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天翻地覆六十年首卷

作者:蓟州人孟凡生 | 分类:历史 | 字数:8.4万

第七节 老县城里的鼓楼与新鼓楼

书名:天翻地覆六十年首卷 作者:蓟州人孟凡生 字数:6297 更新时间:2024-10-11 10:54:44

第七节 老县城里的鼓楼与新鼓楼

提到蓟县老县城里的建筑,不能不介绍一下“鼓楼”和“新鼓楼”。“鼓楼”现在还在原地矗立,来过蓟县城里的无人不晓,位于它东面的“新鼓楼”,却因在日伪时期被拆毁而鲜为人知了。

鼓楼又称为钟鼓楼,是中国古代城市里用来报时和督战的建筑。钟鼓楼上有大钟和大鼓,大钟是用来报时的,每天都要撞击多次。楼上的大鼓平时用不上,打仗或者训练时,就快速敲鼓,命令大家奋勇杀敌,类似现在的吹冲锋号。

当然,也有的是单独修建钟楼和鼓楼,一个楼上敲钟,一个楼上击鼓。但是出于节约,多数都把钟和鼓架设在同一个楼上,所以才称为钟鼓楼。

中国古代不用现在这种把一天划分为24小时,每小时划分60分,每分又划分为60秒的计时方法。中国古代是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按现在的时间单位换算,夜里23时至次日凌晨1时为子时,中午11时至13时为午时,其他时辰以此类推。时辰里又划分为“刻”,每“刻”的长度说法不一,《新华字典》中解释一昼夜划分为100个“刻”,每刻等于现在的14分24秒。社会上流行说法是一个时辰里有八个“刻”,每刻等于现在的15分钟。

中国古代是用日晷和漏壶,作为计时器的。日晷是在地面上竖立一根指针,周围是一圈刻度标示,用太阳照射指针影子位置的变化来表示时间。以太阳在正南方的位置为正中午,也就是“午时”的正中间。因为天气有阴有晴,阴雨天日晷便会失效,而且也无法表示夜里的时间。所以,还要用漏壶来计时。漏壶也称滴漏,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是播水壶,下部是受水壶。播水壶有二至四层,每层底部有个小孔,装在上层的水可以匀速流入下层,最后流进受水壶,增加受水壶内的积水量。受水壶内装有带“刻度”的“立箭”。用来显示时间(也有的漏壶中放置细沙代替水)。当然,漏壶上标示正午的时间要以日晷为准,以此推算出其他时间的标示。当然,古代的时间都是当地时间,不像现在这样划分时区。我不清楚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漏壶的“立箭”上,划分时间单位的标准是否一致,也不知上边的刻度是怎么表示的。不过我推测,如果抛开“时辰”不提,只在“立箭”上用“刻”来表示时间,还是划分为100刻方便。如“正半夜”为0刻,20——30刻为早晨,正中午为50刻,70——80刻为傍晚,100刻是半夜。但是如果把“刻”纳入“时辰”里,在“立箭”上可以看出“某时某刻”,还是把一昼夜划分为96“刻”,每个“时辰”分为8个“刻”更科学。“午时三刻”就是现在的11时31——45分。

古代在把一昼夜划分十二个时辰的同时,又把黑夜分为五个“更”次,每个“更”次大约两小时,但是又与“时辰”不完全相同。因为冬季与夏季的黑夜长短不一,所以不同季节的“更次”时间也不完全一致。“更”是以半夜子时为三更,以太阳落山夜幕降临为“定更”,也就是进入“一更”的意思。然后是一更、二更、、、、、、以天色明亮为“出更”,也就是“五更”结束的意思。每个更次里又分为五个“点”,每个“点”大约是现在的24分钟。“三更三点”,就是现在的23时49分至0时12分。

因为“漏壶”这种当时看来“高科技”的计时器,是很稀少的,只有官宦和豪绅之家及大的寺庙才有,并且要有专人管理和报时。白天人们多是看太阳来估算时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中午餐,已成为人们的习惯。为了让大家掌握夜里的时间,便用“撞钟”或者“敲梆子”的方法来向公众报告时间。梆子是带有手柄的空心木槽,用小木棍敲打可发出较大的声响。“敲梆子”是由在街道上巡夜的更夫在夜间边走边敲的方法,向宅院里的人们报告“几更几点”。“撞钟”是用木棍或木槌撞击悬挂在钟架上的大钟,可发出低沉而且很大的声响。为了使钟声传的更远,就需要把大钟放置在高处,于是就有了钟楼。

