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虎
作者:遥远之矢 | 分类:历史 | 字数:398.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七百一十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
李啸俯眼下看,却见一个三十岁出头的清瘦书生,正对自已眈眈而望。
李啸在心头,迅速地回忆了一遍史书中对黄宗羲的记载。
黄宗羲,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等,一般称其为梨洲先生。
他是明末清初十分有名的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而在历史上,黄宗羲的思想,很多地方,可谓超越了他的这个时代。
他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黄宗羲的这种超越时代的政治主张,大力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于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的学说,对于清末反帝反专制斗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见到这位在历史上负有盛名的著名人物,以这种一种姿态与自已对视,李啸心下,有种难以言说的微妙情感。
最终,他缓缓开口:“原来,你就是黄太冲啊,这次哭庙之举,想必是你倡举发动的吧?”
“正是学生。”黄宗羲直视着李啸,毫不客气地接话道:“唐王,恕在下直言,我等学子,之所在文庙聚众而哭,实为对唐王之土地政策大有不满。”
“哦,是吗?那本王倒要好好听听,你们倒是有何不满了。”李啸脸色十分平静。
见李啸态度平和,反向自已发问,黄宗羲深吸了一口气,他大声回道:“唐王,学生先想问下你,华夏上下数千年,列朝列代的圣君贤相,安有不与士绅共治天下之理乎?现在倒好,唐王你方下江南,赶走弘光伪监国,不求如何获得士绅支持,不想如何尽快安定国家,便要违背大明不与百姓争利之祖训,大刀阔斧毫不容情地进行所谓的改革施政,竟欲巧取豪夺取士绅之田土,以满足一已之私欲,实是大寒士绅之心,大夺士人之气也。唐王此举,毋乃太过乎?”
黄宗羲这番话,配合他义奋填膺的表情,展现出一幅为国请命义不容辞的慷慨模样。他的话语一完,下面跪着的一众书生,立刻纷纷附合,表态赞同。
“太冲说得是,自古家国天下,安可不顾士绅之诉求之理。士绅者,国家之柱石也,若这士绅皆是反对,这国家岂非动荡无比,唐王这政策,又如何可推行得下去呢?”
“就是,唐王此举,太过操切,罔顾实际,若天下士绅利益皆损,这大明岂非基石崩塌,安得长久乎?”
“是啊,士绅乃是治下之根本,岂可轻待,遑论强夺?切望唐王收回诚命,安抚士绅,不要再做这样误国误民之事,不要大寒天下士绅之心哪。”
……
听到阶下那一众书生七嘴八舌,说个不休,唐王李啸,却是一声冷笑。
哼,这般士绅之家境况殷富的书生,为了保全自家的财产与土地,倒是把他们自已说得冠冕堂皇,又把这自已这项政策,说得如此不堪与卑劣。
看来,纵是饱读诗书之辈,在切关自身实际利益之事时,也会毫不犹豫地屁股坐歪呢。
只不过,你们想倚仗这读书人的身份,反过来信口雌黄抵毁攻击本王,却是断不能够!
就在下面的书生犹自说不停之时,李啸冷哼一声,将右边的椅子扶木重重一拍,啪的一声脆响,惊得那些书生个个缩首噤声。
“哼!这般无聊可笑之语,你们倒是说完了没有!”
