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古当大王
作者:满格的信号 | 分类:历史 | 字数:30.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六十七章 艰难的制盐工业
听了杨浩的解释,众人仍然震惊无比。
“首领,这真的是那些泥沙中弄出来的吗?”渠对此有些将信将疑。
杨浩道:“这是自然,难不成我还会什么神仙手段,凭空变出来这东西,我要是有那种本事,吾族何至于如此落魄。”
“既然这样,那咱部落今后不就有用不完的盐了。“朔相兴奋道。
杨浩点点头道:“也不用高兴的太早,这种办法获得的盐十分不易,能有多少盐,你们也别抱太大希望。”
“那我们需要多少盐。”寅问道。
“三个大陶缸的分量应该差不多了。”
此话一出,顿时响起一阵惊呼声。
“首领,您没说错吧,三个大陶缸,这么多,狗我们吃上好几个冬天了。”
少炎咽了一口唾沫,惊讶道。
杨浩道:“这些可能还不够,暂时先弄出来这么多,然后再看看情况。”
“这么多盐,我们能吃完?”
众人心中对此颇为不解。
对于这个疑惑,杨浩解释道:“夏天即将过去,不储备粮食,这个冬天我们会很难熬,我们的米不够我们撑过一个冬天,为了不让我们挨饿,只能储备大量的肉。”
“可是肉和盐有什么关系。”
杨浩笑了笑道:“自然有关系,如果正常情况下,肉很容易腐烂,不能食用,但如果用大量的盐处理过,便能够保存更久的时间,只要在入冬前,收集到足够的肉,冬天我们便可无忧。”
“首领。。。这。。。您说的是真的?”
寅兴奋道。
“如果这样,那我们不是想存多少肉,就存多少肉了,这真是太好了。”
众人纷纷幻想着未来美好的生活。
但杨浩无情的泼了一盆冷水,将他们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拉回现实。
“怎么可能有那种好事,盐虽然能保存的长久一些,但并不代表肉永远不腐烂,这只是短时间的存储手段。”
听到这话,众人的兴奋劲顿时减少了不少。
寅想了想道:“首领,我们什么时候去那边弄盐。”
杨浩看向渠,问道:“那边什么情况,可有部落存在。”
渠摇了摇头,“那边很荒凉,除了有一些比较凶猛的野兽,并没有见到人。”
杨浩沉吟了片刻,心中盘算到底是将泥沙运会来处理,还是在那边直接加工完,然后运回来。
两种方式都有好处和坏处,将原料运会来,以现在运力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但在部落里提炼安全性是不用考虑的。
如果在河床那边就地加工,虽然运输成本大大降低,但如果长时间的有人在那边活动,很容易遇到危险。
这危险可能是来自其他的部落,也可能是在那边四处游荡的猛兽,想要提高自保能力,就要增加人手。
杨浩心中思量了良久,还是决定采用第二种方案。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等不起,将原料运送回来再进行加工需要大量的时间,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浪费。
采集食盐的同时,捕鱼也要同步进行,只要食盐运送回来,立刻进行腌制。
除了腌制这种防腐办法之外,熏制也是一种不错的手段,杨浩自然不会将这种方式落下。
在脑海中快速的整理了一下思路,道:“明天就着手进行此事,渠,力央你们两个明天准备一下,我会带五十战俘和你们过去。”
“首领,您也要过去?”
寅连忙问道。
杨浩点头道:“恩,制盐的办法只能少数人知道,这是我们部落的秘密,为了节省时间,我决定就在那边制盐,除士兵之外,我带的这五十名战俘,要记下名字,今后他们主要的任务就是制盐,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他们,我大概会在那边呆四五天,这几天部落暂时由你们负责。”
寅见杨浩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安排,便不在多说什么。
接下来,杨浩交代了一些细节之后,这场会议便在众人的哈欠声中结束。
第二天,临行前,杨浩再次叮嘱留守的人看守好部落后,便赶着牛车出了部落。
盐田距离这里并不远,只用了两天的时间便赶到了这里,这还是大规模行军拖累速度的缘故,如果是轻装简行,差不多一日便可抵达。
这条干枯的河道,如期说是河,倒不如说成是一个小型的湖泊更为准确。
大片的空地上,只是零星的生长着几株野草,用寸草不生来形容也不为过。
和周围郁郁葱葱的树木比起来,这片空地显得十分突兀,给人一种十分不协调的感觉。
“首领,就是这里了,我之前就是在那边取的泥土。”
渠朝着不远处的方向指了指。
杨浩点点头,“力央你部负责查看周围,渠,你带着这些战俘建造住处,我们先安顿下来。”
众人顿时忙碌了起来,搬东西的搬东西,搭帐篷的搭帐篷。
一番忙碌之下,一个多小时在河床旁边的树林中,便建立了一个小型的营地。
杨浩没有急着煮盐,为了安全起见,派出军队仔细的将周围搜查了一遍,确定没有危险后,休息了一晚,才开始采集泥沙。
为了提高效率,这一次,杨浩将部落内最大的容器都带了过来,即便如此,一天下来能有五六斤的盐就是理想状态了。
对于此时的杨浩来说,时间就是粮食,根本不敢浪费。
几口大锅架起,战俘们如同蚂蚁一般在河道内忙碌。
渠和力央看着一筐筐的泥土倒进锅中,心中甚是好奇。
杨浩没空和这两人解释什么,从这些战俘当中挑出十个人,亲自给他们示范如何制取实验。
对这十人来说,得到杨浩的亲自指导,简直就是受宠若惊,精神高度集中,不敢漏掉一个步奏。
这是个难得机会,如果把握住,也许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从溶解,过滤,熬煮,每一个步骤,杨浩都十分认真的讲解,告诉他们这么做的道理是什么。
这几人听得很认真,经过最初的惶恐之后,已经能够大着胆子,向杨浩提出一些自己的疑问。
对于这些疑问,杨浩自然一一解答。
只不过今天的阳光不太好,天空的云遮挡了光线,使得晾晒很缓慢,直到第二天中午,第一批食盐颗粒才宣告完成。
三大锅,总共一百多斤的泥土,最后的食盐成品,只有区区的一小坛而已,杨浩估计这些甚至可能不到七斤,比他预估的产量还要少。
低下的产量让杨浩有些无奈,到那时对于亲眼见证这个过程的其他人来说,这就是个奇迹,纯净的食盐在他们手中诞生,这一刻不管是士兵还是战俘,都欢呼了起来,有些人跪在地上,虔诚无比的向着天空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