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
作者:话凄凉 | 分类:历史 | 字数:247.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75章兵临北京
四月初,阿济格采用笼城之策,尽收河北之兵,征百姓之粮,坚壁清野,坚守北京城。
谢迁部在河洛会撤军后,遂即占据山海关,进入永平府,便暂时停止进军,只派遣少量斥候,窥视北京,等待摄政王赵铭,率领主力赶来。
毕竟,北京城中,还有十余万清军,十多万满洲眷属,三万骑兵在主力未至的情况下,不宜冒然挺进,以免遭受挫败。
况且,谢迁部三万精骑,对攻城作用不大,他们的主要使命,乃是监视北京城,防止北京城中内满洲贵族逃跑。
若是阿济格敢弃城而逃,那三万明军铁骑,将对十余万满人,展开无情的追杀,必然使得满人尸横遍野,浮尸百里。
有这么一支明朝精骑在,阿济格只能选择坚守城池。
在谢迁部进入永平府之际,赵铭率领二十余万明军,三万山东义军,还有数以万计的民夫,已经沿着大运河北进。
于此同时,明军两万水军,已经抵达大沽口,逼近天津。
由于阿济格尽收河北之军,所以明军几乎没遇见抵抗,又是一片望风而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之景。
赵铭一路北上,经过沧州,静海,进抵通州。
这一路上,给明军造成最大的困难,并非清军,而是河北百姓,以及满人庄园的旗奴。
阿济格从数月前开始,就尽收百姓余粮,使得河北陷入严重的饥荒,期望靠着流民和盗匪,还有一个破乱的河北,拖住赵铭进军。
让赵铭看见着个烂摊子后,望而却步。
不过,赵铭对此早有预料,所以带着大批商人和士绅,一起向北进军。
赵铭负责收复失地,商贾和富绅则负责安置流民,为自己的农场招募佃户。
阿济格没有想到,他的举动,不仅没拖住赵铭,反而让赵铭借机收卖了人心,使得商贾和富绅归心,而河北之民得到救济,也对赵铭心存感激。
更让阿济格想不到的是,赵铭利用北伐,直接跳过了血腥残酷的圈地运动,瓦解了小农经济,实现了大庄园和大农场的新种植模式,节省了近百年的时间,使得明朝已经跑在世界前头。
赵铭一路北上,一路给随行的商贾和富绅划分区域,接手满人的旗田、旗庄,解放旗奴,阿济格把造孽的事情做了,赵铭只是稍微施以恩惠,就赢得了民心,获得了拥戴。
四月初十,明军主力前锋,进抵北京南郊。
李元胤等前锋将领,出现在北京城下,立时被眼前的庞然大物所震撼。
这座明朝曾经的都城,城墙之高,护城河之宽,远超过明军从前所见,比明朝南都南京,还要雄伟壮阔。
李元胤领着数百骑兵,打马绕城,发现北京城墙足有四十余里长,城墙高在四丈左右,没个几十万人,真打不下来。
在李元胤窥视之际,北京城中冲出数千骑兵,李元胤不敢轻视,当即飞马撤离,到通州报告赵铭。
自北京被定为都城以来,完全靠着强攻,还没有被攻陷过的先例。
历次陷城,不是皇帝出逃,就是城内有人叛变。
例如元大都,便是元惠宗仓惶北逃,被徐达轻易攻下。
到明朝,李自成进攻北京,乃是城中叛徒打开城门,城池才数日便失陷。
清军能拿下北京,则是因为李自成率众出逃。
再看城中军民一心,不发生内乱之时,无论是瓦剌,还是皇太极,都没能攻下北京。
因此,明军想要强攻北京,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这或许就是阿济格坚守北京的底气。
李元胤飞报赵铭,言明北京情况,而赵铭已经率领大军,进抵通州。
虽说北京不易攻打,但是赵铭率领数十万大军前来,却早已心有成竹。
若是不能夺回北京,还谈什么复兴中国,一统天下?
赵铭遂即下令,大军开拔,兵进北京。
四月十二日,大晴天。
北京城上,清军士卒还有满洲眷属,正在忙碌的搬运箭矢、火药、擂木、石块、火油等物。
城墙上,红夷大炮、佛郎机炮一字排开,城墙后,则是隐蔽于墙角的抛石机,将投掷震天雷,遏制明军接近城墙。
明军火炮已经大量使用开花弹,清军几年前,就开始了对开花弹的研究,不过引信方面的技术始终未能攻破,造出来的开花弹,只比明朝曾经的开花弹,强上一点,不及抛石机抛射震天雷和炸药包可靠,所以生产和装备不多。
城头上,清军和满洲眷属,忙得四脚朝天。
阿济格将满人尽数收入北京,北京已经成为他们最后的堡垒。
十余万满人,已经没有退路,他们只能拼死守卫城池,否则一旦城破,等待他们的将是明军的屠戮。
自从入关后,满人开始享受关内,衣食无忧的生活,不少人十余年没有从事劳作。
这时忙活半天,不少人已经累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这让他们不禁开始咒骂,让他们陷入如此境地的赵铭,而正在这时,一名刚将一截圆木放在城上的满人,直起身来,捶着发虚的腰子,却忽然发现,城池外,一片火红的身影,正在向城池方向移动。
那满人定睛一看,双眼顿时凸起,惊呼一声,“来了!敌军来了!”
城墙上忙碌的清军,还有满洲眷属,一个个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直起身子,向城外眺望。
片刻间,城墙边上就挤满了清军,原本喧哗的城墙,也忽然安静。
这时,一名清将分开人群,取出千里镜,向城外看去,只见镜头下,尽是攒动的碟盔,还有迎风猎猎的明旗。
大晴天,视野极好,千里镜下,居然无法看清明军的首尾,行军的队伍怕是蔓延数十里。
北京城头,一时间鸦雀无声,守军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这时,那清将有些手抖的收了千里镜,半响扭过头来,抓住一名亲兵的胸襟,急声吼道:“快向皇上禀报,赵杂毛来了!”
(求月票,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