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汉武挥鞭

作者:汉武挥鞭 | 分类:历史 | 字数:264.1万

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师

书名:汉武挥鞭 作者:汉武挥鞭 字数:3068 更新时间:2024-10-19 00:12:17

入夏前,皇子刘沐的蒙师人选终是择定,皇帝刘彻颇为重视其教育,自不吝于为其开蒙倾注雄厚的教育资源,费心劳神的为他挑选授业蒙师。

依往例,即便是大汉太子,其真正的授业恩师也多不过两位,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昔年吕后请得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刘盈,四位大贤的名义也仅为辅佐太子的门客幕僚,而非为其传道授业解惑的太子师。

然刘彻却特意为自家傻儿子在未央中宫划设蒙馆,并延请六位良师,分别教授他君子六艺,蒙师的数量比他的伴读还多。

君子六艺早在周朝,就已定为官学必修,乃是贵胄子弟需尽量掌握的六大重要素养,即礼、乐、射、御、书、数。

后世华夏的中小学教材中,每每有古文诗词鉴赏,最常见的砖家叫兽们的评注之语,是为“只可惜作者受限于所处时代,没摆脱封建礼教的桎梏看待问题”。

哇塞,看着就觉得华夏的砖家叫兽们站得高望的远,角度开阔得紧,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其实此类人多为无甚真才实学的渣滓,懂个屁的封建礼教,更不懂自身此等以偏概全的无知才是阻止社会进步的桎梏!

封建礼教就必然是糟粕么?

君子六艺只是统称,还可细分为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六艺经传以千万数,常人累世不可通其学,真真正正是活到老学到老。

不学书数,无以修身齐家;不识礼乐,无以治国善政;不精射御,无以保境安民平天下!

在先秦及汉初,华夏的士大夫阶层涌现出多少“无双国士”,是我等华夏后人没能传承先祖遗风,有甚么资格扭脸对惨遭后世朝代不断曲解乃至阉割的所谓“封建礼教”语带轻蔑?

若先人穿越而来,到得现今这老人倒地都没人敢上前搀扶且笑贫不笑娼(倡伎优伶)的年月,只怕会捶胸顿足的哀叹此等“礼崩乐坏”!

刘彻就觉着君子六艺不错,压根不似后世砖家叫兽所鄙薄的那般模样,譬如那礼法也真不是侧重在强调和划分“等级制度”,而是教导和规范为人处世所需注重的礼数。

五礼者,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吉礼”是在指祭祀礼仪;“凶礼”是指丧礼;“军礼”是指军中的礼仪;“宾礼”是指接待宾客的礼仪,然多用于君王;“嘉礼”则是指各式喜宴的礼仪。

这不该好好学么?

六书也颇纯粹,无非练习书写识字及行文手法,譬如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也没真非逼着去苦读甚么经史子集,先秦和汉初也没太过讲究儒家所谓的甚么“三纲九常”。

六乐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五射和五御教授纵马御车,控弦弯弓;九数更乃生活必需的术数理学。

所以说,君子六艺堪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虽在术数方面定是比不上后世的数理化填鸭式教育,但那特么关“封建礼教”甚么事?

奉劝编写中小学教材的砖家们摸摸良心,莫再胡言乱语毒害下一代了。

作者君也不是在跪舔封建礼法,然说话撰文要实事求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懂么,懂不懂就谈甚么“封建礼教桎梏”,每本教材都是复制粘贴,你们拿着编写稿费睡得安稳?

一边想着复兴华夏民族,一边在教科书里大肆贬抑华夏礼法,这特么是脑子“瓦特”了?

刘彻觉着依君子六艺给自家傻儿子开蒙挺好,不必特立独行的搞甚么“素质教育”,小刘沐也不需要“课业减负”。

男孩子,小时候不吃苦磨砺,长大了岂不是要成娘炮?

正是出于此等考量,刘彻为儿子延请的六位蒙师,除却担任“六乐蒙师”大长秋卓文君,旁的皆是猛人。

五礼蒙师是为前任丞相袁盎,六书蒙师是为太学祭酒卫绾,两位四朝元老皆是年过花甲,卫绾更为今上“帝师”,小刘沐若敢犯浑,绝对戒尺啪啪抽手心,训诫到彻底老实为止。

五射和五御乃是武课,恰好左右中郎署负责轮番宿卫宫禁,且赵立和李松这两大中郎将皆出身羽林卫,向来忠心耿耿,故皇帝刘彻让他们也担任蒙师教导小刘沐武课。

刀剑不长眼,且历朝历代摔马而亡的皇子皇孙屡见不鲜,据野史传闻,唐太宗的嫡长子李承乾也是幼年摔马,这才瘸了腿。

刘彻虽想让儿子吃些苦,可没想让他去玩命,整出甚么不幸的意外之事。

倒是九数蒙师乃是与小刘沐颇为亲近的清河王刘乘,皇帝刘彻就想着自身尽心竭力将这厮培养成帝国科学院的主事者,现下也该让他稍微“投桃报李”,把那些跨时代的数理化知识传授给小刘沐。

这对叔侄向来处得好,刘乘应是晓得如何让小刘沐乖乖听课的。

小刘沐已册文王爵,是为沐王,故此六位授业蒙师皆可视为“王傅”。

沐王殿下的王傅人选落定后,大汉群臣皆是眼神发亮,心里真打算盘。

瞧这架势,皇帝陛下貌似真有心将沐王作为储君般栽培,否则岂会费心延请这些重臣为其开蒙?

