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黄巾张狂

作者:艾叶客 | 分类:历史 | 字数:151.8万

第31节 科举立新制(上)

书名:黄巾张狂 作者:艾叶客 字数:3294 更新时间:2024-10-11 13:15:44

青州战场的沉寂,让从安定元年二月开始,发生在大汉土地上的连场大战,总算是告一段落。整个九月到十月之间,大汉暂时的平静下来,度过了一段难得的和平时节。而各大势力则纷纷乘着这个机会,抓紧时间扩军备战,同时酝酿着下一场大战的爆发。

在青州与汉军屡战不利的管亥,迫于当前所受到的军事压力,意识到自己无法成事,终于派出使者去找冀州的张狂,承认张狂为“大贤良师”张角的嫡系继承人。当然,作为回报,管亥希望张狂能够为青州的黄巾军残部,提供一定的补给和军械。

张狂收到管亥表示拥护的文书时,身体已经彻底从施法的反噬中恢复过来。至于大将典韦,经过几个月的精心调养,身体好了不少。他虽然还不能像原来那样上阵杀敌,也已经算是行动自如。就连当时在激战中被文丑打得生死不知的殷罡,也得以幸运的从阎王那里逃得一条小命。

如今的张狂势力,占据了并州的全部,司隶的河东与河内,还有冀州的常山、巨鹿大部和魏郡的一半,单以治下的人口和军力来论,堪称天下排在前三位的大诸侯之列。拥有这等顶尖势力,区区管亥手中的那些黄巾军残部,已经不算什么重要的实力补充了。

但鉴于管亥身为张角座下八大弟子的身份,张狂也不好不管。既然管亥愿意向自己低头,张狂也只好从紧张的财政中抽调一部分物资钱粮,悄悄的输送到青州地界。反正张狂以后肯定是要进攻青州的。他就当是为将来的青州攻略埋下一个伏子。

不过,张狂目前虽然在军事上形势不错,却面临着一个极为头痛的问题,那就是治理郡县地方的人才大大不足。

张狂这数年以来。在军中一直坚持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并凭借大量生产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大幅度降低了教育的成本,争取让士卒们尽可能的多认识些字,多读些书。这种手段,可以让张狂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将士卒们直接退伍。安置在吏员的位置上,以强化己方对地方的统治。

只是,这种短时间的基础教育手段,只能够为张狂提供一批素质不高的基层吏员,却很难得到胜任州郡长吏的高级人才。这让张狂对地方的控制力,大大的打了一个折扣。

如此一来,张狂不得不大量启用那些,在已经征服的地盘上残留下来的名门大族士人。对这些士人,张狂心中是抱有相当警惕的,只敢将他们放在并非要害的民事官的位置上。一些关键的位置。还是必须使用在张狂心中靠得住的人才。

既然自行培养的人才目前还不上档次,张狂当然会尝试引进外地人才。以天下之大,人才之多,张狂并不相信自己会找不到适合的人才来用。

但是,鉴于张狂的身份,那些天下知名之士。是肯定不会来投奔的。所以,张狂的目标也不太高,就是想要在广大的寒门士子当中,挑选出一些可供造就的人才来。

因此,在占据了相对富庶而且文教发达的常山、魏郡、巨鹿等地之后,张狂一边在军营中养伤,顺便与袁绍大军对峙,一边就在策划组织进行本方势力第一次的“科举”。

所谓科举,全称为“分科举士”。虽然张狂第一次开始的科举,仅仅只有一个录取名目。不过张狂叫科举叫得习惯了,自然就懒得改了。

张狂精心制定下的科举,吸收了汉末官吏考试的一些内容。但其主要的用途,还是为了打破大汉多年以来官吏的选拔,几乎被高门大族垄断的局面。

反正张狂的身份摆在那里。天生就与高门大族们格格不入,很难指望高门大族们会乐意支持自己。这样他倒不如公开撕破脸来,取消高门大族的入仕特权,以期待一些有眼光,有胆识的寒门士人前来投奔。

在张狂积极的筹备第一次科举的同时,被两路并州大军包围夹击的赵国袁绍残部,从二月坚持到七月,终于坚持不下去了。为数约千人的袁军,通过小路撤出赵国最后一座孤城——中丘,在主将审配的带领下,逃回袁绍在斥丘设立的大营。

如此一来,整个赵国也成功的落入张狂的手中,算是拔出了一颗讨厌的钉子。对此,除了略微遗憾审配居然逃脱,张狂总体上还是感到满意的。

没有审配安在背后的那颗钉子,张狂的主力没有了后顾之忧,粮道也保持安全,已经具备了南下与袁绍决战的充分条件。而袁绍通过这些日子里的努力,也从长子袁谭和小弟曹操那里,收刮到不少粮草,足以支持他对张狂发动一场为时两个月的大战。

