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柔日记
作者:沈志伟 | 分类:其他 | 字数:32.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九十六、驿站
九十六、驿站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被发现有(壴女)与(亻壴)字,是与传递讯息有关的文字。周朝就设有烽火台及邮驿传递军事情报。至汉朝每30里置驿,由太尉执掌。 唐朝邮驿设遍全国,分为陆驿、水驿及水陆兼办三种,驿站设有驿舍,全国共有1,639个驿站,人员共20,000人,中央由兵部驾部郎中管辖,节度使下设馆驿巡官4人,各县由县令兼理驿事。天宝十四年十一月九日,安禄山范阳起兵,两地相隔3,000里,6日后事件即传至京城,可见效率迅速。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中有证: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穿州过府,要拚命运送杨贵妃的荔枝,每年会累死几匹马、几个可怜的驿官兵。 宋朝驿卒由兵卒担任,规模不如唐朝。沈括的《梦溪笔谈》说:“驿传旧有步、马、急递三等,急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羽檄也,以朱漆木牌镶金字,日行五百里”,岳飞一日之内在前线接到的十二道金牌,即是朱漆金字牌。 元朝疆域辽阔,为了维持庞大的帝国,于是强化了驿站制度,时称站赤。马可波罗所著的《马可波罗行记》记载:“所有通至各省之要道上,每隔二十五迈耳(mile),或三十迈耳,必有一驿。无人居之地,全无道路可通,此类驿站,亦必设立。……合全国驿站计之,备马有三十万匹,专门钦使之用。驿站大房有一万余所,皆设备妍丽,其华靡情形,使人难以笔述也”。《经世大典》记载中国有站赤1,496处,藏区共设大驿站28处,小站约7至8处。 至明朝更另外设立了递运所,加强了物流信息。京师设置会同馆及乌蛮驿,供予赴京公干或者朝贡人员居住。万历以后,驿站制度弊窦丛生,大小官员往来于道路时,常常任意勒索夫、马,而且公器私用,“用于私事的占十分之八”,崇祯年间因而有节裁驿递之举。李自成因驿站被裁失业,愤而加入高迎祥的农民军,最后成为农民军领袖,攻破北京,明朝灭亡。 清朝设驿站计共1,785处,京师设皇华驿,军机处公文上有如注明“马上飞递”,规定日行300里,假如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日行400里、500里,甚至600里不等,最高速达800里,往往到站时人仰马翻,俗称“六百里加急”及“八百里加急”等,如此类推。
除了中国古代的驿站,在世界各地的类似场所有波斯的波斯御道、日本的宿场及美国的驿马快信制。 随着铁路及汽车的发展,古代主要供官方及军队使用的驿站已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平民也可利用的车站,现今日语及韩语仍沿用“驿”称呼车站。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边疆防卫军传递信息,为古老海关、水师、海军所管。 有关“邮”字的始源意义,可从中国的邮驿及邮政的演变中了解:在中国古籍中,关于通信事务之纪载常见“传”、“遽”二字,至于“邮”字,则语出《孟子·公孙丑》:“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最远可追溯自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此砖壁画图于1982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从春秋、左传等书之叙述,可知当时通信之方式有三种:一是“传”,为车递;二是“邮”,为步递;三是“驿”,为马递,综称“传遽”,后因车递费用太大,渐不使用,只剩步递及马递,故改称为“邮驿”站。 夏、商、周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被发现有(壴女)与(亻壴)字,据悉是跟传递讯息有关的文字。周朝设烽火台,并有邮驿传递军报。 秦、汉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汉朝许慎著作说文解字:“邮者,境上传书舍也”,“邮”即是传送命令之站,古设“驿站”及“邮亭”,可用来传递信息,可说是邮局的前身。