生意的办法。
而现在,他的公司已经有近百号员工,每天都能服务几百上千的游客,每个月,至少有超过一千贯的盈利。
而且,他已经在谋划,开另外的一家公司了,职业介绍所在他看来,就飞的有搞头,因为这是他在牙行做的老本行,他只需要收集各个招工集团的招工信息,知道这些集团的工作性质,工薪福利,就能帮很多刚来夏国,东南西北都还分不清的外地人,甚至是外国人,找到合适他们的工作,收取一定的报酬。
甚至还有一些懂得多国语言的人,经营起了语言学习班,专门教那些突厥人,高句丽人,甚至一些西域胡人,夏国的语言,他们不仅能够向学员收取少量的学费,甚至还能得到商务部的拨款补贴。
类似的广告,李渊听了好几条才反应过来,原来广播电台这个东西,不仅能让百姓们接收到更多的信息,还能帮助于秋赚很多的钱,这一整天数十条广告播下来,广播电台至少要收入千贯以上。
而他正蔡老七等一干村民的讲解下,了解这广播里播出的信息内容的时候,就见自己的几个还未成年的皇子和皇女风一样的跑了过来。
“父皇,父皇,我们要在这里读书,我们要在这里读书……”
“怎么了这是?”李渊笑着摸着一干小家伙的脑袋道。
“这里读书夫子不打人,还跟大家一起做游戏,玩耍,比在长安读书好……”
“呃,你们夏国是这么教孩子的?”李渊有些纳闷的看向了蔡老七等人道。
“是啊!咱们村里的学校虽然没有什么很厉害的老师,但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按照夏王制定的标准来教的,孩子们学的很好。”蔡老七等人道。
“学的很好,可不代表教的东西是好的,你们带我过去看看吧!孩童们上学读书,怎么能够教些玩耍嬉戏的东西呢!”李渊收了笑容,从板凳上站了起来道。
他自问教导孩子方面做的不差,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都有着不错,甚至非常强的才能,连女儿李秀宁,也巾帼不让须眉,懂政治,能带兵。
要不是于秋整的科学技术完全不跟过往的教育不在一个套路上,李渊是不可能让李建成和李世民把儿子送到夏国来读书的。
很快,于秋就来到了由一个大墙院,和几条长排的砖瓦房屋组成的村小学,不过,还没有走进墙院内,看到学校里面的先生如何教孩子们呢,他就听到了墙院里面传来的一阵歌声。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有插着音响的留声机为孩子们伴奏,在欢快的旋律下,孩子们的歌声十分欢快,舞步也更加的欢快。
走到了学校门口,已经看到校园内操场上的孩子们的舞蹈的李渊眉头一皱,嘴里喃喃道,“呃,这个歌……”
当一首十分有道理的诗,被孩童们轻松的唱起来的时候,李渊突然明白了夏国这么教育孩子的好处。
这能很大的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同样是教一首诗,如果是像李纲,陆德明那样拿着戒尺,板着脸教,孩子们会厌学,可是像这么教,孩子们会想学,自己的几个皇子就是这样,在长安时,他们何曾主动要求过去上课读书,不找各种理由不去上课,逃避读书,就已经是很好的情况了。
所以,走进了校园之后,李渊放慢了脚步,刚开始想要质问老师,训斥老师的想法没有了,而是很认真的观察起了老师在学校里做什么。
而越看,他越是觉得了不得,因为,他发现,这个小学里,真正有点学识的老师,只有一个,大多数人,只是勉强懂得识字写字的一些普通人,甚至是妇人,而她们之所以能教数百个孩子,是因为他们有强大的教学工具。
留声机,音响就不说了。
收音机,电影播放机全套设备,这个小学里居然都有一套。
除了语文课方面,老师敦促辅导的多一些之外,其它如数学,生物自然,思想品德,等等,都是老师和孩子们看着电影,听着收音机,一起学的。
在确定用这样的办法普及教育之后,于秋在电台专门设了一个教育频道,每天在统一的时间,教统一的内容。
而孩子们每天该上什么课,学的什么内容,全部由教育部的人按照于秋的意见提前制定好,基础知识方面,所有孩子学习的都是一个标准的版本,文体方面,由学校的老师慢慢教,等学好了几年的基础知识之后,再根据他们的兴趣特长,去学习不同的专业知识。
“原来,夏国是靠这样的手段,来推动全民教育的。”不知不觉的就在小学里看了一个上午的李渊有些感叹道。
此刻,他才真正的知道,科学技术的强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