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我在古代定国扶贫搞基建

作者:月听禾 | 分类: | 字数:50.1万

第143章 出人意料

书名:我在古代定国扶贫搞基建 作者:月听禾 字数:3217 更新时间:2024-11-07 02:29:36

秦国的使者在玉国受到和西陵国完全不同的待遇,哦,不能说是待遇,应该说是态度,玉国君臣热情的接待了他们,比西陵国他们的态度好多了。

而且他们提出的意见玉国的人都友好且认真的考虑并且接受了,也积极的为这事询问他们,与他们讨论。

报纸、杂志什么的也很成功的在玉国君臣的帮助下入驻玉国了。

他们在玉国的出使任务完美又轻松的完成了。

他们感念玉国皇帝的贤明,重视百姓疾苦,重视灾害,重视他们秦国带来的消息和援助,不用本是免费,好心来帮忙的,还要贿赂,还要说服他么接受帮忙,与别的国家的皇帝完全不同。

他们将代表高洁,代表不屈的梅花图白玉瓷杯送给了玉国皇帝。

临走前他们也获得来自玉国主动的谢礼,价值同样不菲,他们同样将这些东西让人送到秦国去,进献给秦临和楼月凌。

总之他们两方相处的十分融洽。

但是哪里能想到,这是他们自以为的,他们还未完全离开玉国的边境,玉国便变样了。

那些成群结队的,拖家带口好似搬家的流民又不是流民的玉国底层百姓们拿着他们全部的家底相扶持的向秦国走去。

他们在半路上遇到来玉国的经商的同僚的时候,惊讶他们竟然又派人来了,他们秦国在玉国的产业有这么兴盛的吗?

在谈论中,他们才得知了玉国在他们出使离开后的种种做法,都惊愣在那里,站立良久,久久无语,被玉国的做法成功的创到了。

并非是秦国的文化产业并在他们走后被排挤打压,还是一如既往的生意兴隆。

但是玉国君臣的做法和当初他们那么积极,那么为百姓着想的态度可是完全不一样的,仿佛做梦一般。

玉国在他们以为自己完成了任务离开后,直接撕毁,不,也不算撕毁,他们只是看到了玉国君臣对来年旱灾和蝗灾的重视程度。

涉及国家机密,他们并未在第一时刻看到玉国君臣商定的政策。

所谓的爱护百姓,所谓的仁慈贤明,所谓的高瞻远瞩,所谓的高洁不屈都是他们的臆想。

作为鸿胪寺中的一员,他们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经受过种种的刁难。

当初他们秦国暂时势弱,备受欺凌,他们的出使从来都是看人眼色,内心憋屈,但为了秦国也不得不笑脸相迎。

他们并非没有见过皇帝的恶,大臣的恶,他们也能一一的想办法化解,想办法达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但是他们从未遇到过,也没想到过一众高高在上的君臣竟然联合起来屈身敷衍他们,没有针对他们竟然将矛头指向国内的民众。

大约是没有那么多的期望,便没有那么多的失望了。

想到他们送出的白玉瓷杯,还是代表着高洁的梅花图案的白玉瓷杯,他们都如鲠在咽,好似吞了苍蝇一般。

有玉国的衬托下他们竟然觉得西陵国都眉清目秀了。

哎呦喂!不可以比烂!