但传统的邮驿仅用来传达政令及军情,民间通信无法利用,“官办民享”的国家邮政,直至清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初七日(公元1896年3月20日)始奉准开办民间传递业务;民间传递文书包裹货物:镳师、镖局、保镖 汉朝每三十里置驿,由太尉执掌。 唐朝 唐朝邮驿设置遍于全国,分为陆驿、水驿、水陆兼办三种,驿站设有驿舍,全国有1639个驿站,驿务人员共2万人,由兵部之驾部郎中管辖,节度使下设馆驿巡官四人,各县由县令兼理驿事。天宝十四年十一月九日安禄山范阳起兵,两地相隔三千里,六日后即传至京城,可见传递讯息之迅速。 杜牧有诗《过华清宫》为证:“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穿州过府,要拼命运送杨贵妃的荔枝,邮驿站八百里加急: 每年殉职几名的官差和累死几匹驿馆马匹。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设一驿站。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写道:“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在这里他把驿骑比做流星。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达到每天500里。由此可见,唐朝邮驿通信的组织和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宋、辽、金朝 宋朝驿卒由兵卒担任,规模不如唐朝。沈括《梦溪笔谈》说:“驿传旧有步、马、急递三等,急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羽檄也,以朱漆木牌镶金字,日行五百里”,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岳飞一日之内在前线接到的十二道金牌,即是朱漆金字牌。 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 另外还有钟鼓、烟火、鸽子、旗语、狼烟等方式传递信息 驿站是辽朝繁重的徭役之一,《辽史·马人望传》记载:“民所甚患者,驿递、马牛、旗鼓、乡正、厅隶、仓司之役,至破产不能给。” 元朝 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维持庞大的帝国,于是强化了驿站制度,时称站赤。马可·波罗所著《马可波罗行记》记载:“所有通至各省之要道上,每隔二十五迈耳(mile),或三十迈耳,必有一驿。无人居之地,全无道路可通,此类驿站,亦必设立。……合全国驿站计之,备马有三十万匹,专门钦使之用。驿站大房有一万余所,皆设备妍丽,其华靡情形,使人难以笔述也”。《经世大典》记载中国境内有站赤1496处,藏区共设大驿站28处,小站约7至8处。 明朝 明代在全国皆建有驿站,称为驿递,每隔十里置铺,铺有铺长;六十里设驿,驿有驿丞。沿线每60-80里设一个驿站,全国共有驿站1936个;还设立了急递铺和递运所,加强了物流信息。驿站还能接待出公差的官员。 洪武八年(1375年)开国功臣延安侯唐胜宗因违犯驿站条例,被革去爵位;吉安侯外出擅使马车,曾被皇帝申斥。 洪武十七年(1384年),贵州宣慰使奢香受令建龙场九驿。日后,王阳明曾远谪降调龙场驿站。 明中期以后吏治败坏,驿递制度弊病丛生。大小官员往来于道路,常常任意勒索夫、马。地方官吏还任意克扣驿站经费,贪污私肥,天启二年御史方震孺说:“至若驿递,夫只有此数,马只有此数,而自有东事以来,军情旁午,差官络绎,奚啻百倍于前。而欲其照旧支撑必无幸也。臣所经过,自通州次抵山海,见夫头、马户以及车户,无不泣下如雨,不忍见闻。而瘦马走死道旁者又不可胜计。” 崇祯初年,御史毛羽健上疏说:“兵部勘合有发出无缴入,士绅递相假,一纸洗补数四。差役之威如虎,小民之命如丝。”吴甡上言说:“今天下驿递之疲惫极矣。……驿递非破家荡产以供,则鬻妻卖子以应。当此民穷财尽之秋,更罹狼吞虎噬之惨。” 崇祯二年,刑科给事中刘懋建议整顿驿递。崇祯四年二月刘懋疏称各省裁节银共计685,720余两。 崇祯八年,四川总民邓玘在湖北樊城被烧死。邓玘的兄弟邓琳为了把搜括来的财物运回老家,由王应熊向当时的兵部尚书张凤翼题请,以扶柩回四川为由,申请乘用驿递。 清朝 清朝设驿站计为1785处,京师设皇华驿,军机处公文上有如注明“马上飞递”,规定日行三百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日行四百里、五百里,甚至六百里不等,最快速达八百里,往往到站时,已人仰马翻。