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明空心语

作者:明空如月 | 分类: | 字数:40.4万

视角法则(十):学习,本质上是学习新的视角

书名:明空心语 作者:明空如月 字数:5381 更新时间:2024-11-09 02:28:31

视角法则(十):学习,本质上是学习新的视角;创新,本质上是创造或发现新的视角

1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说的都是学习。从视角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学习,本质上都是在学习新的视角。特别是孔子说的这三句话,分别表达了三种学习的境界。

先说老子。老子的这句话是学习的总纲:人生在世,有两大学习内容,一是学问(为学),一是学道(为道)。这两种学习的根本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学习和研究学问、知识、技术、技能等,皆属于为学。为学日益,就是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积累会越来越多,越多越好。追求和升华生命自身的品格、德行、修养、智慧、境界,这些方面皆属于为道。为道日损。要学会减少而不是增多。减少什么?减少欲望,减少愚痴,减少执着,减少分别心,减少贪嗔痴慢疑。当这些垢染全部消除了之后,生命就恢复了本有的清净、光明、自在、和谐。

以视角学的角度来看,为学的重点是“视角-视界-世界”,其目的在于更好地认知世界,更好地在世界上生活。而为道的重点是“心-视角-视界”,其目的在于修炼自心,获得心灵的自主与自由。但不管是为学,还是为道,“视角”都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先说为学。这时就可以谈谈孔子说的三段话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于这句话有两种解读:其一,学习了之后,经常温习巩固,不是很快乐吗?其二,学到了知识,并在适当的时候用得到,能够学以致用,这不是很快乐吗?对于这两种解读,笔者更喜欢后一种解读,毕竟学以致用的快乐,比只是温习巩固的快乐更真实、更入心、更持久。

但笔者也有自己的解读。学,相当于听闻。习,相当于实践。在孔子的时代,学习是非常生活化的,学了就要实践,就要应用,学了不用等于没学。所以这句话可以解读为:听闻了一种新的知识和道理后,时时在生活中进行实践,体味这种新的知识和道理在生活中应用的妙处,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那为什么说,这样的学习本质上是学习新的视角呢?因为,知识是一种视角,道理也是一种视角,实践和应用同样是一种视角,体味其妙处更是一种视角。新的视角会打开新的视界,在新的视界里,世界于是变得不同。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学习的提升阶段。如果说,基础阶段学习的“视角性”尚不够明显的话,在提升阶段则已显露无疑。先翻译一下这句话。孔子对弟子们说,我教了你们一个方面,你们要能灵活地推想到另外几个方面,如果不能的话,我就不再教你们了。这说明什么?学习一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视角才是学习真正的重点。为什么呢?因为视角是一种智慧,它可以灵活地应用于很多方面。世界是变化的,事情也是变化的,但很多基本的规律却是相近的,因此仅仅学习一种具体的方法远远不如学习这种方法对应的视角更为有效。

从孔子的话也可以看出,孔子的教学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知识、道理和方法的学习仅仅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掌握一种新的视角——“视角”是随着现代摄影技术的出现才新产生的一个词,在孔子的时代上没有合适的词去表示,于是用“举一反三”的比喻来进行说明。如果你掌握不了孔子所教的新视角怎么办?“孺子不可教也”,以后就不再教你了——以笔者的理解,慈悲为怀的孔子说的不是以后不再教导你了,而是在你没有真正领会和掌握之前,就不再教你新东西,直到你领会和掌握之后,再继续教你新的内容。为什么有些弟子不会“举一反三”呢?这固然与这些弟子的智力水平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本身。

对视角的领悟,需要一种“视角思维”,就是说,看问题的时候,不要只盯着问题本身,还要看这个问题所对应的视角。视角,并不是直接可见的,需要反向去思考、领会、体悟,然后才能渐渐地看清视角。以“视角-视界-世界”的视角学结构而言,大部分人的目光,完全被世界所吸引,看不到视界,更看不到视角。要看到视界和视角,必须把注意力从世界中抽离出来,反向溯源。这不符合大部分人的认知习惯。有智慧的人,能够自发或是自觉地反向溯源——即古人说的反思、反省、自省。但对于如何反思,如何反省,在古代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但老师会在做人、做事中向弟子们做出示范,弟子以老师为榜样,先是“学而时习之”,继而学会“举一反三”。如果能做到这样,就是一个合格的学生和弟子了。

