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宜禄立志传
作者:马木东 | 分类:历史 | 字数:173.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四十章 好男儿志在四方
“阿真!你回来了!我这就给你做饭!”
当华佗满心欢喜得想要前往雒阳城区做自己的太医令时,雒阳城郊的一处民房中,一个寡居在家中的妇人,也是惊讶得发现,自己在族学里上学的儿子回来了。这次放学的时间有些早,以至于忙这忙那的妇人还没来得及给自己的儿子做饭。
“阿母不用了,我已经在子廉叔叔家吃过了!”听了母亲的话后,面貌还有些稚气,但却已经长到一米八的少年也是赶紧回答道。
妇人闻言也是舒了一口气,她一个死了丈夫的妇道人家,家里的条件也不是很好,在以家中有钱而出名的族兄家里吃一顿饭,肯定比在自己家里吃的要好,儿子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自然是多吃点儿好的东西要好。
想到这里,妇人又提起了之前的一个事:“阿真,我想了许久,觉得还是把你的名字改回秦真……”
“阿母!你想都别想,我就是曹真!不是秦真!我这次去见子廉叔叔,他说我马上就是成年人了,准备给我起个‘子丹’的表字!”而被母亲这么一说,少年却是马上把头摇个不停。
眼前这个少年就是历史上曾经一度让诸葛亮无可奈何的曹魏大都督曹真,只可惜此时的他,发展却及不上自己的两位搭档“王司徒”和“郭将军”。
因为秦谊的缘故,王朗和郭淮已经成了货真价实的王司徒和郭将军,而作为降将家眷的曹真,此时才刚刚成年,更没有曹家这棵大树送他直上青云。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倔强呢?”而听了儿子的话后,曹真的母亲,也就是曹邵的妻子,一下子又想起亡夫来,忍不住也是眼圈发红,差点儿淌下眼泪来。
曹邵其实并不姓曹,他本来是叫做秦邵的,因为为老曹家竭心尽力,也是被赐了一个曹姓。
自从曹操在雒阳城下吃了败仗逃回兖州之后,为了感念曹邵对自己的恩德,也是将曹邵的独子曹真养在自己家中,想要把曹真培养成才,来实现自己对曹邵“汝妻子吾养之”的承诺。
只可惜没过几年,曹操也是挂在了徐州,这个承诺终究没能实现。但这几年曹操对曹真的培养也没有落下,他可以说是曹家和夏侯家二代中最出色的一个。
曹操死后,在豫州刺史荀彧的劝说之下,夏侯惇也是带着曹军剩下的力量投降了秦谊。然后秦谊也是将曹操剩下大部分的亲族全都安置在雒阳,曹真母子也是来到雒阳,和其他曹姓之人定居在一起。这个操作未尝不是想监视并把他们当做人质,毕竟夏侯惇也是得到了秦谊的重用。
死了老公的邵妻,一个人带一个半大孩子,日子也是过得有些艰难。所幸投降秦谊后不愿意为官的曹洪也是被安置在这里。
历史上钱多到连曹丕都要去借钱的曹洪,那可是财大气粗,对于曹真这个孩子也是非常喜欢,平日里没少带他照顾他们母子,这才让生活过得下去。
少了曹家这棵参天大树的庇护之后,邵妻也是生出了别样的心思,想让自己的儿子改回原先的姓氏秦,毕竟虽然秦谊赦免了曹家的罪责,并以征西将军之礼安葬了曹操,但曹家身上还是少不了一个叛逆的标签。尤其是曹真的父亲曹邵死在曹操偷袭雒阳一役中,自己裹着曹操的披风把追兵给吸引走了。
而改回秦姓,别的不说,当朝太尉可是姓秦。因为秦谊的发达,原平秦氏也是发达起来,虽然做大官的没有几个,但小官还真不少。说不准曹真改回秦真之后,还能被人高看一眼。
只是已经习惯现在这个名字的曹真,却是果断拒绝了母亲的好意。不过看着母亲那一脸哀怨的模样,曹真心中也是一软,然后把心一硬,终于对着母亲说出了他憋在心里的话:“阿母!我今日在子廉叔叔家里听说,朝廷有重新经略西域,现在也是有些人在征召愿意到西域去的勇士,我想去西域闯一下……”
“你疯了!?我不求你有什么富贵,就想让你平平安安得过一生!”当听了儿子竟然想去西域博功名的想法时,知道西域是怎么回事的邵妻也是惊呆了,她好不容易才从丧夫之痛中缓过劲来,现在儿子竟然想要去西域这么一个遥远的地方,怎么不让邵妻感到担忧。
“好男儿志在四方,我如果就按部就班得在这里,是很难混出头来的,我在书中看了班定远的故事,就想着去闯荡一番,像他一样建功立业!”
“你父亲原先和你一个样子,说是要跟随曹孟德,成就一番了不起的事业,结果你也看到了,他们两个人现在都死了!你如果想要有个前途,让你子廉叔叔找找夏侯元让,还有荀文若,让他们帮你找一下关系,肯定会给你一个前途的……”
只是邵妻的话还没有说完,便马上被曹真给打断了:“阿母,我就是不想待在雒阳!我阿翁就是死在雒阳城外的!我待在这里我难受!”
听完曹真的这阵咆哮,邵妻却是抡起手掌给儿子了一巴掌:“你记得之前夏侯元让交代过的事情了吗?之前和秦文合打仗中死的族人都是死于公事,切莫要记恨,要不然整个家族都会受到牵连!”
和秦谊的连场大战,曹家和夏侯家也是有不少伤亡,在做出向秦谊投降的决定之后,夏侯惇也是将两家的主要成员聚集在一起,反复叮嘱他们把之前的恩怨都掀过去,不要记仇更不要报仇,要不然会把整个家族都牵扯进去。
——我是游必有方的分界线——
“真本姓秦,养曹氏。父邵以忠笃有才智,为兖州牧曹操所亲信。操起兵攻雒阳,邵没于城下。”——《季汉书·曹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