此俗称“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19世纪70年代,大清帝国开始设立邮驿递送机构。1878年,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提议设立官方的近代邮政局。当年,时任北洋通商大臣的李鸿章决定于上海、北京、天津、烟台和牛庄(今营口)五处试办邮政业务,并且委托赫德的总税务司进行管理。赫德参照英国及欧洲邮政制度建立海关邮政,并于1878年7月24日至8月1日间发行中国的第一套近代邮票以作为已经收费之证明。这套邮票由上海边防海关造册处印制,以龙为图案,一套3枚,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中国首次发行的邮票,称为“海关第一次云龙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俗称大龙邮票。翌年,五处邮政办事处以“海关拨驷达书信馆”的名称开始营业,1880年改“海关拔驷达局”。1885年发行“海关第二次云龙邮票”。 其后,清廷台湾建省首任巡抚刘铭传,参考大清帝国海关邮递作业模式,1888年于台北城创立中国第一个以“邮政总局”为名的邮政机构——“台湾邮政总局”及其各分支局处,为近代邮局名称之始,且早于清朝内陆1896年设立的“大清帝国邮政官局”。 在交由海关部门试办邮政业务十四年以后,1896年3月20日清光绪帝根据总理衙门“兴办邮政”的奏折,批准正式开办“大清邮政”官局。光绪二十三年一月十九日(1897年2月20日),正式成立“大清邮政总局”。1897年,原海关拔驷达局改隶大清邮政;江海关拨驷达局正式更名为“上海大清邮政局”,1899年改“上海邮政总局”。天津海关拔驷达局改“天津大清邮政局”,简称“大清邮政津局”。1906年,清政府设立“邮传部”。1911年,“邮传部”接管邮政,邮政从此脱离海关,成为独立的系统。邮传部下隶大清邮政总局;从此,邮政业务正式脱离海关,实现独立营运。之后,大清帝国逐渐改驿置邮,将各地的边防驿馆、海关驿站,逐步以邮局代替,另外成立专责运送公文电报传递官方文书及资料、军情传递。
小小一座公厕,既关系到大伙出行时的“三急”,又和生活、工作环境密切相连,甚至还与城市品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相关联。不管你是在社会公共区域,还是在旅游景区,公厕都是必备场所。
这段时间经过海州市府大道的市民会发现,在海州日报社西侧的公厕已经“脱胎换骨”了,大气时髦的外观吸引了不少目光。去年,我市提出了“公厕革命”,目前已经完工的市府大道海州日报社西侧的公厕和樟南小区北面的公厕,都是这场“革命”的成果。
经历过“变形记”的两座公厕,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了呢?昨天,记者率先去探访了一番。
“高大上”的外形,还有诗意化的名字:相比较以前传统的公厕,这两座新型公厕有了新的名字——长和驿站,而且也不是“躲”在隐蔽的角落里,亮眼的外形、显眼的位置,让人很难将它与公厕联想在一起。
走进位于海州日报社西侧的这座驿站,一进门,就能看到墙上“长和驿站”四个大字,旁边两侧的墙上则是“海州十景”的灯箱设计,充满了海州特色的气息。
“长和驿站”的名字结合了海州‘和合圣地’这张名片以及杜甫描写海州的诗句‘海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海州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施义密介绍。
这座驿站由三部分组成,由东往西分别是卫生间、休息区、展示厅,总面积为382平方米。进入到驿站里,整个空间因为有了很多的落地窗设计,显得很敞亮。
展示厅里有来自海州六家智能马桶龙头企业的最新产品,以及海州智能马桶的发展历史、产品介绍。“这个可以让更多的海州人或来海州旅游、工作的人了解海州的智能马桶,普及我们海州的这项特色产业。”海州市智能马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刀武筹说。
在休息区,这里放置了沙发、茶几,还有些绿植,当暖暖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时,这里就显得很是惬意舒适。“接下来,我们会在这里设置小卖部、咖啡吧等,让这里成为市民转换心情的休憩驿站。”施义密介绍。
“刷脸”取纸、“空间转换”,这里的厕所有大智慧。除了名字变得诗意,驿站里的卫生间功能又有何变化呢?这里的卫生间,被分为好几个功能区。记者看到,除了常规的男厕和女厕外,还设立了第三卫生间、老年人残疾人设施、转换空间、化妆间和沐浴间。
