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活在原始时代

作者:老山活着 | 分类:历史 | 字数:74.9万

第二百三十五章万马奔腾山作阵

书名:活在原始时代 作者:老山活着 字数:3652 更新时间:2024-10-11 11:38:19

阚舜一直在太上皇身边学习,在阚石的言传身教下,他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除了要有强大的武力外,更需要一大批朝庭的支持者,这也就是君以严密治国的说法由来。

武力的强大,阚石早已经做到了,而民心恰恰是他和自己的父亲未来关注的地方。如今国家四海平定,草原也构不成威胁。受人口基数的制约,现阶段没必要对外扩张。

至于开发交趾这些东南亚地区,那是为了给国内大笔的资金找个投资方向,不过是搂草打兔子,顺手而为之。

工业革命也导致了财富由农业转向工业,致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有人提议只要多多办工厂,搞实业,把农民变成工人不就解决了吗?但这是原始时代,除了华夏一枝独秀外,其他的地方还处于蒙昧之中,像欧洲还处于石器时代呢。

整个世界贸易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大量的工业品你要销给谁?朝庭再有钱,即使把工厂铺满神州大地,而且就算你搞成了,消费者也只能是华夏的子民。工厂生产的产品没了市场,那就会限制工业创新能力,从此停滞不前。

因此工业化过程,还是必须循序渐进,目前设定资本准入的门槛,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朝廷需要控制各行各业的规模,形成有序的竞争机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有序的发展。稳定就是王道。

国民福利政策推出以后,阚武的威望如日中天,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甚至有人把他和太上皇作比较,认为阚武也是一位圣君。

伯服这些勋贵子弟和商人也放下了心思,他们把精力投入到东南亚的开发之中。自从朝廷放开了一个口子,丛林中的野人就倒了大霉,他们被这些武装到牙齿的商人抓起来送到交趾,成为了一名”衣食无忧”的铁路工人。

在强大的武力威慑下,这些被迫充当铁路工人的野人努力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短短的一年时间,在大批的工程机械投入使用以后,从广西到岘港的铁路很快就被拉通,朝廷也信守承诺,将沿途的矿产应用极低的价格拍卖给他们。

巨大的回报刺激了这些投资者,越来越多的人削尖脑袋,要挤进类似的项目。这些资本家并不满足取得的成绩,在他们的推动下,铁路还在向着南方坚定地推进。

皇帝说了,铁路延伸到哪里,哪里就是华夏,铁路沿途的矿产和土地都是可以开发的对象,朝廷督办这些项目的官员私下说,交趾的猴子目前还没进化成熟,因此国内的政策在这里是无效的。

这些商人多聪明啊!华夏国人的利益是不可以侵犯的,在这里可没有华夏的国人,没有那么多约束了。国内有很多勋贵还怀念奴隶侍候的生活,顿时纷纷南下,在这些地方购置田庄土地人口,开启了种植园,重新当起了奴隶主。简直就是他们的世外桃源。

放开这个口子,是太上皇阚石有意纵容的结果。对这些忘恩负义的白眼狼,阚石可从来没有什么好印象。反正这些人还处于石器时代,进入奴隶社会也算是一种进步吧。作为一个后世参加过南疆作战的军人,阚石没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

……

华夏三十年春,江汉平原,华夏军马养殖基地。

作为一个后世来的穿越客,阚石和黎巧看见万马奔腾,就会联想起许多画面,这些画面可能是中国历史画卷。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马寓意成功吉祥,正如“秋光有尽意无尽,万马奔腾山作阵”。

今天在广阔的江汉平原,目睹华夏最大的军马基地中近十万匹军马奔腾的场面,就连黎巧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这里的每一匹战马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这是一种新的马匹品种,被黎巧命名为华夏悍马。

关于华夏的马匹,阚石夫妻俩在后世经常看到的说法是,中原缺马是地理和气候原因造成的。认为养马需要有大片的牧场供马驰骋繁衍;而且马是怕热的动物,需要比较寒冷的气候,而这些都是中原所缺乏的。

夫妻俩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这根本就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说法,一个彻彻底底的谎言。欧洲的西班牙道路崎岖不平,普鲁士分为几百个邦国,土地非常狭小,而且都是农耕区,却照样培育出好马。

后来的日本北海道,韩国济州岛这样的海岛,也养育了极好的马,所以关中推行农耕后就不能养马的理由是不成立的。之所以养不出好马,而是没有好的养马技术。

中国的疆域如此辽阔,河北、河南、山东以及黄淮地区都有大片平原可以养马,可是一般认为那里夏天过于炎热,马儿难以适应这种气候。

这种观点也难以成立,阿拉伯马和印度马瓦里马都是在极其炎热环境下培育出的顶级好马,当年埃及马穆鲁克骑兵和印度德里苏丹国骑兵就是骑着这两种战马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蒙古骑兵。

所以,中原缺马,尤其缺乏好马的原因不完全在于地域和气候,而在于没有优秀的马种选育培养技术。

汉唐时期大量引进过中亚和西域的优良马种,但是从未建立严格的血统谱系,也从未形成过系统和科学的马种选育理论,结果这些优秀马种繁衍两三代以后,就急剧退化了。

导致中原养马技术原始落后的原因在于不合理的马政。在古代,马是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其地位如同后世之能源,攸关国家命脉,明成祖强调:“国君之富,是马于国为重。”