我国古代,那些人口集中的县级以上城市里一般都有钟鼓楼.钟鼓楼要建在人们居住的中心地带,要有高大的基座(学名“城台”),基座上面修建个屋子(学名“楼阁”),也称楼室,作为放置计时器(漏壶)和报时人员休息的处所。基座上面还要架设大钟和大鼓。撞钟是“整点报时”,白天撞钟一般是早中晚各一次,夜里按“更次”撞,只报“更”,不报“点”。

清朝末年,西洋人发明的机械钟表传进中国,逐渐取代了日晷和漏壶。但是由于进口的座钟挂表价钱较高,难以普及,所以,还需要继续向大众报告时间,还是继续“撞钟”和“敲梆子”,钟鼓楼还要继续发挥它的报时作用。

据《蓟县志》记载,现存的蓟州鼓楼始建于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原为钟鼓二楼,一个钟楼和一个鼓楼。明朝天顺三年(1459年),蓟州守备指挥刘辅将钟鼓二楼合并在一起,仍称为鼓楼。

鼓楼由城台和楼阁组成。城台是明代青砖建筑,中间有拱形洞,为南北向通道。城台上是楼阁,清代样式,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四周出斗拱回廊,柱十根,青瓦九脊歇山顶。南北两面分别悬挂“古渔阳”和“畿东锁钥”匾额。

鼓楼屡遭破坏,屡次修建。明正德元年(1506年)重修一次,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重修一次。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军屠城(史称壬午屠城),烧毁鼓楼。

清朝顺治年间,蓟州知州主持重修鼓楼。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七月二十八日大地震,鼓楼坍塌。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知州张朝琮主持重修鼓楼,书写“古渔阳”和“畿东锁钥”两匾,悬挂南北。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鼓楼被焚毁,只存其台基。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知州华浚主持重修鼓楼台基上的楼阁,并手书张朝琮的匾文,仿制“古渔阳”、“畿东锁钥”二匾悬挂南北。这次华浚重建的鼓楼,就是近代蓟县人所见到的鼓楼,它的城台(基座)已有六百四十余年的历史,它的楼阁也有一百七十多年了。

新鼓楼的正式名称是“魁星楼”,也称魁星阁。它是清乾隆七年(1742年)由知州钱孙振主持修建了台基,乾隆十五年(1750年)知州夸喀修建竣工的。也就是说后任知州夸喀在前任知州钱孙振修建的台基上加盖了楼阁,楼阁内有泥塑魁星像。

魁星楼既不是钟楼,也不是鼓楼,只因它的建筑模式与鼓楼相似,而且比西面的鼓楼建的晚,老百姓才称其为“新鼓楼”。民国初年魁星阁内的魁星泥像被拆除,1945年魁星楼被拆除。

对于《蓟县志》内记载的这些情况,蓟县县城里的老百姓并不清楚,很多人只是知道鼓楼和新鼓楼的外观景象。

在老年人的记忆中,蓟县城里本来有两个鼓楼,一个位于东西大街与南北大街交叉路口北侧,也就是现在的鼓楼。另一个位于东面十字路口的中心,也就是现在邮局东侧路口处。两座鼓楼相距不远,东面的鼓楼比西面的鼓楼建的晚,颜色新鲜,所以就称为“新鼓楼”。但是“新鼓楼”建于何时,人们也说不清楚,可是,对于新鼓楼的外观,那些1938年以前出生的老年人还是记忆犹新的。

蓟州城里的“新鼓楼”,位于鼓楼东大街的道观文昌宫(现在的能源公司门市部大楼)十字路口处,也就是现在的文昌街(东大街)与府东路(新鼓楼胡同)的交叉路口的中心部位。它的城台(基座)是四路穿行的正方梯形体,东西南北四面都是门洞。东西走向的文昌街(东大街)与南北走向的府东路纵横交叉,从新鼓楼的城台(基座)门洞中穿过。新鼓楼基座的登楼台阶在西面门洞的北侧,台阶外面也是一个小门。

新鼓楼的建筑风格,与西面的鼓楼相同,也是基座上面有个单层的楼阁(有些大城市的钟鼓楼基座上是双层的楼阁),楼阁也是雕梁画柱的豪华型砖瓦房。新鼓楼上既没有大钟,也没有大鼓,只是在楼阁里有一尊魁星的泥塑像,享受供奉的香火。

魁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仙,在儒士学子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魁星的塑像是面目狰狞,金身青面,赤发环眼,头上还有两只角。他右手握一管大毛笔,左手持一只墨斗(或砚台),意为点定中试人的姓名。他的右脚金鸡独立,左脚摆出扬起后踢的姿势。他的右脚下踩着一条海里的大鳌鱼,意为“独占鳌头”。

