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逍遥初唐

作者:扬镳 | 分类:历史 | 字数:398.9万

第707章 金樽共汝饮

书名:逍遥初唐 作者:扬镳 字数:4081 更新时间:2024-12-19 02:05:59

“李牧,你不要胡说——”

李世民的声音极小,被李牧的声音压住了:“——如大家亲眼所见,滴血认亲,就是一个笑话!”

李世民把嘴巴闭上了,他听出来了,李牧在往回找补。他不知道该如何配合,那么最佳的配合,就是不说话看李牧表演。

“大家可能会想,这滴血认亲之法,已经传承了数百年,怎么可能是笑话?是不是我李牧为了活命,故意这样说的?”李牧轻笑一声,道:“非也,非也!大伙都与我交往不浅,也都应该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没有把握的事情,我是绝对不会做的。我之所以敢进行滴血认亲,是因为我心里明白,这种法子根本验不出什么来——”

“你怎么知道?”人群中冒出一个声音,李牧瞧过去,人多嘴杂,分不出是谁喊的了,他也没深究,笑道:“这事儿啊,还要从一次练剑开始,我有两个兄弟,一个叫独孤九,一个叫做李重义,大伙儿可能都见过这俩人,有一回兄弟俩比剑,划伤了手臂,当时用白布擦血,后来他们清洗的时候,我就发现,他们的血液竟然相融了。”

“独孤九出身独孤阀,生在陇右。而李重义是靺鞨人,出生在渤海之滨。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再看俩人的身形对比,长眼睛的都能看得出来,他们不会是亲兄弟。但是,这样的俩个人,血液却能够相融。我发现这个现象之后,觉得非常的奇怪,心里头便产生了好奇。当即,我便用自己的血试了一下,发现我们三兄弟的血都能相融。”

“若合血法是真?岂不是说明,我们三兄弟是亲兄弟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李牧侃侃而谈,道:“后来,我又专门找书研究了一下,发觉在历代的医书上面,都没有明确地记载过滴血认亲之法。但这个法子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我又翻遍了古籍,终于找出了脉络。滴血认亲之法,记载于野史杂说之上,游方的道士口口相传。说白了,不过是一些心术不正之人,为了达到自己的某些目的,蛊惑人心,骗人所用罢了。”李牧看了眼长孙无忌,笑道;“我这可不是在说国舅爷,想必国舅爷定是受了他人的蛊惑,才会迷失本心,做出这等没道理的事情吧。”

长孙无忌嘴巴蠕动一下,瞥见李世民的目光,咬牙挤出一丝笑容,道:“是的,我是受了妖道蛊惑,现在我已经知道错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啊!国舅不必放在心上!”李牧非常大度地说道,他挥了挥手,让伙计撤下去清水盆,看到李世民仍然忧心忡忡,注视了他一会儿,忽然又道:“为了解诸位的心疑,我们来做个试验吧,看过之后,大家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

“拿十盆清水来!”

李牧喊了一声,立刻有伙计端来了十盆清水。李牧把匕首放在旁边,对众人道:“为了证明我所言非虚,我料定,在场的诸位,肯定也有血液相融之人,请站出几位来,咱们试验一下,两两配对,得选绝不可能有血亲之人才行。”

见众人没有人动,李牧又道:“这件事我已经试验过,大家大胆站出来,解了心疑,也免得猜来猜去。”

还是没有人站出来,李世民有点急了。现在事儿不在李牧身上了,而是在他的身上了。如果不能证明滴血认亲是假的,他就不是李渊的儿子了,他的皇位正统性,将遭受前所未有的质疑。见到事情到了僵局,李世民对高公公道:“去叫几个禁卫过来!”

