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钢铁燃魂

作者:天空之承 | 分类:历史 | 字数:158.9万

第40章 兵民相融

书名:钢铁燃魂 作者:天空之承 字数:3735 更新时间:2024-11-16 10:50:36

寒冬时节,无论是民用基础设施还是国防工程建设,亦或是户外的各种活动都大幅度的减少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什么也不需要干,对决策者们而言,这是个冷静思考、认真总结、精心筹划的重要时机。他们在壁炉前审视现实、探讨方略、制定计划,那些脚踏实地者更是冒着严寒进行必要的实地探察,完善方案,以待来年开春时能够迅速上马,快速推进。

这段时间,魏斯跟洛林驻军部队第17国防师的指挥官弗里斯将军往来颇多,一方面是协商跟驻军部队相关的军民项目如何实施,另一方面,是由于军方高层总结上一场战争的不足,确立了军事动员体系改革方案的大方向,并初步选择了五个联邦州进行试点探索——在战争时期完全被诺曼人占领的洛林便是这五个试点的联邦州之一。

所谓的军事动员体系,广义上涵盖了预备兵制、国民训练和动员、装备物资生产等相关领域。分析过去三十年间所发生的两场大战,不难发现联邦的预备兵制和战时生产转轨都没有太大的问题,比较明显的短板在于国民训练:从经济性和安全性的角度出发,联邦军队采取征募混合制,除正规部队和各级预备兵之外,并不对普通国民进行普及性的军事训练,这种传统的军事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经济发展,能够应付大多数军事冲突,然而随着诺曼帝国的“厚积薄发”,最近两场战争都具有全面性、持续性、高强度的特点,联邦军队虽然通过多批次的国防动员和战时动员补充了足够的兵力,但相当数量的新兵在上战场之前未能接受足够充分的训练,导致了伤亡率增高、军心士气降低、抚恤金激增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联邦最高军事委员会战后不遗余力地推动军事动员体系改革,要求在和平时期对广大国民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军事训练,以便在遭到战争威胁时进行深层次的动员。一旦战争打响,在最短的时间内动员起尽可能多的部队,敌人即便突破边境防线进入联邦,也将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处处受制、寸步难行。

洛林的3000多万人口当中,政府登记在册的适龄健康男性有900万人,这相当于上一场大战初期经过动员的联邦军队的总数,而洛林仅仅是27个联邦州之一。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最大数字,要维持这个地方的工业农业和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不可能把所有的男丁都拉上前线,但哪怕只动员一半的一半,也能够组建一支规模惊人的部队。战争时期,在魏斯率领的洛林游击战士的示范带动下,洛林各地游击运动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的统计,在游击运动最为鼎盛的时期,投入游击武装的战士有数十万之多,而诺曼的突击部队最多的时候也就十多万,游击部队对敌对侵略者有数倍的人数优势。虽说双方的武器和战术条件相差太远,但是这种人数上的优势还是有将敌人驱逐出去的可能性。

事后总结,人们发现游击队伍中之所以没能形成这种燎原之势,给予敌人更大的打击,是因为他们大多数人的军事素养实在太低,几乎等同于平民,而他们所有的装备又非常短缺。在联邦最高军事委员会大力推动军事动员体系改革之时,各地的有识之士也纷纷呼吁建立兵民结合的动员和备训体系。随着改革的进行,联邦军得以借制式装备更新的机会,把大量战时使用的老装备下发到地方,由各地驻军部队牵头军民备训。

旧军阀们有句名言,“机枪一响、黄金万两”。说的既是战争的收益,也阐明了战争烧钱这个恒古不变的哲理。无论是战争动员还是和平时期的备训,都需要大量资金维持。阿尔斯特自由联邦有着强大的工业力量,多年来政府一直是国库充盈,但是经过战争的摧残,加上战后的减税政策,终于也沦落到了经费捉襟见肘的地步。弗里斯将军几次跟魏斯碰面,都提到了军方的备训经费远远不能满足军民备训任务的需要——最高军事委员会和总参谋部要求第17国防是每年组织训练至少四十万适龄国民,每人训练时间不少于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之中,实弹射击不少于50发。弹药,军方可以给予足够的保障,但将这些平民召集到驻军部队的各处训练场,路费、餐费以及枪械弹药之外的必要装具、物资都有很大的缺额,需要地方协助筹措。

为了促进地方的发展,魏斯到任半年,已经把洛林州政府全年的经费给花了个精光,还担负了不少债务,根本不可能承担如此庞大的军民备训经费,好在洛林民风彪悍,战争时期屡次遭到外敌侵袭,使得民众对国防事业格外热心,从民间筹集备训经费是可行的。在魏斯和州政府负责号召和动员下,企业和民众纷纷捐资。为了避免这种捐款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州政府和第十七国防师联合组建了军民备训委员会,主动邀请联邦安全监察部门派来督察员,将各方募集到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定期公布、审慎使用。