在古代实行科举制度的时候,许多城镇都有供奉魁星的楼阁。

在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魁星阁内的泥像被拆除,魁星楼也没有什么作用了。1945年春,伪县长李午阶下令把新鼓楼拆除了。从新鼓楼拆下来的砖瓦木料,在县政府大院里盖了个高大的炮楼。1945年9月,八路军攻打蓟县城时,这个炮楼成了攻击目标,被城外的泡蛋给炸毁了。

新鼓楼被拆除后,这个路口仍然被当时的群众习惯的称为“新鼓楼路口”,北面的胡同还称为“新鼓楼胡同”,老年人们还是以“新鼓楼东边”,“新鼓楼北面”等词语来表达这个路口附近的地理位置。

1956年以后,县里在新鼓楼路口西北角的文昌宫遗址建造了“东大楼商场”,人们逐渐用“东大楼”取代了“新鼓楼”来表达此地的地理位置,“新鼓楼”一词才逐渐从城里人的话语中消失了。随着见过新鼓楼的老年人越来越少,知道城里有过新鼓楼的人也就不多了。

新鼓楼西面的鼓楼因为具有报时功能,一直保存到解放以后。从辛亥革命之后,到1984年城里街道大改造之前,鼓楼都保持着原来的状态。

那时老城里的东大街、西大街和北大街还没有拓宽改造,鼓楼就位于北大街的南端,也就是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叉路口的北侧。这座鼓楼的城台(基座)与东面的新鼓楼不同,新鼓楼城台(基座)是正方梯形体,这个鼓楼的城台(基座)是东西约24米长、南北约17米宽的长方梯形体。那时的北大街就从鼓楼城台中间4米宽的门洞里穿过,门洞北面西侧有一道登楼台阶。登楼台阶外部是一个小门,小门北面是大众浴池的院墙。

鼓楼前街道的西侧,也就是十字路口的西北角是“西大楼”(最初是综合门市部,后来改五金交电门市部)。鼓楼前街道的东侧,也就是十字路口的东北角是拐角型的门市部,最初是肉菜副食店,后改为新华书店。

鼓楼后边北大街的东西两侧都是院墙,城台后边的登楼台阶门口就开在西面院墙的南端。不过那时的台阶比现在的台阶陡峭,台阶的门口比现在的台阶门口距离鼓楼门洞要远些。那时整条街道的宽度大约有十来米,东西两侧各超出鼓楼门洞三米左右。那时鼓楼城台的东西两端都在两侧单位的院子里。

鼓楼城台(基座)的上面是方砖铺地,周围有一圈类似城墙垛口的半人多高的围墙。如同城楼一样的楼室位于正中间的台基上边,楼顶雕梁画柱,斗拱飞檐。前面楼檐下的匾额写的是“古渔陽”,后面楼檐下的匾额写的是“畿東鎻鑰”,凸显了古代蓟县的战略地位。台基上是“横四竖三”(注1)十棵明柱,四面走廊环绕楼室,室内是三间通长(注2)的大屋子。楼室台基的西南部架着一个一人多高的大铁钟,钟架子是房檩子粗细的木方子做的。用一个一米多长木柄、20多厘米粗、25厘米长的木榔头(木质锤子)敲钟,敲时要用双手抡圆了用力敲打。楼室台基的东面,应该是架鼓的地方。可能是因为近代军队用军号代替了军鼓(古代军队作战是击鼓前进,鸣金收兵,也就是击鼓向前冲,敲锣往后撤),所以鼓楼上也就只有钟,没有鼓了。

敲钟是用来报时的,类似打更的更夫敲梆子。1955年合作化以前,我家北院的成兰福就是敲钟人,我小时候跟他去鼓楼上玩,见过他敲钟。但那时鼓楼上只有大钟,没有别的。

1958年10月1日,蓟县南关水力发电站正式发电,同日蓟县人民广播站的有线广播也正式播音。县广播站在鼓楼和大街上安装了高音大喇叭,每天早晨、中午、晚上,大喇叭里面都放广播,播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那时汽车很少,噪音很小,广播声传的很远,而且各家窗户都是纸糊的,不隔音,在屋里就能听见街上大喇叭的声音。同时,各家各户既没有电视机有没有收音机,只能听广播。早中晚广播里都用“笛声”报告整点时间。大家记住了广播员常说的,“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x点整”。

