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域外传之穿越三国时期
作者:上官小雅 | 分类: | 字数:75.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战乱篇(13)
第100章 战乱篇(13)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1]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名称
安史之乱
发生时间
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
地点
中国北方至中原
参战方
唐帝国:唐朝中央军与藩镇军;回纥外援;安史叛军:唐朝河北三镇的军队
结果
唐朝获胜,但地方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参战方兵力
唐朝:150,000(安史之乱前期)唐朝280,000(安史之乱后期)
叛军:约200,000(战争前期)300,000(战争后期)
伤亡情况
士兵约三十余万
主要指挥官
李泌、郭子仪、李光弼、刘晏、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颜真卿
叛军指挥官
安禄山、史思明、安庆绪、史朝义
开始时间
755年12月16日(天宝十四年)
结束时间
763年2月17日(宝应二年)
影响
唐朝此后由盛转衰
经典战役
睢阳之战,昭觉寺之战
别名
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易中天中华史·第十六卷
史之乱[ān shǐ zhī luàn]
战争
本词条
是多义词,共5个义项
特色词条?|?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
贡献维护者?Haowentongxue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1]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名称
安史之乱
发生时间
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
地点
中国北方至中原
参战方
唐帝国:唐朝中央军与藩镇军;回纥外援;安史叛军:唐朝河北三镇的军队
结果
唐朝获胜,但地方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参战方兵力
唐朝:150,000(安史之乱前期)唐朝280,000(安史之乱后期)
叛军:约200,000(战争前期)300,000(战争后期)
伤亡情况
士兵约三十余万
主要指挥官
李泌、郭子仪、李光弼、刘晏、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颜真卿
叛军指挥官
安禄山、史思明、安庆绪、史朝义
开始时间
755年12月16日(天宝十四年)
结束时间
763年2月17日(宝应二年)
影响
唐朝此后由盛转衰
经典战役
睢阳之战,昭觉寺之战!
别名
天宝之乱。
安禄山
安禄山(703年1月22日—757年1月29日),本姓康,字轧荦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粟特族。唐朝时期藩镇、叛臣。安禄山出身西域康国,其父早逝。其母阿史德氏,改嫁于右羽林大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从此改为安姓,精通六蕃语言。开元初年,逃离突厥,成为幽州(范阳)都督张守珪的部将和义子。骁勇善战,屡建功勋,迁平卢军兵马使、营州都督。天宝年间,安禄山经义父张守珪举荐,受唐朝当局信任,从此平步青云,兼任平卢、范阳(幽州)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受封东平郡王,镇抚东北地区。天宝十四载(755年),以诛杀宰相杨国忠为名,悍然发动安史之乱。一路势如破竹,攻破两京。建立伪燕政权,年号圣武。晚年失明,宠爱幼子,引发晋王安庆绪不满。至德二年(757年),为嫡次子安庆绪指使宦官李猪儿所害,谥号为剌。史思明杀死安庆绪后,成为大燕皇帝,追谥光烈皇帝。
史思明
史思明(703年1月21日—761年4月22日),字崒干,宁夷州(今LN省朝阳市)人,突厥族。唐代叛臣,安史之乱的元凶之一。出身西域史国,相貌不扬,懂晓六蕃语言。天宝初年,骁勇善战,屡建战功,授平卢军知事。辅佐安禄山讨伐奚和契丹,迁平卢军兵马使。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反叛后,率军平定河北,署范阳节度使。屡为唐军所败,退保博陵。乾元元年(758年)暂降唐廷,授河北节度使、归义郡王。受到唐肃宗猜忌,起兵再次叛乱,攻破魏州,自称大圣周王,年号应天。乾元二年(759年),进兵解除邺城之围,杀死安庆绪,即大燕皇帝位,建都范阳(BJ市),年号顺天。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为儿子史朝义所杀,谥号昭武皇帝。
安庆绪
安庆绪(?~759年),字仁执,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粟特族。唐朝时期叛臣,平卢节度使安禄山次子,母为康夫人。性格内向,骑射一流,屡立功勋,授鸿胪卿、广阳太守,迁平卢军都知兵马使。天宝十四年(755年),参与安史之乱,攻破东都洛阳。安禄山建立大燕政权后,册封晋王。至德二年(757年),联合中书侍郎严庄弑杀安禄山,自立为帝,年号载初。战争形势不利,退出洛阳,逃亡邺城。乾元二年(759年),为部将史思明所杀,谥号为剌。
背景简介
唐代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经济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达至鼎盛。安史之乱发生后,对唐朝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战争起因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经济矛盾
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至百姓多迁徙流亡。均田制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从开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人,杨贵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钱就上百万。杨氏兄弟姐妹五家,声色犬马,权欲熏心,过着荒淫糜烂的生活。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促使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阶级矛盾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己,培植党羽,把持朝政。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他公行贿赂,妒贤忌能,骄纵跋扈,不可一世。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此外,西北派节度使哥舒翰与东北派节度使安禄山之间,也素有裂隙。内外交错,使唐玄宗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内部矛盾
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则是促成安史之乱最为重要的因素。由于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坏,从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这些召募来的职业军人受地方军阀的收买笼络,和将领形成一种特殊的盘根错节、牢不可分的关系。加之,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而中央军则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太差,平时毫无作战准备,打起仗来,不堪一击。节度使的日益强大,与中央政权矛盾日深,到天宝末年,终于爆发成为安史之乱。
李林甫出任宰相时,为巩固权位,杜绝边将入相之路,称胡人忠勇无异心,淳朴单纯,建议玄宗用胡人为镇守边界的节度使,而且又放任他们拥兵自重。因此安禄山身为胡人等得以取得权力,东北城的鞠仁兵是安禄山部队中最骁勇劲捷的一支部队。而安禄山也因兼三大兵镇独掌十八万三千九百人的兵力而有叛唐的实力及野心。754年,安禄山奉命入长安,玄宗由是更信任安禄山《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七》:上尝谓力士:“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夫复何忧!”力士答曰:“边将拥兵太重,陛下将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祸发,不可复救,何得谓无忧也。”又言“自陛下以权假宰相,赏罚无章,阴阳失度,臣何敢言。”就如李泌所说:“假如当初封赏给安禄山的不是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之官,而是给他百里之国,也就不会谋反了。”遗憾的是,玄宗不听高力士的言论、加之玄宗义子汉人名将王忠嗣忤逆于他。如此玄宗更崇信安禄山。王忠嗣因此出局,唐朝也就失去了制约安禄山的重要力量。
安史之乱的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具体说,是唐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斗争。安史之乱的首领们虽曾利用了人民对唐王朝的反抗情绪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然而这并不能影响这次叛乱的根本性质。另一方面,战乱中由于安史叛军对人民的残暴行径,曾引起了像常山太守颜杲卿、平原太守颜真卿以及张巡、许远的死守睢阳等的反抗斗争,这些局部地区反暴政的斗争是正义的,但同样也丝毫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事件详细
藩镇崛起
随着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间屡次开疆拓土,先后平定辽东、东、西突厥、吐谷浑等地区,使唐朝成为一个国境极为辽阔的国家。同时,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唐玄宗于开元十年便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
等每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使不单管理军事,而且因兼领按察使、安抚使、支度使等职而兼管辖区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大权,这就使得原来为一方之长的州刺史变为其部属。据《新唐书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节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成为唐皇室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