但这样还不够。弟子还需要进一步成长,成长为老师,才能去启发更多的人。学会举一反三就可以做老师了吗?以孔子的标准是不够的,至少还要再加上一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如果你能通过温习、反思、反省过去的视角,而发现新的视角,产生了新的领悟,那么你就可以做老师了。为什么?因为你已经超越了老师教你的东西,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我创新了。所以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孔子对弟子成长为“师”的标准。只有这样,弟子才真正地成熟了起来,才能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这即是视角法则之十的后半部分所说:创新,本质上是创造或发现新的视角。当弟子能够在过往所学的基础上进行思想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应用创新的时候,就可以出师而为师了。

视角法则(十):学习,本质上是学习新的视角 qbxsw.com

所有的创新,本质上皆是视角的创新。这种创新总体上涵括两大方面:对世界的认识和对自己的认识。

人类所有的新技术、新发明、新产品,本质上皆是创造或发现了某一新的视角。

所有创新的具体内容都是一个新世界,而对应这个新世界的,必定会有相应的新视界和新视角。没有新视角,就没有新世界。人类每一次技术与文化的进步和革命,本质上都是发现或创造出了新的视角,从而打开了新的世界。比如对火的认识,对磁的认识,对电的认识,对光的认识,对量子的认识等等。比如对礼的认识,对法的认识,对道的认识,对政治的认识,对经济的认识,对文化的认识等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认识,而所有的认识,都离不开视角。正是认识的视角决定了认识的内容。

人对自身的认识也是如此。生理、心理、身体、心灵、思想、情绪、感受、语言、行为、意识、潜意识……

不同的认识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甚至不同的文明。人类的认识没有止境,人类的学习没有止境,人类的发现没有止境,人类的创造没有止境。

所有的认知,本质上是认知新的视角。所有的学习,本质上是学习新的视角。所有的发现,本质上是发现新的视角。所有的创造,本质上是创造新的视角。

一切皆是视角,一切皆离不开视角。你的视角决定了你的世界,你的世界由你的视角所创造。如果你想要改变你的生活,改变你的命运,改变你的世界,那么就去改变你的视角,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2

下面说说“为道”。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之前我们说“为学”有三个阶段,在这里,“为道”也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道日损。这是基础阶段。

首先要说明,为道的视角,与为学的视角是非常不同的,之前已经提到了这一点。为道的视角,在“心-视角-视界-世界”这一视角学体系中,基本不太关注世界,不仅如此,“为道日损”的“损”,其实就是对世界之损。在“为道”视角下的世界,不是西方文化视角下的客观世界,而是由“六根、六尘、六识”共同构成的世界,亦称为“十八界”。其实这“十八界”皆是视角,但却是需要出离、转化、损去的视角。

六根:即六种感官,眼、耳、鼻、舌、身、意。这里关注的重点不是这些感官的生理构造、物质基础,而是这些感官的功能作用。

六尘:即六种感官感知到的现象,也叫对境,即色、声、香、味、触、法。之所以称为“尘”,是因为这些现象具有“染着”和“遮蔽”的作用。所谓“染着”和“遮蔽”,是指我们的心容易沉迷于这些现象,使得这些现象就像灰尘一样蒙在我们的心上,使我们心灵本有的智慧和光明被遮住了,被隐藏了,我们的生命于是变得烦恼、痛苦、愚痴。何以会如此呢?六识在其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识,有认识、识知、识别、分别、判断、判定、决定等诸多含义。这些识的本源,皆是心识。六识,是心识的六种作用表现。

六根、六尘、六识,合称十八界。界,有界限之意。这种界限的产生即来自于心识的分别。

为道日损,首先要完成的功课就是把注意力从这“十八界”所构成的世界中抽离出来,抽离的过程,即是“损”的过程。

为了使人们认识到沉迷于世界的过患,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五色代表我们看到的一切,五音代表我们听到的一切,五味代表我们所有的饮食,驰骋田猎代表所有一切娱乐活动,难得之货代表我们在人世间追求的各种物欲,如金钱、名誉、地位、权力等等。

当一个人沉迷于花花世界,被物欲淹没的时候,哪还有机会和可能去追求成贤成圣呢?所以,要追求圣贤之道,就要将这些全部“损”去。因为一下子损去是难以做到的,所以就需要“为道日损”。每一天损去一点,不断坚持下去,各种欲望性的东西就会逐渐地远离我们的生命。

佛家则要求在更深的层次进行“为道日损”的训练。这时就要引入佛教所独有的智慧视角“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是佛教最具代表性的独特视角。这个视角本身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非常简单,它的含义可以表述为:只要一种事物是在必须具备各种因缘条件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的,那么它就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这个视角的厉害之处在于,竟然没有任何一种事物能够经得起这一视角的审视后仍然可以骄傲地说:我有独立不变的自性!