因此马政在历朝历代都是国家的一个战略性支柱产业,而且基本上都采用国有化经营模式,由国家垄断,以巨大投入换得马匹产出。

而西方却是由教会、庄园、贵族、骑士等私人力量主导的马匹饲养和育种事业,他们在农耕的同时养马,利用农田轮耕周期中的空闲农田生产马的饲料,既做到了精心饲养,又控制了成本,还能深入研究改进养育技术。

黎巧前世作为一个医学博士,对遗传学造诣也很深。正是在她的指导下,华夏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将阿拉伯马、蒙古马以及后世的汗血宝马进行杂交改良,终于孕育出一种遗传基因稳定,特别优秀的战马——华夏悍马。

阚石眼下就面对着这样一匹战马。这是后世没有出现过的品种——华夏悍马。它属热血马,诞生在华夏的江汉平原。它肩高一米五十五至一米五十八左右,长得和阿拉伯马神似,却比阿拉伯马更加的高大。它具有无穷的持久力和耐力,是长距离的骑乘马。

前世中国不产良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本土原生马种、地理气候环境、历代王朝的马政有关。

蒙古高原是蒙古马的故乡,而东亚邻近蒙古,又有大海和高山沙漠的环抱,使这里与外部世界隔离,外部的马很难流入。所以在古代,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使用的马匹基本是都是蒙古马,这种马体型小,在速度和力量方面,与高大的欧洲森林马差了很多。

《周礼·夏官·司马第四》:“马八尺以上为龙……”,古代一尺是23厘米,八尺就是184厘米,比大多数古代中国人要高。

但这个高度不是马的肩高,而是全高,即使这个高度的马,肩高也不过150厘米,但在中国古人看来已经是“龙”了,而大多数马的肩高不过130厘米左右。可是在欧洲,身高148厘米以下的马都属于小型马。

低矮的体型,意味着没有威猛的冲击力也不能快速奔跑,无论是充当强调负重和冲击力的重骑兵用马,还是追求快速灵活的轻骑兵用马,蒙古马都力不从心。

多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古马耐粗饲、抗病能力强、耐力好等特质赞誉有加,尤其称道蒙古马的长途奔袭能力。人们特别看重蒙古马的耐力,蒙古马也确实拥有耐力出众的特质,但这种能力是被蒙古人神化了的“牛皮”。

蒙古马队的辉煌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众多的马匹数量换来的。蒙古人出动时,每人携带好几匹马,可以轮换骑乘,以此抵消与欧洲马的质量差距,而每个欧洲骑士精心饲养的战马往往只有一匹,以一敌多自然吃亏。

蒙古马其实是一种半野生马,蒙古人并不精通精养选育技术,只是把马散放到草原上,任其自生自灭,蒙古马耐粗饲,抗病能力强的原因就来自于此,而战马其他工作性能的培育就无从谈起了。

如果把蒙古马与欧洲和中东的战马比较,就犹如将后世青藏线上的流浪狗与德牧相比。流浪狗生命力强,抗病、不挑食,但在工作性能上,是远不如德牧的。

……

阚石认真地听取马场官员的汇报,得知这种战马的保有量已经达到了十万匹,而且遗传非常的稳定,已经是一个华夏特有的品种时,阚石兴奋得哈哈大笑,忍不住跳上战马,亲身体验一下这种优秀的马匹。

江汉军马场占地两万多平方公里,几乎占据了江汉平原近半的面积。辽阔的草原成为了这些马匹最好的繁殖基地。骑在这匹马上,它长长的鬃毛披散着,跑起来,四只蹄子像不沾地似的。

马到了阚石手里,也像找到了自己的主人,奔驰得更加得意与骄傲起来,不管前面有多少马,它也要风一样卷过去。马儿们高扬着骄傲的头颅,抖动着优美的鬃毛,合着这宏大的旋律,在海一样宽阔的草原上翱翔。

大地在摇动,时空的概念在消失,这奔腾的马群简直就是一部历史的缩影,一个悲壮巍峨的造型。上万匹马儿一齐引颈甩鬃,昂首嘶鸣,悲壮而哀婉。气吞八荒,声震环宇。

阚石跑完一圈下来,颇有些意犹未尽。他对着黎巧兴奋地说道:“老婆,你创造了一个奇迹。让后世那句:华夏只能养出好人,养不出好马的屁话丢到爪哇国去,科学还是第一生产力呀!……“

”……这马速度快,耐力也好,跑起来姿态优雅。我看比后世所谓的十大名马都强,哈哈,尤其是这个名字起的好。嗯,华夏悍马!够霸气,是你起的吧?”

黎巧嫣然一笑:“嘻嘻,我既然也来到了这个世界,总要改变些什么,你带来了工业革命,我也带来了华夏悍马。夫唱妇随,这算是我留给这个世界的礼物吧。”

阚石听了哈哈大笑,揽住自己的妻子,眺望着远去奔腾的马群,心中也生出了豪迈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