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求生实录
作者:携剑远行 | 分类:历史 | 字数:325.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22章 看不见的军工产业(下)
“这种东西,制作起来问题不大,只是,它真的有用么?”
仔细的看了看高伯逸画的很潦草的草图,崔莺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
那么高伯逸到底画的是什么东西呢?
答案就是纸甲。
没错,就是用纸做的铠甲。
别说是古代,纸张的质量比较差。就算是现代,纸做的铠甲也是天方夜谭…之一。所以也难怪崔莺不相信,谁也无法预料,软绵绵的纸,能做成坚硬的铠甲。
而且效果还能达到实战的作用。
“这并非是你家阿郎我的创新,别人早就用过了。你先让作坊里制作竹纸,竹子取材容易,成本低,便于大量制造。
等纸做出来以后,再慢慢想办法打造这种铠甲。”
高伯逸眼中寒光一闪,邺城不是有钱么,他就是要堆钱,压死晋阳那帮鲜卑勋贵。但是铁器的产量是有限的,而且受到国家控制。
想用钱打造一批铠甲,非常不容易,难以普及下去。
然而造纸不一样,这不属于官办和管制的范畴。到时候只要高洋点头,新建一个制纸甲的工坊就行,原料可以大量民间采购,将成本压低到极致。
呵呵,想法虽然很好,但仍然有几个比较大的问题,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说服高洋,将纸甲作为制式装备,首先在神策军当中普及。
这个产业,可以不动声色的将汉人世家拉到自己的战车上面来,惠而不费,跟其他的经济组合拳一起打出来,润物无声之下,就能慢慢跟对手拉开差距。
晋阳鲜卑勋贵啊,高伯逸可不敢小看对方呢。
……
造纸不能没有水,崔家(现在已经是高伯逸名下的产业了)的造纸作坊,就是在漳河边上挖了一条沟引水,然后围了一大片泥滩,将其建设为造纸作坊。
手工造纸工序繁多,依次有斫竹、做料、腌刷、煮料、洗刷、捣刷、踏刷、淋刷、烹槽、捞纸、分纸、叠纸、捆纸等。其中以水碓捣刷最为繁重,水碓是制造竹纸的重要工具。
建筑水碓,技术要求高,造价昂贵,所以它不是单独作为造纸使用的。
因为造纸也不是一年四季都合适,比如麻纸,以黄麻、布头、破履为主原料生产,也只能等黄麻秋季收割了以后,冬季才能造纸。
所以水碓虽然主要用于造纸捣刷,但优先用于舂米。
各种破布,植物的蔓藤等造纸原料,经过做料,成捆放在池中用石灰水浸泡,这叫过程腌刷。腌刷后的纸料需要用火煮料,最后捞纸,捞纸用的纸簾是竹簾,非常轻便精巧。
最后将捞起的纸料晒干后,就变成了原始的纸。这其中可能还有其他复杂工序,不过高伯逸并不清楚,就这些都是崔莺告诉他的。
崔家的这一处造纸作坊占地颇大,有奴仆数百人之多。这些奴仆又叫做“纸农”,农闲时造纸,农忙时耕田,两相不耽误。造纸作坊乃是崔仲文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如今给了高伯逸,可以说是伤筋动骨,损失不少。
要知道,纸农们的粮食产出,除了交税给国家外,大半也要归崔家。
崔偃昨日已经给这边打了招呼,今日高伯逸和崔莺到造纸作坊的时候,那边的纸农已经排好队在等候了。
“侯叔,作坊里能做竹纸么?”
崔莺问这里为首的一个老头道。
这位侯叔可不简单,他乃是侯景的族人,造纸的技艺,就是他当初跟着侯景到了江南以后,从那边学来的。至于他是怎么流落到崔仲文家里当管事,这就不得而知了。
“竹纸便宜,只是不好卖,不如麻纸坚硬,也不如麻纸白,就是取材容易。竹子漫山遍野都是,不需要自己栽种。麻要占自己的田,这点不好。”
侯叔虽然是侯景的族人,但确实是个老实人,他说得不无道理。根据北魏流传下来的均田制,农田和桑田是分开授予的。
不能种桑树的田,要种上白麻或者黄麻,简称“麻田”。麻田和桑田都是一种类型,与农田相区分。
麻纸的原料要自己种,竹纸的原料是野外到处是,所以竹纸的经济优势是麻纸无法替代的。
“这种纸不需要用来写字,只要量多量大就行。产量是第一位的,这点能保证么?”
听到高伯逸的话,侯叔微微点头道:“这点我觉得问题不大,不过北方做竹纸的少,我也得好好琢磨琢磨。”
侯叔都这么说了,高伯逸也明白此事确实着急不得,吩咐完了侯叔以后,他叮嘱崔莺道:“今天你弄一批以前的麻纸到昨日那个宅子里,我去找一些工匠来,将纸甲做个样品出来。”
竹纸虽然没有,但是这个造纸作坊里面却又数量不少的麻纸。做纸甲到底用什么纸,高伯逸心里也没底。他只知道唐代宋代的纸甲,都是用竹纸做的。
至于是因为性能更好,还是因为价格更低,也不会有人跟他去说,只能自己去摸索了。
“阿郎,你今晚不来吗?”
崔莺眼巴巴的看着高伯逸问道,像个想要棒棒糖的小女孩,嘟着嘴看着楚楚可怜。
本来想拒绝的,一想到现在是个脆弱而敏感的时刻,崔氏这边也确实需要崔莺去联络感情,高伯逸将对方拉到没人的地方,狠狠的亲吻了一番,最后才低声说道:“晚上我要去找一个人,如果回来得早的话就过来看你。
等纸甲造出来了,就带你回府。现在我娘不在,我也不在,你一个人在府里也难受得很,不是么?”
“好的。阿郎,那我等你来啊。”
女人之间难免倾轧,高伯逸是希望崔莺把造纸工坊经营起来,进了府也不会跟高彾闹得不可开交。
渤海长公主啊,脾气虽然不好,但总还是识大体的。知道崔莺有大用,自然不会为难她。
哄好崔莺,离开造纸坊以后,高伯逸就在犊车里慢慢思索,到底找谁来负责这块比较好呢?崔莺乃是女流之辈,不应该长期出现在这种地方。
要造好纸甲,一般的工匠是没有那种战略思维的,必须是有从军经验的人总览大局才行。这就好比是一个国家的外交部长,不能是纯粹的翻译出身一样。
嗯,有个人挺合适的。正好,也是要把某些东西物归原主了。
高伯逸拉开犊车的幕帘,外面漫天星斗,灿烂如画。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