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风云
作者:fratal | 分类:历史 | 字数:293.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8章 参观
不怕死并不能战胜敌人,精神原子弹炸不死人,正规化建设应当包括优秀的训练素质,出色的指挥艺术,精良的装备。————《对越自卫反击战反思》。
南方的六月天气变化莫测,昨天还是晴空万里,但今天就是乌云密布,阴霾满天。就在这糟糕的天气里,刘明和伊拉克军事考察团的军官们一起在中国国防部和南京军区接待官员的带领下,来到了上海附近陆军第一军第三步兵师的驻地进行参观访问。
陆军第一军的前身为红军时期由贺龙元帅之一创建的工农红军第2军团,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创建过湘鄂西苏区,参加了2万5千里长征;抗日战争中编为八路军第120师358旅,创建了晋绥边区;解放战争中,它是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军的主力部队,编为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建国后全军入朝参战。可以说,是一支历史悠久,战功显赫的老牌部队。
PLA方面对这次伊拉克军事代表团的到来也非常重视。尤其是根据内部消息,有巴比伦雄鹰之称的库塞?阿卜杜拉将军就在这支考察团中,南京军区和第一军上下更是不敢马虎。第三师特地精选了优秀的士兵组成了表演队,而坦克10师也是认真的对装备进行了维护和保养。
作为东方大陆的主宰者,曾经和日本、美国、苏联等世界第一流陆军交过手的PLA有着绝对的自豪感和世界强军的自信,就在不久前他们还狠狠的教训了曾经打败美国人的东南亚小霸越南。但是面对一个横扫整个伊朗,被埃及总统和巴基斯坦将领称为“天才军事家”的年轻统帅,南京方面还是准备以出色的表现让对方心服口服。
刘明很快见到了南京军区方面的领导和第一军的指挥官,尽管刘明没有公开身份,但南京军区方面的所有主要领导都来到了现场。军人间的礼貌简单而直接,互相寒暄了几句就扯到了军事问题,眼前的这些PLA的高级将领个个看来都是身经沙场之人。强军虽老,底蕴仍在,刘明暗自感叹:这些将军就是定海神针啊!
刘明谦虚的态度引起在场中国将领们的好感,气氛倒是显得非常融洽。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孙海生少将负责接待此次军事考察,他引领着一行参观者向演习场走去,毕竟真刀真枪的家伙对军人才最有说服力。其他的领导见过考察团之后就返回了各自的工作岗位。
这是一个占地面积很大的演习场,在演习场的入口方向上搭建了主席台,头戴钢盔,手持81式自动步枪的陆军第三师1000余名官兵武装齐全的整齐列队站立在主席台前,犹如一片挺拔的绿色森林。看到士兵们脸上严肃的神情,刘明点了点头,跟随着孙海生少将身后走上了主席台。
没有欢迎仪式,唯一表示欢迎意思的,就是主席台上挂了一幅中文和阿拉伯语书写条幅——“欢迎伊拉克军事代表团参观访问!”
所有人落座后,一个军官跑到主席台前立正报告:“报告首长同志,陆军第三师技能汇报演习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
“开始!”孙海生少将干脆利落的说道。整个表演立刻展开,犹如一场师级军事技能比赛。对于这一点,刘明很满意——不搞形式,不搞场面,务实而干练,这个年代的中国军人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印象。刚才组成方阵的军人立刻列队散开,准备进行各自的表演科目。
刘明才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士兵竟然没有穿迷彩服。他直接用中文问身旁的孙海生少将:“孙将军,这些士兵为什么没有穿迷彩作战服?”