李啸这声怒喝,让整个殿内顿是肃静一片,那些书生皆是一脸畏惧地偷偷打量着他,却无人敢发一言。
李啸转过脸,一双犀利的目光,直直投向那离自已最近的黄宗羲。
黄宗羲感受到李啸那看似平静,却有如刀子般锋锐的目光,正紧紧地盯着自已,他顿时浑身不自在,正要想说点什么,上头的李啸,已抢先开口说话。
“黄太冲,本王只问你一句话,现在江南之地,遍布流民与失业的百姓,这些人员,充街盈巷,流离失所,实为整个江南的巨大隐患,他们却要如何安置?“
李啸这冷冷一语,下面依然是一片静默。
你们这般侃侃而谈的士子有何高见,尽可直言。”见众人不言,李啸又追问了一句。
很显然,这些书生都知道,李啸所问的这个话题,难度极大,岂是一言两语所能讲得清楚的。
而这句问话,更让黄宗羲有种强烈的压迫感。
他知道,李啸这句话,明面是在向自已询问,其实只不过是在讥讽自已,不过是个夸夸其谈,实则毫无实际施政水平的赵括式人物罢了。
这一瞬间,深感自已受到羞辱的黄宗羲,面皮都涨红了,就连额头的青筋,都根根绽起。
哼,唐王李啸,你未免太过小看人了!
“唐王!这些流民安置,依学生看来,当可如下安排。”黄宗羲轻咳一声,侃侃言道;“首先,由官府施手,收聚流民,加以赈济,保障其生活用度。其次,看看各处有何工坊用人,令其前往就业,再者,如在江南之处,有亲友投靠,亦可令其暂往栖身。最后,若实在难以安置,亦可施于盘缠,令其自回本乡,再谋生路……”
黄宗羲一语未完,却被李啸哈哈一笑打断。
“太冲,若论研究学问,寻章摘句,本王断不如你,但你这番安置流民之法,在本王看来,不过尽皆笑谈耳。”
“哦,唐王何出此言……”
李啸淡淡一笑,复问道:“太冲,你这泛泛空谈,其中的谬误之处,本王暂且不论。本王且问你一句,你可知道,现在江南之地,大约有多少流民与失业百姓么?”
“这,学生只是无名白身,未得官职,如何可查得……”黄宗羲被李啸这一番逼问,顿是气焰一挫,他面露难色,嗫嚅着为自已分辨。
“哦,这样呀。”李啸一脸揶揄之色:“你既连流民数量都未知晓,所提之策,岂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哼,本王可以告诉你,现在江南之地,据各地官员的统计禀报,那流民与失业百姓,总共有650余万之多!”
一听到李啸报出的这个数,下面各名书生,俱是一惊,
不是吧?真没想到,这看似平静富庶的江南一带,竟已有这么多流民了。这样的话,想要安置他们,却是谈何容易。
那么,黄宗羲所言,岂非皆是信口胡说,完全地不切实际呢。
李啸目光灼灼地望向黄宗羲,言语犀利而直接:“太冲先生,我大明自崇祯年间以来,连年战乱,民不降生,整个中原大地,几乎皆陷于战火之中。这十余年下来,在这江南之地,积存了这650万流民与失地百姓,其实亦是十分正常。而依本王看来,以你所说的这三条计策,想要救济安置这650多万流民百姓,实是空中楼阁,根本就不切实际。”
听李啸这般说话,黄宗羲脸色十分难堪,却又不好再为自已辨解。
“太冲先生说,首先要出官府出来赈济,这条计策,本意倒是不错。“李啸淡淡道:“而且,本王也以为,民为国之本,安可不救之。出于这救济民众之理念,本王亦会从外地大力抽调粮食,保障他们不至于在这寒冷冬日冻毙街头。但这样的计策,短期之内,尚可施行。若是迁延时日,这650余万张口,哪怕有再多的粮食,也无法一直填下去啊。纵有金山银海,也怕要坐吃山空呢。更有官府中的贪官污吏,在赈济之时,趁机中饱私囊,暗中贪污,以至粮食大量亏空,白白进了个人腰包,亦是极可能之事。这般弊行,太冲先生难道就看不见吗?”
“唐王,这……”
李啸摆了摆手,又继续说道:“再来看第二条,太冲先生说,可以尽量安排这些人,入江南各地的工坊中,作业打工,从此养家安居。那本王倒还真想问下,这些流民,到达江南后,少则几年,多则十余年,一直在这里苦苦挣扎求生,却从未有甚工坊来接收安顿他们,却是何故?”