高公公急忙出去,不一会儿带来了一队禁卫,共计二十人。这二十个禁卫,绝对不可能是二十个兄弟,用来验证可谓是可信度极高的。

众人看到这些披甲在身的禁卫,心中都明白了李世民今天是干嘛来的。今日若这滴血认亲,验出了李牧是李建成的儿子,这些禁卫早就进来拿人了。看到这一幕,所有人心里多少都会觉得,李世民有点儿不地道。

偷眼去看李牧,却没有看到一丝的不悦,众人心中暗赞一声,好一个少年郎,喜怒不行于色,假以时日可还了得?

李世民心中也是一样的想法,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解释了,也实在是不仗义了些。他看了眼脸色灰暗的长孙无忌,对他头一次升起了埋怨之感,他当然不会觉得是自己错了,因为本来已经要告一段落的事儿,是长孙无忌的游说,才有了今天这一幕,若无长孙无忌——李世民忽然一怔,他想到,在王珪匿名递折子的时候,也是长孙无忌在推波助澜,难道真的被皇后说中了,长孙无忌只是因为一己之私在构陷李牧么?

若真是如此——

“大家都看到了。”李牧的声音传入耳朵,李世民看过去,只见二十名禁卫已经都割破手指,把血滴在了清水盆中。他仔细瞧过去,十个清水盆中,有六对相融,四对不相融的。六对儿相融,这足以证明,合血法的荒谬了。

“这里有六对儿相融,四对儿不相融的,请这六对儿自己来说一说,自己的家乡何处,与对方是否是兄弟吧?”

十二个人纷纷自报家门,除了一对儿是来自一个地方之外,其余五对儿,都是一个天南一个海北,不在一个州府,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这便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了,唐朝的交通与后世没法相提并论,大部分的人,除非是参军打仗,或者做生意四处闯荡,通常一辈子都走不出一个县的地方,即便这五对儿有一两对儿可能是兄弟,但若五对儿都是兄弟的可能性,基本上为零。

但他们的血液,却是相融的。

事实摆在眼前,不容得不信。

李牧朗声说道:“合血法的荒谬,眼前的事实便足以证明了。不过为了让大家更明白一点儿,我可以多说一些。”李牧让人拿出来一张白纸,用毛笔在上面写了甲乙丙三个字,然后对众人说道:“关于这件事,孙思邈孙神医在的时候,我俩一起研究过。”

把孙思邈牵扯进来,目的是为了增加可信度。孙思邈在长安的名声,堪比活佛真仙,涉及到医术的事情,孙思邈说一句,顶其他人一万句。

“孙神医提过一件事,他曾看过一个前朝御医的手札,其中记载了两次救人的过程。有一次,一个小卒流血过多昏迷,御医死马当活马医,用活人的血液,以芦苇管刺入他的手臂,为其输血,这个人救活了。但没过多久,又有一个小卒同样是流血过多,御医为其输血的时候,却把他给害死了。”

“御医不明白为什么,便潜心研究,终于他发现,原来看似相同的血液,实则不同。举个例子,有的人血液是甲,有的人血液是乙,有的人的血液是丙,同样是甲种血液的两个人,输血不会有问题,而不同种血液的两个人,输血就会发生问题。”

“这也就是合血法的相融与不融,能相融的血液,不能代表亲缘,只能是说明这俩人的血是一种血而已。我的血和陛下的血是同一种,因此我们的血相融,但陛下与太上皇的血不是一种,所以就不融。也就是说,如果太上皇失血过多,我与陛下的血,都救不了太上皇的命,但也仅此而已了,根本不能证明彼此之间是否有亲缘的关系!”

“大家也可以想一想,古往今来,所谓滴血认亲之法,哪有一次是用在正途,全部都是奸邪之人蛊惑罢了。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滴血认亲之法!”李牧又爆出一记重拳,他瞄了长孙无忌一眼,继续说道:“不止是合血法,滴骨法也是一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白骨、”李牧扫视一周,掷地有声道:“我见过!而且就是在不久之前,我就见过。在沙漠里,走几里路,就能看到沙漠里埋葬的白骨。那些白骨被风沙侵蚀,仔细看骨骼间甚至都有细小的孔洞。这样的白骨,别说是滴人血,滴牛血它也会渗进去,不信大家可以试一试!”

