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大明朝
作者:万里高歌 | 分类:历史 | 字数:91.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百四十二章 抵达占城
对于郭允厚这种时不时的叫苦,朱友建现在已经有六七分的免疫了。自己让他来做这个户部尚书,那还真没选错人。郭允厚干得是真不错,任何人想从他手中多抠走一两银子,那都是不可能的,即便是朱友建这个皇帝那也不例外。郭允厚管着大明的钱粮,真的是能省就省,绝对不会让多花一个铜板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铜板都恨不得掰成两半来花呢!
朱友建也不是不知道户部现在的状况,确实是很困难,甚至可以说困难到自户部尚书郭允厚以下,全体户部的官员自年后只领过一次俸禄,那还是过年时朱友建亲自下旨发的。从那时之后一直到现在,户部没有一个人主动去领俸禄,全都是在咬紧牙关,希望等熬过这一艰难的时期之后,再说自己俸禄的问题。
这是户部众官员自发的行为,并没有人强制,朱友建对这件事并不清楚。甚至就连主官户部的袁可立也没有听人说起过,更不要说其他各部的人了,他们就更不知道了。可这些才能省出来多少?不想办法开源,即便是把朝中百官的俸禄全部停掉,那也是填不满陕西这个窟窿的。
朱友建知道郭允厚难,可没想到他会这么难。他只知道刚刚收上来的夏税,户部都还没有捂热,甚至有些都还没送到国库中,就已经花出去了,一两银子、一斤粮食都不剩。而自己最近又死死地按着内帑,不肯再发一两内币,去帮朝廷度过难关。想要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可这办法又怎么会是这么容易想的?大明立国两百五十年,要是能有增加收入的好办法,肯定早就被想出来更拿过来用了。怎么可能还会等到今天?
所以一点不夸张的说,郭允厚现在是真的难啊。即便是身在陕西的范景文和孙传庭,被各种事务搞得焦头烂额,但真要比起来,那也没有郭允厚难。他这时候还能再想办法尽力挤出十万石粮食来,完全可以说是很了不得的了。
朱友建也不是非想要做一只铁公鸡,他的目的还是想让朝堂上的诸公都作难一些,这样他们才会在某些税收上缄口,不会去和自己唱反调。不过这会儿还不是说这个的时候,还有些为时尚早。略微一思索,朱友建问道:“贺逢圣那边还没有消息传回来吗?”
众人互相看了看之后,袁可立才出列接道:“回皇上,内阁这边收到的上一封奏折,还是四天前福建巡抚熊文灿转呈过来的八百里加急。其中的内容皇上也看过,是郑芝龙的战船与孙国祯的新式战船联手,在广东的海面上击溃了海匪刘香的船队。自那之后,这几日里暂时还没有南面送过来的折子跟消息。不过据臣的估算,依照他们的行程,若再无意外发生的话,船队现在应当已经到了占城了。”
其实要是仔细算一算日子,也确实是差不多的。以广东南面的七洲洋为起点,不论是到占城还是到福建,这两者之间的距离是差不多的。就算那些受伤需要返航维护的船只得拐个弯,把俘虏的那些海寇们送到肇庆府去,那也不会多用两天,毕竟不用怎么绕路。
所以按照道理来说,他们返回福建的时间反而要比前往占城还要多用一两天。因此他们都已经回到福建,甚至连奏折都送到京师四五天了,没道理互市的船队还会在海上漂着了。除非他们又遇到了海寇或者大风浪什么的,不然他们应该早几天都该抵达占城了。
若是照这样来看的话,贺逢圣十有八九应该是拜见过了占城国王,双方各项的条件或许都已经谈过了。若是顺利的话,现在估计已经在进行交易了,说不定先期互市的粮食都已经开始装船了。
也是这个时代通讯技术确实还比较原始,即便是传说中最快的八百里加急,要想从大明的最南边传递一条消息到京城,没有七八十来天的时间,是根本得不到消息的。或许有人会说可以用信鸽,这相对来说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使用信鸽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和隐患,它只能作为一种不够普遍的方式。
所以说这个时代信息的时效性是会大打折扣的,但这也确实是一个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别说手机网络什么了,就连最原始的有线电报都还没有。不,准确的说,连电都没有,更遑论电报了。
对于电报机,朱友建倒是不怎么陌生,他在部队时摆弄过不少,对于这其中的构造也是比较了解的。真是要让他造个成品出来,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关键的问题是电从哪里来?这货的物理早就已经还给老师了,别说发电机了,就连初中物理上的“特斯拉线圈”他都不会做。所以就算他现在真的搞个电报机出来,那也只能是贡起来看着,完全没有任何用。
所以说现在对于贺逢圣和互市船队的消息,别说远在京城的朱友建等人了,就算是福建巡抚熊文灿也是望眼欲穿,每天都会到海边去眺望一下,十分迫切的希望能够看到船队满载着大批的米粮顺利返航。
其实这时候以贺逢圣为主使的互市船队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正如袁可立所预计的那样,已经顺利抵达占城,并且靠岸了。应当是上天青睐,也或许是身为穿越者的福利,朱友建所派出的这一支船队,在与刘香交战之后,这一路都没再遇到任何问题,甚至就连海上时常会出现的大风暴都没遇到。
船队在七洲洋发生海战的地方休整了一夜之后,便再度扬帆起航。只用了九天的时间,他们就顺利地抵达了占城现在的都城——宾童龙。