袁盎已告老致仕,每日除却在府中含饴弄孙,便是顶着光禄大夫的名头,偶尔去太寿宫与太上皇追忆往昔峥嵘岁月,搞甚么忆苦思甜。

要请他再来教导年幼的皇子,着实不容易,刘彻这皇帝也是再三延请,他着实推拒不过,方才应下的。

实话实说,袁盎曾为百官之首,卸任后又得封候,此生已是无憾,且随着年岁渐高,更有些无欲无求的意思。

莫说刘沐现今未得册为太子,即便他得为储君,袁盎也没甚么“从龙之心”,反倒更不情愿牵涉到天家之事来。

多少权贵想做那“从龙之臣”,然袁盎过往都做到丞相了,家中子嗣也没甚么可堪造就之人,步入朝堂有弊无利,倒不如靠着袁盎的荫蔽,外放他处踏踏实实做小官小吏来得好。

故而为小刘沐授业之事,对袁盎而言实是瞧不出没甚么好处。

卫绾的情形与袁盎也是差不多,为让两人应下此事,刘彻是连太上皇老爹都抬出来了,这才得以如愿。

不晓内情的诸多权贵见得沐王的六位蒙师并举,皆是觉着袁盎和卫绾有些折节委屈,那赵立和李松未到而立之年,卓文君更是宫中内宰,凭甚么与两位数朝元老并举?

说难听点,清河王刘乘虽身份尊贵,然袁盎和卫绾为今上师长,其地位何其超然,刘乘这未曾及冠的少年亲王见了他们也得先作揖见礼才是。

此乃礼法,逢得重要节庆,便连天子都多会亲自登门拜谒师长,作揖见拜皆是常见之事。

然大汉权贵们却不知晓,六位蒙师非但并举,且是往宫邸蒙馆为五个孩童授业,而不仅是专门教授小刘沐。

正因皇帝刘彻特意言明,袁盎和卫绾才勉强接这差事,这与是否中心无关,纯粹是两位老人家不愿再卷入到权力角逐的旋涡中。

刘彻也是理解他们的想法,故非仅对他二人,便是对其余四位蒙师也是坦言明言,他们只需去宫邸蒙馆教授蒙学,待小刘沐过些年习罢蒙课,会为他另择王傅。

刘彻的意思很明显,让这六位蒙师与刘沐之间关系类似后世中小学的师生,而非彼此荣辱休戚相关的传道恩师及座下弟子。

蒙师们皆是聪明人,若非如此也不可能官居高位,故都领会了皇帝陛下的意思,也皆应诺会尽量对宫邸蒙馆内的贵胄子弟一视同仁。

刘彻对他们的表态颇是满意,这宫邸蒙馆虽因小刘沐而创设,然若效果不错,将来的皇子和公主们也都可入此蒙馆,获得更为系统及优质的启蒙教育,还可接触更多的贵胄子弟乃至世家贵女。

天家子女虽自幼锦衣玉食,然因养在深宫内苑,往往与社会脱节,甚至会产生不小的隔阂与鸿沟,不知民间疾苦,问百姓何不食肉糜的君王,历朝历代还少么?

秦国之所以能六合诸侯,大部分功劳实则也不该算到秦始皇头上,盖因他仅是“奋六世之余烈”,承接了六世秦国圣君为其留下的雄秦,而此六位秦君皆曾历尽磨难,被放逐,被送去敌国为质,乃至与饥民和野狗争食。

刘彻瞧着自家那傻儿子已隐隐现出暴烈凶悍的脾性,倒也没觉得有甚么不好的。

教以礼法,让他懂得恩义,不做白眼狼;教以待人接物,让他懂得凝聚人心,不做孤狼。

狼,凶狠却又狡诈,狂傲却又团结。

想要传承大汉社稷,就要习得狼性,懂得如何做好头狼,领着大汉臣民将外族蛮夷尽皆撕碎,吞食入腹。

奔突四野是为狼,承欢膝下多为犬!

至于少数高举普世价值大旗的圣母表,具体是甚么物种,本书就不多讨论了,免得再被举报,遭了封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