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道祖
作者:我与西风度斜阳 | 分类:仙侠 | 字数:49.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四十五章 双月山雪,武陵桃花
他们在一个茶馆里听到过关于仙人孟令行的事迹。
传说此人幼时在外玩耍,忽然天上落下一只白鹤,那鹤用嘴轻轻一啄,将他衔着破空而去,一夜飞到了百万里之外的灵虚山。
从此他在灵虚山上修炼,千年之后,他乘着那只白鹤归来。有人看那仙鹤如遮天蔽日的神鸟,羽翼展开能覆盖整个城池,翅膀煽动的气流如同飓风一样。
他们曾在一个酒肆中听到关于书生秦浩的传说。
据说那秦浩屡试不中,但每日依旧挑灯夜读,有一日半夜觉得困倦,伏案而眠。
那夜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他乘云而起,遁入高天,一夜横跨亿万里之距,到了蓬莱仙岛。第二日醒来,他发现书案仍在,可是人已处于仙岛之上,遂拜入仙门,一心追求长生。
他们在一个荒野山村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樵夫每日上山砍柴,一天他救下了一人,那人养好伤势后就不知所踪了。
当晚,他梦到了受伤之人托梦,说是让他备好三月之粮,牵一头黑驴,每日用晨露擦洗驴眼,让驴向南而行。等到黑驴停住不走时,则可以发现一座仙山洞府。
樵夫第二天打开门,发现一头黑驴系于树下,于是他丢下了柴刀,备好粮食,一人一驴上路,最终得道成仙。
故事的真假赵铁无从考证,只是这样奇幻诡谲的仙人传说数之不尽,他每到一处就能听到。
尽管不辨真假,仍旧让赵铁和宁江仙神往不已,心情激荡。
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
赵铁和宁江仙已经到了大晋的地界,他们在一个名叫双月城的城池停下了脚步。
因为明天是正月初一。
不管是大楚还是大晋,都沉浸在一年一度的新年气氛之中。
今天一早,瑞雪就从天上飘落而下。
不一会儿双月城就银装素裹,茫茫一片了。
下午时分,赵铁和宁江仙找了一间客栈住了下来。
为了安全着想,赵铁就租了一间上房,宁江仙睡床上,他则在地上凑合一晚。
赵铁道:“小妹,明天我带你去个地方,过一个不一样的新年。”
宁江仙道:“去哪里啊?”
赵铁笑道:“明天你就知道了,今天早些休息吧,养好精神,奔波了这些天,你也累了。”
宁江仙乖乖嗯了一声,闭上眼睛睡去。
赵铁看了看宁江仙的俏脸,心中满是温馨。
这两个月以来,宁江仙和他一样,也时刻坚持着修炼。
不过也不知道为何,宁江仙修炼的灵力总会莫名其妙地消失。
这样的情况让两人十分沮丧,不过赵铁隐约发现了宁江仙身上的变化。
她脸上的黑色桃花印记变得越来越淡了,容颜也越来越好看,整个人变得愈发空灵脱俗起来。
两人赶路之时,赵铁为了不让贼人惦记,一直让宁江仙穿着朴素的衣衫,脸上也蒙着一层纱巾,到了晚上才能取下来。
赵铁看了半晌,随后笑了笑,投入到了修炼之中。
黎明时分,风雪变小了。
天地清光,银装万里。雪深半尺,梅净三分。
两人早早地醒了过来,赵铁让宁江仙待在屋子里,自己则出去了一趟。
没一会儿,赵铁打开房门走了进来,他的手里捧着一套华丽的衣服。
宁江仙见此,问道:“赵哥哥,这是?”
赵铁道:“这是为你准备的一套衣服,我花高价让人连夜定制的,天气冷了,你要穿的暖和点,免得着凉。”
“谢谢。”
宁江仙开心地笑了笑,没有吝啬钱财。当初赵铁灭了县衙之后,将所有的金银珠宝带了出来,作为两人赶路的盘缠。
赵铁将衣服放到了床上,道:“你穿着试试,我在门口守着。”
说罢,赵铁走出房间,将门带上。他的思绪也纷乱了起来,想着宁江仙穿上之后,到底是什么模样。
一盏茶的时间之后,赵铁听到屋内清脆的声音响起,开门走了进去。
看到宁江仙的一刹那,赵铁感觉心头被狠狠地砸了一下。
她内里穿一件霞彩千色梅花纱裙,外面披着狐裘大氅,脚穿一双浅色羊皮小靴,映衬出她的容颜娇媚,身材婀娜。
她眉眼如画,肌肤胜雪,脸颊上带些红晕。这红晕如同一望无际的桃花,让她的容貌更加显得般般入画了。
宁江仙此时的模样,当真是应了那句’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
宁江仙感觉到赵铁的眼神,嗔怪道:“你看什么看?”
