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
作者:高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195.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95章 飞奴客
在距武威郡以东三十里外有一处小镇,叫野猪镇,百十户人家,镇西口的官道旁有一座不大的茶铺,是一对从陇右西迁而来的军户所开,掌柜姓胡,约四十余岁,为人沉默寡言,也不管茶铺的生意,每天只泡一壶茶,坐在茶铺一角听吃饭喝茶的客人聊天。
茶铺则由他的娘子一手打理,胡大娘待人热情大方、服务周到,又雇了一个厨师和两个伙计,再加上这条官道是武威郡东行的唯一一条路,小小的茶铺倒也经营得有声有色,生意十分兴隆。
这天下午,茶铺一角的胡掌柜有些坐立不安,他不停地探头向官道的西面望去,仿佛在等待什么人,忽然,他看见从武威郡城内远远行来几名骑士,胡掌柜立刻站起身走出了茶铺,这倒把正招呼客人的胡大娘吓了一跳,自己家掌柜几时变得这般热情?
来人正是来武威给张焕送信的韦德庆一行,他们刚来到茶铺前,便见一个面目和善的男子向他们拱手施礼,“这位军爷可是开阳县韦兵曹。”
韦德庆一怔,他勒住马问道:“你认识我?”
“我就是开阳县胡记茶馆的掌柜胡三郎,韦兵曹时来喝茶,怎么把我忘了?”
韦德庆凝神一想,胡记茶馆自己倒是经常去,不过他不记得有什么掌柜,他只记得有一个热情待客的胡大娘子,眼一瞟,却正好看见胡大娘从茶铺里走出来,韦德庆立刻笑了起来,他翻身下马,大笑道:“想不到在他乡能遇到旧人,我们正好没有赶上吃午饭,铺里可有什么吃的?”
“有!有!”胡大娘热情地迎了上来,笑道:“各种酒菜都有,韦兵曹若急着赶路。我们这里还有热包子、面饼塞肉,可带在路上吃。”
“来两壶酒。再来五六个个热菜。”韦德庆又命手下取出几个大酒葫芦递给胡大娘,“把这些酒壶里都打满酒。”
“客人请稍等。”胡大娘飞快地转身进里屋去了,这时胡掌柜慢慢走过来,拱拱手笑道:“早上我见韦兵曹飞驰过去,呼之不及,就想着韦兵曹或许会回来,没想到下午就回来了。”
韦德庆现在已经从军被升为韦谔的帐前骁勇校尉,仍听他韦兵曹长韦兵曹短的,他也不说破。微微一笑问道:“胡掌柜怎么会来武威,我记得大帅下令,有产业者不许西迁吗?”
胡掌柜见左右无人,他迅速从怀里取出一块小小的铜牌,在韦德庆面前一晃,眯起眼睛意味深长地笑了。s
铜牌上刻的是梅花松鹤图,正中间刻着一个数字。六四,韦德庆吃了一惊,这面铜牌他熟得不能再熟,凭这面铜牌可以直接面见大帅,据说一共一百余枚,他自己就有一枚,号数却是九七。
“你究竟是谁?”韦德庆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个胖乎乎的胡掌柜恐怕不是一般人。
“韦兵曹请随我来。”胡掌柜指了指里屋,自己先走了一步。
“你们先吃饭,我马上就来。”韦德庆吩咐几名手下一声,便起身快步进了里屋。
胡掌柜将他带到后院。院子里堆满了各种杂物,但在一角却养了一笼鸽子,在笼子里咕!咕!直叫,韦德庆见到这笼鸽子,立刻恍然大悟,“难道你就是大帅常常提到的河西飞奴客吗?”
胡掌柜一笑,慢慢地点了点头。
飞奴就是鸽子,而飞奴客就是指用鸽子传递消息的人,中唐以后,用鸽子传递消息已被广泛使用,尤其运用到军事谍报中。所以飞奴客就渐渐成了探子间谍地代称,韦谔也有这么一群飞奴客,分布在长安太原等地,由他本人亲自掌控,由于武威郡和灵武郡极为重要。他也在这里布置了人手。
胡掌柜便是通过军户西迁来到了武威。他开了一家茶铺,将各种信息用鸽子源源不断地传给了韦谔。象张焕修建会西堡、开采流沙河金矿、整顿官场、建立军户田亩制、招安西党项等等,这些大事情都在第一时间发给了韦谔。胡掌柜拿过两把胡凳让韦德庆坐下,他从鸽笼里取出一只鸽子,爱抚地摸着它们的头道:“我这些飞奴近来状态都不太好,飞出去几只都没有回来,我担心事机不密不敢放飞,已经五日没有给大帅发送消息了。”
他抬起头看了看韦德庆,笑道:“我正发愁如何前往开阳郡,正好韦兵曹在此,解我燃眉之急了。”
韦德庆沉吟不语,他知道韦谔控制暗探很严,从不给外人知晓,就连他这个帐前骁勇校尉,已经算是韦谔地亲卫,也不能知晓,而这个探子似乎有点过于大意。
胡掌柜明白他的想法,便微微一笑道:“若换了别人我是不会出面的,韦兵曹是韦家子弟,又来送八百里加急,足见大帅的信任,再者事关重大,必须要让大帅尽快知道。”
韦德庆点了点头,“我现在便是大帅帐前骁勇校尉,你可有什么重大消息让我传递?”