“请将脸对准黄色区域。”这个会说话的机器就是人脸识别厕纸机了,在常规的男女厕里,都安装了这个机器。来如厕的市民如果没有带纸,站在屏幕前“刷下脸”,就能自动取纸了。记者观察了下,每次“刷脸”,这个机器能“吐”出五格厕纸,据介绍,为了节约纸资源, 9分钟内只能取1次。
另外,在男女厕还各设有一个化妆间和沐浴间。化妆间配有多面镜子和多个洗手台,干净整洁。其中一面镜子还是个“智能魔镜”,通过它,不仅可以照镜子,还可以看视频、听音乐。
进入沐浴间,也需要“刷脸”。钟一铭告诉记者,考虑到这个驿站周边有很多单位及商场,还有公园,不少上班族都有早锻炼的习惯,“很多人可能在这附近上班,但是跑完步浑身是汗就需要回家洗个澡再来上班,这个沐浴间提供热水,大家锻炼完就可以直接来这里洗澡了。”
爸爸带女儿该去哪个厕所方便?宝宝要喝奶、换尿布,妈妈该去哪里处理?以后这些问题都可以在第三卫生间解决了。在第三卫生间里,安装了两台智能马桶,一大一小,有一个婴儿护理台,还提供热水服务,贴心又人性化。
在男女厕中间,还有一个“转换空间”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个转换空间主要是为了如厕排队的现象。”施义密说。在不少公厕,大家都能时常看到女厕排长队的情况,根据调查,女性如厕的时间一般要比男性多1.5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驿站里特地设立3个无性别厕位,根据实际需求随时进行“转换”。
记者看到,当有人进入厕所隔间后,厕门上方的显示就会从绿色变成红色。“如果当女厕这边所有都变成红灯后,管理员会通过控制台将男厕这边的门关上,打开女厕这边的门,这样女厕这边就会多出三个厕位。”施义密介绍。
这里也是海州智能马桶的“展示厅”:据了解,海州是我国智能马桶产量最大、配套最全、企业最多的产业集聚区,目前海州智能马桶生产企业和配套企业已有100多家,年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我市掀起的这场“公厕革命”也大大发挥了这个产业优势。
在长和驿站里,除了普通公厕里有的蹲厕外,所有坐便器都是采用海州本土企业产的智能马桶。记者体验了一下,每个安装智能马桶的隔间,只要一推开门,马桶盖就会自动打开,马桶两边分别有使用说明和一次性垫圈纸,市民只要根据上面的提示操作就可以了。“这个马桶座圈都是25℃恒温的,坐上去让人感觉都是暖暖的。”施义密说,“而且每个隔间都有安装紧急报警按钮,如果你不会使用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按下这个按钮,管理员就会过来帮助你。”
“长和驿站是向所有市民开放的,市民可以通过来驿站体验智能马桶,通过这个渠道也可以让更多的市民认识到台州智能马桶,更好地宣传台州本土智能马桶的品牌和产品。” 刀武筹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完工的这两座长和驿站,都是按照旅游厕所3A标准来打造的。
市场化运作,公厕也能“赚钱”:“这个驿站就是为了给市民提供休闲、休憩的地方,帮助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中转换心情。” 市城市管理局城管一处处长王曲貌说,“所以每个驿站都当成小品、雕塑来建造,设施也更人性化、功能更齐全。”
记者了解到,在市府大道这座驿站的顶上,安装了48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这座驿站50%的用电都是来自于它,更加节能环保。
不少市民会质疑:建一个这么豪华的厕所是不是太浪费了?王曲貌告诉记者,从长远来看,这是更加“实惠”的。据介绍,市区的161座公厕每年的养护成本需要1000多万元,而驿站建立后,一部分养护费用可以通过广告位出租的租金来维护。
据统计,普通100平方米大的公厕,基建投入成本大约50万元,每3到5年要对设施进行翻新。而长和驿站的建造,里面的智能马桶等设备都是由海州本土企业赞助,“除了对造价进行控制外,选用的材料也都是更加耐用和美观的,使用寿命要比普通公厕更长。”
更重要的是,驿站的环境干净整洁,更加有利于进行商业运营,“我们通过出租场地以及投放广告来收取费用,实现市场化运作,以商养厕,这样还能大大减少财政的负担。”
--------百度百科
不知什么时候水月庵门口建起了历史上最豪华的公厕“长和驿站”。
据说是因为旁边有双鱼山风景旅游区的缘故,为了向游客展示海州的马桶文化吧。
浮云师父说:发心好的广告也是好广告!
