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明空心语

作者:明空如月 | 分类: | 字数:40.4万

二十一、护念本心

书名:明空心语 作者:明空如月 字数:6023 更新时间:2024-11-09 02:28:31

康诰曰:唯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康诰曰:唯命不于常。康诰中说,人的天命并不是始终如一的。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能够与道合一,从自性本心的角度去行一切利众之善就会符合天命,就能够得到天命。而与道相悖,那么就会失去天命。

所谓的天命,既是指自性本心,同时也是指人在世间的命运,包括人的寿命、福报等等。因为人的生命是内外一体的,当人的行为与大道相背离的时候,则为不善,不善则失之。所以人的天命并不是恒常的,“唯命不于常”,它取决于每个人的心。你的心处在什么样的境界,那么你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命运。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楚书中说,在楚国没有什么是真正的宝物,如果说有的话,只是以善作为宝。注意,善就是“君子先慎乎德”这个德的具体体现,落实到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为之中,就是善。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舅犯是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文公的舅舅,也是他的大臣,在历史上被称为舅犯。舅犯说,流亡在外的人——亡人就是流亡的人,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是宝,仁亲以为宝,只是将仁爱亲民这种修行当作至宝。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秦誓就是秦穆公时候的誓令之词。秦誓中说,如果有这样的一位大臣,忠诚老实,对国家忠心耿耿,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或优点,但是他心胸宽广,其心休休焉,休休是宽容的意思,其如有容焉。古人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就是这个有容,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人有大量,所谓大人就是他有着超越一般人的胸怀和度量。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技代表本领、长处、优点。当看到才华出众的人,若己有之,就像他自己拥有这种才华一样,非常随喜,感到敬佩。

人之彦圣,其心好之。彦圣的彦,指有才能、有德行。圣,即圣贤。当见到德才兼备、品德高尚的圣贤之人,其心好之。好,就是喜好,愿意像这样的人学习,愿意接近这样的人,就是其心好之。

不啻若其自口出,实能容之,不仅仅在口头上是这样说的,他在心里面也是这样想的,他在心里面是真的佩服这样的人,能够接纳这样的人,并且愿意向其学习。

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因为秦誓是秦穆公的誓令,作为一国之君,如果能得到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大臣——前面说若有“一介臣”,一介臣子,能够得到这样的人来辅佐自己的话,就能够保我子孙黎民,就能够使秦国的百姓黎民以及君王的子孙后代得到保护,这个保护是来自于深厚德行的荫庇;尚亦有利哉,这是多么有大利益的事啊!

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这是说另外一种人,如果一个人看到别人本领高强才华出众,就心生嫉妒和厌恶,媢,是嫉妒的意思,媢嫉以恶之,就是从心里感到深深的嫉妒、厌恶,不能容忍他人比自己强。

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对于品德高尚的圣贤之士,想方设法地进行压制和排挤,与其对着干,制造各种障碍,使其没有机会展示才能,心里实在容不下这些比自己优秀的人。

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如果这样的人做了大臣,不仅不能保护黎民百姓和子孙后代,而且会使国家社稷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

这段话从整体上来看,“君子先慎乎德”,这个德的具体体现,为善,为仁亲,为有容。就是说以善为德,以仁亲为德,以容为德。在之前的分享中说过,孔子之道,忠恕而已。“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这里的断断兮,有意志坚决之意,代表专一、守诚、忠诚不二、忠心不二的意思。这段话已经把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包括仁的思想、忠的思想、恕的思想全部涵括在内了。

以上是从通常的角度进行的解读,下面从观心修行的角度进行一下解读。

康诰曰:唯命不于常。惟就是只有。命,对观心修行者,是指身家性命。唯命不于常,就是说仅仅注重我们在人世间的生命不是长久之计,生命是无常的。常即是道,与道合一即是常。常即是永恒。不于常就是得不到永恒,得到的只是一个暂时的、无常的、虚妄的东西。唯命不于常,从观心修行获得生命解脱的角度,就是说,如果仅仅围绕着我们在人世间的生存为核心去追逐各种欲望名利,其实是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的,因为生死无常。当我们还不能真实的超越生死,还不能与无生无灭的大道合一的时候,这时我们生命中所有的一切都在无常变化之中,不管你追求什么,得到的必然会失去,最终根本把握不住任何东西,死亡会毫不留情的夺走所有的一切,包括我们的生命本身。只有与大道合一才能够真正的超越生死,才能获得究竟永恒的自由。