明明是含羞的少女,却绽放出了千万种风情,扑面而来的香风让人像是一头扎进了花海之中,沉醉不已。
赵铁回过神来,说道:“小妹,你真好看。走吧,我们准备出去了。不过你还是要将面纱带着,免得有人起坏心思。”
两人出了客栈,赵铁从小二手里牵过一辆马车。
在车里装上了火炉,准备了火锅和一些好菜,带上了一些茶水,赵铁便赶着马车去了郊外。
宁江仙道:“我们这是去哪儿啊?”
赵铁道:“我打听了,郊外有个流沙湖,听说那里的雪景很美,趁着昨日下了大雪,我们现在去流沙湖赏雪。”
流沙湖位于双月城西北方向,形状狭长像一轮弯月,长四十里,宽十里。
流沙湖边有一座山,名叫双月山,因夜晚在山巅赏月,可以看见天上一个月亮,地上一个月亮。
有山有水,相映成趣,是难得的风景旖旎之地。
当两人到达流沙湖时,也被这云烟飘渺的景观所惊艳到了。
湖面上有一层寒流涌动,显得其烟波浩渺,如坠云间。
双月山上寒雾飘荡,姿态万千,时而如神女蹁跹,时而如痴人望月,时而如玉带摇曳。
雪花纷纷扬扬,如同晶莹剔透的玉蝶起舞,飞到了茫茫的寒雾之中,两人好似身处于仙境之上。
这还是近处的美景,当两人望向深处时,只觉山与湖在远处仿若浑然一体,掩映于茫茫烟霞之中。
虽然天气严寒,但湖面却不结冰。两人被这景观所吸引,想要一窥那山与湖的深处究竟是怎样的美景。
赵铁从附近人家借来一艘小船,乘着一叶轻舟,两人向那雾色朦胧处驶去。
船儿破开平静的湖面,涛叠浪涌;船桨划开荡漾而来的水波,溅玉飞珠。
宁江仙在一旁捧着小脸,笑意盈盈地望着面前如烟画卷,时不时地用手轻轻地拍落下赵铁身上的积雪。
两人有说有笑,小舟上的氛围热闹了起来,欢笑之音随着湖面的雾气飘荡。
到了湖中心处,这里的雾气更加浓厚了,一丈之外就很难看得清楚。
两人的兴致却不减,虽然看不到附近有什么,但是这里的雾气吸入鼻腔,十分清凉湿润,振奋了精神。
赵铁将神识放出,附近的事物感受得一清二楚,此时他内心一动,随即嘴角露出笑容,对着宁江仙说道:
“我听说在这流沙湖中部的左岸处,有一片白梅林,现在正是白梅开放的时候,要不我们去看看?”
宁江仙点点头,亮晶晶的眼眸里涌现出浓浓的期待。
大概一盏茶功夫,两人便闻到了空中飘来的淡淡的梅花香味,神色更加欢愉,又划了片刻时间,小舟就靠了岸。
这里不似江面雾霭迷蒙,反而是明净如洗,周围事物尽收眼底。
两人只见玉花飘飘,白雪摇摇,天地只剩素白一色。浓郁的白梅清香将两人围绕,只觉得如临仙境,不染俗尘。
宁江仙在梅林中跑来跑去,赵铁在岸边架起了小火炉,一边温着茶水,一边煮着火锅,没一会儿,茶香四溢,菜香扑鼻。
赵铁铺席而坐,与宁江仙一起欣赏这白梅傲雪的画境来。
宁江仙抬手接了一片雪花,赞叹道:”此地宛如世外仙境,不是大楚京城可以比拟的。
“京城虽然地处繁华,有烟柳画桥,有珠玑罗绮,有羌管菱歌,但唯独没有此处的钟灵毓秀,自然造化之美。“
赵铁点点头:
“确实如此,今日看到了这白梅林,让我知道了文人笔下的美只停留在纸上,真实景色不是文字可以描述的。可惜的是,春天一到,白梅就会凋零,终归有些遗憾。”
宁江仙点道:
“我曾听娘亲说过。在大晋国有一处神秘之地,传闻那里桃花灿烂,永不凋零,只不过罕有人能够得见。赵哥哥,你听过《桃花源记》的故事么?”
赵铁面色微微惊讶,道:“难道那个传说就与《桃花源记》有关?”
宁江仙点点头,道:“是啊,传说有人曾到过那处地方,因此才有了这篇传世之作。我有时候在想,要是能去那个世外桃源看看该有多好,没有纷争,没有压迫,怡然自乐。”
赵铁突然想到那个老人的叮嘱,《桃花源记》发生在武陵,老人也叫自己去武陵,难不成这里面有什么联系不成?
宁江仙见赵铁神色有异,问道:“赵哥哥,你怎么了?”
赵铁道:“小妹,你既然想去,那改日我们不妨去武陵看看桃花?”
宁江仙道:“好啊,我们先去宁府,随后再去武陵,那个时候桃花也盛开了。”
赵铁点点头,两人又开始欣赏起景色来。
到了傍晚,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四望皓然。
两人乘兴而归。
第二天一早,赵铁和宁江仙两人雇了辆马车,朝大晋的都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