孙海生少将事先知道他的中文出色,但听了刘明的话却一阵尴尬。中国军队在对越战争中,虽然大多是丛林作战,但没迷彩作战服的中国军队只能穿着老式的绿色军装,付出了血的代价。国家虽然在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新式的迷彩服还在研制之中,没有配发广大部队。
刘明看他的脸色就知道答案了,竟然是还没有装备迷彩服。他不由的摇头叹了口气,看来对于此时的中国军队来说,现代化的脚步还差的远啊!就连后世民工都不屑于穿的87式丛林迷彩都还没有装备部队。
要知道,德国人从二次大战时就已经装备了三色迷彩服,而伊拉克作战部队现在普遍装备了仿美军81式的六色迷彩沙漠作战服(既所谓的“巧克力屑”迷彩服),毒蝎和第13号等特种部队更是已经装备了性能先进的防微光夜视和红外侦查的数码错斑BDU作战服,其性能已经是世界领先水平。
“将军,表演开始了。第一项是自动步枪对钢板靶射击,由随机选出的12名士兵使用81式自动步枪对100米外的钢靶进行射击。”孙海生少将介绍着第一个射击科目。
只见一声哨响,队列中的12名士兵跑步入场,迅速进入射击位置,举枪对靶标射击。刘明知道,对于步兵来说,这是一项很基本的射击测试,要想及格并不困难,但要想打出好成绩,可就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了。因为射手要在一至二秒内,完成移动、举枪、瞄准和击发等动作,对100米距离上的胸靶进行射击。在这么短时间内,这组动作难度大,要求射手身手协调一致,万无一失。
哒——哒——清脆的枪声响起,只见枪响靶落,弹无虚发。刘明不由的点点头,果然是老牌劲旅,又刚刚经历了越南战争,对士兵作战的基本功果然抓的非常踏实。刘明举起望远镜看了看射击完毕正在收枪的士兵们,只见他们个个动作干脆利落,显然训练有素。
于是刘明问道:“孙将军,这些士兵是一个团的还是来自于整个第三师?如果只是一个团的话,那么中国军队的单兵素质可就太让人羡慕了。”
孙海生少将微笑了一下,坦诚的说:“他们都是由全师各个连队选出来射击尖子,让每个士兵都能达到这个水平暂时还做不到。但这一千多个人各个都至少能达到刚才射击的平均水平。”
“一个师——一万多人中就有一千多个这样水平的士兵,”刘明摇摇头,说:“了不起啊!”
随后进行的是轻武器点射项目。包括81式自动步枪和81式轻机枪,轻武器点射又称连发射击。刘明和伊拉克军官都知道,这是高难度的射击表演项目。一般来说,点射时第一发子弹比较容易命中,由于发射的后坐力,往往容易改变正确的瞄准线,所以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射手,很难保证点射有较高的命中率。
可是,参加表演的第三师部队随机选出的射手们命中率达95%以上。这让跟随刘明前来的伊拉克军官们都吃惊不小,在伊拉克军队中,毒蝎和13号部队自然可以作到这些。但在普通作战部队中,哪怕就是第九军团这样的王牌部队,也很难保证士兵的点射连发射击达到这种水平。
由此可见,中国军队在步兵的训练上确实有独到之处。接下来又进行了轻机枪快速移动射击、狙击步枪打靶射击和步兵班对抗射击等课目。只是在狙击步枪射击时伊拉克人才松了口气,因为在狙击装备上,中国部队和伊拉克人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中国的79式狙击步枪和伊拉克部队以前装备的苏制SVD狙击步枪基本是同一种武器,由于79式狙击步枪是仿制SVD的,因此在原理结构及战术性能等各方面都与SVD基本相同。只是因为考虑到生产成本问题,79式狙击步枪并没有开发专用的高精度狙击弹,所以该枪的精度与原装货还是有差距的。
这并不是双方装备相差的主要原因,主要的不同在于伊拉克陆军已经开始大规模的换装奥地利斯太尔公司生产的SSG69狙击步枪,这种可以在100m处击中一枚硬币、500m处精确命中头像靶、800m处命中胸环靶的高精度狙击武器性能非常先进,是80年代世界上的经典武器。伊拉克的纳西里耶兵工厂已经开始仿制这种狙击步枪并装备部队。
虽然还有部分狙击手仍然偏爱SVD,但SSG69在伊拉克军队中的推广已经不可阻挡。除了狙击步枪本身的性能之外,刘明也很重视配套器材的开发,因此伊拉克自己生产的SSG69就装备了可以拆卸的两脚架,这是奥地利原装武器所没有的。新式的狙击步枪也配备了两种白光瞄准镜(3-9倍变焦,普通高倍)、一种星光夜视瞄准镜和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
在中国的79式狙击枪上,却只有一个普通的白光测距瞄准镜,就显得寒酸简单了很多,同时中国军队也没有装备专用的狙击手伪装服(吉利服)。装备上的差距也必然带来狙击战术的不同,这些落后的武器也必然使得中国狙击手发挥的作用要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