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亮剑之军工系统

作者:远征士兵 | 分类:军事 | 字数:51.2万

第1667章 必经之路

书名:亮剑之军工系统 作者:远征士兵 字数:2109 更新时间:2024-10-20 06:50:05

第1667章 必经之路

王学新之所以一上来就提倡将“武藏”号改为航母,还有另一个原因是以“武藏”号的速度如果还以战列舰的形式投入战场的话,它不仅不会给海防团增加战斗力反而还会成为累赘。

这一点首长就看得很清楚。

王学新把“武藏”号改航母的报告一送到首长那,首长就拿着电报对参谋长说:“做得对嘛,有魄力!咱们还在头疼这战列舰该怎么用呢,现在好了,小东北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了!”

首长说的一点都不夸张,“武藏”号的确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原因是“武藏”号的最高时速只有27节,这是它最大的短板。

这个短板如果放在鬼子那与八路军作战还不明显,因为鬼子联合舰队的实力比八路军有强太多了,这个短板很容易用舰队的数量来弥补。

但这个短板在八路军这就是致命的。

比如下一场海战八路军带着一艘战列舰出战,它的速度只有27节,而八路军的驱逐舰速度37节,巡洋舰34节。

这样的速度差应该如何协同作战?

用34节的速度航行战列舰就会被抛下从而落单。

用27节的速度航行整支舰队都会被战列舰拖累从而被鬼子速度更快的驱逐舰、巡洋舰轻松包围接着全军覆没。

至于那“倒着打”的战术,它本身就是建立在驱逐舰、轻巡的速度较快敌人军舰追不上的基础上的,带上战列舰这个战术就根本玩不转了。

在此之前,首长和参谋长就这个问题讨论了好几次,怎么也找不到战列舰的出路。

从战术上说增加一艘皮糙肉厚还有这么多火炮的战列舰肯定会增加海防团的实力,但从战略上说让战列舰入列就会使海防团只能跟敌人硬碰硬,失去一切主动权。

所以首长一早就下了结论:“这东西不能要嘛!海防团的力量还很小,跟鬼子舰队相比简直就是微不足道,现在还不是硬碰硬的时候而是在海上跟敌人玩战术!但如果加了战列舰,就像咱们在游击缴获了敌人的坦克、大炮……东西是好东西,可是咱们能带着坦克、大炮满山跑跟敌人捉迷藏?只能炸掉嘛!”

“可是首长!”参谋长有些不舍的说道:“这战列舰可不便宜啊,还有那火力……”

“不便宜也没用!”首长想也不想就回答道:“咱们是打仗不是做生意,因为贵就硬要把它带上,它会害死咱们整个海防团的!至于那些火力,在战场不能发挥作用会害死人的东西还叫什么火力?那不叫火力叫累赘!”

所以首长其实看得很清楚。

即便王学新的报告没打上来首长也不会把“武藏”号修好入列,也就是不会把它当战列舰使用。

原因很简单,它在八路军的部队中几乎发挥不了作用。

如果说它有什么用的话,只能说它在对地支援上可能会有用,那几十门大口径舰炮打起陆地上的鬼子真的很爽,同时上百门防空炮又可以防空,让鬼子战机轻易不敢对其轰炸……这几乎就是一座行走的堡垒。

然而,对地支援依旧有问题,战列舰需要的各种口径的炮弹从哪来?

八路军没有这些口径的炮弹尤其是460MM的,港口也没有储备就只有战列舰上储备的那些。

打一发少一发不具备可持续性。

难不成还为了用战列舰就开一条炮弹生产线?

不过首长虽然知道这些,却不知道该拿“武藏”舰怎么办,总不能真把这艘价值为三艘航母的战列舰卖废铁了吧?

王学新报告一打,首长就知道怎么做了!

“对喽!”首长说:“就改航母,要是能改成航母,这玩意就不再是累赘而会让海防团战斗力成倍增长喔!”

首长这话没毛病。

因为海防团本来就存在反舰飞弹射程冗余的问题,明明反舰飞弹能飞200公里,却因为视野和侦察的问题只能打30公里的目标。

如果把战列舰改成航母,这时它速度慢的短板就能最大程度被抹平了,因为反舰飞弹在战机的引导下就能打200公里左右的目标,那还用得着考虑是否会被敌人军舰追上吗?

不过参谋长依旧有些犹豫,他对着电报说:“可是首长,这改航母……难度可不小啊!”

“让小东北折腾嘛!”首长笑了起来:“什么东西还不是从无到有的?慢慢来!”

此时的王学新回到指挥部后第一时间就给孙尔威和莱蒙洛科夫发去电报让他们来一趟,而且是同时。

这情况不多见。

鹰酱和毛熊虽说是盟友,但在王学新这里它们却是竞争对手。

约两个竞争对手一起谈生意,这还是头一回。

在他们赶到前,王学新抽了点时间在系统里清点了一下银行的帐户。

他发现之前与鹰酱做生意存的以及系统的军工币转换,帐户里已经有七千多万美元。

这些钱够用吗?

王学新不确定!

如果说买一艘航母那是肯定够了,这时期鹰酱的航母埃塞克斯级只要5648万美元,七千多万美元不仅能买下还有剩的。

但人家这是设计好后进行模块化量产的价格,它会摊平研发成本因此才把总成本降下来。

战列舰改航母就不一样了。

虽说有战列舰的底子,但从设计到施工全是头一回而且很可能只有一回,这成本就高了!

更重要的还是,就连改进设备都需要进口。

王学新之前从许涣东那了解到,此时的大连造船厂只有维修轻巡和驱逐舰的能力,连维修重巡都吃力,更别说改战列舰了。

如果考虑到设备的费用,再加上培养一支队伍的费用,还有购买舰载机等等,七千多万美元是肯定不够的。

但王学新还是坚持要这么做。

因为他这么做有另一个用意:他要的不仅是一艘航母,更是在华夏建立起航母的基础工业并培养出相关人才。

相比起前者,王学新认为后者才是更重要的。

因为,那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是华夏走上真正的强国的必经之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