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双绝
作者:大锅菜 | 分类:军事 | 字数:301.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931煤炭资源
共和军到现在,依然没有太好的打开贸易通道。毕竟,还没有多少地方势力进入到争霸的状态当中,对于武备的扩充,自然而然的十分的有限了。至于其他的,他们的情况似乎也不是太有利。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更大的贸易需求并不是很大,共和军想要打开局面似乎很难。
中牟县。
大量的破产农民,流民被官府集中起来。然后他们统一被安排组织起来,送往洛阳。那里可能有就业的机会,最起码,不会被饿死。
曹昂也在尽最大可能的组织这些破产农民,流民。
比如,在强硬措施方面,他调集一个团的兵力来抓捕,只要不能证明自己是有产之人,统统都被关押起来,送到洛阳。这样的举动自然而然的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抗,他们认为,官府太过于残暴了。
但现在曹昂已经顾不得这些了。因为一些合同已经签署下来。洛阳的一些手工厂表示,他们需要这样多的劳动力。
很多流民,破产农民惶恐不安,他们深感可能自己会出现太多,太多的不利状况,让自己处于一个十分不妙的状态当中去。但这样的一个情况,他们自己也不好说什么。
毕竟,他们的措施太强硬了。
为了安抚这些流民。曹昂只能提供一些食物。同时找出一些有信服能力的人,给那些被“集中”起来的人纷纷宣讲。他们要被送到洛阳去,去那里,会有一份工作等着他们,他们可以吃饱饭,有衣服穿,有一定的工资薪酬。他们得到的报酬,一点也不比在田地上耕作要少许多。
一些流民选择了相信,毕竟,他们不得不相信。但更多的人是怀疑,他们对此表现的很不安。如果真的是那样好的话,也就不会出现,让官府派兵来抓捕他们的事情发生了。抓捕的过程当中,使用很多的武力。对他们极为的不客气。他们也没有办法。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他们的情况将会处于一个十分的不利状态当中。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他们依然选择怀疑的态度。
但这些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们必然会送到洛阳去,尽管不是太远,但对这些人来说,已经算是背井离乡了。
“长官,这些人都不怎么相信啊?”一名少尉军官无奈的对曹昂说到。让他们每天抓人,他们也觉得过意不去。这似乎一切都不是说的那样的好。
“这件事情,只能这样做了。等到第一批人,有工作,有薪酬拿,他们也就会相信了。或许那时候,事情就会好很多。”曹昂这样说到。
曹昂当前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快的展开和共和军的合作,他们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进行交换,这样的交换,对他们来说,是好事。只有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他们才能稳定下来,一切的一切,才能朝着他们认为有利的方向上发展。
而洛阳方面,也在积极的准备着。
“表面上,我们准备的都很好。但实际上,随着岗位提供的越来越少。而提供的劳动力越来越多,我担心这种情况会发生严重的改变。”尚武担心的贾诩说到。
“这种,的确会发生。”贾诩点头承认到。贾诩说的这种事情,说的就是当前这种状况的发生改改变。
当前共和军能够提供的劳动就业岗位,也不过只有五万多出头,如果除去当地人参与的一些岗位,可能只有三万多人。而这三万多就业岗位,却要面临六万多人,甚至是更多人的竞争。尽管洛阳的商业活动在恢复当中。但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依然十分的有限。
在如此大的竞争力面前。流民的情况,十分的不乐观。
“这会加剧我们的治安,同时,那些工厂主也会采取一些措施,进行盘剥的,他们的德性,我们都应该清楚。”尚武这样说到。
“更担心的是以后的事情,这种事情依然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当中。”贾诩说到。
提供的岗位数量少。而提供的劳动力必然会增加,这种失衡的状态必然会进行很长的一段时间,而何种失衡状态,必然会加剧各种各样的情况上的发展。比如,各种治安,盘剥工人,劳动者无法保证自己的权益。尚武担心这些是很有道理的。