因为有了广播报时,敲钟报时就被淘汰了。1958年冬天大炼钢铁时,鼓楼上的大铁钟被砸碎炼钢了。鼓楼的历史使命也就结束了。幸亏后来被列为历史文物受到保护,不然早就被拆除了。

鼓楼的大钟没有了,报时作用消失了,可它所处城中心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了城内的娱乐场和蓟县的“小天安门”。

鼓楼城台的台阶外部有一个小木板门,平常日子都是锁着门的。有时到了春节、五一节和国庆节放假的时候,这个小门就打开了,供人们随意上去游览。

鼓楼是蓟县城里除了白塔和独乐寺观音阁之外的第三高大建筑,站在鼓楼城台上向四周观望,城里的景色尽收眼底。我们这些小孩子,有时就到上边去眺望,寻找自家的宅院和房顶。

1962年开放自由市场之后,一些个体文体表演艺人常来蓟县城里演出,有时上午在集市上卖艺,下午或晚上就在城里找个场地表演。鼓楼的楼阁是一个六间屋子相通的大厅,也可以当做娱乐场所。这里有过说大鼓书的,变戏法(魔术)和气功表演的,因为鼓楼城台只有一个小门,容易检票,到上面去听大鼓书或者观看魔术、气功表演的,门票只收五分钱。

故楼上的楼阁内还办过展览,书法展览、绘画展览、摄影展览等等。我就花一角钱的门票,到鼓楼上边看过明代人体干尸和其它古墓中的陪葬物品展览。

1966年下半年的破四旧浪潮中,鼓楼上的两块匾额被摘掉了。据《蓟县志》记载两块匾额是被烧毁了,但是城里的老百姓当时并不知到是被毁了还是保存起来了。

1967年至1969年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晚上七点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每次播送伟大领袖的最新最高指示后,县革委都要组织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和中学生连夜上街游行。对伟大领袖的最新最高指示,表示热烈庆祝和坚决执行。每次庆祝游行前,各单位的队伍都要到鼓楼前边的十字路口北部小广场集合,县革委的领导们都站在鼓楼城台上主持大会,先由领导发表讲话,之后高呼几条口号,然后大队人马分流到东、南、西的三条大街上去游行。这时候的鼓楼前面的场地,就如同“小天安门广场”,鼓楼就像“小天安门”似的,成为群众性政治活动的中心。

1973年县革委将鼓楼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定期拨款维修,主要是油漆粉刷和安装避雷设施等。

1980年改革开放以后,县里的汽车逐渐增多,城里的街道显得窄了,尤其是鼓楼的门洞,只有四米宽,汽车穿过时,边上的行人还勉强敢走,但是骑自行车的就有些担心了。因此,为方便交通,1984年在对北大街进行改造时,把鼓楼两侧和北面的建筑物都拆除了,在鼓楼北面建了一个花坛,使原来从鼓楼门洞子穿行的街道,变成从鼓楼及北面的花坛两侧绕行,大大增加了行车流量。同时为发展旅游、保护文物,又把鼓楼重修一遍。

经过1984年的大规模的翻修,鼓楼的旧貌换了新颜。但它的城台和楼阁的主体并未改动,只是把外表换了新的砖瓦,粉刷了新的油漆彩绘。

这次重修后,过去鼓楼上悬挂的“古渔阳”和“畿东锁钥”的匾额又挂上了。据《蓟县志》记载是按原样复制的匾额,可老百姓也不知道是把原来的匾额粉刷了新的油漆,还是后来根据过去的照片和纪录复制的。

这次对鼓楼的重修,与原来变动最大的是登楼台阶,原来只有西面的一条台阶通道,而且台阶的数量少,坡度比较陡峭,重修后改为东西两侧都是台阶通道,增加了台阶的数量,上楼的坡度较缓了,登着省劲了。

1984年重修鼓楼的时候,也把西大街改建成了古文化街,街口的两端竖立了“武定街”的牌坊。

2003年11月至2005年5月,县里投资1.2亿元,对南大街北段进行拓宽拆迁,修建了占地二万平方米的鼓楼广场。在广场中修建了音乐喷泉,广场周边建成了一万八千平方米的商贸店铺,并在广场南部地下修建了五千平方米的地下商场,使得鼓楼这座古老建筑又放出了青春的光彩,变得比过去更加美丽漂亮了。

注1:楼室的台基也是长方形的,四角各一棵柱子,前后两面各夹两棵柱子,左右两侧各夹一棵柱子,共十棵柱子。

注2:三间大屋子的中间没有界段墙,是一个通长的大屋。