不过,也正因为双方此刻都做好了大战的准备,却都感到敌人与自己势均力敌,反而都没有轻易的发动战事。作为实力相当的两方大势力,当然是守御的一方能够在战斗中占据相应的优势。既然主动进攻的胜算并不大,双方当然都不敢轻动了。

张狂以冀州刺史的名号,在巨鹿城里尝试性举办的第一次“科举”取士,就是在这种紧张的两军对峙状态下进行的。

反正前线有于禁、关羽等人盯着,张狂作为一方霸主,并无必要天天守候在第一线。而选拔合格人才,也是每个势力最重要的事务之一。科举是张狂一手提出的,到底如何进行,当然要张狂在一边盯着,以免弄得不合他的心意。

由于天下的战乱,由于张狂在士人当中声望不高,也由于时间上的仓促,此次科举的参加人员极少。从五月公布科举开始,到了开考之前,总共也不过一百多人报名。

但是,在看到这份参加人员名单的时候,光是其中的一个姓名,就让张狂感到这次“科举”取士没有白开。

那个姓名,叫做郭嘉。后面附上的字,就是奉孝二字。

郭嘉是谁,别人也许不知道,张狂当然不可能不知道。犹记得当年年少,张狂玩《三国志7》的时候,对郭嘉的兴趣比对诸葛亮的兴趣还高。

在暗荣开发的《三国志7》里,郭嘉智力98,诸葛亮智力100。可是郭嘉的智力是实打实的,诸葛亮的智力却是要算上一本智力加8的《兵书二十四篇》。所以,去除外部加成,诸葛亮的智力只有92点,比郭嘉可是差远了。

当然,以上是张狂对游戏的回忆。在当前的汉末乱世里,郭嘉可没有多少名气。

不过,张狂特地找董昭打听过袁绍麾下,一些在他印象中还记得的牛人。据董昭说,这个郭嘉是郭图的远房族人,曾经在袁绍手下当过小吏。但是因为郭嘉好色贪杯,品行不佳,还曾经私下里贪墨公帑,在年前,此人已被袁绍辞退。若非袁绍看在心腹谋士郭图的面子上,这个郭嘉说不得难免牢狱之灾。

根据这些从董昭口中打听到的消息,都让张狂怀疑起此“郭嘉”非彼“郭嘉”了。不过,当张狂从韦笑所获得的情报中,得知那个“郭嘉”的确是字“奉孝”之后,他总算是确定了这个叫“郭嘉”的家伙,的的确确就是后世人称“鬼才”的郭嘉、郭奉孝。

得知科举居然吸引了鬼才的参加,出于对这位三国知名度顶尖的鬼才的好奇,张狂在科举举办前,特意偷偷的打扮成并州低级军官的样子,前去拜访郭嘉。

大概是钱袋子不够充裕的缘由,郭嘉所寄居的地方,是巨鹿城里的一家普通民宅。由于近年来发生在冀州的战乱不断,巨鹿城内的客栈酒楼什么的,大多已经关门大吉,剩下的都是些苦哈哈之类住的大通铺。

这次前来巨鹿城应考的士子,大部分都是寄居在城中居民家中。有钱些的,住在富裕些的人家家中,穷困些的,住在普通的人家家里。只有几个身家的确太差的士子,才会住在环境恶劣的大通铺里,与那些卖力气的苦哈哈呆在一起。

由于科举是第一次举办,张狂对这些东西也是没有预料到。他一边走,一边就吩咐身边的侍从记下这一点,决定从下一次科举开始,为了体现对人才的敬重,由官府为前来应考的士子提供基本的食宿安排。

本次科举,由于一切制度都是草创,显得很不完善。为了吸引人才,张狂与军师程昱商量过,但凡参加了第一次科举的士子,只要能力不是实在太差,都会加以录用,成为并州军的掾吏。

接下来,如果其中有人能够做出一些像样的成绩,张狂就会对他大力提拔,好让他成为“千金买马骨”里的那根马骨。

只要有人能够凭借科举这个平台,一跃而成为张狂手下举足轻重的人物,那天下的寒门士人,自然会在功名利禄的引诱下,前仆后继的投奔张狂,希翼得到张狂的任用,从而一飞冲天。

对于这一点,程昱是深信不疑的。他只恨科举没有早二十年出现呢!

不过,张狂的此次拜访,居然落了个空。借宿的人家告诉张狂的侍从,郭嘉外出冶游去了。这个结果,让张狂很是有些惊愕。

后天便是科举开始的日子了,这个郭嘉居然不好好的呆在家里温习预备,却跑到外面去冶游。如此人物,若不是狂妄自大,便是有真材实料,信心十足。

不过,郭嘉既然如此作风,只怕不会是个循规蹈矩的安分者。张狂这时有些明白,为什么袁绍会辞退才智明显外露的郭嘉了。郭嘉这种浪荡的性子,还真的不太适合普通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