没有。真的没有。世界经不起,宇宙经不起,天地经不起,“六根”“六尘”“六识”都经不起,甚至连天堂、地狱、轮回、烦恼、痛苦、死亡都同样经不起。你也经不起,我也经不起,没有任何人、任何事物、任何现象能够经得起。

为了让人们更直观地看清人类自己的“缘起性空”特性,佛陀给出了很多直观性的视角,比如: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梦幻。佛陀把人们能想到的构成人类生命的所有组成部分全部给透视了一遍,并把透视的结果展示在人们面前。只要人们按照同样的方法去透视,就必然会看到同样的结果。这就是佛陀的伟大之处。佛陀开创了一系列透视世界、透视生命、透视自我的全新视角。而所有这些视角,都被置于一个总体视角之下,始终不离总体视角。这个总体视角即是“缘起性空”的视角。

佛陀不谈五色如何,五音如何,五味如何,而是直接引导你去考察和透视体验这五色、五音、五味的生命本身——也就是你自己。通过“缘起性空”的视角,你会发现,自己在“缘起性空”视角的透视下,逐渐变得透明,甚至逐渐变得虚幻,最终了不可得,没有一丝一毫的“立身之处”。因为,身渐渐地变空了。不仅身变空了,心也变空了。身心皆空之后,“我”也变空了。连我都变空了,更何况世界。于是“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都在“缘起性空”的透镜下一丝不挂,空空如也。

能够空到这种程度,“为道日损”基础阶段的训练就算圆满完成。

第二个阶段: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这个阶段相比第一阶段,有了更高的要求。

从视角学的角度而言,可以表述为:当一切都空了之后,注意,这时考察和透视的重点就转移到了空本身——空本身也是缘起性空的。就是说,空也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它依然是在因缘中变化的。有可以转变为空,空也可以转变为有。空和有,其实仅仅只是视角的不同而已。

比如,我们的“心”,从形相的角度去看,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它的形相,所以其形相为“空”;从作用的角度去看,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它的作用为空,而是有着无穷的功能作用,所以其作用为“有”。可是我们说的不都是“心”吗?“空”和“有”,说的都是“心”,只是视角不同而已。

所以,对于我们的生命,用“缘起性空”的视角深入观照、透视之后,就会发现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一方面,构成我们生命的所有组成部分,物质的,以及精神的,都在“缘起性空”的透镜下原形毕露——根本找不到独立不变的自性。但另一方面,在我们生命最核心的部分——心灵,虽然其功能作用以及功能作用显现的现象,同样是“缘起性空”的,但心之本具的“空性”和“智性”,却离于因缘,超越了“空”与“不空”的分别。当悟入超越“空”与“不空”的智慧境界时,即名之曰“无为”。无为,是一种究竟超越的视角,是一种究竟超越的智慧,也叫无分别智。无分别,不是不分别,而是超越了分别。它是一种究竟超越的智慧视角。

悟入“无为”,也叫“见道”。道,即是究竟超越的智慧。

第三个阶段:无为而无不为。

这是让智慧生起妙用的阶段。不仅要见到这种智慧,还要能够安住在这种智慧境界中妙用这种智慧。换句话说,就是在发现究竟超越的智慧视角之后,“学而时习之”,然后“举一而反三”,再然后能够“温故而知新”。最后,你就是这种智慧视角本身,这种智慧视角就是你,它与你同心同体,你与它无二无别。

你可以使用任何一种视角,同时始终安住于究竟超越的智慧视角。一切视角都是你的道具,皆可随机而用,随用随消,不留痕迹。一切世界皆是你的道场,一切经历皆是你的风景,一切相遇皆是你的良缘,一切故事皆是你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