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半盏刚刚好

作者:全麦糖火烧 | 分类: | 字数:41.5万

第219章 意犹未尽

书名:半盏刚刚好 作者:全麦糖火烧 字数:1180 更新时间:2024-11-01 13:57:10

顺子跟大家做了一番温馨提示:因为烧饼提的要吃老火锅。

所以他挑的这家老火锅是老牛油火锅,吃完以后大家的肠胃会不断翻涌,如有介意,他可以问老板要碗水,供大家放水里过一过。

只有表嫂举手示意,给自己来碗水。

其余几位朋友都是斯巴达勇士,其实池麦挺担心烧饼和表哥的,毕竟他们肩负了主要的司机任务。

过几天开始走盘山路,交给安竹来开,大家肯定是没什么安全感的。

于是,大家在顺子的带领下,开始调制自己的火锅蘸料。

慢慢的两勺蒜泥,撒上几颗切成段的小米辣,一撮香菜一撮香葱,顺子又让伙计上了一小盘芹菜段,然后放入蚝油;

干碟里捏一撮芝麻和花生碎,放上一勺蚝油,再放一勺醋,爱吃折耳根的朋友又加入了一小捆折耳根,最经典的麻辣火锅蘸料就完成了。

池麦看着其他几位都尝鲜似的放了折耳根,心想后面得有几位会后悔的。

重庆火锅的鼻祖应该叫做“毛肚火锅”。

有位川渝的作家对重庆火锅有过一番这样的描述:

最初,一些水牛贩子为了将无人问津的牛下水售卖出去(牛内脏,主要是肝脏、牛肚等),

而在自己的担子一端准备好了泥炉,并用铁片将自家的铜锅分隔成不同的小格,

在铜锅里加上自制的卤汁,再把锅往泥炉上一架,制成了简易的九宫格火锅。

当时的劳工就是这种小火锅的主要受众了。

劳工们围着炉子坐成一圈,也许互不相识,但是每人认定一格,有点像现在围炉麻辣烫;

这样能够将内脏在卤汁中随涮随吃,倒也可以做到互不干扰。

到了民国时期,这种街边小火锅就被搬进了饭馆,也就越来越规模化了。

现在的吃法不再是每人一格,而是一格涮一种食材,保证食物的味道不会被打扰。

这起源跟北京的卤煮有些像,只不过卤煮大多是猪下水,水牛因为吃素,所以内脏格外地筋道...吧,池麦如是想。

最中间的那一个率先滚沸,顺子把少半盘嫩牛肉煮进去,随着周围的格子逐个沸腾,他也将不同的荤菜,并着土豆和萝卜放在格子里煮着。

中间格再次滚开的时候,大家都纷纷打捞起牛肉了。

这牛肉煮得恰到好处,蘸一下之前调好的油碟,真的蛮解辣,肉质滑嫩,还挺有嚼劲。

果然,大家在品尝牛肉的时候,被折耳根的威力震撼到,特别是安竹,差点一口吐出来。

烧饼的表情似乎很享受,似乎是很习惯折耳根腥腥的味道,伴着牛肉入口美滋滋乐悠悠的。

表哥表嫂则是一脸耐人寻味了。三个吃不惯的人纷纷看向池麦,有腥说不出点头默认她的先见之明。

安竹腾得起身去找老板又要了两罐油,回来分给表嫂一罐,表哥则是仔细地挑出了自己料碗的鱼腥草。

池麦涮毛肚的时候也是瞅准滚得最激烈的一格,七上八下,毛肚渐渐弯曲,她看差不多了便快速挑回自己的料碗,快速放进嘴里,口感脆脆的,甚是美味。

大家吃得热火朝天,大汗淋漓,心里都很痛快。

谁知表哥冷不丁地冒出一句:“都量力而行,不行就都沾水,要是今天全体拉肚子,明天这路可就赶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