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半盏刚刚好

作者:全麦糖火烧 | 分类: | 字数:41.5万

第274章 矗立的石墩

书名:半盏刚刚好 作者:全麦糖火烧 字数:1148 更新时间:2024-11-01 13:57:10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经历过战火洗礼的战士们,为了祖国的安定,为了改善藏族同胞恶劣的生活环境,手抬肩扛、不分昼夜。

修建怒江大桥,发生了许许多多令人垂泪的故事,平均每公里就有2个参建官兵牺牲。

一名小战士,因为过度劳累,不慎掉入水泥中。

当战友们发现时,他仅剩一只手露在外面,而水泥已经凝固。

水泥凝固的时间极短,并且在修建大桥桥墩的情况下,前去搭救,非但于事无补,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碍于条件的限制战士们对此无能为力。

小战士也许用尽了最后一丝气力,在水泥中缓缓招手,示意大家继续干。

小战士的血肉之躯,在战友的泪水和声嘶力竭的呼喊声中,浇筑进怒江大桥的桥墩。

这个桥墩在后来重建的时候,被完整地保存,安葬着小战士的英魂。

小战士的故事,只是修建怒江带大桥的缩影。

池麦望着矗立在怒江大桥旁的石墩,顿时心疼无比,小战士的家人当时会作何感想?

战士们在浇筑那包裹着战友肉身的石墩时,一定无比的绝望吧。

他们是经历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才在怒江上建立起这座沟通川藏的丰碑?

他们自驾走川藏,还尚且遇到高反、缺氧,那些肉身可是不顾生命危险,攀登而行啊。

故事听到这里,很是催泪。烧饼也不禁动容,朝着石墩敬了个礼,表哥也同样敬了个礼。

怒江大桥即将完工的时候,一场泥石流让摧毁了即将完工的大桥,二十多名解放军战士也因此牺牲。

1953年,第一代怒江大桥完成,桥头巨大的石崖上刻上\"英雄阵地\"四个大字,铭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和那些长眠于此的英雄!

然而更值得我们铭记的是——第18军54师162团2营4连的工兵排。

他们担任着最危险的任务,在怒江之上奋战了八个月。

待到怒江大桥建好时,全排三十多名战士几乎全部牺牲,只剩下排长一人。

形单影只的排长,在行将完工之际,看着奔流不息的怒江,想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不愿独活邀功。

望着波涛汹涌的江水,那里长眠着一个个牺牲的战友,排长对着怒江大桥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他突然笑了一下,纵身投向了怒江。——“我来陪你们了,咱们又可以永远在一起了!”

怒江大桥作为怒江上唯一一座能够通行大型车辆的桥梁,也是国家战略中常年战备的军事通道。

怒江大桥建成后,最初通行的主要是人民解放军汽车兵,他们经过怒江大桥的这座桥墩时,会选择鸣笛,并点上一根烟,把烟投向车外的峡谷以致敬昔日的战友。

汹涌的怒江上,第三代新桥也早已顺利通车,第一代怒江大桥虽被拆除,但凝固着牺牲战士血肉的桥墩却被保留了下来。

当年的战士都已先后去世,牺牲的这名战士到底是谁,具体姓名也不精准,根据烈士牺牲名录查询,极有可能是工兵五团的刘继春。

桥墩中埋葬的英雄啊,虽然无法考证他的名字,但他的事迹已然在世人心中传颂——希望这是对他最好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