释檀妙则马上由“长和驿站”想到“龙场驿”,由“龙场驿”想到王阳明,想到人生。
原来水月庵门口的公厕居然有如此功德。
方文业在缆镇中医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这样的文章:你所不知道的神灵——厕神:古代民间曾是个泛神论时代,神灵无处不在。就连厕所里,也有一位神灵,这就是“厕神”。
厕神据说就是紫姑何媚。相传,在唐代山东莱阳地区有个姑娘姓何名媚,字丽卿。她自小聪明灵巧,知书达礼,长大后嫁给了一个唱戏的,名叫伏伶。武则天时,寿阳刺史李景见何媚姿色出众,就谋杀了她的丈夫,而把何媚纳为侍妾。 何媚长得漂亮又年轻,李景的大老婆又妒又恨,且为人十分刻薄恶毒,她哪里能容得下何媚?在第二年正月十五的夜里,恶毒的大老婆就将何媚谋杀于茅厕之中。
厕神紫姑:但何媚的冤魂不散。后来李景去厕所,总能听见啼哭之声,时隐时现,且有刀兵呵喝之状。此事后来让武则天知道了,非常同情何媚的不幸遭遇。就御封她为厕神。也有传说这厕神是玉皇大帝亲封的。
后来,人们把厕神的形象做成纸偶或木偶,在元宵节之夜厕中祭之,祭奉时还念念有词:“子胥不在,曹夫亦去,小姑可出。”这子胥就是李景,曹夫指的是大老婆,二人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小姑则指紫姑——何媚。祭时,如果发现偶像动弹,那就是厕神了。此时来占卜吉凶,可知祸福。请紫姑神的仪式,以后又遂渐发展成“扶箕”(又称“扶乩”》的迷信活动。
世间还有另一种说法,紫姑就是戚姑。在《月令广义-正月令》中记述:“唐俗元宵请戚姑之神,盖汉之戚夫人死于厕,故凡请者诣厕请之。”这戚夫人原是汉高祖刘邦的妃子,跟刘邦的大老婆吕后因为立太子之争,结下了仇隙。刘邦死后,吕后就恶毒地报复戚夫人,罚她当奴隶,做苦力,还觉得不够,又将戚夫人的两手两脚砍得跟猪腿一样长,把她变成了“人猪”,并削光了头发,又挖掉双眼熏聋双耳,灌下哑药,再扔到厕所里。戚夫人的惨死,惊动了天地,被封为厕神。 紫姑又称“三姑”。“三姑”应为三个姑娘,紫姑本为厕神,厕中必有坑,即茅坑、粪坑,所以紫姑又称“坑三娘娘”。到了《封演义》里,这坑三娘娘又成了三座仙岛上的三位仙姑,即云霄、琼霄、碧霄三姐妹。说她们的亲哥哥就是财神赵公明,真是无奇不有。
古时厕所 姜子牙在封神时,这三霄娘娘又被封为感应随世仙姑,执掌混元金斗,专擅先后之天,凡一应仙凡,不分人、圣、诸侯、天子、贵、贱、愚,落地先从金斗转动,不得越此!书中还加了说明,“以上三姑,正是坑三姑娘之神。混元金斗,即人间之净桶。凡人之生育,皆从此化生也。”过去,婴儿降生,先要落在净桶内。就是天子、圣贤出生也要从此化生。可见厕神还掌有生的大权,自然威风光耀。
其实,厕神并非只管厕所、粪坑之事,还有询问休咎祸福,占卜凶吉,以求躲灾避祸之功能。
过去,各地祭祀厕神之风还相当盛行。也常有卖紫姑神马儿的。用以在厕中坑旁祭祀,然后焚毁掉。厕神没有单独的寺庙。有个别的庙中也有她的牌位或塑像,需与其他神像合祀。
厕神都是女性。古代妇女在家庭中地位很低,分娩也被看作是污秽的事,常被迫在厕中分娩。所以,厕神主要是妇女祭拜,她也就成了古代受害妇女的保护神。
方文业看了没有任何想法!
