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太师
作者:tx程志 | 分类:历史 | 字数:105.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二五章三个月之内不许抵达
虽然云州民壮也有充足的战斗经验,至少在面对突厥进攻云州的时候,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先后歼灭突厥兵马六七千,俘虏三千余人马的战绩。
然而,在大唐北伐突厥之中,耀眼的战绩太多了,先不说李靖八千精锐夜袭阴山,一战尽歼灭颉利可汗麾下六万余人马,俘虏七万余人马,颉利可汗麾下十五万大军一触既溃。
李绩以九千精锐,在石州临泉境内古镇口,全歼灭东突厥名将阿史那社尔所部八万人马,阿史那社尔仅率领数百残部逃窜。
这个阿史那社尔是处罗可汗的次子,年少成名,一直以智勇闻名东突厥,为拓设,设牙旗于漠北,统帅铁勒、薛延陀等部族,这次南下他率领本部三万人马,外加薛延陀和铁勒部,共计八万余人马。
李靖袭击阴山,还有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成份,而李绩则摆开阵势,以堂堂正正之战对战阿史那社尔,他三天十一战,十一战全胜,打得东突厥战意全无。
而六路北伐总管之一的畅武道,北渡黄河,自丰、胜、贺诸州,横扫河套地区的突厥诸部,旬日之间,斩首三万余,俘虏五万余人马。
诸此各军,耀眼战绩实在太多了,而杨天保所部取得的战绩自然不明显,人家哪一战都是过万,俘虏数万,而杨天保的战绩实在拿不出手了。
当然,就像宋朝名将狄青,成名狄青行军打仗时经常亲自做先锋。作战四年,前后大小打了二十五场战斗,中乱箭多达八次。攻陷金汤城,夺取宥州,屠杀了砽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部族,焚烧西夏储备的粮食数万石,收缴帐篷二千三百只,俘虏五千七百人。
狄青的战绩不俗,只是放在宋朝耀眼,放在唐朝一样会湮灭在众人之中。一人灭一国的王玄策,在史书中的地位不如一个和尚,别说比玄奘如何,他甚至没有一个跟高阳通奸的辩机知名度高。
当然还有百骑破万的席君买,好像他一直都是一个果毅都尉从六品官而已。
杨天保能从一个司兵参军,升任云州总管,已经算是官升三级了,已经难能可贵了。
特别是张宝相与李道宗在灵州大败突厥,缴获东突厥牛羊十数万计。在经过杨天保所驻的鹿苑大营时,张宝相发现了这个将门出身的杨天保,似乎对于行营束伍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
将门子弟在这个时代,相当于科班出身,这样的将领,对于命令执行力相当不错。张宝相就任命杨天保为右营总管。
其实就是一支辎重队总管,民夫队长,杨天保也乐得清闲,并没有去挣什么,毕竟现在的突厥人就是一只受伤的野兽,保不齐会跟他们拼命。
杨天保就像乖宝宝一样,既不抢功,也不反对,他还年轻,太过惹人注意也不太好。这个时候,他反而躲得清闲。更何况辎重管理着全军的军械、粮草、衣被、兵刃,箭矢、装备等物资,也是相当重要。
更重要的是,云州百姓,他们听杨天保的忽悠,当然也更是对杨天保的信任。杨天保自然不能辜负他们。
他们跟着杨天保从军,可是万以出现伤亡,至少会对一个家庭产出难以弥补的影响,最关键的是,这些民夫不是府兵,他们阵亡可没有什么抚恤,朝廷只会免三年丁役,折算下来大约相当于三四千人,甚至不如一头牛。
然而辎重兵的工作并不好做,如果在官内还好些,毕竟官道时常都会修,可是出了长城以后那就完全没有路了,要想去哪,只能依靠大致方向。
