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明末
作者:任国成 | 分类:历史 | 字数:24.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章 坑人
崇祯聚精会神的听着,一开始他还认为王业泰计策很好,但随着梁廷栋的话,崇祯神色黯然下来,原来,原来王业泰这厮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就在这时,王业泰说了一句活人不能让尿憋死,让刚刚喝了一口茶的崇祯差点喷了出来,不由得怒视着王业泰。
孙承宗则没注意崇祯,而是全神贯注的看着王业泰:“世子不妨说说有什么办法解决援军粮食补给问题?”
在大明,客军调动时粮食补给一直是个难题,按照大明规定,客军粮饷要有沿途地方官府供给,而沿途地方官府自然不情愿接这个大负担,因为客军消耗的粮饷根本没地方去报账。所以常常出现客军不远千里受调前来,一路上却接连被地方官府拒之门外,无奈只能靠劫掠百姓抢夺粮食糊口。
就在一个月前,山海关的赵率教接到后金八旗兵警报,率领四千精锐赶往三屯营,十一月初一到达遵化城东北的三屯营,但守三屯营的将领总兵朱国彦不让他进城修整。无奈,赵率教只能领兵前往遵化,十一月初四到达遵化,却被阿济格等人围杀。
赵率教四千士兵都是精锐边军,之所以轻易被八旗兵围杀,正是因为兵困粮缺得不到休整的缘故,而朱国彦为什么不肯让赵率教入城休整?还不是不愿承担赵率教四千士兵的所需的粮食!而结果便是赵率教被围杀,朱国彦的三屯营也接着被八旗兵攻破,全部官兵百姓遇难。
而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就是朝廷制度缺陷无法解决援军一路所需粮饷问题导致,而因粮饷问题得不到解决生出的军队哗变也不在少数。而若是王业泰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对明军的将来意义将会很大。
王业泰道:“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由朝廷派遣钦差特使前往客军援兵途径之地,监督援军粮食补给问题,勒令地方官府必须按时足量补充客军。
和后金八旗兵的作战关系着大明的生死存亡,各地官府理应齐心竭力为朝廷效命,岂能为了自己一己私利拒客兵于城外克扣客军粮饷?
钦差特使可以事先言明,补给不利的地方官员一律撤职查办直至抄家杀头,而不论有任何理由!”
梁廷栋忍不住道:“若是地方官府确实有困难呢?”
王业泰冷冷道:“困难,谁没有困难?朝廷危难之时需要全国上下和衷共济,这种只顾小家不顾朝廷大局的官员留着干什么?留着也是祸害!”
“大善!”孙承宗鼓掌赞道:“世子所言正是!临战之时一切都将以朝廷大局为重,地方官府自己的小利理应放在一边。蓟州没粮,可下令客军沿途地方官府多多补充粮食,由客军携带前往蓟州,只要咱们详细规划各省客军行军路线并小心筹划,派出特使往各地监督,必然能够使得客军补给足够粮食。等到攻下遵化之后可由大同宣府通州往遵化运粮,如此堵住建奴退路不成问题!陛下,王业泰之策可行!”
见孙承宗竟同意了王业泰的计策,兵部尚书梁廷栋有些急了:“孙督师,可这样的话所有援兵都前往遵化,北京城怎么办?京畿一带各府县怎么办?”
孙承宗叹了口气:“咱们现在野战力量薄弱,根本无力援救各府县,只能令他们闭城自守了。至于北京,有城中数万京营,有百万百姓,建奴想打下来简直痴心妄想!”
计策是不错,可这样等于是把北京城把皇帝置于危险之中,梁成栋叹息一声,知道若是消息传扬出去,还不知道朝堂上会如何的群情愤涌!
见王业泰说的头头是道,连孙承宗都被说服,虽然有些担心北京城,崇祯还是同意了王业泰的计策。
然后君臣们开始讨论具体的实施办法,以及前往各地官府担当钦差特使的人选,王业泰又提出意见要限制钦差特使权限,除了督粮不许插手其他事务,而若是地方官府负担确实大的话可以用来年的赋税折抵等等。
君臣们商议了许久,这才把大致办法敲定下来,指挥援军截断建奴退路的事情由蓟辽督师孙承宗亲自负责,他很快便会离开北京前往蓟州。孙承宗推荐了满桂为将军节制北京城外的军队负责防守北京城,至于城内的京营兵,则还由京营总督襄城伯李守锜和协理京营戎政的兵部侍郎李邦华共同负责。
等到结束军议之时,已经快要到了黄昏时间,崇祯欲赐膳,孙承宗以军务繁忙为由告辞离去。
崇祯亲自把孙承宗和梁廷栋送到殿门口,然后才发现王业泰磨磨蹭蹭的还没有离开。
“你还不走,真等着朕赐膳不成?”崇祯没好气的道。
王业泰嘿嘿笑着:“微臣不敢,微臣还有一事想和陛下说说。”
“有话快说,有……”崇祯生生的把后面的话吞进了肚子,已经是皇帝了,再不能像当王爷时那样说话肆无忌惮。
“回陛下,微臣今天不是来晚了吗,因为上午从宫里出去时在路上遇到了定国公世子徐子玉,还有恭顺侯家的吴惟华他们。”王业泰笑道。
崇祯点点头,没有说话,对徐子玉和吴惟华他也不陌生。
王业泰笑眯眯的道:“微臣和徐子玉吴惟华他们谈及了向陛下捐献银子用于犒军之事,徐子玉和吴惟华一听大骂微臣不地道,说此事怎么不先和他们说一声,显得他们对陛下不忠心似得。所以他们纷纷决定也向陛下捐献银子。”
狗日的吴惟华徐子玉,敢和老子作对,看我不坑死你们!王业泰心中暗暗道。
听了王业泰的话,崇祯果然动容了起来,急切的问道:“徐子玉和吴惟华要向朕捐献多少银子?”
王业泰笑道:“徐子玉和吴惟华都家大业大,比微臣可是有钱的多,怎么也都会向陛下捐个二三十万两银子吧。”
“好,很好!”崇祯兴奋的来回走动,“他们一家捐二三十万银子,加起来就有四五十万,其他勋贵再捐献一些,京营的粮饷解决了,朕更是有钱招募更多的百姓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