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钜子

作者:暗夜拾荒 | 分类:历史 | 字数:198.3万

第七一零章 低调的刘季

书名:大秦钜子 作者:暗夜拾荒 字数:2958 更新时间:2024-10-11 11:37:52

诸强当中,刘季确实很低调。

他在沛县揭杆起兵,自称沛公,手下多能人猛将,又有韩公子信与张良前来投奔,麾下文武堪称天团。

然而,他也有他的缺陷,那就是名望。

刘季不是豪侠出身,早先是业务不出众的秦吏,后来成了业务不出众的山贼,吴广起家靠强裹民夫,掠民为兵,可到了他起兵时,大雍的商会找到他,告诉他若是强迫百姓造反跟随,他就得举着粪叉做春秋大梦……

刘季太难了……

想其他反贼,他们不是复辟王族,就是常年犯禁。

有心闯荡的年轻人信任他们造反的能力,为了宁有种乎的嚎喊不惧伤死。

而他呢?业务业务不行,名望名望不显,他只能承诺给不造反的百姓过好日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情动人,用自己和帐下天团的面子和口才忽悠别人参军。

陈胜得一城,挟卒万余,项梁破一城,聚兵八千,到他这儿……每每从城南演讲到城北,身后七八百卒,绝难过千。

全赖帐下文士多智,武人豪猛,刘季依旧保持着不错的胜率,麾下兵马越聚越多,乱世初期被视作身份地位象征的集商总所也在沛县顺利开业。

就在他觉得明天会更好的时候,雍齿投魏,带走了五千兵马,也把财税重地丰邑拱手让人。

刘季几乎不能承受这个打击,一夜病倒,他强拖病体反攻丰邑,不成,于是病得更重,只能灰溜溜归沛县休养身体。

商人最是势利,集商总所没两天就搬走了,搬去了泗水郡治相县。刘季一下从【诸强】跌为【群贼】,召兵更难,一愁莫展。

待他病好了,陈胜死了,楚将秦嘉立景驹为假王,刘季放下身段去留县投奔,想借些兵马,再攻丰邑。

可那时的章邯多凶啊……秦军以主力猛攻南阳,还不忘派副将司马夷来攻秦嘉。

不得已,刘季只能与秦嘉一同迎敌,败,再败,秦嘉抱头而窜,命刘季引开秦军。

张良给刘季谋,收拢旗帜,虚设痕迹,司马夷遂追秦嘉而去。

刘季收拢了沿路败兵,鼓舞士气,转攻砀县,三日乃破,又收拢砀县的败兵和有志青年,一鼓作气又攻下邑。

攻克下邑后,刘季听说司马夷走了,秦嘉很快就恢复元气,就要来找刘季的麻烦。

他心惧秦嘉兵多,又在张良的谏言下,连夜抛下随军,只带百多骑转投项梁。

项梁很喜欢白手起家,不折不挠的刘季,予他五千军,攻下丰邑,雍齿逃赵。

后项籍攻下南郡回师,项梁带领全部兵将北上援齐,在张良的运作下,刘季已经是项梁的亲信爱将。

北上之时,秦嘉带兵拦住项梁,要项梁奉景驹为楚王,同时交出刘季,以泄其愤。

项梁一件也不肯答应,就借口秦嘉有背弃死鬼陈胜之举,引兵偷袭。

项籍领英布、龙且、武臣、钟离昧,刘季引周勃、樊哙、夏侯婴、曹参、奚涓、王陵,各路猛将齐齐杀出,有萧何、项伯为之调度,张良、范增谋划用兵,秦嘉惨败。

倒霉的秦嘉第一个死,更倒霉的景驹第二个亡,楚汉天团奔袭东阿,为章邯奉上了人生当中第一场彻彻底底的大败。

章邯至此退守濮阳,绝水自环。

项梁腾出手来,觉得楚不可一日无君,眼下陈胜死了,景驹也死了,就遵范增之策,立怀王之孙熊心为楚王,自为武信君,总理国政。

他引兵围困濮阳,有意要提携刘季,就让他做了项籍部将,共驻城东,直至今日。

这便是刘季的全部信报……

李恪看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时至下市。

他走出帐,正赶上学室放课,牧童还家。

在这住了两个月,他与戍所的牧童们已经相互熟悉。且与拘谨的大人不同,草原的孩子不懂太多上下尊卑,三五成群经过李恪帐前,还知道与李恪打招呼,李恪也一一笑着还礼。

不同于以农民为主要人口的农县,主体人口为牧民和归夷的牧县需要开设两类初等学室。一类被称作蒙课,主要对象是对华夏文化理解无碍的夏民小孩,以识字求学为主;另一类被成为明课,对象为归夷、夷牧以及少量对华夏文化全无接触的夏民小孩,也就是扫盲班。

