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谕之弈
作者:归心折刀 | 分类:玄幻 | 字数:61.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七十二章 亚瑟起兵英格兰
亚瑟登上王位之后渐渐稳定了英格兰的局势,但这对他来说,不过是他宏伟目标的开始。
现在,他谋划着收复失地。
他在一张不列颠的地图上将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都用鹅毛笔圈起来,然后画上了一把剑的符号。
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
因为在战争之前,亚瑟已经派人向三个地方的领袖发出警告,要求他们重归他统治。
但是,三人都拒绝了他,尤其是威尔士的艾顿,他回信称自己一生纵横不愿再对他人称臣。
亚瑟听闻此言气急败坏,当着众大臣面骂道:“他艾顿·阿瑟做了半辈子的狗,现在又染上了权力的欲望,不知死活的狗东西。”
亚瑟宣泄完他心里的不满时便回到了寝宫,梅林则跟着亚瑟来到寝宫。
“陛下,您不能这样对您的臣子说话,您今天虽然是在骂艾顿,但是在场的人都被你骂了,因为他们同样是臣子的身份。”
“骂他们都算是客气的。”亚瑟说道,“这群没有骨气的文人,要不是你,我早都将他们解雇了。”
“陛下,虽然这群文臣没有骨气,但您仍需要他们。”
“我会慢慢不需要他们的,我要培养出更为忠诚的臣子。”
“这份工作并不容易,并且需要您慢慢来做。”梅林说道。
亚瑟则并不这么认为,于是他开始对他手下的士兵进行训练。
他挑了三千六百名士兵,以军人的方式对他们从严训练。
亚瑟认为这些人已经具备军人的基本素质,但唯有忠诚度与服从性差了一些。
于是亚瑟带着他们去打猎,指着前面的一头鹿说:“你们都射那头鹿。”
所有人争先恐后地将箭只射向鹿。
接下来亚瑟又让所有人将箭射向一棵树,这时候便只有一半的人将箭射向了树,因为其余人认为射树是没有意义的。
没有射树的人率先被亚瑟淘汰。
这时候,梅林来找亚瑟,亚瑟又向剩余的士兵下令,说:“现在,将你们的箭射向梅林。”
这一次,更多的人犹豫了,总共只有七十二人将箭射向了梅林。
因为他们知道梅林是亚瑟最为尊敬的人,他既将梅林当作自己的父亲,也将梅林当作自己的好友、
射向梅林的箭并没有伤到梅林,因为那只是梅林的一个幻影。
亚瑟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选出对他绝对忠诚和服从的人。而这些人将成为亚瑟征服三王叛乱的重要筹码。
亚瑟向着这七十二人宣誓说:“以后,你们七十二人将被我委以大任,荣辱与共,休戚与共,肝胆相照,腹心相照。”
随后亚瑟使这七十二人在军中担任起重职,并且常常使用尤瑟王留下来的圆桌议事。
亚瑟办起事来雷厉风行,仅仅花了半个月时间,亚瑟就已经全然将这些事搞定。
现在,亚瑟的英格兰军队生龙活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不过亚瑟却与梅林在出兵策略上出现了分歧。
梅林认为应当先荡平苏格兰,再回过头来收拾威尔士。
一来这样可以避免苏格兰对英格兰的侵扰,二来现在士气正盛,正好可以先收回较为强劲的苏格兰。
亚瑟则认为应当先消灭威尔士,再回过头来对付苏格兰。因为亚瑟对于快速荡平威尔士有着极大的信心。
不过这一次,亚瑟并没有坚持己见,因为他觉得对他而言无论先攻打哪里都是一样的,所以他不以为意,便接纳了梅林的意见。
苏格兰的领主巴奈特听闻亚瑟已经率领军队来势汹汹,于是巴奈特便在苏格兰与英格兰的边界处筑起十二道防线。
当他看着自己亲自参与设计的防线图时,不时啧啧称奇,并且他认为世上没有比这更完美的防线了。
威尔士的领主艾顿也开始修筑防御工事,以求自保。
不过,他们俩却从来没有想过联合起来对抗亚瑟。
在他们眼里,亚瑟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子,终究不能成事,对对对手的低估将会使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尽管他们现在还不知道。
亚瑟也已经跃跃欲试,他认为能否成就拔牙全在此一举,但梅林一直在他身边劝诫他。
“凭着陛下的神武,外患容易解决,但是要小心内患。陛下虽然勇武非常,但在治理国家方面仍然差些手段。”
亚瑟不喜欢听梅林苦口婆心的劝说,于是他说道:“好了,等我荡平叛乱,天下统一的时候我们再讨论这些。”
于是亚瑟又加快了出兵的步伐,他将士兵召集起来,向士兵做最后的动员:
不列颠曾经是个美丽统一的国家,如今却在逆贼的反叛下四分五裂。
当此国难之际,诸位能够义无反顾地跟随我讨伐逆贼,我实在感激不尽。
现在,国土尚未收复,我们仍需努力。等到全面胜利的那一天,我们将带着荣耀归来,封妻荫子,书写每个家族的光辉。
我,亚瑟,决不让不列颠哭泣!我,亚瑟,决不让凯尔特人分裂!我,亚瑟,决不让每个士兵平白无故的死去!
走遍我们的每一寸山河,保护它们,决不使它们沉沦!
亚瑟用他清脆的声音向兵士们宣讲着他们的宏伟理想,兵士们也因此而变得斗志昂扬。
但是所有的战争都无可避免的要有牺牲,所有的兵士不过是在为帝王将相做家谱,所有的牺牲在帝王眼里不过是一串串数字。
尽管亚瑟对文臣很轻视,但对于武将却十分重视。这奠定了亚瑟王继位之后不列颠的走向。
在鼓舞完所有兵士之后,年轻的亚瑟王带着他的大军向苏格兰奔去了。
与年轻的亚瑟一样,他的军队也富有朝气和激情,从英格兰一步一步走出来,像浩浩荡荡的河流,流向苏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