未等黄宗羲回答,李啸冷笑道:“其实么,很简单,因为工坊太少,而流民与失地的无业百姓太多,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能力,对他们加以吸收安置。要知道,在这织造最为发达的苏松一带,当地的失地农夫,都未得完全安排过来,如何还能复有余力,吸纳更多的流民与外地失业者呢。若是要官府强迫这些工坊,超出本身能力强行接纳,只怕这些工坊会立刻倒毙,原本在里面辛苦作活以求生存的织工与佣匠,亦都难求活命了。故而,太冲先生这第二条计策,,实是不明实情的笑谈罢了。”
听李啸这般直白地讽刺自已,黄宗羲脸上顿是躁热非常,他半张着嘴,很想反驳李啸的话语,只是一时间,却不知道要如何开口。
而在这时,下面的其他书生,更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每个人都是一副尴尬与复杂的神色。
李啸见到黄宗羲已显狼狈之相,心下不觉暗笑,他又立即趁热打铁,继续道:“太冲先生,最后再来说说你这第三条计策吧。你说,让这些流民与失业百姓,去投亲靠友,或是官府发放盘缠让其回家。以本王看来,这更是无稽之谈,纯为添笑耳。”
“唐王,你……”
“太冲,你也不想想,人非草木,岂会不知树挪死人挪活的道理。他们之所以到了现在,还在街头巷尾游荡乞讨而苟活,完全是因为在这江南之地,根本就没有亲朋可以投靠,或者说,是根本就没有能让他们得以投身立命的亲戚所在。这般浅显之理,其实何需本王在此多言。“
李啸一脸冷峻,继续说道:“而你说让这些流家拿盘缠返家,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太冲你难道没看到,现在天下一片战乱,除了本王所控的山东以及江南一带,各地皆是纷乱争战不休,百姓在刀锋之下苟且残存。国家已是这般糜烂,这些流民,又哪里还有家可返?又哪里还有家可去?!况且,故土难离,乡亲为本,你以为这些流民,都是闲得难受才要从家乡出走外地么?如果不是因为战火刀兵,让这些可怜百姓在家乡无以存身,他们怎么会舍弃父母家乡,在这江南之地,苦苦地挣扎行乞苟活!”
“你们说,如果不让这些大地主大豪绅们,拿出土地,分发给这一众贫苦至极的流民百姓,让他们耕作为生,暂以活命,他们哪里还有半点活路!哪里还有其他的路径可走!”
李啸越说越气,他重重地一拍扶手,又大声说道:“可叹你等所谓读书之人,见到这民生惨状,却是不以为意,漠然处之。反为那一众盘剥佃户,家财丰厚的大地主大豪绅们,抱怨叫屈,甚至弄出这可笑之至的哭庙揭榜之事,岂止是有愧于圣贤之书,简直就是愧对读书人这三个字!你们这些读书的士子,不愿为国效忠,不思为民请命,上不能骑马杀敌,下不得救助贫苦,只会寻章摘句,引经据典,谋私利,得虚名,真真于国于家无用矣!今天,你们这般无能无用之书生,半能提出半点有用之策,反在这里大言炎炎,反过来指责本王的不是,实是可笑之至!若本王不是顾念着你们多年读书,皆有才学之辈,不愿落个迫害读书人的名声,也早就也如马士英等人一般,将尔等全部投入监牢了事了。如何还会让你们在这里目无尊上,大放厥词!告诉你们,休说只是尔等,但为这流民众生,为这天下百姓,虽千万人,吾往矣!”
李啸说到这里,黄宗羲已是一脸冷汗涔涔,脸上更是羞红一片,他再不多话,扑地一声,伏首跪拜。
而其余的诸生,见黄宗羲都被李啸斥服,各人心下亦俱是羞惭,故皆伏跪于地,不敢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