温文尔雅,宠辱不惊,优雅永存,礼仪刻身的秦国使者们此时也维持不住职业素养,激情怒骂。

他们明明给了玉国非常多的解决办法,但是他们偏偏前脚笑着受教了,后脚将这些建议扔在一边好似没有看到。

玉国竟然借着这次提前知道的灾害,加重百姓的税收,巧立名目,增加各种苛捐杂税。

什么时候因为知道将有灾害降临,为了保护百姓也能成为收税的理由。

他们无耻的将未来的受灾的损失全部转移到平民百姓身上,包括那些没有靠山的小商贩,原本即使受灾但却并不会伤筋动骨的权贵,借着灾难的名头吸吮百姓的骨髓。

逼的百姓们家破人亡,变卖祖产,变卖子女,自我卖身,曾经丰收的喜悦也成了曾经,但也只不过过了一个月的时间。

前来玉国办书肆的秦国人知道陛下和楼大人需要流民干活,且秦国的大丰允许秦国接受流民。

他们给秦临和楼月凌快马加鞭的传递消息,于此同时他们悄悄的派人在过不下去要卖身,卖家人等的平民中流出报纸上的消息是真的。

而且让人带头举家迁移到秦国,不用怕路途遥远,可以找到秦国的商队,他们会带着他们顺利的来到秦国,到了秦国他们就有希望了,他么就能吃饱饭,冬天也不怕被冻死。

还特意传出来年有旱灾和蝗灾,秦国的粮食不知道够不够,各国都有流民,

现在不赶紧下定决心去秦国,等到流民多了,说不定秦国也不愿意收了,他们赶早去的话说不定还能真有报纸上说的种种做梦般的好处。

安土重迁明显不适合要活不下去,快要易子而食的平民了,而且又听到可能秦国以后不收流民了,他们可没信心以后不会成为流民,更是着急了。

同时他们心里也燃起了希望,与其等死不如拼一把,他们纷纷决定去秦国了。

他们前所未有的齐心,不约而同的保守秘密,他们知道贵族不可靠。

皇帝,大臣,世家权贵们将平民视为蝼蚁,严苛的进行愚民,读书的只有贵族和寒门。

而所谓寒门不过是没落的权贵,被歧视的平民没有读书科举的资格和条件。

他们不知道,也不在意他们歧视的平民也有七情六欲,也知道开心,难过,也会疼痛,也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他们也有勇气,也有被忽视的力量。

一批批的平民悄悄的逃往秦国,明明在眼皮子底下但是玉国的贵族愣是没有得到消息,以为是平常的逃荒,将百姓挡在城外。

殊不知他们并没有停留的意思。

“一个国家,占据人口最多的永远是平民百姓,三教九流混杂的百姓们、最是爱说道东家长,西家短的村口老太太们没有秘密可以保存,但是他们竟然愣是将消息藏了下来。”

“一个国家失去了百姓的信任,被百姓不约而同的隐瞒,这是多么的可怕。

可那些声色犬马的权贵们仍旧沉浸酒色,被繁荣被酒色迷了眼。”

楼月凌看完急报后,也知道了玉国的骚操作,感慨连连,脸色十分难看。

秦临颔首,脸上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他们做出的这些事在他看来是必然的。

也并未为被欺压的流民痛心,同情。

他们秦国一年以前若不是他散了大量大量家财,砍了许多犯事的大臣、世家抄家得来的大量金银珠宝用来购买高价粮,回国低价限量的出售给百姓。

暂时稳住了秦国,秦国的无数百姓和他们这些别国的流民又有什么不同。

秦国的百姓有他,而其他国家的流民有秦国,有什么好同情的,他们秦国给他们宣传的东西都是实打实的。

只要他们肯努力干活不说生活富足,但吃饱穿暖,年年有余粮那是可以的,甚至不说远的了,来年的旱灾和蝗灾也能过的过去,不用流离失所,成为流民。

他们可是比从前的秦国百姓们幸福的多,有什么好值得同情的。

秦临抬头看了楼月凌一眼,并未反驳什么。

“凌儿真是未雨绸缪。”

楼月凌倒是没有发现秦临的想法,她听到了秦临对她未雨绸缪的赞叹,她叹息了一下,

未雨绸缪?唉~

她庆幸她借机设立书肆,增加行商,让秦临下旨秦国的行商必须接受、护送流民来秦国,秦国会补偿损失,进行奖励。

她又对她的未雨绸缪又用上的不庆幸,不轻信他们被那些皇帝,大臣统治,不庆幸他们流离失所,寄人篱下的凄惨。

楼月凌为流民们感叹了几句然后开始埋头干活,她肯定会迎这些流民来秦国的,流民来秦国后事情也很多,她事情很多,没有时间为他们感同身受。

她奋笔疾书的将她的计划写出来,晚霞穿过窗户,洒落到楼月凌的身上,在霞光中认真写东西的楼月凌更是美丽。

待到最后一丝晚霞依依不舍的离开楼月凌,她终于写完了。

“阿临,你来看看我写的计划怎么样?”

秦临听闻抬头,接过楼月凌递来的计划书。

忽然他愣了一下,用手抵着唇,忍不住的轻笑出声。

“凌儿写的很好。”

秦临知道楼月凌没有经历过人间疾苦,对人的恶也没有经历过,只是人的传话,文字的书写到的,

只会在知道的时候感同身受那么一小段时间,也可能持续几天,几个月,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淡化当初的情绪,到底做不到烙印在心底。

她行事多了几分未经世事的善良和天真,在官场本是大忌,但是有系统,有他,有有求于她,有得她恩情的等的护着她,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且凌儿得到了民心,自己又是聪慧听劝的,也从不去危险的地方,身边守护的也不会随意的将她们支走,对自己的安全很是重视。

再加上她的善良从来不是建立在损害秦国,损害他人利益上的,甚至还有利于秦国有利于他人。

他们都非常支持她的善良。

听到凌儿对各国流民的同情,怜悯,他本以为凌儿会……没想到她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