二十一、护念本心

那么如何才能够融入大道与道合一呢?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善,对于大学之道的修行来说,有两个核心内容,一个是明明德,一个是亲民。明明德,就是明心见性,见到自己生命中那个本自无生无灭、本自超越生死的本性;亲民,就是将这种自性本心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整个身心生活中去,自觉觉他,将这两个方面都做到非常圆满的境界,就是“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个至善就是这里的善。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这个“善”用佛家语言来说就是智慧和慈悲,明明德即是智慧清明,亲民即是慈悲。而智慧中有慈悲,慈悲中有智慧,它们是圆融一体的,将这两个方面作为自己生命的终极目标,作为作为自己修行最重要的核心目标,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指导自己的修行,永远走在追求解脱追求自由的与道合一的正道,这即是善,合于道即是善。反之,背离了这样的方向,背离了这样的轨道,背离了这样的原则的一切言行和思想,都是不善,不善则失之,那么就会在生死中轮转,在苦海中沉浮,唯命不于常。

这个善,从更深的角度来说,它已经超越了善恶二元对立的善,而是指我们生命的本体,它指的是自性本心、本源清净心、我们本有的佛性。善,就是这个本自能觉同时觉而本空之的自性本心。此自性本心,本自自在,本自圆满,本自自由,本自永恒,无生无灭,不去不来。这个才是我们生命中真正的善。从这样的角度而言,什么是至善呢?至善就是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能够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时刻都不离开它,或者说这个时候我们的生命与自性本心已经无二无别,已经圆融一体,我们的生命就是自性本心的化现,我们生命中所有的一切都合于自性本心的智慧和精神,那么我们的生命就自然地合于大道,这即是至善。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楚书中说,楚国没有什么宝贝,如果说有宝贝,则只有至善的圣贤之道才是真正的珍宝。这个善,跟之前所说的善是一样的意义,只不过作者应用了更多《尚书》中的话来进行引证和旁证而已。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亡人,就是流浪在外没有家的人。什么是没有家的人?就是迷失了自性本心、找不到自性本心、见不到自性本心,甚至根本不知道自性本心的人。他在迷妄中流浪,在苦海里轮转,这样的人,就是亡人,也就是迷惑的众生。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为什么说对于众生来说没有什么宝,仁亲以为宝呢?因为“仁亲”就是大学之道,就是明明德和亲民,只有走明明德之道和亲民之道,才能破迷转悟,才能从无明的迷惑中走出来,才能够见到自性本心,才能够出离迷妄、出离轮回。所以说对于见不到自性本心的人而言,首先要学习关于自性本心的智慧。学习自性本心的智慧,对于中国人而言,其实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儒释道三家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教义、教法,但其实其核心都是心性学,都是自性本心之学,不管是儒家的仁、道家的道,还是佛家的佛,最终所要让我们了悟的都是每个人生命中本自具足的那个本自超越生死的自性本心。当一个人从无明迷惑的状态到找到了回家的方向,找到了回家的路,然后认准这个方向一直精进的修行,那么他最终就会来到生命当下一直皆在的那个家、那个本源,这个时候他就不再是亡人了,而是一个明白了生命真相的人,一个与道合一的人,也就是大人。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一介,就是一个的意思,但同时这个介还含有耿介、正直的意思。断断,就是专诚守一、精诚专一之意。专一于什么呢?专一于大道,专一于大学之道,表示追求大道的意志、追求大道的愿心始终不变。另外断断还表示一种决断、一种决心,就是牢固地树立起自己此生的志向,决定不变,即是断断兮。无他技,就是没有其他的技能和长处。也就是说,如果有这样一个人,非常的耿介、正直,专一守善,矢志不移的追求大道,那么即使他没有什么其他的技能和长处,只要有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

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休休,是宽容的意思,形容修道之人心怀宽广、气魄宏大。其如有容焉,就是说宽广的胸怀像大海一样包容一切,像天空一样能够含容一切。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非常的欢喜,非常的随喜,就像自己也拥有一样。

人之彦圣,其心好之。见到才能出众、品德高尚的圣贤,心生仰慕,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有一个成语,专门来形容这种“人之彦圣,其心好之”:见贤思齐。见到圣贤就希望能够与其齐平,使自己的境界也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叫做见贤思齐。

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真心追求大道的人,对于圣贤的仰慕和敬仰不仅仅体现在口头上,更体现在他的内心和实际言行之中。他会以圣贤前辈为榜样,精进地实践大学之道,直到达到内圣外王的圣贤境界。

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如果能得到这样的人辅佐自己,必定能够使社稷安定、百姓安乐,这实在是非常难得的利益和福分。这样的人即是儒家之道修行的典范,其精神即是儒家精神的写照。同时对于观心修行者而言,不应有外求之心,所以说,与其期望遇到这样的人,不如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所有的这些对于观心修行者而言,都是不断激励自己精进修行的力量。观心修行者,以经典中所说的这些标准作为自己修行的标准,以经典中所说的典范作为自己修行的标杆,作为自己生命和人格升华的榜样,最终使自己一步步地达到这样的境界。只有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以善为宝,才是真正的仁亲以为宝,如果寄希望于外在,那么这就不是一个修行者应该做的。