占城国位于中南半岛的东南部,是一个土地肥沃、日照充足,农作物能够一年三熟的国家。其国土面积北起今越南河静省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的潘郎、潘里一带,几乎占据了整个越南一半的土地。可以说在整个中南半岛上,占城都不算是一个小国。占城的王都在因陀罗补罗。
在两汉之时,占城是汉武帝设置的日南郡下辖的象林县,后来经过几百年的变迁,才逐渐形成了占城国。占城最鼎盛的时候,应该和大唐最鼎盛的时期差不多。之后由于连年战争,占城的国力逐渐衰退,再加上北方安南国的日益强盛,占城只好一步步地退让,甚至还把自己的都城因陀罗补罗都给放弃了。
之后占城又与安南进行了数次战争,基本都是以占城的失败而告终。占城最后只能向安南服软,并且开始朝贡,一直到明朝建立以后。明成祖朱棣派兵攻打安南,占城见状,也趁机起兵北伐,夺回了不少被安南侵占的土地。这一时期算是占城最后辉煌的一段时间。
但自从明朝中叶,明宣宗朱瞻基放弃占领安南之后,占城的日子就开始不好过了。北边安南国建立了后黎朝,基本统一了整个安南。之后的不久,黎圣宗曾亲征占城,攻陷了王都毗阇耶,并生擒的占城国王。之后占城就一直苟延残喘,龟缩到宾童龙一带,成为了安南的傀儡王国。
也就是朱友建穿越前后的这一二十年,占城才趁着安南内部发生的一些权臣争斗,从中左右逢源,来回摇摆,获取了不少的利益,这才逐渐恢复了一些元气。再加上位于广南的安南国的阮主为了对抗北方的郑主,一直在竭力拉拢着占城,希望占城能够与自己一道抵挡郑主的步步蚕食和紧逼。为此,阮主甚至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占城国王,以加深双方的合作与联系。
正是看到了这些,又从其中尝到了一些甜头,占城这才逐渐起了复国的愿望。他们不仅想要摆脱安南的控制,取得独立自主,甚至还在想着收复被安南侵占的那些土地,重现占城最辉煌时的荣光。
于是占城君臣上下一边竭力讨好着阮主,一边又想法设法偷偷摸摸地向外扩展自己的势力。占城国王甚至还出兵马六甲,并且支持柔佛的苏丹国对抗葡萄牙人。他希望通过自己这一系列的举动,能够拉拢到足够多的外援,也好为自己的复国增添一份臂助。不过占城的这些行为都是与阮主的计划背道而驰的,阮主正在想方设法与葡萄牙人合作,以求对抗郑主。所以占城的这些作为,自然就遭到了阮主的斥责。
无计可施之下,占城便悄悄遣使来到大明,希望能够从大明这里寻到更大的支持,以对抗阮主的日渐蚕食。不过天启帝在位时,因为辽东的事情,自顾尚且不暇,又哪里会有功夫搭理一个还在安南之南的小国?所以占城那一次的计划不出意外的失败了,他们只好继续蛰伏起来,与阮主虚与委蛇。
而令占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时隔两年多的时间后,大明竟然主动派人来和自己联系了!而且听话里的意思,不光是要帮助自己阻止安南的紧逼和蚕食,还是要与自己进行大规模的互市贸易!这个消息实在是太震撼了,顿时就让整个占城上下喜出望外,只觉得自己如同被天降的一块大馅饼给砸中了一般。
原本在得到了郑芝龙派来的前锋快船通报之后,占城的君臣们还都将信将疑,不敢确实这到底是真是假。毕竟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自己之前主动去舔大明,可人家对自己不屑一顾。而现在自己已经放弃了这个希望和打算之后,现在竟然得知大明却反过来主动和自己联系了,这实在是无法让人相信。
可在随后看到的那封文书之上,赫然盖着的就是大明皇帝的玉玺,这就又让他们不得不相信了。这年头,还真没有谁敢在圣旨和玉玺上造假的。不过大明毕竟与占城相距太远,往来不便,消息传通也不畅,占城国王也担心这万一会是一个骗局怎么办?不过等他们派人跟着去到海上,拜见过贺逢圣之后,这才完全相信了事实。
等船队在宾童龙靠岸之后,郑芝龙就和李性忠带领船队留守在海边,负责看护船只及货物。贺逢圣则是和孙国祯一起,在郑芝虎等人的护卫下,入城拜见占城国王。
这时候的东南亚各国基本上都视大明为天朝上国,受大明影响很深,而且也有不少大明的人来这里做买卖甚至于定居,再加上宾童龙现在又是占城的王都,自然相比于其他的地方,还是都要繁华不少的。而且他们还时不时的能看见一些来自中国的人和元素。
贺逢圣和孙国祯带着人进入城中之后,看到都如大明的城池内部一样,大路两旁也是茶楼酒肆林立,以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商铺,就连街边也有不少商贩在叫卖。除了那些建筑看上去比大明的要简陋一些,而且所用的材料也有些不同之外,其他的方面倒与大明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乍一看上去,也是比较繁华的。
负责引领他们入城的那一队占城士兵走在前边开路,前往船上与他们碰面的那个小官一路上都在陪着笑,给他们带路。贺逢圣等人则是随着他沿着从码头的官道一直到达了宾童龙内城的门口才停下。这时候在城门口已经站着一位占城的礼部官员,看样子应该是个侍郎之类的官员。见到贺逢圣之后,那官员便走上前躬身行礼,随即说道:
“上国使者远道而来,敝国上下无不欢迎。敝国主得知上国使者降临,特命下官在此处等候迎接。若有礼数不周之处,还请使者海涵。”这官员的汉语倒是说的十分流利,不知道的或许还以为他就是大明的人呢。而且他的话说的也是滴水不漏,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