胡掌柜回房取出一只蜡丸,递给了韦德庆,低声道:“请你转告韦大帅,吐蕃人可能在秘密拉拢武威郡党项人,现在党项人和汉人矛盾尖锐,恐有造反迹象,张焕已经加紧戒备,任何过境之人都要受到严格盘查,尤其和张掖那边的往来已经停止。”
韦德庆这才恍然,难怪会西堡码头那边戒备森严,原来是这么回事,他将蜡丸小心翼翼收好,站起身拱拱手道:“多谢胡掌柜的消息,我这就前往开阳郡。”
他回到茶棚里胡乱吃了一点东西,飞身上马,带领从人向东疾驶而去,胡掌柜走到官道上,一直目送他的背影消失,眼睛里才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冷笑。
次日清晨,一队亲兵护卫着张焕驰出了武威郡,这时东方地平线上,一轮红日正从弥漫大地的浓雾中喷薄而出。万道金光映红了天际,在一片低缓地山岗上。一支三千人的骑兵已整装待发。
张焕一纵马,亲兵队汇入进大队骑兵之中,如滚滚洪流,向东浩浩荡荡驰去。
开阳郡,兵部尚书韦谔正在接受韦德庆的禀报,韦德庆不仅带来了张焕的回信,还另外给他带回来了胡三郎的密信,胡三郎是他利用军户西迁地机会安插在武威郡的一个暗探,大半年来给他带来了很多武威地消息。虽然谈不上机密,但也使他对张焕所作所为能够十分了解。
按照约定,胡三郎应该每隔两天送一封鸽信来,但至今已经五日没有送来,就在他担心胡三郎会出什么事之时,韦德庆却带回来了胡三郎的密信。
对于张焕会来开阳郡韦谔并不担心,有裴俊相召。他一定会来,倒是胡三郎送来的消息他十分感兴趣,张焕遇到了党项人的麻烦。
韦谔把胡三郎的密信放在案几上,负手来到窗前,他的嘴角不由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意,这个结果应该说是他早就意料到的,当初胡三郎来信告诉他,张焕招安了逃到河西的数万西党项人,他就知道张焕犯下了一个大错。
不错!河西是人口稀少,但如果是招募羌人、突厥人甚至回纥人问题都不大。唯独这些党项人是出了名地背信弃义,当初他们受吐蕃人压迫,向朝廷求援,朝廷特地将他们安置在朔方附近,可这些人非但不感激,反而趁大唐羸弱之际大肆抢掠城池,掠夺人口,在陇右地区为非做歹,自己和拓跋家族打了十几年交道,还不了解他们吗?
若是将他们安置在内地倒也罢了。偏偏是在人口稀少地河西,数万党项人已和河西人口相仿,这样一来,他们怎么可能不起异心,拓跋家族再被吐蕃人一拉拢。张焕头痛的事就来了。这样最好不过,让张焕后院不宁。
想到这。韦谔回头赞许地对韦德庆道:“你带来的消息非常及时,我会重重赏你,下去吧!”
韦德庆行了一礼,慢慢退了下去。
半个月前,崔圆准备讨伐蜀地朱,特地拜访了韦谔,希望他能出兵六万,从西路入蜀。
对于朱造反,韦谔也深为警惕,如果朱拿下巴蜀,而一时无法进攻长安,那他的下一个目标必然就是陇右,尤其是他声讨崔圆下台,而提议自己为右相,这明显是在挑拨自己和崔圆的关系,崔裴两家都已决定出兵,若自己却袖手旁观,这倒显得自己和朱倒真有什么勾结。
于公于私,他都必须出兵讨伐朱。
不过,他唯一担心的就是张焕会趁虚而入,夺了他地陇右,思量再三,他便提出了与张焕缔结互谅协议,并且由裴俊和崔圆做担保人。
由于蜀中局势严重,崔圆再一次和裴俊商量后,便同意了韦谔的要求,由裴俊和崔贤赴开阳郡,与张焕协商,同时,崔小芙又派李翻云为特使,也前往开阳郡劝说段秀实以大局为重。
宣仁二年十月十六日,张焕抵达了开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