关键是这个时代的大车运输能力有限,杨天保从长安来云州,区区二百人不到,就带了数十辆辎重,而这次出关李道宗和张宝相各率领四个府,共计战兵一万两千五百余人,而配合的辎重兵,就分为左右和后军多达三万九千余人马。
不过,这个问题其实难不住杨天保,他让工匠临时打造了足足上千个矮小的木架子,下面有两根打磨得非常光滑的硬木条,两头高高翘起,和后世的马拉雪橇几乎没区别。
关键是这个雪橇载重量大,甚至远比马车载重量大,一具雪橇可以拉动足足五六千斤,两匹马可以拉着飞快的奔跑。
其实,杨天保早就想过打造雪橇,而且为了方便,这种雪橇还是活动的,如果没有冰雪,那就装上车轮,用牛马拉着车走,如果有冰雪,那就用雪橇行军。
这次出关,杨天保就没有搞特殊化,薛瑶也好,罗晓玉也罢,她们全部留在云州城,只带着薛仁贵、单道真、吴善思、周普、潘登等将领。
追求生活的安逸,向来是杨天保的习惯。哪怕来到塞外,杨天保也不会委屈自己,他的座驾,自然是经过工匠改装的,长达三丈二、宽约一丈六上面装着车厢,里面燃烧着煤球炉,直接把烟囱排向天空。
尽管远不如火墙和火坑舒服,至少不用像外面那么寒冷。
杨天保跟着大军出发,一路倒也顺利。
……
……“数千封疆有百万余,犹有不足之心如存绝灭之意,上古舜尧有德四海来降,汤武施仁八方拱服,但战无两胜,兵无两败,君胜臣输图漏上国之意,臣胜君输更被小邦之耻,讲和为上,罢战为强,救生灵之疾苦,免黎庶之艰辛,年年进贡於中华,岁岁称臣於弱地四方,皆宁岂不美哉,诚惶诚恐谨书……”
长安城太极宫太极殿内,突厥使臣执失思力磕磕巴巴地念完了降表。
可别说执失思力的唐言说得极为标准,他念完之后,小心翼翼的打量着李世民,以及满朝文武官员的反应。
李世民上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可是眉眼之间却难以掩饰李世民的兴奋。
看着李世民心情不错,执失思力终于松了口气。
李世民兴奋的说道:“诸位爱卿,突厥颉利可汗请降,我大唐是否该接受?”
萧瑀出列马上说道:“陛下,颉利目前大势已去,甘愿俯首称臣,此乃大喜之事,陛下应该接受颉利归顺,封其于榆林之北,以制衡其他漠北势力。”
戴胄出列道:“陛下,萧相国所言极是,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原本我中原,就与突厥分居长城内外,互通有无,和平相处,颉利利欲熏心,致使两国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如今颉利甘愿俯首称臣,王师不宜再造杀孽。”
魏征出列道:“陛下,颉利就是一条吃人的狼,指望他吃斋念佛,纯属痴人说梦,颉利派人送来降表,这不过是缓兵之计,颉利一旦脱困,必定卷土重来。臣以为,不可上当。
李世民一脸庄严地站起身来道:“朕与颉利,在渭水河畔结盟立誓,约定从此两国交好,可是颉利背盟不义,残民弃友,所作所为,罄竹难书。(顿了一下,继续道)颉利可以如此倒行逆施,但朕却不能东施效颦,朕不忍看到天下黎民百姓陷于战火颠沛流离,颉利既然献上降表,朕就允了他。”
魏征正欲辩解。
李世民抢着说道:“传朕旨意,命鸿胪寺卿唐俭,担任出使突厥使臣,将颉利带到长安来,听侯发落。”
萧瑀道:“陛下,还应派出一路使臣,通知李靖罢兵。”
李世民点头道:“那是自然,两路使臣,明天到两仪殿面圣。”
李世民转而望着执失思力道:“你来长安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执失思力道:“日夜兼程,十天!”
李世民转而望着唐俭道:“唐爱卿,最多十五日,必须抵达白道!”
唐俭躬身道:“臣绝不辜负圣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