在洛林各界的踊跃支持下,开春后,第一期军民备训得以顺利开展,来自各个城镇的10万名适龄青年使用驻军部队的训练场所和营房进行为期一周的相当于预备役强度的国防备训。除了为参训人员筹集训练所需的各种物质之外,另一个重要保障就是让企业、工厂在工人短暂离岗期间继续发放薪资,以确保他们没有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这一点,洛林工业者联盟发挥了很好的带动效用,工厂主们纷纷响应州政府和军方的号召,将四分之一的工人轮换出来参与这次备训。

除了常规训练之外,鉴于洛林处于联邦西部,翻过莫纳莫林山脉就是诺曼帝国的势力范围,为了加强应对各种突发状况,魏斯跟安全监察部还有驻军部队协商建立了地方的应急防范机制,核心是成立联合应急分队,由第十七国防师直属侦察营调派50名官兵、安全监察部调派10名武装监察员、州镇府的警察部门调派50名警察,并从特勤部队请来数名教官进行综合训练。虽然这支应急小分队只有100多人,但从机动性、专业性来讲,要比以往的传统的警戒防范机制要更为有效。

魏斯亲自担任这支应急小分队的荣誉队长,并以克伦伯-海森工厂的名义捐赠了一批自由式突击步枪、新式手雷以及全套装具,让这支精锐的力量“武装到了牙齿”。利用冬春交替时节的气候的复杂性组织严格的野外拉练和战斗训练,力争达到特勤部队入门标准。

充裕的准备都是应对不时之需,如果可以,人们宁愿这种不时之需永远不要发生,但不时之需总是会以一种人们猝不及防的方式降临。在联邦安全监察部主导的一次缉捕可疑人员的行动中,对方在逃脱过程中动用武力,交火中击伤了两名督察员和一名警察,然后逃之夭夭。随后,安全监察部联合驻军部队和警察人员进行搜捕,这是应急小分队的第一次实战行动。为了支援行动,克伦伯-海森家族组建的农林飞行队也加入进来,他们从索木索纳斯出发,循着目标可能的逃跑范围进行追踪,其行动效率要比驻扎在斯利恩的联邦军飞行舰艇和军用飞机更高,他们发现了一名敌对人员的逃跑踪迹,为地面人员和后续搭乘飞行舰艇赶来的军队人员锁定目标。在逃无可逃的情况下,这名敌对人员选择了饮弹自尽,而他的另一名同伴之前就已分散逃窜,利用地形影遁了身形。驻军部队、警察人员以及督察员不得不拉开一张庞大的搜索网,但当天未能搜获此人的踪迹。经过一个晚上的搜捕,希望似乎变得渺茫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常规的方式已经无法奏效,魏斯亲自出马,与尼古拉组成了洛林民用航空界的“最强CP”,对可疑区域进行了空中同搜寻。魏斯利用的特殊视野,于第二天午后在一个山坳中找到了那名可疑分子的,引导地面部队进行围堵,这人最终也饮弹自尽。

虽然遗憾的没能抓到活口,可是从他们身上搜到的东西物品以及在他们临时住处搜索出来的资料,基本断定他们是诺曼帝国派来刺探情报的人员,其目标是联邦军在洛林的军事设施军工生产以及各种工业设施情况,这也跟联邦安全监察部门之前的猜测情况相符。经此一事,联邦军方和安全部门意识到和平时期防范敌人渗透的安保体系还有所欠缺,魏斯借此机会提出新建民用军航空飞行学校,由军方提供技术支持,将其纳入到军民备训体系当中,这个提案很快得到了军方高层的认可。

鉴于城市和工业区居民人口密集,适龄青壮年数量较多,魏斯和驻军部队商议,在各个工业区和工厂学校较多的城镇设立军民备训点,由军方和警察部门一起设立常备的物资仓库,工业区工人可以利用夜间和周末的时间进行轮训,而在中高等学校,适龄的学生们可以利用寒暑假及周末的时间参加军事训练。这样一来,既可以分散组织居民备训的压力,起到积少成多的效果,使更多的人受到正规的国防训练,另一方面,这些军备训练可以发挥出辅助治安的作用,只需要给他们铺设电话线路,必要的情况下就可以动员具备辅助军事能力的人员参与行动。

以此次抓捕两名敌对分子的行动为案例,洛林州政府联合驻军部队、联邦安全监察部派驻人员制定了几种不同情况的预案,其后举行了两次具有一定规模的反渗透演习,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不久,军方高层派来了一个观察团,检视洛林地区的军民备训情况。对魏斯和布鲁克斯来说,这个观察团有个非常熟悉的老面孔,庞克将军。现如今,他的身份换成了联邦军民备战训练委员会的秘书长。这位老长官是魏斯在第二次洛林游击战时期的顶头上司,也是布鲁克斯在军事情报部门时的老上司。对于两位昔日下属在洛林开展的各项工作,这位老长官自然是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光肯定还不够,在他的力荐下,联邦军方决定以洛林为示范,将民用航空学校列为军民备训点、公路与战时机场结合等军民合作项目作为典型范例进行通报推广,并给予了州政府、驻军部队及派驻此地的地联邦安全监察部门一定的嘉奖,军方高层亦将这一年春季联合演习定在了洛林和纳沙塔尔联邦州,并将其命名为“西部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