从课程内容来说,蒙课比明课教授的内容要深一些,学室当中也少见夷民,但也不是完全没有。

就譬如与李恪特别谈得来的夷牧小孩阿鲁轩辕,或者说,胡轩辕。

轩辕是个特殊的夷人小孩,出身于达赉诺尔的一个东胡小部族,其翁是土生土长的东胡人,还是族中族长;其媪则是夏民,用过去式说是夏奴,再往前倒,则是出身渔阳郡某商贾家族的富贵小姐。

轩辕的翁在一次打草谷时掳劫了轩辕的媪,为其淑丽所迷,爱护备至,名为夏奴,往素的日子却与妻室无异。

后来李恪灭亡匈奴,司马欣引兵驻于乔巴山。

其媪听闻了李恪的归夷政策,说服其翁将部族迁入秦地,成为了云中郡中一支特殊的归夷。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轰动,东胡豪言要攻破乔巴山,诛杀叛逆,也确实聚起了控弦三万强攻乔巴山,只是并没有翻起多大的浪花。

轩辕一家就这样成了大秦的子民,并改姓为胡,以示不忘母族。

相比于其他的夷民,轩辕的翁因为多少向其媪学了些华夏文明,得以快速融入戍所,还曾被举荐为牧典,也就是戍所的田典。

只是其母仍不满足。为了给轩辕更好的教育环境,她又一次说服其翁,举家迁入河间郡。

这次搬家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先是轩辕通过测试,以优异成绩考入蒙课,紧接着其媪的亲眷迁入,成为雍国的商贾,轩辕一家与他们相认,脱去夷籍,获得夏籍。其翁也由此符合了为吏的条件,经历率敖过后,众望所归成为与里典等同的所典。

人的境遇有时就是这般奇怪。

在其媪的谆谆教诲下,轩辕很尊重学问长者,李恪肯定属于学问长者,所以轩辕每次放课,都要来找李恪扯闲。

今日也不例外。

轩辕见李恪在院子当中透气,就跑进来问:“夏子,你说我长大了能加入墨家么?”

李恪有些好奇:“为何突然想加入墨家?”

“今日先生为我们诵了一段《明鬼》,我很喜欢,就想加入墨家。”

“听了《明鬼》便喜欢了?”李恪笑着摸了摸轩辕的脑袋,“想加入墨家,你首先得在学室当中获得举荐,去县里读中级学室。你们县的学室便是墨家先生在教。只要你在县学依旧表现优异,就可以被推举去少年营,少年营毕业便是墨者了。”

小轩辕拧巴着脸:“我的学问是学室中最好的,只是翁是夷人,会不会……”

李恪摇头解释:“墨家的夷人虽不多,据我所知也有好几百人了。这主要是因为夷人归复时日尚短,墨家论学论艺,却不论出身。”

“真的?”

“我是钜子呢,必不骗你。”

小轩辕吃了颗定心丸,开心地走了。待他走远,李恪的脸却黑下来:“师哥……”

憨夫凑过头,一脸尴尬:“师弟,这……”

“学律有明令,初等学室不得教授百家学识,司学究竟是监管失职,还是有意放纵?”

憨夫红着脸:“师弟,这……各家都希望能早些拔出可造之才,到中等学室,学童年龄普遍十七八了,多有求官心切,反倒容易荒废治学。”

“始皇帝下了一道矫枉过正的焚书令,拼着遗臭万年才把说辨之风迫回到少数士子口中,不乱国政,你们如此做,是打算逼我学始皇帝,再下一道禁学令,废除初等学室么?”

憨夫面色大变:“师弟,何至于?”

“百家争鸣不可丢,百家争鸣亦不可取。”李恪遗憾地叹了口气,“民好清谈,则国政不行,这是不变的道理。因为授初教者,大部分连本家的学论都搞不明白,照本宣科,虽能挖掘出一两个好苗子,更多的却是让一知半解的认识洒进民间,惑乱民智。此非开智之法也。”

“照师弟如此说,莫非我们就该让黎庶愚昧?”

“师哥莫要小瞧黎庶。识文,断字,好学者上,好力者辍,他们会凭着生活对国政有自己的理解,不需要庸师把自己都不甚理解的道理偷偷摸摸塞给他们。”李恪瞥了憨夫一眼,转身回屋,“以显学为主,揪些自作聪明的鸡出来,移给御使府,至于你们所担心的……我另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