苍梧先生又在微信公众号《苍梧阁》上发言了:今年春节,史无前例。以往,中国人的春节都是热闹非凡的日子:觥筹交错、走街串巷、歌舞连天,人们从繁忙的职场生活中走出来,又一头扎进更加忙碌的人情市井之中,少有机会让自己的心安顿下来。
然而,这个春节,几乎是一夜之间,全民进入了一个“我自岿然不动”的安静频道,像一台巨大无比的轰鸣作响的机器,被陡然按下了开关键,停止了惯性的运转……
这是进入深度思考的契机。在这个时刻,屏蔽外缘,放松身心,深入心海,与自己做一次深度交流,仔细看看自己的人生,审视一下过往种种,回顾过去的一年,总结经验教训,是否有很多固有习惯可以改进、改善?
《易经》是五经之首,《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易·系辞传》)意思是走不远就回头看看,有无后悔之处?这样经常回头检查、经常复盘,就会趋吉避凶,未来的路就会越走越顺。
无独有偶,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每年3月中旬的一天是新年日,也叫做“安宁日”。这个日子是为了让人们反思内心,回归安宁。在这一天,这个旅游业发达的岛屿,会迎来完全的寂静,所有人都静静地待在家中,不允许出门,不得点灯,不得烧火,大家基本都会清食冥想,审视自己这一年的不足与成长。在巴厘岛,新年是与自己待在一起的一天。
在以色列,根据犹太教律法,犹太人每周都有一天的安息日,从周五的日落到周六的日落这个期间,虔诚的犹太教徒不工作、不购物、不旅行、不生火做饭、不使用电器,也不做生意。政府部门以及大多数私人企业都会关闭,公共交通、商店和主要景点都关闭(轮船不准启航、飞机不准起飞、火车与公交车也停开)。在安息日这一天,读书,思考,祈祷,是犹太人对于自己内心进行一次清理和反思的时机。
回顾过去一年走过的路,有哪些成长和快乐、犯过什么错误、又有哪些遗憾……辞旧是为了迎新,在即将迈向新征程的时刻,做一次深刻的反省,给自己的心灵做一次“大扫除”。如此,“‘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明年一定会家庭圆满,事业顺遂。
浮云法师在微信公众号《水月庵》上发文:【编者按】冬春之季,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天气冷热无常,若不注意防范,很容易患上流行疾病。抵抗力弱的,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患病后不但自己身心受苦,也给他人带来不便。我们在佛法中找到一些防病治病的良方,提供给大家参考。
患病后如何做才能尽快痊愈
患病后如何做才能尽快痊愈?《增一阿含经》有“五法”。
患病之人,做对哪些事利于早日痊愈?做错哪些事会让疾病不容易痊愈呢?