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相反,对于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仅没有欢喜心,反而心生嫉妒和厌恶;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对于品德高尚的人,不仅没有敬仰之心,反而与之对立,制造各种障碍,在心里面不能够容忍对方比自己优秀,那么这样的人“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这样的人不仅不能造福黎民百姓,而且对国家和社会都是有害的,这样的人非常地危险,一定要远离这样的人,越远越好。

在观心修行中,以上所说代表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妄念,一种是正念。前面说的那一种就叫做正念、善念,凡是符合修行之道的这种念头、修法都是正念、善念;凡是与正念、善念相违背的、不符合正念、善念的其他的念头、思想、言行都是妄念、恶念。这时,在观心修行的时候,就要时时刻刻地警醒自己,时时刻刻知道自己内心的念头是正念还是妄念,而修行就是保持正念,妄念来的时候保持警觉、觉照而不跟随之,在《金刚经》中有一句话,叫做“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护念,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修行的窍诀,也是一种修行的法门,就是时时刻刻守护自己的心,使自己的心安住在本自清净、本自清明的本心之中,然后去观照和守护自己的心念,看看自己心中的念头如何生起,如何变化,这种念头是正念还是恶念,正念使之增长、稳定,妄念、恶念使之消灭、不生。同时对于正念也不要过于执着,不执着的意思,不是说你不要保持观心觉照的正念,而是要在保持正念的同时,不生法相,不生紧张刻意之心。而如果心里面升起了各种妄念,这个时候警觉之心一定要及时的升起,然后专心专注地观照着心中的妄念,让其自来自去即可。你只要清楚地知道它是妄念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去刻意地处理妄念。妄念本来就是无常的,即生即灭,只要观而不随,妄念自消。,这些妄念是我们生命中久远以来所沉积的习气欲望随着不同的因缘条件而展现出来的,这个观而不随的过程,就是在保持正念的觉照中消磨习气的过程,就是消除妄念的过程,只要不被妄念带走了,不被它所转,就是正确的修行之道。

佛家常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仅仅是指我们外在的言行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为所有外在的言行都起自于内心的念头,而修行如果仅仅从念头的结果即言行上去修,其实已经晚了一步,要回到所有一切言语行为的最初根源,就是起心动念之处,从那里开始进行念念觉照,发现内心生起的念头是妄念,就只是观照着它而不跟随它,不要让它继续发展为言语和行为,这就是“诸恶莫作”的修行了。

念头,是修行的着力处、用功处。当妄念生起,而你的觉照一直在的话,那么这个念头就仅仅是无常的念头,它不会变成语言,更不会变成行为,那么,当它消散了之后,这个习气就消散了。如果失去了警觉和觉照,当妄念变成了言语和行为,那么这个言语和行为就会成为新的妄念习气的种子,妄念习气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因此,对于观心修行者来说一直保持念念觉照,对各种妄念观而不随,是最重要的修行的功课。

众善奉行,一方面是指,当你心中生起了善念的时候,就要把这个善念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中去,无私的利益他人;另一个方面则是说,在觉照到妄念的时候,能够保持觉照而不跟随妄念,这本身就是善,正念即是善,保持住了这个正念就是众善奉行。

所以说作为观心修行者,说来说去所有的核心就是念念觉照自己心中的念头,保持观照的正念,保持觉照的正念,保持警醒的正念,保持警觉的正念,不被一切妄念所转,这就是观心修行的功课。坚持长期这样训练下去,心中那些纷飞的念头慢慢的就消散了,当心中的这些妄念消散的时候,我们的本心就自然地裸露了出来,这个时候你要在这种状态中去体悟自己的心,体悟它的空性,体悟它的觉性,体悟它的无形无相、离于生灭的本性,体悟它本自清净、本无来去、本无动摇、本自离于一切二元对立的空性本质,那么在某一刻就会在这样深入地关照和体悟的过程中,真切地明白自心的真相。

另外,今天分享的这段内容,对于我们还有一个特别的启发或者提醒,就是说一定要远离恶友。当我们的心还没有真正地达到在一切情境中如如不动、不被一切相所染的境界的时候,那么就需要远离各种污染,远离各种恶友。所谓恶友,就是那些不仅对我们的修行没有帮助,反而却会加重我们的欲望习气、污染我们的清净之心的人,在这个时候要注意远离这样的人。然后当你经过长期精进的修行,智慧和定力已经比较稳定,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再也无法染着你的时候,这个时候再返回来,回到红尘之中,然后随缘接触和引导所有有缘的生命一起走向觉醒,这时不仅是可以的,而且也是必要的,因为这也正是大学之道中亲民修行的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