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天为凰
作者:步天为凰 | 分类: | 字数:155.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五百八十六章 盗取先天一炁
天歌说:“你说这先天一炁,这东西,本来就是宇宙混沌初开之时的一缕气息而去,我们很难拿到手,要怎么样想个办法把它拿到手呢?”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哈哈哈,这个要采取一点非常之手段……”
天歌好奇道:“哦?什么非常只手段,不会去偷吧?”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这个盗取“先天一气”的妙法,可震开你的周身经脉和关窍,并聚起一个大气团!”
天歌惊奇道:“真的假的,怎么盗取的?呵呵,会说话,我说偷,你说盗……”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吕祖《百字碑》云:“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陆西星说:“此十字者,妙不可言。盖阴阳反复,乃作丹之大旨,普化雷声,乃作丹之秘诀,所谓天机秘密,正在于此”。这“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说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说天机秘密全在于此呢?我认为,此乃言玄关窍开之景,天机秘密也全在这妙窍之中。”
天歌说:“吕祖教人盗取先天一炁呀?为什么说它是玄关窍开之景呢?”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因为古人往往用雷声来比喻这玄窍之开,真阳之动。比如“忽然夜半一声雷,万户千门次第开”,达人采得先天气,一夜雷声不暂停“,雷声隐隐震虚空,电光灼处寻真种”等等,不可殚述。为什么古人都以雷声来比喻呢?
本人在这个问题上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开始,认为皆出于《周易》地雷复一卦,而玄关窍开正是一阳复来之际,故以雷声喻之,并无实际体验。后来在修炼中才恍然大悟,原来在动静交关、阴阳变换的一瞬间,会发生共振现象,出现全身突然一震,周身经脉关窍齐开,“听”到轰响,“看”到闪光的特异功景,而那种“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的特殊感觉,又实在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故用雷声喻之既确切,又形象。”
天歌说:“为什么说天机秘密尽在这妙窍之中呢?”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这须从修炼的目的、方法、对象和突破口说起。我们每一个人的修炼目的,虽然不尽相同,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其根本目的的为了健身强体,延年益寿,以享天年。因此长生久视,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人类美好的愿望和奋斗目标,而且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这种愿望也将越来越强烈。
长生久视的修炼目的,又决定必然采用“盗天地夺造化”的修炼方法。因为凡是人,只要情窦一开,童体一破,则真阳已走,命宝已失,自身所剩,皆为阴物。欲想得到长生延年之效果,必须夺天地造化之玄机,方能摄取真阳,追回命宝。使童体回归。”
天歌说:“呵呵,“若非窃天地造化之机,安能长生?”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而所谓夺天地造化之机,实际上就是采取先天一气。因此气生于天地之先,生天生地生人生物,是万物之本源,人类之宗祖。修炼之道,下手就必须抓住根本,故先天一气才是我们修炼真正对象,离开了此气,你修什么,炼什么呢?!正如古人所云:“天有天根,物有物蒂,人有人源,断未有无始基而能成绝大之功、不朽之业者。”而这先天一气无形无质,无内无外,实难捉摸,它“自虚无中来”,“不在心肾,而在玄关一窍”。
故这玄关一窍又是修炼的守务和突破口。正如张三丰所说:“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他。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从何下手?”许多人都说炼精化气是下手功夫,这本我异议,然什么是真正的炼精化气呢?唯有用先天之气方能化后天浊精。故陈抟的《无极图》第一步是玄关一窍,第二步才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
天歌说:“然而,这玄关一窍到底在哪里呢?如何启开这天机妙窍呢?古往今来却众说纷纭,有窍还是无窍?在身中还是在身外?动中求还是静中求?”
仙鹤童子傲白:“我的研究和实验体会是:既不属于有,也不属于无,未开之前则无,既开之后则有。既不离于身,也不属于身,而在天人合发处,即在人体场与宇宙场内外感应、相互交合到“真空”地位而必然发生共振的振源处。既不在静中求,也不在动中求,而在动静的交关处求之。这一点黄元吉说得很清楚:“静不是天地之根,动亦非人物之本,唯动静交关处,乃坎离颠倒之所,日月交关之乡,真所谓天根地窟也”。”
天歌说:“丹道修炼,贵在收积虚空中清灵之气(即先天一气)于身中,然后将吾人之神与此气配合炼养之,为时既久,则神气打成一片,而大丹始成。什么是先天一气呢?如何体察到这无形无质的神秘力量呢?又如何去采摄、收集、合炼呢?”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本人根据先辈的启示,经过长期的、反反复复的研究探索和上百次的验证,找到了一种简易安全的、适合现代人修炼的接通先天一气法。具体介绍如下:
把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放下,让心神和形体都松静下来。心平气和后,慢慢地、轻轻地移神至脐外离皮肉不远的虚空处。其要领是似守非守,勿忘勿助。这样能尽快进入静态,而且比其他方法更容易产生胎息。不用多长时间就会感到呼吸十分轻微,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无口鼻呼吸存在,很快进入胎息初成状态。”
天歌说:“修练初期会怎样?”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练功初期,可能仅有丹田温热、气机微动等等感觉。但时间一长,功景效验就大不一样了。“丹田之气滚滚辘辘,浑浑沦沦,悠悠活泼之机,一出一入,真气与天之元气两相通于无间,生精生气生神即在此处。”(黄元吉)再练下去,整个丹田内外就会形成一个大气团,感到有两个极点,一个是脐外,一个在命门外,这两个极点都有很强的聚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