《增一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善聚品第三十二之八)中说: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疾病之人成就五法,不得时差(通“瘥”,念chài,此处指病愈),恒在床褥。云何为五? 于时,病人不择饮食,不随时而食,不亲近医药,多忧喜瞋,不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谓,比丘。疾病之人成就此五法,不得时差。
若复病人成就五法,便得时差。云何为五? 于是,病人选择而食,随时而食,亲近医药,不怀愁忧,咸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谓,比丘。病人成就此五法,便得时差。
如是,比丘。前五法者当念舍离,后五法者当共奉行。
经中说做对这五件事,有利于疾病痊愈:
1、选择适宜的饮食。就是要知道什么饮食对身体有益,什么有害,要简择后食用,不可为图一时口腹之欲而导致“病从口入”。
例如得了寒病还要吃寒冷的饮食,得了热病还要吃燥热的饮食,这些都要避免;还有被传染源污染的食物、水等,若不做简择,一但进入体内,就会对我们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产生危害,从而患病。总之,患病后,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饮食。(详见义净大师翻译的《南海寄归传》第二十八之进药方法,该文讲述了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
2、随时而食。就是要选择恰当的时间进食。例如,不按时吃饭,暴饮暴食;已经吃饱了,或者不消化的时候,还要勉强进食;饥饿的时候,还要长时间不进食;或者很饥饿的时候,过量进食等等,这些都不要做。
3、应该及时“亲近医药”。就是在患病时,要及时找医生看病、服药。不能讳疾忌医,认为医药无用。有些病人是能拖一天是一天,迟迟不去看病;或者看了医生,但是开的药却不服用;或者也服用药物,但是不遵医嘱,不按时服用,不按规定的药量服用等等,这样都对治病无益。
“亲近医药”,我们应该寻找专业的中医师、西医师去治疗。出现病症,应立即就医,并且应当遵医嘱而行。
《法句譬喻经》云(卷第一 多闻品第三):“佛告长者:人生世间,横死有三:有病不治为一横死;治而不慎为二横死;骄恣自用,不达逆顺为三横死。如此病者……当以明道随时安济:一者四大寒热当须医药;二者……奉行如此,现世安吉……”
这段话的大意是:佛为病人开示说:“人生在世,有三种人不应死而死:一是有病不治;二是治而不慎;三是骄恣自用,不知进退,不听善友劝告。所以,当一个人有病时,先要明白病因病源,然后正确地采用医治方法,对症下药,就可安然无恙了……如果平时能如此奉行,现世必得平安吉祥。”
可见,佛也劝导我们,得病时,应当及时就医。
4、患病后如何缓解忧愁。我们患病后难免会感到很忧愁,如何缓解呢?
《增一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善聚品第三十二之七)说:“贤圣弟子……当作是学:我今所病非独一己,余人亦有此法,设我于中起愁忧者,此非其宜,或能使亲族起忧、怨家欢喜、食不消化,即当成病,身体烦热,由此缘本,便致命终。尔时,便能除去愁畏之刺。”
这段话的大意是:我现在得病之事,并不是唯独我一人,其余的人,也可能会有这样的遭遇。假如我因此而生起愁忧的话,会使亲友们也产生忧虑,会使怨家生起欢喜。如果再由此令食不消化,就会生病,由于这个缘故,便会导致命终。知道了这个道理,便能除去忧愁恐惧。
5、如何“咸起慈心向瞻病人”。就是患病者要对看护治疗的人起慈心。为什么呢?因为看护病人有大功德。医者给予患者的是无畏施,能救拔病人出离病苦,是很有功德的善行,所以我们要尊重医者,感恩护佑生命、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增一阿含经》(卷第五 壹入道品第十二之四)有讲到,探望照顾病人的功德就像看望侍奉佛陀的功德一样大。
经云:“世尊告诸比丘:其有瞻视病者,则为瞻视我已。有看病者,……获大果报,得大功德,名称普至,得甘露法味。……我今因此因缘而作是说:瞻视病者,则为瞻视我已而无有异。汝等长夜获大福佑。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永信女读完,赞曰:法师真慈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