但尚武也很清楚,这种情况下,他们是无法改变的,因为很多事物一出现,并不是一下子就平衡的,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想要一下子扭转过来,这并不是很现实的一个想法。
“好吧。这种状况,我们只能默许的存在了。”尚武无奈的接受这样的一种情况。
邯郸,高顺看着五层楼高的大厦,还有那些加长的马车,以及蒸汽车。那是共和军在邯郸建设的有轨班车,满足人们上下班,以及公共交通的需求。
从潞州,并没有一下子通道李家庄的班车。他们需要从邯郸倒车才能到达那里。
但这也给高顺一个了解邯郸的一个重要的需求。
街道干净整洁。在繁华路段还有一根根竖起来的电线杆子,有的还有路灯,上面还架设有电缆线,那是重要的通讯线路。
共和军有很多设施都是在洛阳没有的,这里的街道看起来更加的整洁,但同时繁忙的人。很多人看起来犹如出一种急行军的状态,他们都很忙碌。这让你一种感觉,你来到这里,不知不觉当中,感觉就会加快。
在郊区,是大量的工业区。那里冒着滚滚浓烟。有黑色的,白色的,总之,那里一片雾气笼罩。这让很多人都无法应对他们需要面对的情况。
但后来高顺才知道,那里是共和军的主要军火生产,大量的生铁,铸铁都是在那里生产出来的,尽管他不知道用了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但是他知道的,生产的铁的数量大的惊人,铁产量都在五十万石以上。可能数字会更多。
这也就清楚,为何共和军会有那样多的铁器在使用。而这样的铁厂,共和军在潞州都有,甚至是,在晋阳地区还重新建立了一座,那里的产量可能更加的惊人。
这让高顺感到极为的恐怖。
不过最让高顺感到十分担心的事情是,邯郸距离边境如此近。在高顺看来,甚至是,那些铁厂冒出的浓烟都能飘到边境上去。而共和军竟然在这里只是驻守部分部队,其中大部分都是不满员的。
但这种担心,很快,就让高顺打消了自己的疑虑。因为共和军在郊区工厂区域内,依然可以组织起大量的民兵。
工厂里的工人成为最好的后备军事力量。车间管理的模式,让工人的组织单位变得更加的合理化,如果把这种组织单位稍微利用一下子的话,很快就能投入到军事组织当中,并且加以利用。
至于武器,这里本来就是军工厂,而且,工人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武器,工人收藏武器已经成为一种爱好,在这种全民皆兵的情况下,似乎敌人很难占领邯郸。
邯郸本身可能就是一个巨大的碉堡。
因为邯郸没有任何城防工事,据说,邯郸已经有专门的计划,利用巷战来最大程度的消耗敌人。
高顺这一切都非常的厉害,这充分的说明,共和军的组织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在这样一个强大的组织能力面前。根本无法占领,无法对其开战。这是高顺的第一印象。
但是邯郸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他们的工厂建立在上风向上。这是充分考虑到靠近,煤炭产区,以及安全,毕竟,工厂可以提供更大的生产力,以及军火产品。而一开战,就被打击掉,占领,很不好。所以,工厂放在了北方,上风向的地方了。但这对城市的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整个邯郸看起来,灰蒙蒙的,并不是一个十分适宜人居住的地方。
这是高顺对邯郸的第一印象,当然了。如果有机会的话,他还是要多走动走动的,毕竟,这种地方对他来说,还是很重要的,他这次在邯郸停留的时间并不是太多,他认为,还没有充分的了解到邯郸的重要情况。
就在高顺启程的时候。张辽才刚刚到达潞州。不过在潞州,他就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在雁门关以北的地区,意外了发现了煤层。这是一些大胆的采矿者发现的。但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给让报纸给报道出来了。
看到这样的消息,张辽就知道,这可能会把共和军的战略再次拉到北方去。
在过去,北方的战争一直进行的不是很顺利,关键是北方的经济难以有效的消化,不仅仅如此,还有没有很大的利益让共和军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但现在,北方的战略局面发生了转变。资源。煤炭资源变得更加的重要起来。共和军怎么可能会嫌弃煤炭少。在巨大的煤炭利润下。这种需求会变得更加的疯狂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