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双绝
作者:大锅菜 | 分类:军事 | 字数:301.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872改进
汜水关外,第四道防线,前线的战斗很激烈,因为有不断的爆炸声传来。这样的声音听起来似乎十分的激烈。在不远处的军营内,还有不断的士兵集合,然后冲到前线去。
曹操的军队正在不断的挖掘壕沟。尽管很缓慢,但却十分的有效果。
加上爆炸武器的不断的投入使用。尽管缺乏很多很多的火器,火器装备严重不足,这是关东联军已经暴露的一个很大的问题。这让战斗变得很胶着。尽管之前关东联军表现的极为的英勇。
孙坚部突击了第五道防线,打开了一个缺口。这让他们可以顺利的攻入到防线当中。但双方的攻防相互争夺战,让他们无法把守第五道防线。
一直到爆炸武器的出现,尽管缺乏火器,但一点也不妨碍他们制造***。配方他们都很清楚,只不过达不到很大威力上,竟然威力不足,可以使用数量来凑。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大量的**包出现。
比如,公孙瓒,刘备部下关羽,就带着五十人小队突击了第五道防线,打开了一个极为不错的缺口,那些超过二十斤重的**包,给对方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二十斤的**包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使用的。而且爆炸威力足够大。
仅仅爆炸产生的滚滚浓烟,就足够吓唬到很多人了。这绝对是一场极为震撼的冲击,靠着这样的冲击,他们再次打开了第五道防线。但增援翁铁依然很严重。迅速发起反扑真的董卓军很快就压制对方。
但好在,曹操的壕沟及时的挖掘开来,增援部队通过壕沟进入第五道防线。这才占据。否则的话,没有援兵的他们很容易被对方再次驱逐下来,战争将会再次进入胶着状态,这绝对不是别人想看到的一个结果。
在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关东联军占领了第五道防线,在防守之后,他们再次进攻第四防线。这次他们进展的还是比较顺利的。
“敌人的火炮轰击对我们的增援部队伤亡减少了许多,除非直接打入到壕沟内,否则的话,伤亡必然会减少许多。”戏志才对曹操说到。他们躲避在一处隐蔽的观察所内看着前线的战况。
壕沟提供了很好的隐蔽,过去他们的增援都是明火执仗的冲过去,结果,那些冲杀过去的步兵,成为了很好的炮兵靶子。董卓军的炮兵肆无忌惮的进行轰击,增援过去,最少会被打掉三分之一的兵力,最多的时候,增援过去七百人,最后不到两百人到达。增援的情况可想而知。有的时候一些地方军队也会被大的毫无脾气。部队还没有增援,一下子就崩溃了。
使用壕沟虽然缓慢,但是却十分的有效果,这样可以提供最大程度上的 掩护,减少他们的伤亡代价,否则的话,就是这样的一个冲锋,会让他们损失极为的惨重的。这绝对不是那个人都想看到的结果。战争 已经进入到了极为残酷的状态当中。
**包超过二十斤,这个重量太重了。很多士兵根本无法投掷,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做到这样一点,所以,在随后的 一段时间内,他们也做出了改进。比如,变成了五斤,三斤,但这个重量依然很重。需要特殊的士兵才能进行投掷。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重量,同时成立专门的队伍来进行投掷,因为普通士兵根本无法把一个三五斤重的东西投掷到更远。
加上他们的配药比极为的不合理,爆炸效果很不好,如果减少重量的话,就达不到效果,所以,只能保持三五斤的重量存在。
也正是这样的一种武器存在,以及战术上的改变,才让进攻变成了一种可能。
“挖掘壕沟固然缓慢但也没有办法的办法。”曹操无奈的说到。
“不过将士的个人英勇也是极为重要的,比如,刘备手下的弓马手关羽关云长,此人极为的勇武,在阵地仅有不到十五人的情况下,面对千人的进攻也能保持临危不惧,此人真乃真将军。”曹操好不吝啬的夸赞到。
关云长的勇武让曹操很是羡慕,他已经有了爱才之心。如果此人能够成为自己的一员大将的话,他将变得极为的有利。
“主公。这是从北方传来的书信。”戏志才说到。曹操接过看起来。书信来自荀彧,内容自然而然是和廉价劳动力有关。