众人议论纷纷,有些武将,例如李世民,秦琼等人,都是见过白骨的,李牧没说之前,他们还没想到,但听李牧说了之后,回想自己经历过的事情,确如李牧说的一样,人死后化成白骨,的确是什么血都能渗入的。

敢情流传了数百年的滴血认亲,竟然是一个荒谬绝伦的骗局!可笑世人竟然奉为圭臬!

见众人消除了疑虑,李世民满怀歉疚,走过来看着李牧,竟然欲躬身施礼,李牧哪能让他真的弯腰,赶忙扶住他,自己弯得更低,道:“陛下,您这是做什么?折煞臣也!”

“不,李牧,羞杀朕也!”李世民歉然道:“你是忠臣,朕是昏君!”他解下腰间的宝剑,递到李牧手中,道:“这是你交还给朕的尚方宝剑,朕把他再赐给你,希望你能够原谅朕。朕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向天起誓,此生不复相疑。”

“陛下,这——”李牧看了看手里的尚方宝剑,慨叹一声,忽然把剑拔了出来:“这把剑是极好的,不敢欺瞒陛下,臣得了这把剑后,确实是爱不释手,还给陛下的时候,心里也是十分的舍不得。不过陛下,这尚方宝剑,您就这么放心的交给臣么?”

李世民笃定道:“朕已知错,从今往后,对你是一百个放心。”

“臣可孟浪,不知轻重。尚方宝剑先斩后奏,万一杀错了人,陛下岂不是怪罪?”

“怪罪也是以后的事情,朕相信你不会乱来。”

“那可不一定。”李牧忽然转身,剑光一闪,剑尖儿指向了长孙无忌,众人吓得齐齐地哆嗦了一下,李世民更是下意识伸出手,抓住了剑刃,利刃割破了他的手心,鲜血顺着剑身流淌下来。

李世民能感觉到李牧向前刺的力道,所以他没有放手。长孙无忌这次虽然做了让他失望的事情,但是,他毕竟是自己从小长大的朋友,毕竟是自己皇后的长兄,当朝的国舅爷,无论是情义,还是亲情,他都不能让李牧把他给杀了。

“李牧——”李世民看向李牧,眼神中已有了一丝哀求和警告的意味。

“陛下这是做什么,臣不过是开个玩笑。”李牧忽然笑了,松缓了力道,李世民也松开了手,高公公赶紧撕破身上的衣服,把李世民受伤的手包住了。

李牧把沾染了李世民血液的龙泉剑收回了鞘,看着面无血色的长孙无忌,道:“国舅吓到了吧?实在是不必惊慌,小子虽然孟浪了些,狂妄了些,但也知道什么事儿能做,什么事儿不能做。不过,国舅似乎是有点不太明白,这句话我就跟国舅共勉了。如果国舅再有一次不明白的,我豁出这条命去,也会让国舅明白明白的。”

李牧嘴角勾起一丝冷笑,转过身面对众人,道:“明日,我便要离开长安,赶赴洛阳赴任了。陛下让我做洛阳令,我便会做好洛阳令。我会努力地把洛阳打造成如长安一般繁华,当然这也少不了各位长辈的帮衬。今日之前,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孰是孰非,小子也不想再深究,也请大家帮忙传个话儿,不管之前是敌是友,过了今日,便都不作数了。待我到了洛阳后,能过来帮衬一点儿,便是我李牧的朋友了。”

李牧倒了杯酒,举了起来:“小子谢过诸位长辈,敬一杯酒与诸位,还剩下最后一句话,请诸位记得。以前,李牧是个孩子,孩子记仇,但也忘性大,委屈了,哭一哭也就忘了。但今日之后,李牧不再是个孩子,恩怨是非,我都谨记在心。金樽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希望以后能一直与诸位饮酒,永远也不要有用到白刃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