荀彧分析,天下破产的农民将会非常的多,他们将会成为黄巾军的主要来源。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黄巾军会产生很大的灾难。同时制造的破坏也是极为的惊人的。这对恢复生产是极为不利的,当前他们还需要更多更多的钱财,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提前进行转移,输送。
荀彧介绍了共和军的一些情况,共和军这里的工厂很多,缺乏太多的劳动力,工厂主极为的贪婪。这是荀彧发现的一个重要的缺点。共和军法律规定的工资薪酬,每小时的在的零点七五元到一元左右。这是共和军合法公民的权利。这个薪酬待遇不低,但这是最基础的。
而对于那些没有合法公民权的廉价劳动力来说,他们的情况将会非常的不妙,甚至是,他们的状况进入到最糟糕的状态当中,他们的工资薪酬也是这样一点钱,但这是他们三天的工作量赚到的钱,工资是按照月结算的,即便是这样,他们依然能够存活下来。
他们工作时间是八个时辰。而不是十到十二个小时工作时间。
这点荀彧感触极为深刻,但即便是这样,依然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共和军的物价低廉,他们可以生存下去,这点工资,依然可以满足他们一家八口人的生存口粮,如果妇女,子女参与其中的话,养活十六口人,依然没有问题,因为低收入群体是不用缴税的。这就是共和军的好处。荀彧在书信当中写道了这样的事情。
不过荀彧最大的建议是,引进相关的工厂。因为劳动力不适合大规模的长途迁移,这很容易生出动乱。
如果他们能够引进相关的工厂的话,他们自己来生产,或者是鼓励来生产的话,这就可以转移大量的破产农民,给予他们一口饭吃。至于粮食问题,可以大规模的引进,或者是集中进行生产。荀彧初步的提出了仿造共和军的模式来进行改革的想法。
对于这样的想法,曹操赞同,但也仅仅是赞同,此时的曹操并没有计划对整个局势产生很大的变化。或者是说,他还没有计划就落后的生产制度产生一些改进的方式,他当前的主要任务依然是驱逐董卓,然后匡扶汉室。只有如此,他们的情况才能真的好转,这才是他们最应该注意到的情况。
相比之下,曹操关心的是军火上的贸易。荀彧只是说通了一些议员的提案,但具体什么时候能够得到相关的军事援助。这个就不清楚了。曹操看到这里,有一些无奈。乞求援助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因为购买耗费的实在是太大。自己又不能制造。
制造出来的都是不合格的,铁器他们不缺。但想要有成规模的火器,投入将会非常的大。
这也是曹操极为无奈的地方。目前他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军事援助上了。毕竟那是免费的。
шωш• тт kǎn• c o
京师,洛阳,董卓有一些担心。因为第四道防线也极为的岌岌可危。董卓军各个部队都不愿意进行作战,一些区域,已经是他们主动放弃了。没有办法了。防守兵力会减少兵力,特别是相互拉锯的时候,很多军事将领的兵力会虚弱很多。
董卓军内山头很多,特别是后期扩大扩编的部队,他们抢劫很在行,打仗,完全是出工不出力,他们有意的保存自己的军事力量,在很多关键的作战当中,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他们坚决的不投入更多的军事力量。因为这严重的损害他们自身的利益。
在这样保护自身做法的情况下,本来坚决反扑的兵力,渐渐的投入的越来越少。而董卓处于自身的考虑。也没有投入,所以,明眼的人看出,第四道防线已经无法坚守了。
这样一来,防线就只剩下可怜的三道防线了。董卓这时候觉得,他们的处境有一些不妙了。也正是这样的担忧,让他开始着急。
如果继续丢失防线的话,很不妙。糟糕的还有更大的情况。
前期作战,火器投入极为的多,甚至是有一些浪费的情况。后期作战不利,弹药补给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的情况,不是董卓不补充,实在是因为他能够提供的弹药不多了。之前弹药消耗的太严重了。严重到。董卓自己都有一些心疼了。
总之,洛阳的局势十分的不乐观。兵力投入越来越少,而弹药消耗越来越大,消耗掉,就没有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